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下架吳斯懷?
#從歷史上中國國民黨數百名叛將談起
各位一定都聽過「#下架吳斯懷」,或是「立委投國民黨,就是投給吳斯懷」這樣的說法。
而中國國民黨內部則是相當分裂,藍得發紅的一派,說投吳斯懷有什麼不對,還要吳斯懷大力巡迴輔選;但另一邊似乎人數更多,則是要求吳斯懷不能再上政論節目,要極力讓人忘記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四名是吳斯懷這個事實。
到底,投給吳斯懷有什麼問題? 吳斯懷當上立委會怎麼樣呢? 今天好過日,就要從中國國民黨的歷史,讓為大家解析。
#吳斯懷走上聯共之路的背景
吳斯懷今年67歲,廣東人,出生在高雄眷村。祖父、父親都是忠貞中國國民黨人,吳斯懷繼承父祖,畢業於陸軍官校後,軍職生涯大致一路順遂,於51歲時升任中將,曾官拜六軍團指揮官等職,升上陸軍副司令後,於2010年屆齡退伍。退伍後,吳斯懷擔任紅十字會秘書長、陸官校友會總副會長,開始多次和中國交流,在2016年參加「軍公教聯盟黨」活動,並力挺洪秀柱代表中國黨競選總統、中國黨主席,在民進黨勝選後,則積極參與反年改活動,開始活躍於政治舞台。
吳斯懷與中國軍方、官方的關係,在民進黨勝選後也急速拉近,2016年4月,他公開支持中共解放軍成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並教導共軍作戰戰略;兩週後,他參加「香港一國兩制研討會」,力挺中共統治外,並大力批判民主制度,還說要「和年輕人多說一些中國文化的優點」;2016年11月,吳斯懷第N次到中國參加黃埔軍校活動,並出席中共主辦,習近平主持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起立聆聽中國國歌和習近平致辭,引發國內譁然,後來立法院在今年三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明定高級政務官或少將退休後,不得參與中國政治活動,最重可以剝奪月退俸或罰1000萬。
吳斯懷對這些爭議,則表示:「#難道不能支持統一嗎?」 從此也可看出他支持台灣和共產中國統一的立場。
#中國滲透我軍採北平模式
大家都知道,陸軍官校,是培養國軍指揮幹部的搖籃,然而陸官因為歷史因素,過去非常強調「黃埔精神」,問題就來了,當黃埔淪落在敵人手上怎麼辦呢?過去的中國國民黨,認為「共匪竊佔國土」,共產黨竊佔了「屬於我們的中國」,然而現在的中國國民黨,則變成「親中不反共」,導致「敵我意識」完全消失。
這從最近破獲的幾起共諜案就可看出嚴重性,12月初,台南地檢署破獲一起共諜案,中共福建省官員收買我軍鄭智文中校,要他同意遵守「#北平模式」,萬一共軍犯台時採「#不抵抗策略」。而本週,新北地檢署則破獲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收買空軍退役中校杜永心,杜男再用現金、禮品拉攏現役蔡姓中校,希望蔡中校在台海發生戰事時「消極不抵抗」,所幸蔡中校嚴詞拒絕,並錄音自保,因此只有杜男被捕起訴。
什麼是北平模式? 這要從另一位中國國民黨將軍傅作義說起。
#吳斯懷的叛徒老前輩
傅作義在辛亥革命爆發時,就加入學生軍參加革命,後隨閻錫山率領,從晉軍轉投國民黨政府,並在九一八事變後成為抗日戰爭中重要指揮官,曾在百靈廟擊敗蒙古軍,參加太原保衛戰、包頭戰役、五原戰役等,不但晉升二級上將(三星將軍,比吳斯懷多一顆),獲得國民政府次高榮譽的「青天白日勳章」,並在戰後負責華北數省的日軍受降事宜。國共內戰爆發後,他也曾多次擊敗共軍,還曾經在國民黨黨報上撰文痛罵毛澤東與中共,在內戰戰情日益不利之際,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統一指揮華北國軍,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司令,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防衛北平。
這麼一位革命老將、愛國將軍,怎麼會「叛國投共」呢?
