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知道《守護者》要推出影集版時,第一是期待,第二是小緊張,當時抱著有點忐忑的心情,決定先觀望一下、想說先看看有跟著追的觀眾的評價是什麼。最後一季九集,普遍看的評價都還不錯,擱著擱著,到了今年年初才起心動念,終於看了延續十幾年前《守護者》電影的影集版。
先說,第一次知道《守護者》這個故事,是在2008年人生第一次去大直美麗華的imax看《黑暗騎士》,所以當時在正片前面的預告就是隔年冬天要推出的電影版,那時的好奇點,是那個光頭肌肉藍人──也就是名字從「曼哈頓計劃」來的、如神般的超級英雄,期待了幾個月,終於看到這個不被原著作者艾倫摩爾承認(但當時導演查克史奈德也因為「仿製原著漫畫的分鏡構圖」的作法不斷被詬病)的《守護者》。
關於故事,說實話,我是沒有太多感想,因為在艾倫摩爾改變真實的「越戰已勝」世界觀裡,除了曼哈頓博士,超級英雄只不過是穿著奇裝異服、擁有比凡人稍勝一籌的力量(包括腦力)的尋常人,他們所謂的「正義」,有著人性裡再真實不過的謊言,而那底下,有著他們各自的私情私慾。
笑匠與變臉羅夏,二代靈絲及夜梟,還有那個俊美的馬修古迪(但我覺得他在《慾謀》才真的師到不行)飾演的智謀者,各種人物情慾糾葛,我一直都覺得那個電影版本,就像是把場景設置在架空八零年代美國的武俠片,而他們的武功,只能在戴上面具的那瞬間才能舒展開了,不過,那電影裡我印象最深的,果然還是「曼哈頓博士誕生」的奇觀場景(看到這七個字,腦裡應該會響起Philip Glass為紀錄片《機械生活》編寫的那段配樂吧),透過艾倫摩爾的驚人想像力與查克史奈德的影像執行能力,真的具現化了一位、也許俗世真的會誕生的神祇。
因為那樣的神,與那些有如身懷絕技的超級英雄們相比,像是超脫了人性,即將不再有七情六慾──但有趣的是,他有,而且多情──語調溫潤,但一言一行冷淡,有如他外表深藍的那種冰冷感,但偶爾間仍會流露出對人的憐憫。是我第一次在影視作品裡覺得,如果這個世界有「人為」的神,在個性上,十之八九一定是像他這樣,對任何事物的情緒已經淡化,但對創造自己的理念仍有崇敬(額頭上的符號)也不自大的神。
所以,抱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隔了一年多才看《守護者》影集版(期間有看到好評不少),結果,出乎意料的好看,甚至覺得比2009年的電影版本(包括那三個半小時、特別加入動畫片段的Ultimate Cut版)好看。
為什麼?
因為《守護者》影集版,直接把故事線拉到原著的三十年後、也就是2009年電影版的十年後,2019年,在與現實議題相互影響的完美時間點推出。
先爆一個小雷,也是我覺得改編最棒、最符合社會寫實的細節:那就是偏頗的白人至上主義,在劇裡是延續在電影版已死的「變臉羅夏」的那張「面具」,甚至可以說,他們斷章取義了變臉羅夏蒙面的主因,轉化成三K黨那著名的白色蒙面挖孔服裝。
這樣的聯想,劇裡劇外,這簡直就是裏表一體(當然,這其實也是艾倫摩爾在創作時已經想到的概念)──特別是我們都知2020年美國的各種民族對立紛爭,黑人主角(而且她還是警察、後來成為變裝超級英雄),我自己在看《守護者》影集版的第一集還原「1921年土爾沙種族屠殺」時,我突然有點「等等,去年美國就是這樣吧...」的感覺──包括主創戴蒙林道夫在第六集(這集已經值得一座艾美獎了,因為我在這集看到今敏的精髓),用這樣的思維,去解釋最早的超級英雄蒙面俠客,「他為什麼要成為蒙面英雄?」這個問題的解答,是真實的痛苦及悲傷。
更不用說《守護者》影集版講述那些已經老去的超級英雄們的後續發展,非常有意思,特別是曼哈頓博士──再爆一個雷,劇組用了一首老歌給曼哈頓博士當作插曲,是1959年的The Fleetwoods的抒情老歌〈Mr.Blue〉,以前在電影聽到這首歌,還是在楊德昌意圖還原六零年代老台北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記得是王柏森翻唱),而無論是歌名(太讚嘆了,真的太神),或是歌詞內容,劇組把這首歌套用在如神的曼哈頓博士,講述他那細微且矛盾的情感。
無論怎麼看,《守護者》影集版不管是延續未來或是解釋過去,都做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想像展示,不管是喜歡電影前作的粉絲,或是沒看過的觀眾(你甚至不用知道這些漫畫角色,因為那無妨劇情敘述,只是先知道會更有感),單看社會議題,都非常值得看的DC影集。
--
《守護者》影集版現在CATCHPLAY+獨家上架:http://bit.ly/39LSofv
另外,CATCHPLAY+現在有新年優惠活動,在活動期限內看電影或影集可以抽PS5等獎項: http://bit.ly/2N6PYiZ
七情六慾歌詞意思 在 以及”花不痛” 其實三首歌曲亦非常之有意思首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副歌歌詞開始帶出了歌曲的意思歌詞其實略帶佛理“花舞花落花不痛放輕鬆放輕鬆天暗天亮天 ... 林夕亦希望大家做到把心內七情六慾控制到“願我心能似繪本紅與黑畫筆可操縱” ... <看更多>
七情六慾歌詞意思 在 游離的風采:張懸〈無狀態〉(下) - 看板comment 的推薦與評價
(承上)
這些大概都還只是我的揣測,不過剛剛說張懸的自信來自「不在乎」,
是有所本的。關鍵就在三四段重複出現兩次的歌詞:「不去制約,被制約」
。
不去制約,也不被制約,這讓我想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無所住」。概略的講,「住」是「住在…」「在乎…」「執著於…」
「陷在…」,「無所住」的傳統解釋是「不住於相」、「心不隨境轉」──
而這裡張懸的「不去制約,被制約」,竟也彷彿是這「無所住」的一種新詮
釋!
