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黃偉民易經講堂
香港的盛筵已過,很多人魚貫離場。
但總要有人留下來,打掃收拾的。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鄒幸彤留下來,告訴你,香港土生土長菁英的追求。
菁英的意義,不在於學歷,不在於收入,而在於他們的追求——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些年,很多人都被林鄭搞糊塗了。
她愛標榜自己小學中學階段年年考第一。
香港大學畢業後又考上AO政務官,做高等華人。
她終日乾乾,每日工作十六小時,一星期工作七天。
她斷六親,和丈夫都少溝通。
她刻意告訴你,她不懂用八達通坐地鐵:她不知道7-11沒有廁紙賣……
這些都是你們的日常生活,她全不懂。她做的事更重要,她是菁英!
到鄒幸彤的新聞出現,我們才見識到什麼才是香港菁英。
她因支聯會副主席的身份被捕。
新聞界才開始注意到她的學歷背境。
她有沒有像林鄭一樣中小學年年考第一?不知道,她從沒有提及。
記者從舊剪報中,得知她的A-level成績,是全優5A,拿獎學金,入讀劍橋大學。
2008年因為汶川地震的義工工作,她看到人間的需要,她轉攻法律,做一個人權大律師。
她沒有將這些掛在嘴邊。
她背起支聯會的工作。
1989年,北京天安門的大屠殺,他們要拉他們自己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下台。不惜動用軍隊,血洗在天安門靜坐示威的學生。
整個香港沸騰,所有香港人都投入了這個時代的洪流。
但鄒幸彤當年只有四歲,今日為什麼要背負起這個沉重的歷史包袱?
我曾當面問過她這個問題,她淡淡的輕聲說:
總要有人做。沒有人接力,她便攞來做囉!
她輕描淡寫,沒有化解我的不安。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喫苦茶。
佛教的本義是蓮花。
蓮花出於泥濘之中,但卻可以一塵不染。
佛教行人的修行在骯髒的淤泥,但他們的目標是蓮花。
淤泥,只是成就他們心中蓮花的養料。
愈是骯髒不潔的泥濘,愈能開出燦爛一塵不染的蓮花。
不在乎際遇的苦難,因為這些都是滋養你心中的白蓮花開。
這也是《周易》乾卦的總結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九,是陽爻。
乾卦六爻都是陽爻,都是九。
人間六個階段,六種際遇。
初九:潛龍勿用。懷才不遇。
九二:見龍在田。虎落平陽。
九三:終日乾乾。埋頭苦幹。
九四:或躍在淵。知所進退。
九五:飛龍在天。大權在握。
上九:亢龍有悔。眾叛親離。
六支陽爻,支支都是九。用九,用那支九?
乾卦的結論苦口婆心,教我們用九,不要為九所用。
際遇可以變,但你不能變。
際遇,是成就你的養料,用它,不要因際遇影響你的追求。
因為際遇是動態的,群龍無首。
無首,即是無尾。
無首無尾,即是一個圓圈,周而復始。
任何的處境,都可以成就你的追求,任何的處境,都可以幫你開出你心中的白蓮花。
方法是用坤卦的精神。
坤卦六爻皆陰,陰就是六。
坤卦的結論是:
用六,永貞吉。
用六,不要為六所用。
乾是天理,坤是人生。
人生要因應時勢,無論是那支爻,那個處境,用它,不要被它左右。
精神基礎是:永貞吉。
這個貞,是坤卦的大原則,牝馬之貞。
母馬永遠要跟著雄馬走,不能因形勢而超越。
乾為天,為馬。
我們在人間,要因應形勢,但大原則,是跟著天理走,不能超越天理,這樣便永貞吉。
跟天理,盡人事,無論那支爻,那個六,都永遠吉祥。
乾坤兩卦,教我們用九用六,就是這個意思。
任何處境,都可以用,都可以成就我們的理想。
儒家教我們頂天立地,做中流砥柱。
《論語》中,子路說:
君子之仕也,
行其義也。
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子路認為,在亂世中,很多人,潔身自愛,做隱士,忘記時代,忘記自己,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但這樣做,將社會的責任,人倫的角色,搞亂了。
只計算自己一塵不染,對時代,對社會沒有盡責。
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行其義也,見到要做的便做了。至於利害得失,理想能否實現,沒有計算,已知之矣,心裡有數的了。
與鄒幸彤有十幾次的碰面之緣。印象中,她都是低調沉默,坐在一旁不說話的。原來,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是一個有絕藝傍身的俠女!