原來,早在國共內戰開始,傅作義身邊就已經有部下被中共滲透,包含文黨閻又文等三位少將潛伏在指揮部中間刺探情報,讓傅作義在內戰中屢次奇襲共軍的情報被解放軍破獲而失敗;連女兒傅冬菊都是共產黨員,在1948年被中共派回傅作義身邊洗腦傅作義,建立聯絡共黨渠道,並讓他覺得抵抗共產黨是徒然的,早點投降反而避免「中國人自相殘殺」。
在1949年初,傅作義和中共接觸,答應「裡應外合,不抵抗共軍」,中共則「赦免其戰犯罪,並保存其部屬」,於是傅作義一面敷衍前來督軍的國防部長徐永昌,一方面和中共達成《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而在1月23日開城投降。20多萬守城部隊不管願不願意,都被政治整訓後分散編入解放軍,日後在韓戰中被大量派赴前線當砲灰。
中共佔領北平後,傅作義原本還想保留部分軍權,且當時綏遠還在傅的部下控制下,而蔣介石也仍想爭取傅作義「再次起義」,因此傅作義仍保持騎牆曖昧狀況,直到他確認美國不會介入內戰,蔣介石已經無望,才徹底死心,並向毛澤東表示無意再掌軍權,想「去河套地區搞水利」,因而獲任中共水利部部長等高官,在文革期間被周恩來特別保護,死於文革結束前。
#投降沒有好下場
在叛將中,傅作義已經算是得享天年,更多的國民黨中低階將領,在國共內戰一結束後,就遭到清算。中共佔領中國全境3年後,1952年發動「鎮壓反革命運動」,對於「中國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掃蕩,據官方統計,至少262餘萬人被捕,其中大約87萬人被處決,若是加上在土改和韓戰中被牽連的人數,在1950-53年間,中共對高達500萬人進行軍事清洗,透過濫殺無辜,剷除了潛在反對勢力,鞏固了中共政權。其中,超過50位以上國民黨投共將軍被槍斃或虐殺,數百人關押於牢中受苦,若僥倖不死,也要二、三十年後才能釋放,平反。
就連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高級投共將領,如一級上將唐生智、二級上將黃紹竑、曾經是蔣介石親信的二級上將張治中,之後在文革中也被殘酷迫害,均死於文革時期。不論事傅作義的學長、學弟還是部屬們,個個投降後不是死狀淒慘,至少也是晚景淒涼!
從此可見,共產黨是不可能相信叛徒的,假意招降後,過幾年就是殘酷的整肅與屠殺。也就是說,如果台灣的軍公教人員,還存在一絲絲共產黨來了會比較好,會發退休金,甚至投降有獎金拿的妄想,那還是去死一死比較快!
#為什麼要永遠消滅吳斯懷與國民黨?
從這些吳斯懷同黨學長們的前例,我們就可以看出共產黨的殘暴了,那麼,都讀過歷史的一堆叛將,為何還甘於做共產黨的馬前卒呢?
最大的原因,恐怕不只是太貪財,而是他們還有「#內戰史觀」,還認為台灣中國一家親,還認為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
因為是「內戰」,所以對方是自己人,既然打不過就加入,面子上也沒那麼難看,心理上都是貢獻祖國,比較能說服自己不是「叛徒」。而且既然都是同一國,雙方的目標都是「愛中國」,對軍人來說,哪種制度武力比較強就比較好,民主自由算什麼?這種人,自認「軍系立委」,其實是「中國軍立委」,當上立委反而會洩漏國防機密、阻礙軍售和高科技武器研發、減弱我國國防意志、戕害國家安全!
