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一行禪師之名而看紀錄片《與正念同行》,片中襌師出場不多,話更少,相反導演更著墨於學生們的生活故事,當中拍他們回鄉的情節令人尤其感動。細想之下,終明白導演的用心,假若學生的修行是果,襌師的身教便是因了,體會到這種因果循環便等於與襌師同行了。這個紋身正正藏著一名老師的光,在腳上時刻與他同行。(caption by @et.swandering )
tattoo done in November.
願大家都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光,聖誕快樂。
一行禪師 紀錄片 在 香港催眠及身心靈整合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在梅村裡看一行禪師的紀錄片《A Cloud Never Dies》,裡面有前美國總統Obama在演說裡談及一行禪師的話:
「真正的對話,是雙方都有改變的意願」!
#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 紀錄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解並不單指與另外一個人和解,也包括與自己和好。我們內在有許多矛盾,需要我們坐下來與它們協調。
和解是在個人的內在實踐。與我們的母親、父親、兒子、女兒或者伴侶和解,其實就是與自己和好。
因為和解的意思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實踐,因而可以恢復和諧的關係。
取自《和好》
**************************
一行禪師談和解,是會落實生活與親自實踐。我看過紀錄片,他們在梅村所進行的和解活動,很類似心理治療團體,我很欣賞。
在心理學領域,有所謂未竟事務,或者未表達的情感,一般著名的做法,是使用空椅法。然而,面對過去的遺憾,還有我們一直悶在心底,讓我們不輕鬆,如刺哽喉的那些情緒,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把它表達出來,讓我們放下與自在。
我很喜歡一行禪師的說法,我寫《找一條回家的路》的時候,類似的概念就有提過,當時我只聽過一行禪師的名聲,未曾研究禪師的說法。用我自己的語言,是我們一直在跟自己的記憶互動,那些衝突不愉快,常常是我們心裡自己跟自己的戰爭。
一行禪師的說法,寬解了我們可能的內疚。那些遺憾與懊悔,在一行禪師的溫柔照撫下,有了重新開始的可能。於是,我們藉著他人,跟自己和好了!
**************************
與自己和好
【一行禪師】
一對即將在梅村結婚的愛侶走來問我:「老師,二十四小時之後我們就要結婚了,我們要怎樣準備以獲得成功的婚姻呢?」
我回答:「最重要的是深觀自己的內在,查看那裡是否還有障礙。此刻,是否還有你不曾和解的人?你的內在是否還有一些不協調的東西?」
和解並不單指與另外一個人和解,也包括與自己和好。我們內在有許多矛盾,需要我們坐下來與它們協調。修習正念步行以及正念靜坐,能夠幫助我們覺察及瞭解自己的情況以及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修習行禪、坐禪,在日常生活中做菜及洗碗,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深觀,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讓一段關係重新開始。這對愛侶發現,在結婚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們只有二十四小時。他們希望立即與一位朋友和解,但如何在二十四小時內把信寄到那位朋友那裡呢?如果和解在內心進行,時間就足夠了。因為在內心進行的和解,它的效應很快能夠在所有地方感受得到。
即使我們希望與之和解的對象身處遙遠的地方,即使對方拒絕接聽電話或者拆開信件,甚至即使已經過世,和解仍然是可能的;對方或許是我們的父親、母親、姊妹、我們的女兒或者兒子;對方可能仍然活著,或者已經過世,和解都是可能的。因為和解的意思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實踐,因而可以恢復和諧的關係。
我們知道,重新開始,讓一切事物有新的開始是可能的。我們的母親也許已經去世,但通過深入觀察,就能覺察母親依然在我們之內,沒有母親我們不能存在。即使她令我們憤怒,我們恨她;即使不願想起她,她仍在我們之內。更甚者,她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她。我們是母親的女兒或者兒子,我們是母親的延續,不論我們喜不喜歡,我們就是自己的母親。和解是在個人的內在實踐。與我們的母親、父親、兒子、女兒或者伴侶和解,其實就是與自己和好。
我們有時會後悔沒有在某位家人去世前說適當的話,或者後悔當對方在世的時候沒有善待他,現在我們覺得太遲了。但我們無須內疚,因為那人仍然在我們之內,我們隨時可以與他重新開始。我們向他微笑,向他說以前沒有機會說但應該說的話。現在就說出來,他會聽得到的。有時我們無需講話,只是依從修習「重新開始」學到的精神生活,他就會知道。
.
以上文字取自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二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3034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誠品年曆小卡(尺寸5.5*6.5cm,可放入皮夾或票卡套隨身攜帶)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親簽版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