杜甫有一首七言古詩,記述一位武功絕世的女劍客。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詩的開頭八句: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從前有位女劍客,公孫大娘,她的劍法震驚天下。
睇過她出劍的,都神色驚訝;天地間都隨著她的劍氣而起伏低鳴。
跟著杜甫用神話來描述他當年所見的:
好似后羿射日,一招接一招,連綿不斷;又好似天神騎龍,在天際飛翔。
出劍時,勢如雷霆萬鈞,令人無法呼吸;收劍時,萬籟俱寂,像江海風平浪靜,水光清澈。
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但自從公孫死後,江湖寂寞了,再沒有見到這樣的高手。幸好,原來她晚年收了弟子,傳承她的絕藝。
今次在白帝城,重現公孫劍法。和她一席傾談,始知她劍法淵源。但這樣一來,又引起詩人杜甫的無限回憶了。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由這位弟子李十二娘的劍法,勾起了杜甫初見公孫神劍的往事。當年仍是開元盛世,玄宗成立教坊和梨園,單是人數就有八千人,而公孫就是第一高手。
一場安史之乳,大唐由盛而衰,由開元轉天寶,也像詩人自己,由壯年已變衰弱,也像九七後的香港,繁華不再。
五十年如反掌便過,見過繁華,如今憑弔衰敗,多麼令人神傷。人才四散,往事如煙。
用師徒兩人舞劍,襯托人世盛衰,就像今日香港人憑弔往事,不勝滄桑。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全詩結尾,杜甫感慨的說,當年盛世時的皇帝,玄宗已經死了六年,在金粟山上的陵墓旁的樹,已雙手才能拱抱了。我這個玄宗時代的小吏,今日流落在蕭條的白帝城裡,唔知做乜!
今夕又一曲急管絃歌,但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自己盛年年已過,世情又衰敗,四顧茫茫,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雙腳生滿雞眼,本來就寸步難行,心情沉重,反覺得自己是否腳步太急呢!
香港無論在行政、立法、司法,都在急速衰敗之中。百多年多賴以生存和信任的法庭,都成為香港良心的奪命之所。
你和我都是杜甫,借鄒幸彤的一劍而神傷之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說中的植物 #傳說植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我們在不少的武俠小說或是玄幻小說裡面都有聽過一些植物的名字,例如說在神鵰俠侶裡面的情花和斷腸草,或者是在一些玄幻小說裡面的彼岸花,那究竟世界上有沒有這些植物呢?今天我們就來看十個...