這思想的靈光就像台北看不到星星的夜空中獨自明亮的天狼星一樣吸引
了我。
再看看,她怎麼鋪展前後文?「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先來一句
驚人之語──即使是美好的故事,也不要去留它──然後帶出其原因,說出
這是為了「不去制約,被制約」,再補綴一句:「沒有習慣」──古希臘詩
人說「習慣是萬物的主宰」,事實上也沒有什麼能沒有習慣的,但張懸這裡
卻要「沒有習慣」──又是一句驚人之語!加強了「不去制約」的決心,第
四句再來一番宣示,圓合前三句:「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但也
帶出了新的問題。喜歡一人行走勝過配合眾人,這誠然表達了一種不喜制約
的傾向,可是深一層來看,「不想被制約」不也是一種制約?「喜歡獨白…
」不也是一種習慣?
人畢竟不是仙佛,〈無狀態〉進行到這裡,出現了不易察覺的自我矛盾
,但歌曲的張力也就在這矛盾中。想不被制約,不想養成習慣,真做得到嗎
?談何容易!好比張懸總戴著的那些手環,為什麼非戴不可?這不是一種習
慣和制約嗎?可是,如果就為了「不去制約」這句詞而就要把手環脫下來,
那也是著相!那麼這段詞到底該怎麼講?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不過,我們還可以再仔細聽聽,張懸本人是如何演唱、如何詮釋這段詞
曲的?仍然閒適、舒緩,但卻又多了些鋒芒甚露的緊湊與堅定。不簡單!張
懸的嗓音並不炫人,編曲也不突出,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她的特
色、她之所以為張懸,就在這種相當細微的、對感情、思想分寸的把握上面
。不信,你唱唱看:〈無狀態〉難度不高,但我敢斷定,只有也對這些哲學
有所領會的能唱出味道。──所以,這似乎可以當成測驗歌手思想境界的一
首歌曲啊。
再看一遍,注意一下它的節奏:「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中板的
長句,然後「不去制約,被制約」接得簡潔、急促,「沒有習慣」更加緊湊
,最後一句再舒緩下來:「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歌詞,尤其這種
是不按尋常語法進行的歌詞,如何與樂曲搭配、膠合?學問。如果你也寫歌
、也想寫歌,注意注意。
再來把第四段看完。「不要讓眼淚成為生活的客串」,這句我卻覺得寫
差了。它要表達什麼?我感覺到的是:不要太容易悲喜動盪,讓眼淚承載過
多無謂的情感。可是這和詞句的字面意義差多了。所謂「讓眼淚成為生活的
客串」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不清楚。我想,毛病是出在「客串」兩字。
「客串」這個詞並不帶有情感變化或價值判斷,這就使前面的「眼淚」
性質不明;再者,就常理而言,眼淚是從自己的身體出來的,這裡卻要把它
說成「客」,感覺就很不對勁。而且,眼淚或許會承載情感,但它並不會有
自己的主體意識(不然就要變恐怖片了,眼淚落地就化成冤魂騷擾你),而
「客串」卻應是有主體意識之物才能作到的,如果歌詞要這樣寫,你就是給
了眼淚自己的意識,可是你又要把它否定掉。再說,「串」是連接的意象,
而「淚」卻是分離的……總之,聽起來就是不順。
──上面說了這麼多,但都還有欠精確,這是我的文字功力還不夠到家
,不然,應該可以三兩句就說出是哪裡不對的。不過有一點不會錯,就是這
句歌詞於我聽起來不順,我也想不出讓它能通順而不牽強的解法;換言之,
我以為這一句還沒有寫到最精準,還可以修改。各位也不妨想一想,這句究
竟有何缺失,有沒有更好的寫法。
不過,後面還是接得很好:「等待遺憾」,微言大義。對於種種事物,
她儘管豁達,內心還是不免有所期待,但她明白落空的可能,也曉得遺憾亦
是一種美好,於是,她靜待;即使結果教人遺憾,她也能細細品味,從中成
長,而讓人生更加豐滿。
如果上段「沒有習慣」是「無所住」,這裡的「等待遺憾」就是「生其
心」,一顆理智與感情同樣發達的年輕的心!