如果不把這種「內戰史觀」從國軍中剷除,建立以台灣為主體性,保衛台灣國土、保衛台灣國民、保衛台灣立國的民主與基本人權制的意志,那麼,還是會有吳斯懷出現;如果不把錯亂的中國國民黨從政壇中剷除,那麼亡國感每四年還會再來一次,因為總是有一批人,不死心的接受中國的宣傳、中國的資金,嘗試把台灣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全民下架吳斯懷們,全民下架中國國民黨,就是台灣能否長治久安的關鍵!
「一級上將幾顆星」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Re: 請提供討論這些問題的書目-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女上將、五星上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女上將、五星上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解讀國軍軍事新聞- 國防部組織五法三讀林鎮夷成末代四星總長 ...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勳澤長存永懷總長羅一級上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問卦] 中將在軍中真的很大嗎? | Gossiping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問卦] 中將在軍中真的很大嗎?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ptt - Dalinome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跟二級上將的差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跟二級上將的差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要下架吳斯懷?
#從歷史上中國國民黨數百名叛將談起
各位一定都聽過「#下架吳斯懷」,或是「立委投國民黨,就是投給吳斯懷」這樣的說法。
而中國國民黨內部則是相當分裂,藍得發紅的一派,說投吳斯懷有什麼不對,還要吳斯懷大力巡迴輔選;但另一邊似乎人數更多,則是要求吳斯懷不能再上政論節目,要極力讓人忘記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四名是吳斯懷這個事實。
到底,投給吳斯懷有什麼問題? 吳斯懷當上立委會怎麼樣呢? 今天好過日,就要從中國國民黨的歷史,讓為大家解析。
#吳斯懷走上聯共之路的背景
吳斯懷今年67歲,廣東人,出生在高雄眷村。祖父、父親都是忠貞中國國民黨人,吳斯懷繼承父祖,畢業於陸軍官校後,軍職生涯大致一路順遂,於51歲時升任中將,曾官拜六軍團指揮官等職,升上陸軍副司令後,於2010年屆齡退伍。退伍後,吳斯懷擔任紅十字會秘書長、陸官校友會總副會長,開始多次和中國交流,在2016年參加「軍公教聯盟黨」活動,並力挺洪秀柱代表中國黨競選總統、中國黨主席,在民進黨勝選後,則積極參與反年改活動,開始活躍於政治舞台。
吳斯懷與中國軍方、官方的關係,在民進黨勝選後也急速拉近,2016年4月,他公開支持中共解放軍成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並教導共軍作戰戰略;兩週後,他參加「香港一國兩制研討會」,力挺中共統治外,並大力批判民主制度,還說要「和年輕人多說一些中國文化的優點」;2016年11月,吳斯懷第N次到中國參加黃埔軍校活動,並出席中共主辦,習近平主持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起立聆聽中國國歌和習近平致辭,引發國內譁然,後來立法院在今年三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明定高級政務官或少將退休後,不得參與中國政治活動,最重可以剝奪月退俸或罰1000萬。
吳斯懷對這些爭議,則表示:「#難道不能支持統一嗎?」 從此也可看出他支持台灣和共產中國統一的立場。
#中國滲透我軍採北平模式
大家都知道,陸軍官校,是培養國軍指揮幹部的搖籃,然而陸官因為歷史因素,過去非常強調「黃埔精神」,問題就來了,當黃埔淪落在敵人手上怎麼辦呢?過去的中國國民黨,認為「共匪竊佔國土」,共產黨竊佔了「屬於我們的中國」,然而現在的中國國民黨,則變成「親中不反共」,導致「敵我意識」完全消失。
這從最近破獲的幾起共諜案就可看出嚴重性,12月初,台南地檢署破獲一起共諜案,中共福建省官員收買我軍鄭智文中校,要他同意遵守「#北平模式」,萬一共軍犯台時採「#不抵抗策略」。而本週,新北地檢署則破獲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收買空軍退役中校杜永心,杜男再用現金、禮品拉攏現役蔡姓中校,希望蔡中校在台海發生戰事時「消極不抵抗」,所幸蔡中校嚴詞拒絕,並錄音自保,因此只有杜男被捕起訴。
什麼是北平模式? 這要從另一位中國國民黨將軍傅作義說起。
#吳斯懷的叛徒老前輩
傅作義在辛亥革命爆發時,就加入學生軍參加革命,後隨閻錫山率領,從晉軍轉投國民黨政府,並在九一八事變後成為抗日戰爭中重要指揮官,曾在百靈廟擊敗蒙古軍,參加太原保衛戰、包頭戰役、五原戰役等,不但晉升二級上將(三星將軍,比吳斯懷多一顆),獲得國民政府次高榮譽的「青天白日勳章」,並在戰後負責華北數省的日軍受降事宜。國共內戰爆發後,他也曾多次擊敗共軍,還曾經在國民黨黨報上撰文痛罵毛澤東與中共,在內戰戰情日益不利之際,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統一指揮華北國軍,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司令,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防衛北平。
這麼一位革命老將、愛國將軍,怎麼會「叛國投共」呢?