「七開頭的吉祥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閒聊] 七時吉祥-關於存在這件事- 看板China-Drama 的評價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九開頭吉祥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九開頭吉祥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祥雲初空換身小情侶歷劫開頭就不順,性別互換都來了! 的評價
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首先我反對港獨…阿姐棵菜點賣?】
近來泛民朋友的公共發言,例如回應例如政府查禁民族黨,開場白例必是一句「首先,我反對港獨……」這句咒語其實由來已久。梁天琦和陳浩天等人在 2016 年被禁參選,一些朋友也說,雖然不支持港獨,但反對有人因政治主張而不能參選。
泛民諸公說事之前,例必自報家門、澄清自己反對港獨,是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好像紫禁城中,下級看見上級、太監宮女見到主子、后妃看見皇上,話題必由一句萬福金安、皇上吉祥之類開始,否則禮數不周,可大可小。
我反對港獨,阿姐條菜點賣
公民社會人不能對中共鎮壓異見者噤聲,但又希望撇清所有支持支持港獨的嫌疑。於是我反對港獨,成了政治口頭禪。然而自報家門者熱烈自報家門,已經親身 engage 了中共推展的一套紅線體系。
紅線不只一條,也分軟硬。落在本民前青政民族黨的紅線,是硬紅線,一夕之間滅黨;軟紅線則在其他山頭天羅地網。中國用殺雞儆猴的方式,使其他人紛紛用另一個方式承認了中國的絕對權威。「我反對港獨」,其實跟「我擁護共產黨」,一樣也是通關密語。我劃了紅線,你們不能踩。不管是擁護紅線,還是迴避紅線(表示反對港獨),其實都是增強了紅線的認受性。通了關,同時也代表自己遭腐化。
是真心支持或反對港獨與否,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的外在行為增強了紅線的認受性,使紅線進一步成為既定事實。他劃了,大家就特別迴避,這或許保存了不少黨派的方便或者安全,但這對香港社會而言是極壞的示範。
當譚耀宗又開始賊佬試沙煲,表示「自決」也令人聯想到港獨、不應使用,只是一再提醒我們紅線充滿彈性、龍門可以飄移。以同樣邏輯,「通關密語」可能伸延到我們生活的其他領域。例如大專教授在應徵時,也得說一句我反對港獨;全港中小學教師,將來也可能得宣誓反對港獨:各種專業界別、上市公司,要向公司或行業公會的黨委表明心跡。去到街市,牛頭角順嫂為晚飯張羅,開場白會是這樣:「首先我反對港獨,阿姐棵菜點賣?」
這不是講笑,今日受納粹式種族清洗的新疆,處處都有習近平肖像畫;當地伊斯蘭教徒的禱詞,也要加入「感恩中國,感恩習主席」,這與社會賢達說事之前,必提一句「我也反對港獨」,有甚麼分別呢?明明民族黨的事情就是結社自由、言論自由,關乎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權,誰在乎你閣下是否支持港獨呢?為甚麼人人都在開頭離題?這些離題的話,是說給誰聽的呢?
當我們所有人都口裡說不,身體很誠實地 engage 那個紅線、那個中國壓下來的新規範,我們離買菜之前都要先說一句我反對港獨,又有多遠?
2016 年劉小麗的「自決」是「定必捍衛『香港獨立』作為港人自決前途的選項」,今日的「自決」就是「一路係講社會自強」,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少人說投劉小麗就是反 DQ,但其實投劉小麗同時也是大家適應紅線的過程,因為候選人明顯為了紅線而修改重點政綱。
消滅港獨就無哂麻煩?
早前戴耀廷突然提出,中國應該在香港舉行一個港獨公投,相信反對港獨的人會多過支持,「相信公投後,港獨聲音會馬上收聲」。
