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犯錯界線及解讀其意義的任務,通常是由感覺遭背叛的人所掌握。可是感覺受到傷害的人,究竟是否就擁有定義的決定權呢?
以下列出婚姻治療師埃絲特·沛瑞爾(Esther Perel)在”The state of affairs, rethinking infidelity. ”中提到的幾則案例:
Elias和妻子Linda對不忠的定義出現極大爭論,他經常光顧脫衣舞俱樂部並對此辯解「我會看、會交談、會付錢,但是我不會觸摸,這怎能算不忠呢?」,他認為他對妻子是絕對忠實的,但Linda不這麼想。
Ashlee發現她的女友Lisa偶爾會與前男友Tom一續舊情。「她說這不算是不忠,因為他是男生。但我卻認為,這種情況更糟。她不只瞞著我做這事,她還得到我所不能給她的東西,難道她只是扮演女同志時才需要我?」
Shannon發現男友Corbin買了一盒安全套,因此覺得遭背叛,因為他們希望生育,所以並不需要用安全套。Corbin抗議道:「我什麼都沒做,這只是一個念頭罷了,你難道還想偷看我的頭腦,就像你偷看我的手機一樣?」女友則反駁:「對我來說,買安全套並非只是一個念頭!」
由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事情往往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一件事的發展總包含著兩方的動力牽引,也涵蓋了雙方對一件事的不同觀點及看法,甚至是觀察角度的切入面。感覺到傷害是很主觀的感受,如果以感到受傷者來定義界限,那麼對另一方何嘗公平?
背叛的核心是對信任的違背,然而信任是取決於雙方對某種行為規範的預期心理。問題在於,這種預期心理的協議,是否經由雙方深入討論而產出的結果呢?協議顧名思義,是雙方協調後同意的,然而現今社會有很多規範教條甚至是社會家庭期盼下的信任,並不出於協議後的同意,這又如何定義呢?
看愈多的人生故事,愈感覺到人的複雜性,以及意識能擴展的程度。生命的多元及豐富性,本就不是對或錯、是或非能定義的。狹隘的限制或渴求,只會把自己推向深淵,自囚。
#雜念與雜唸
#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了解自己才是核心
#七月工作坊剩三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楊元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月11日下午,我去上王嘉明導演的課,他是一位我非常景仰的劇場導演,課後我鼓起勇氣上前攀談,聊著聊著,影片中的阿嬤出現了,她問我們哪裡有公車站牌,她要到台北車站搭火車回桃園。 線索一:阿嬤約70歲、說著台語、拄著拐杖 本來我只是隨手一指「往前走就看到公車站牌了」,但阿嬤並沒有照著我手指的方向前進...
七月工作坊剩三位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5月11日下午,我去上王嘉明導演的課,他是一位我非常景仰的劇場導演,課後我鼓起勇氣上前攀談,聊著聊著,影片中的阿嬤出現了,她問我們哪裡有公車站牌,她要到台北車站搭火車回桃園。
線索一:阿嬤約70歲、說著台語、拄著拐杖
本來我只是隨手一指「往前走就看到公車站牌了」,但阿嬤並沒有照著我手指的方向前進,王嘉明老師可能也察覺到我分心,趁機一句「我先去趕捷運了」,騎上Ubike離開現場。
我因為放心不下阿嬤,決定陪阿嬤找公車站牌,一開始她以為我是壞人,我拿著打開導航的手機畫面跟她說我不急回家、能陪她去台北車站,阿嬤卸下心房跟我大聊特聊,還特別提到今天來台北找朋友玩的趣事。
線索二:我們到了公車站牌,但阿嬤沒有停腳步,反而繼續往前走
當下我有點生氣,明明再過2分鐘就會來一班往台北的車,萬一阿嬤沒上車,我又得多陪她等下一台,突然閃過一個想法「該不會阿嬤聽不懂我在講什麼吧?」,我在大馬路上用台語大喊著「去台北的公車要來了」,阿嬤沒有理我,繼續往前走。
線索三:阿嬤進去一家雜貨店,向老闆問路,一樣說要回桃園,想去台北車站搭火車
瞬間我閃過四個字「老人癡呆」,阿嬤的狀態完全跟我過世的爺爺一樣,會不斷重複同一件事情,就算旁人提醒他,他也會一直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我決定報警,而平時有在做影片日誌的我,立刻打開相機記錄整個經過。
我跟在阿嬤後面一段時間,邊記錄邊保護阿嬤的交通安全,過程中她至少拜訪三家店詢問如何去台北車站,就在巷弄的某個角落,被一位阿姨攔住,我跟阿姨說我已經報警了,阿姨因為家中也有失智老人,所以很清楚阿嬤的狀態,立刻邀請阿嬤坐在她家門口休息。
我撥打110向警方更新阿嬤的位置,過不到5分鐘,警察到了,我跟警察說明剛剛的經過,其中一位女警眼尖,順手拿起了阿嬤的拐杖,原來阿嬤的拐杖上寫著家裡的地址及手機,警察播了電話,發現阿嬤的家人已經找她超過3個小時了。原來阿嬤並不是來台北找朋友,她家住天母,而我發現她的地方在圓山,走路至少要一個多小時。
最後看著阿嬤坐上警車的背影就安心了,謝天謝地,與阿姨互道祝福後,就直奔家裡陪家人了。
這幾天突然想起那天的事,想說可以整理當天拍的影片,但不知道是硬碟出問題,還是農曆七月到了,整個資料夾檔案毀損,只剩下這個影片打得開,第一時間非常難過,但想說沒關係,至少幫阿嬤找到家已經功德無量了,那些與阿嬤互動的溫度會留在心裡。
想藉此發文,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失智老人是需要幫助的。「愛的對立面不是恨,是冷漠」- 埃利.維瑟爾(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失智老人 #楊元慶
FB粉專 / https://goo.gl/dRfJuQ
IG / https://goo.gl/1UtZSy
Line@ / @yoyoyang
教學 / https://hahow.in/cr/yoyoyang
演講邀請 / https://goo.gl/forms/EQPUHUmUUpNx5zI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