原來,早在國共內戰開始,傅作義身邊就已經有部下被中共滲透,包含文黨閻又文等三位少將潛伏在指揮部中間刺探情報,讓傅作義在內戰中屢次奇襲共軍的情報被解放軍破獲而失敗;連女兒傅冬菊都是共產黨員,在1948年被中共派回傅作義身邊洗腦傅作義,建立聯絡共黨渠道,並讓他覺得抵抗共產黨是徒然的,早點投降反而避免「中國人自相殘殺」。
在1949年初,傅作義和中共接觸,答應「裡應外合,不抵抗共軍」,中共則「赦免其戰犯罪,並保存其部屬」,於是傅作義一面敷衍前來督軍的國防部長徐永昌,一方面和中共達成《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而在1月23日開城投降。20多萬守城部隊不管願不願意,都被政治整訓後分散編入解放軍,日後在韓戰中被大量派赴前線當砲灰。
中共佔領北平後,傅作義原本還想保留部分軍權,且當時綏遠還在傅的部下控制下,而蔣介石也仍想爭取傅作義「再次起義」,因此傅作義仍保持騎牆曖昧狀況,直到他確認美國不會介入內戰,蔣介石已經無望,才徹底死心,並向毛澤東表示無意再掌軍權,想「去河套地區搞水利」,因而獲任中共水利部部長等高官,在文革期間被周恩來特別保護,死於文革結束前。
#投降沒有好下場
在叛將中,傅作義已經算是得享天年,更多的國民黨中低階將領,在國共內戰一結束後,就遭到清算。中共佔領中國全境3年後,1952年發動「鎮壓反革命運動」,對於「中國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掃蕩,據官方統計,至少262餘萬人被捕,其中大約87萬人被處決,若是加上在土改和韓戰中被牽連的人數,在1950-53年間,中共對高達500萬人進行軍事清洗,透過濫殺無辜,剷除了潛在反對勢力,鞏固了中共政權。其中,超過50位以上國民黨投共將軍被槍斃或虐殺,數百人關押於牢中受苦,若僥倖不死,也要二、三十年後才能釋放,平反。
就連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高級投共將領,如一級上將唐生智、二級上將黃紹竑、曾經是蔣介石親信的二級上將張治中,之後在文革中也被殘酷迫害,均死於文革時期。不論事傅作義的學長、學弟還是部屬們,個個投降後不是死狀淒慘,至少也是晚景淒涼!
從此可見,共產黨是不可能相信叛徒的,假意招降後,過幾年就是殘酷的整肅與屠殺。也就是說,如果台灣的軍公教人員,還存在一絲絲共產黨來了會比較好,會發退休金,甚至投降有獎金拿的妄想,那還是去死一死比較快!
#為什麼要永遠消滅吳斯懷與國民黨?
從這些吳斯懷同黨學長們的前例,我們就可以看出共產黨的殘暴了,那麼,都讀過歷史的一堆叛將,為何還甘於做共產黨的馬前卒呢?