我們在實際經歷各種波折以前,就都熟悉「人生無常」、「重要的是過
程,不是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初戀的通常不是真正的對方
,而只是你欲望的投影」之類的道理,可是,如果你沒有痴過、迷過,又怎
麼能聽幾句話就直接通透?那麼,這心態要如何調整還好?──如果幻滅是
成長的開始,那就繼續走下去直到幻滅;如果理想的熱血一定會被現實澆冷
水,那就讓我坦然接受沖激,以備下一次更精、更純的燃燒,直到那至善、
至美的真自在。
「我酷嗜孤獨/倔強的愛」,是的,就是這樣:於游離中見定向,於無
常中立有恆。酷嗜、孤獨、倔強、愛,組合起來,每個詞都橫生出了豔烈奇
特的色彩,這就是詩詞最重要的「開闔變化」,這就是張懸的智慧與風采。
《說文解字》:「酷,酒厚味也。」酷,也是冷冽,英文的cool寫成此
字正好。酷嗜,又冷、又深、又貪地愛好著,孤獨、倔強的愛──自負、自
戀,但又不耽溺、不自封,而能自我懷疑、自我顛覆,一再翻新自己。「愛
」字拆開,是把心放在盤子上,以雙手護持著;愛什麼?「無狀態」,只要
不定下來、停下來,就仍然有無限的可能,就仍能不斷地變化以至進化。張
懸的宣告於焉完成:「低調地斟酌去走自己的路」,這就是張懸所懷抱的那
孤獨、倔強的心之所嚮。
漂亮。瀟灑。善。
然則,張懸的詞還是有些缺點:歌詞的辨識度太低,這也是許多獨立歌
手的通病。我現在服役,最近有幾次出夜巡督導,車上聽電台放〈無狀態〉
,我問駕駛聽不聽得出在唱什麼,都聽不出。張懸的中文歌詞,夠深入了,
但還不夠「淺出」;幾十年前的老歌,很多你一聽就知道唱的是什麼,聽不
出全部也能聽出八、九成的歌詞,但我們這一輩的詞作很少人能做到這點,
我認為這亟須改進。我們的感情、思想和編曲都有許多遠較前人繁複,要做
到一聽就明白也比前人難很多,但這是我們應當面對的難關,否則就未免對
不太起我們的中文,也很難與某些痴妄虛矯又或弱智、反智的商業歌曲競爭
(如果你想;而我非常想)了吧。
不過,瑕不掩瑜,「不夠淺出」還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專輯裡的歌曲,
都是五年以前就已經完成;寫〈無狀態〉時的張懸,也應只有二十左右。
各位!有誰在二十歲左右就有這等知、覺、情?然而,也只有二十歲左
右而就有這些見解的人,才配寫出〈無狀態〉這樣的歌曲──因為,這首歌
屬於年輕的心靈。要再老了些,不是定下來、停下來了、或迷失了,就是進
到更上一層更圓融玄妙的「無無狀態」了,但到了那自在之境,也就沒有少
年青春初興勃發時的迴腸盪氣了。
張懸一起步,境界就比尋常的歌手、甚至許多古代的詞人都高,但我認
為,其實我們大家多少都有些先天的「慧根」,只是多數人後天沒有去修行
、發展、琢磨,以致陷逆七情六慾不得解脫,而流行歌曲也就只浮沉在痴妄
虛矯裡,這是極可嘆的,所以像張懸這樣的亮點,便顯得格外可貴。
所以,我會被張懸吸引。專輯文案中說張懸的歌「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
」,而我是已經有志向的人,我從她的歌曲中得到的,則是返照內觀的提醒
,以及有為者亦若是的激勵。
各位!如果你也有志於藝術,著意再著意這點:境界。去學,如果你還
年輕,人生經歷不足以學,去讀書,去咀嚼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去研
究古今中外最傑出、最偉大的創作的情感與智慧,與你自己所思所想比較,
與你平常所見所聞比較。想寫好一首歌,先做好一個人;向前,向上,走路
,登攀,想望,過關。我還想要更多這樣深、廣、美、善的歌,我也要寫更
是高、遠、闊、大的歌。二十歲時,我也寫出了幾首無忝青春的歌詞;現在
的張懸,又能繼續揮發出何等的風采?我願持續觀摩;希望這篇文章,能換
一張張懸現場演出的招待券。
2006.6.10 – 2006.7.2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s://www.youtie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92.248
※ 編輯: youtien 來自: 210.241.92.248 (07/02 00: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