雖然我們知道共產黨絕對不會准許香港公投,中共對 2010 年「五區總辭 變相公投」的態度就是如此。當時的議題還只是一國兩制下的民主普選,尚且動員機器全力抵制,不讓它成為高參與率的有認受性的公投,何況將議題設定為是否獨立?而且 2017 年的時候,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饒戈平也說過港獨公投:「那麼也應該是全國的十數億公民共同參與」。如果香港人說公投只限七百萬人,那得了,這也是主張港獨。
雖然抱持善意,或者可以當戴耀廷只是「大」中共。但反過來看,也可以看作幫中國找個方法消滅港獨。但為甚麼要消滅港獨這個主旋律以外的雜音呢?「和平佔中」最愛的馬丁路德.金就說:「真正的和平不僅是緊張局勢的消隱,而是正義的彰顯」。中國是如此邪惡、她所設計的一國兩制如此具剝削性;港獨雜音,只是尋求「正義分離」。
社會賢達被人用港獨「罪名」纏擾,不勝其煩,可以理解,但去到疑似為中國獻計消滅港獨,就很過態,不利香港社會各界團結,也荼毒這裡的是非觀念,好像港獨真是如中國所說是大奸大惡,他們也認同必須除之而後快。
最大的問題是魁北克、蘇格蘭等地的獨立公投,出發點也不會是想消滅某一種思想及其支持者,而是求同存異。而今日主張本土、港獨、自決的年輕一代,已經被選舉拒諸門外,並受到各種迫害,就不需要戴耀廷獻計去進一步隔離和邊緣化了。
如何消滅港獨
不過如何消滅港獨,不用勞師動眾叫中共搞港獨公投。很簡單,消滅港獨,從泛民主派不再講民主、不再批評政府做起。
老實說有哪個港獨份子是從石頭爆出來的?他們都是從泛民主派聽到一些民主話語、支持過泛民,並且之後中途離隊。民主意識、權利意識的推進,自然會令一個地方的人產生共同體意識,要求民主同時就等於要求獨立,因為他們要求不受他人治,而要求自治。
是他治還是自治,是看共同體和民族認同。民主建設,同時是 Nation Building。即使上層的人以中國為本位都好,這種宣傳一路下來,始終會自然產生本土主義的新一代。饒戈平的十三億人決定香港事務論,香港人是不會同意的。這不同意,無論怎樣包裝,說到底不就是民主自治分離嗎?
2014 年佔領運動前夕,李柱銘對著罷課學生說,你們是為十三億人抗爭,不論是當初還是今日,都一樣可笑。不久之後,全港市民(不只是可愛的學生)在街頭浴血奮戰,與警察和黑社會衝突,他們在守衛甚麼呢?他們在爭取香港的東西,他們無形中界定了自己在中國之外的共同體。
民主派以為民主是普世、是大同,這不過是理念上的粗疏所致。民主如果有帶來充權(即使只是意識),它在現實中都會慢慢形成一個又一個分別為聖的民族。所以要消滅港獨,要先停止香港的民主倡議和民主活動;要扼殺民族運動於萌芽之時,就要連民主運動都消滅。
看通了這一點,自稱民主派的朋友就要了解,自己紛紛表示「我反對港獨」,在中國眼中也只是猴戲。民主就是播「獨」,中國是知道、也如此認定的。
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傳說中的植物 #傳說植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我們在不少的武俠小說或是玄幻小說裡面都有聽過一些植物的名字,例如說在神鵰俠侶裡面的情花和斷腸草,或者是在一些玄幻小說裡面的彼岸花,那究竟世界上有沒有這些植物呢?今天我們就來看十個傳說中的植物,而事實上是存在在這世界的。
好!我們開始吧!
1. 天山雪蓮
在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陳家洛為了救香香公主咯絲麗,攀爬懸崖峭壁就是為了拿到天山雪蓮,而另外一本武俠小說雲海玉弓緣裡面也有說到:用天山雪蓮所煉製的解毒靈丹,不但可以解毒,而且還可以給人增強功力,天山雪蓮真實的名字為雪荷花,傳說它是瑤池王母在天池沐浴時,由仙女們灑下的,所以高山游牧民族視這為吉祥的徵兆,就連只是喝下雪蓮花瓣的水滴也可以避邪益壽。這是新疆特有的珍貴草藥,生長於天山山脈,就是大概海拔4000米左右的懸崖峭壁上,那裡常年積雪,非常寒冷和空氣稀薄的環境下,應該沒有任何的植物可以生長在那裡,但天山雪蓮這種獨特頑強的生命力,讓它可以生長在冰鋒中,或是峭壁上。而且大部分的天山雪蓮是野生的,而且現在已經被列為二級的保護植物。
2. 斷腸草和情花