最大的原因,恐怕不只是太貪財,而是他們還有「#內戰史觀」,還認為台灣中國一家親,還認為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
因為是「內戰」,所以對方是自己人,既然打不過就加入,面子上也沒那麼難看,心理上都是貢獻祖國,比較能說服自己不是「叛徒」。而且既然都是同一國,雙方的目標都是「愛中國」,對軍人來說,哪種制度武力比較強就比較好,民主自由算什麼?這種人,自認「軍系立委」,其實是「中國軍立委」,當上立委反而會洩漏國防機密、阻礙軍售和高科技武器研發、減弱我國國防意志、戕害國家安全!
如果不把這種「內戰史觀」從國軍中剷除,建立以台灣為主體性,保衛台灣國土、保衛台灣國民、保衛台灣立國的民主與基本人權制的意志,那麼,還是會有吳斯懷出現;如果不把錯亂的中國國民黨從政壇中剷除,那麼亡國感每四年還會再來一次,因為總是有一批人,不死心的接受中國的宣傳、中國的資金,嘗試把台灣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全民下架吳斯懷們,全民下架中國國民黨,就是台灣能否長治久安的關鍵!
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女上將、五星上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一級上將幾顆星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incTin也提到各位讀書版版友好讀英文讀了這麼多年,目前的英文程度還算可以個人也是從英文不好開始自己補強改變 ... ... <看更多>
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一級上將幾顆星、女上將、五星上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一級上將幾顆星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incTin也提到各位讀書版版友好讀英文讀了這麼多年,目前的英文程度還算可以個人也是從英文不好開始自己補強改變 ... ... <看更多>
一級上將幾顆星 在 Re: 請提供討論這些問題的書目-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國軍似乎尚未有"准將"的樣子,因為...貼一則老新聞:
國防部組織法修正案,根據立院決議,國軍將設准將制,未來將官員額恐在膨脹。
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防部組織法附帶決議,國軍未來應設「准將」(brigdier
general)制之後,因為未來國軍軍銜官制中,將取消一級與二級上將軍銜,全
以「上將」稱之且「上將」軍銜為四星、中將為三星、少將為二星、准將為一
星,與現行一級上將為四星、二級上將為三星、中將二星、少將一星的編階不
同,因此未來取消一級上將軍銜之後,一級上將終身職的行政命令將取消,因
此傳出軍方及政府考慮廢止一級上將終身職軍銜。
名為緊縮 實為擴充
據了解,未來國軍將官員額將再裁兩百零一人,加上各軍總部全部縮編為司令
部,將官員額緊縮,為避免未來因將官職務大幅減少造成無法吸收優秀人才進
入軍中服務的困擾,國防部已在慎重考慮實施「准將制」的作業。
據指出,我國海軍在抗戰勝利後曾短期有過「代將」軍階,不過海軍是國際軍
種,當初是以英國海軍官階來命名中國海軍官階,但自從我國官制比照美軍之
後,「海軍代將」一詞也就自動消失。
「准將制」實施後,國軍現役的四星上將可能有一至三個,分別是參謀總長、
軍政副部長、國防部軍備局局長等都可能是上將職缺,至於陸海空三位副參謀
總長是上將或中將編階,尚待參謀本部規劃的「精進案」出爐後,始能定案。
依據國防部組織法,現在的陸海空軍總司令,三年後改為陸海空軍司令,編階
應屬中將,政戰局局長也是中將。
據調查,台灣一向與美軍編制為改編對象,美國的「准將」(brigdier general
)一詞,是美國陸軍階級,並由從陸軍獨立出的空軍和用陸軍軍階的海軍陸戰隊
