談「陶造」這個屬靈字
作者:陳韋安
我想,讀者對「陶造」這個字應該不會陌生。特別是八、九十年代信主的弟兄姊妹,「陶造」這個字可說是教會經常出現用的屬靈字眼。無論是教會講道、團契分享抑甚或禱告內容,我們都經常會加插「陶造」這個字在我們的信仰表達之中。當我們想表達「生命」的「塑造」時,我們不會用「塑造」這個字——我們會用「陶造」這個字。為甚麼?當然有原因。
不過,記得十年前我在德國牧會的時候,我與一些初信的大陸基督徒查經時,偶爾我用普通話跟他們說起「陶造」這個字,我發現,他們不太明白我的意思。初時我以為自己普通話不好,我就再嘗試發音準確一點——陶造?táo zào?tŭ zào?不過,我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發錯音——原來其實是他們比較少用「陶造」這個字——最少,和合本聖經沒有「陶造」這個字,卻只有「窯匠」與「陶泥」二字(耶18、賽64:8、羅9:19-21)。當時,我就產生一個疑問:究竟「陶造」這字是否香港教會某個年代流行的屬靈用語呢?
翻查一些資料,「陶造」這個字在倪柝聲、王明道的文獻中沒有出現。包忠傑牧師與孫德生牧師分別於1956年以及1967年的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中提及過「陶造」這字。不過,內容卻是直接有關耶利米書18章「窯匠」的比喻,其中「陶造」這字亦只出現過一次,也不是講道重點。當然,七十年代與八十年代初也偶爾有人基於「窯匠」的比喻引申出「陶造生命」這概念,但卻並沒有造成「非常流行」的情況。
究竟香港教會何時真正流行使用「陶造」這字呢?我推斷,大概源於1985年《陶造我生命》這首詩歌。若讀者仍記得的話,《陶造我生命》歌譜的作詞人是潘耀倫牧師(現任五旬節聖潔會香港區副總監督),而作曲一欄寫着「佚名」二字。其實,這詩歌源自希伯來詩歌 Sh'ma T’filati (意即:《聽我禱告》)。當年,潘耀倫就為這首詩歌譜上新詞,成為日後香港教會非常流行的廣東話詩歌《陶造我生命》。
由於《陶造我生命》成為了教會街知巷聞的詩歌,自九十年代起,香港教會突然出現許多與「陶造」二字有關的名字:無論是詩歌《陶造我一生》、《求主陶造我》、《愛的陶造》、《主啊!陶造我》,抑或書籍如《陶造生命系列》、《陶造生命 : 基督教教育事工獻議書 》、《回歸——聖言之陶造》,甚至是漢語聖經協會的《聖經.生命陶造版》等,我認為,這些名字都是源於八十年代起香港教會對「陶造」二字的熱愛,以及受着《陶造我生命》一曲的影響。甚至,「陶造」這個字已可以脫離「窯匠」與「陶泥」的語境,並且完全獨立成為一個屬靈用語。
當然,以上理論是本人的觀察與推測,不過,這現象卻某程度反映出教會文化與屬靈語境之間的關係。信徒的生命建基於聖經的教導,不過,他們卻同時受着引申出來的屬靈文化所影響——「陶造」、「靈修」、「靈命」等屬靈字眼——雖然不是直接源自聖經原文,卻塑造出一個年代的信徒。
教會羣體的語境塑造出教會羣體,教會羣體在教會的語境之中存活,並且維持、延續、再塑造這羣體的語境——這句話是中性的。
Search
一生何求歌譜 在 一生何求歌谱版G调伴奏What do I want in my lif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其它版本(other versions):(加小节指示)伴奏G调, 简 歌谱 (Instrumental in G): https://youtu.be/Q4QCT6ovbCg伴奏G调, 简二胡谱(Instrumental i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