在神鵰俠侶裡面,有講到的斷腸草和情花。先說情花,情花雖然是在金庸小說裡面虛構的植物,但是裡面是這樣形容的:見樹枝長滿小刺,花瓣卻是嬌豔無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艷。果子或青或紅,還生著茸茸細毛,好像毛蟲一樣。如果說毒性來講,白色曼陀羅的卻是有點像,它是一種中藥,全株都有毒,蒙古人用它來製作迷魂藥,聽說中了曼陀羅毒過後就不會出汗,所以迷魂藥也叫蒙汗藥。但是並沒有像小說裡面,一想到情人就會痛。曼陀羅也可以用來製作鎮定劑,也可以幫助睡眠。而斷腸草是真的有這種植物的,中藥名字叫鉤吻,也叫胡蔓藤和山砒霜(shuang)有可而見它的毒性可不是一般,聽說神農氏也是誤食斷腸草而死。誤食斷腸草的人,腸子會變黑,並且腹痛不止而死。但是這些毒性很強的中藥需要經過另外的提煉方可以當藥物試用,是可以鎮痛抗炎的作用。
3. 忘憂草
忘憂草又名為萱草,或叫做金針和黃花菜,在詩經。衛風。伯兮裡面有講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這裡的諼草指的就是萱草,而諼這個字也有忘卻的意思,北堂是指母親居住的地方,後來代表母親,在古代當遊子需要出遠門時,會在家裡種諼草,希望可以讓母親減輕對兒女的思念,忘記憂愁,這就是忘憂草的由來。它過後也成了中國的母親花,而它的花語就是:永遠愛你,母親。
4. 彼岸花
傳說中是開在冥界道路兩旁的陰間花朵,雪白色和血紅色代表著死亡,但是事實上真的是有這一種花,它的名字叫曼珠沙華 (Manjusaka),在法華經裡面的天雨四種之華,曼珠沙華就是其中一種,在中國這種花稱之為無義草,彼岸花在日本是對於金燈的譯名,而剛好日本人掃墓的時間是在春彼岸,就是春節的前三天,還有秋天的前三天,也就是秋彼岸,這種花剛好開滿在這個時節,在墳墓地的兩旁盛開,所以在日本也稱之為死人花,或叫黃泉之花,是去到陰間前唯一的風景。韓國和日本對於這種花也視之為死亡之花。
5. 九死還魂草
在武俠小說裡面也出現過幾次的可以讓主角起死回生,現實中是真的有這種植物,但是它的名字叫還魂草並不是因為他可以救人或可以還魂的功效,而是它本身是非常長壽的植物,並且可以忍受長期乾枯之下還可以活命的植物,有個日本的植物家用這個還魂草做成標本,但是11年放進水里,它竟然奇蹟‘還魂’了,而這種植物並不是稀奇的植物,它叫做卷柏,在海拔2000米的懸崖上可以找到,它可以止血,而且聽說還可以美容。
6. 曇花
大家也有聽過一句成語叫曇花一現,意思是美好的事物只出現一下子就消失了。傳說中曇花是一個花神,它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但是他卻愛上了為他除草的小伙子,後來就被玉帝知道了過後,把它貶為一年只可以看一瞬間的花,不讓他再和他喜歡的人見面,還把那個小伙子送去出家,賜法號為韋陀,多年過去了,韋陀忘記了花神,但是花神還是無法忘記他,它知道每逢暮春時分,他一定會下山採集朝露為佛祖煎茶,花神就累計了一年之力,就在那時開花,希望韋陀可以轉身看她一眼,希望他能記得她。。有點悲慘這個故事。
7. 菩提樹
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成道的,在梵文裡面Bodhi就是覺悟的意思,這種樹本身是桑科榕屬植物,生長在印度,斯里蘭卡和緬甸地區,它的樹汁可以做硬性橡膠,菩提花可以做藥,可以解熱。
8. 見血封喉
聽名字就知道厲害了,這個樹又叫做箭毒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只有它的樹汁進入你的血液裡面,血液會凝固並且血管阻塞,會讓你心跳加速後停止跳動,當地的獵人用這種樹汁沾在箭頭上,射中的動物跑不到七步就會倒下,除了他的乳汁有毒之外,它的果實也是有毒的。看到這種樹木記得遠離它。
9. 玉樹
整天聽人家講玉樹臨風,那麼究竟玉樹是長怎樣的,可以用來形容風流倜儻的男士啊?玉樹,屬於多肉植物的一種,它的樹葉肥厚,蠻有古樹的風韻,而這句話是源自於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的其中一句: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玉樹看起來比較像是盆栽,如果人講你是玉樹臨風,很可能他說了:一綠木。。。
杜甫只是喝大左~
10. 食羊草