使用,通常副師長是一顆星的准將,步兵旅長是上校和國軍相同。
國軍將來增加陸軍准將一階時,海軍的一星到底是叫「准將」或叫做「代將」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甚至空軍要不要再設一個名稱(諸如「預將」等)都是
一個問題,如果統稱為「准將」未免被視為有大陸軍主義之嫌,所以名稱問題
似乎得要啄磨琢磨一番了。
據指出,有關將國軍軍階增列准將問題,早在民國八十四年,前參謀總長劉和
謙擔任總長提出十年兵力整建計劃時,即已提過設立「准將」、「大校」、「
高校」、「特校」等名稱,當時劉和謙的版本是傾向在上校軍階及少將軍階之
間增設一個「大校」軍階,其階級區分是「四顆梅花」(海軍大校階級識別則為
五條粗線),但這個計劃隨著劉和謙下台而胎死腹中。
將軍過剩 無法降編
據軍方內部透露,當初為解決將官過剩問題,軍方曾擬案的名稱包括「高校」
、「特校」甚至美軍編制的「准將」,但最後卻選中與中共軍階相同的「大校
」名稱,軍方內部還半開玩笑的指出,會選擇「大校」的名稱,可能考慮未來
海峽兩岸統一後,比較方便國共軍方統一軍制所致。
據軍方權威消息透露,軍方當時考慮增設「大校」的適用對象,包括當時編階
「少將三級」及部份「少將二級」的將官編制,如陸軍師副師長、比照師級單
位之副指揮官、海軍作戰及一級艦隊副艦隊長、空軍作戰聯隊副聯隊長、軍團
參三處長、國防部聯參處長、各總部副署長、軍團級政戰副主任、海軍各廠廠
長......等共計一百七十多位少將將降編為「大校」階級。
據軍方高層將領透露,依照計劃,國防部早先提出要將當時七百三十五位國軍
將官編制降編到四百位,就曾經遭到強大的抗拒與壓力。但為使實施後遭逢的
阻力降低,劉和謙當時就評估以實施將現行「少將三級」及「少將二級」的編
制改為「大校」階級最為可行,據軍方軍官編階制度,除早年設有「准尉」(階
級辨識為半條槓)之外,長久以來都維持在「三、三、四」的編制,即是尉級分
上、中、少尉三級,校級也是上、中、少校三級、將級則有少、中將、二級上
將、一級上將等四級,如果增設大校後,國軍軍官軍階編制將由現行十級制改
為十一級制,這種改變對一位職業軍人由少尉爬上「將軍」階級的歷程而言,
將增加一次考驗。
校官人員大利多
另對於增列此一階級名稱之選擇,當時軍方曾提出包括增設之軍階名稱為「特
校」、「高校」甚至「准將」的名稱,不過軍方高層認為,如改為「准將」的
話,就已如同比照美軍編制一樣,亦即准將為一顆星、少將兩顆星、中將三顆
星、上將不分一級、二級都是四顆星,與台灣現行軍制而言明顯出現嚴重不符
的現象,至於「特校」方面,原先的建議是以增列「特校」名稱定案,因為「
特校」名稱與士官階級中增設的「特等士官長」相配合,但最後卻選上大校名
稱,其間增列名稱為何會轉變成大校,其轉變的因素與過程頗令人玩味!不過
如何選,最後定案的卻是准將名稱。大大的跌破劉版的計劃範圍。
至於改編後增列准將的構想對一般的軍人來說是一大利多,因為「准將」也是
「將」,降編後的各軍總部總司令改成司令後,肩上掛的也是三顆星,還有一
些原本編階還不是少將的聯兵旅長都能掛起一顆星,甚至准將實施後,現有一
星少將、二星中將、三星二級上將、四星一級上將的四級將銜制,在改制後還
是一星准將、二星少將、三星中將、四星上將,甚至或許因此多了幾位四星上
將、三星中將與二星少將、至於一星准將的爆增那是自不在話下了。
因此立法院立下此一但書不僅未降低了國軍將官員額,甚至大大的提昇國軍將
校的福利,一個國防法的通過加上一個國軍再精實案的實施,「准將制」的設
立,真不知是裁減將官員額還是增加將官員額,實在讓人看了滿頭霧水。
另外還有:
https://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y/24/today-p8.htm
不過從事後之見來看,小兵小官被精了一堆,大官倒是越精越多.
--
作者外出取材,下回休刊.
https://gps.wolflord.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5.16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