在西歐的傳說裡面有一種樹叫,植物羊,在中古世紀的文獻裡面有描述過這種植物羊,它是活生生的羊肚臍連接植物的根部,並且會去吃身邊的其他植物。現實中的確有一種植物好像這種生物,但是卻是會‘吃’羊的,在智利有一種樹木叫普亞菠蘿,名字聽起來沒有什麼,但卻是非常危險的植物,它身上會散發出羊喜歡的氣味,當羊接近它時,就會被它身上的刺鉤著,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脫離,最後就會餓死在植物旁邊,而植物就會吸收它屍體的養分。除了它會吃羊之外,它會流出一些易燃的植物油,而它生長的地方剛好是炎熱乾燥的地區,很容易就會引起火災。
世界的植物大概有40多萬種,而每一種好多不同的分類,植物可以吸入二氧化氮,吐出我們所需的氧氣,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佔地大概5百萬km2,佔世界雨林的一半,它橫跨了8個國家,包括巴西,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等等,在最近的幾年裡面,非法伐木在這10年裡面【破壞力接近17%的雨林,加上最近的森林大火,更是嚴重的破壞有地球綠肺稱號的亞馬遜雨林。
大家真的需要醒覺,好好保護我們僅有的森林,我們的地球。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最近Youtube對於我們的創作非常嚴厲,動不動就給黃標,黃標就是沒有廣告,等於就是沒有收益咯,所以在之前寫好的稿或是一些想做的題材,都會因為這樣而止步,但我相信還有很多題材是可以做的,那會中黃標的題材有色情,爭議性的案件事物,恐怖等等,但是我很多影片裡面都沒有這些元素,都會中黃標,過後申請上訴後就變回可以有廣告,只是之前的開頭收益就沒有咯~~
不止是我而已,很多大咖也是中,有些甚至是頻道被停了或是盈利被取消等等。
對於我來說,我的頻道算是健康,而且兒童可以看得,又有教育性吧!
如果大家有什麼題材想我做,歡迎大家留言給我,記得盡量符合Youtube的準則就行了。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九開頭吉祥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 ... ,急求以“八”或“九”开头的成语,是吉祥话哦! 用来 ... ... <看更多>
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九開頭吉祥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 ... ,急求以“八”或“九”开头的成语,是吉祥话哦! 用来 ... ... <看更多>
七開頭的吉祥話 在 [閒聊] 七時吉祥-關於存在這件事-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劇情的一些個人感受與想法
這裡只寫到EP14為止
可能有一點點到EP16
這段時間也看到很多關於本劇後續劇情跟主題的推測
包括各種無限流、永劫論或通關說等等
不管是哪種,感覺都會讓後面的劇情跌宕起伏刺激無比XD
雖然以能拍出來的可行性和資方認知的市場接受度來說,我覺得都是很困難的...
(但可能暗示這部劇最後會變成二創的好材料? 畢竟多數畫面構成是真的很美)
因為感覺七時吉祥接下來會盡量維持歡樂的基調,勇敢開虐
然後收尾在仙俠劇常見的永恆愛侶上
(畢竟大家嗑CP也都嗑得非常開心,看劇就是圖一個輕鬆快樂)
這裡我就只是因為看完EP14那場3人對飲的談話後
對於編劇在劇情橋段和台詞上的用心深感震撼
加上驚嘆男主在這場戲裡演技爆發
讓人覺得不寫下些什麼會對不起自己而動筆
是的,我覺得到EP16為止
丁禹兮演最好的就是這場戲,比血婚的悲痛欲絕更好
而且很有可能除了他以外沒幾人能演好這段戲
(主要是因為他演戲的方式很"後設",剛好能一步步堆砌這場戲的複雜性,直覺型或是科
班出身的演員,可以呈現出飽滿的角色情緒,但會模糊掉細節,並破壞掉這場戲角色需要
的疏離感)
我會把這段演出當作是丁禹兮演員生涯迄今的代表作
以下會有大量的個人理解與(過度)詮釋
這場戲緊扣著前14集內似有若無卻揮之不去的主題:永生不死的神祇為什麼會對僅有短暫
生命的凡人著迷?
(這裡先還不用討論那是不是「愛」,只需要認同那是一個被吸引的狀態)
這個主題在仙俠劇不算少見
但為了要回答這個問題
劇裡多半會先設定一個理性寡淡或是戒律分明的天界
再不然也要充滿陰謀、專坑男/女主
總之一定讓所有觀眾都感覺到這地方超壓抑、讓人喘不過氣
人間則充滿寬容與不計代價、不求回報的付出
通常可以被視為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並用這個架構去強調真愛無敵、足以凌駕天道規則之上,以烘托出永恆愛侶的結局
一切看來都非常合情合理!
七時吉祥在沒有選擇這個設定的前提下,依然試著回答「永生的神祇會著迷於必死的凡人
」這個命題
以資本追求爆劇的角度來說,其實沒有必要
因為很容易讓劇情推動失去合理性
最後導致男女主只能蒼白無力地為愛而愛
但編劇(們?)卻執意走在這條路上
至少堅持走到了EP14~
雖然感覺接下來劇情大概是要走回仙俠劇的老路
但總的來說,我對於編劇的企圖與電視劇的實現度還是感到很滿足的
畢竟這不是一部準備要進行哲學思辨的電影
而且並沒有要在EP14大結局!
關於「永生的神祇會著迷於必死的凡人」這個主題
其實並非原生於東方文化
對我們來說,傳說與民間故事中更常見的是妖或鬼對凡人的執著
如果有神祇戀上凡人,則多半是從不得已開始,然後以遺憾為結局
但在希臘神話裡
這個主題要不能算是爛大街,至少也是稀鬆平常的一件事
從宙斯跟一票男神女神著迷於和凡人談戀愛
到眾神們動不動對凡間紛爭的瘋狂站隊與加碼
它簡直一人撐起半邊天
七時吉祥的編劇們選擇讓天界的底色更歡騰逸樂
很顯然也是有意為之
使整體氛圍更趨近於奧林帕斯山而非九霄神殿
甚至這些仙君仙娥們都學起希臘諸神"擺弄"起凡人的命運與情愛了
不過劇裡在劇情橋段編排上卻沒有出格突兀感
真心說,可以深刻感受到恆星引力的野心跟旗下作者們的硬實力
如果你能生活在一個有家人(養父?)有朋友、有哭有笑,沒有死亡、老去與疼痛的世界
那麼,到底還有甚麼不足?
也許每個人都隱隱能感覺到答案
但卻很難訴諸明確的文字
因為那是瞬間的狀態,是「存在」的滋味
永生的神祇無法真正的「存在」
由於缺乏對死亡的覺察且不受命運的桎梏
他們終將感到空虛並被無意義填滿
於是只能透過和僅有短暫生命的凡人發生交集來獲得活力
這是希臘神話的前提
而七時吉祥就是很大膽地想在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之間做出一個過渡
甚至開發出一種進化型
這應該不是一個明確設定的目標
但團隊似乎依靠著默契與直覺在往這方向前進
所以在前14集裡總是隱隱約約地繞著打轉
接下來我要開始說很多很多很多關於這個場景的分析與想法
(寫完才發現自己竟然碎碎念了這麼多...)
-------------------------------------
這場戲是從修茗提到返回天界後
覺得自己離星辰很近、星空很美開始的
星辰是永恆的借代
開場台詞暗示了他對於自己的永生及神性的自豪
與他在三皇子那一世視人命如草芥相呼應
對血親不屑一顧還有極端隱忍與冷血算計,都凸顯了這個角色人性薄弱
劇裡甚至搞了大壩陰謀的橋段來強調這一點
但修茗對滄海(還有疑似她的轉世)卻異常執著
或者我們也能夠把這種心境理解為一種守候萬年的愛?
恩...總覺得編劇在內涵什麼...
這個時候的修茗應該是有點醉了
不過,判讀空氣的能力依然很優秀
也許是因為感受到這個話題勾不起另外兩人的興趣,或者純粹想要去試探祥雲
他忽然髮夾彎提到凡人渺小且生命短暫,卻比神仙懂得什麼珍貴
這話聽起來動人
但修茗這麼說的時候並非真心
而是為了自己的溫良大度的人設在做平衡
從他接下來的舉動就看得出
祥雲還是上鉤了
順著話題,小心翼翼卻心緒動容地看向初空開始說凡人有意思
然後星擇(飾修茗)貢獻了他這場戲裡唯一的高光瞬間:一個無聊到要睡過去的表情
說真的,他的表現太不穩定了!
雖然部分場景演瘋批有到位,但偶爾也有這種幾乎完全沒get到重點的演出
這場戲的開頭,照劇本應該要是3足鼎立的對抗
而且修茗要以1擋2
在真心不懂祥雲和初空的游移所謂何來的狀態下維持自己人設
最後無聊淡出
台詞不多但語氣還有眼底眉梢都要十分精準才行
(其實這場戲3個人的台詞都算少,有點尬聊的意思)
超越妹妹這場戲開頭表現還可以
差強人意
祥雲的視線剛開始還順著修茗起的話頭,停在星空
在修茗提到"...什麼是最珍貴的"時
她才把視線往下收
先低頭看向自己,然後才小心地看向初空
但是! 初空的視線早就已經收回來了!
這段他視線停留在星空的時間,是3人中最短的
收回後也沒有看向修茗或祥雲
而是彷彿穿過空間望向無限遠的地方
眼底澎湃
瞥見祥雲望向自己時,才斂了歛眼神
初空是3人裡唯一「真正做為凡人死過」的
當修茗和祥雲可以淡淡地說著轉瞬即逝的凡人才懂得什麼是最珍貴的事物時
他不行
只有初空作為陸長空,嘗過在死亡面前自己的無能為力
他沒有辦法挽回雙親被害身亡的命運
也沒有辦法阻止宋祥雲在他懷裡斷氣
(所以無論血婚橋段有多不合邏輯,一定要這樣演!)
作為凡人,他不得不去感受自己隨著時間逝去而凋零
並注定在生命最後一刻為即將失去一切感到害怕
但也是這些瞬間,讓他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以及「存在」這件事
那是即使活上萬年也沒辦法得到的
初空切身感受過「存在」這件事
讓他的神性受到了很大的動搖
至於祥雲
作為宋祥雲離開的時候,她只是完成了一段旅程
有不捨與心痛
但她感受過「存在」嗎?
我想是有的
為了父母的安危,她選擇戴上命運的枷鎖
在那一刻
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天邊的一朵祥雲,而是宋祥雲
隱隱感受到了人生的意義
(這幕一樣有點不合理,但一定要這樣演)
受到神識影響
祥雲對「存在」的感受是朦朧、不確定的
卻又情不自禁的被吸引
所以在3人對飲的場景裡
她附和著修茗開的話頭,又接著說做凡人要比做神仙有意思
然後小小勇敢一下,看了初空一眼
或許是期待初空可以同理她這種感受
甚至是回應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感受
但初空迴避了她的視線
只是喃喃地說
凡人一生過於短暫,紅塵轉瞬成空,不值得留戀
語氣略帶不屑
祥雲神色冷了冷
小小的勇氣一下子就被澆熄了
所以順著初空的話說"也是,凡塵一世不過是過往雲煙"
但他聽到祥雲這麼說時卻忽然倒抽了一口氣
彷彿是被甚麼東西刺痛了一樣
只是很快又自嘲地笑了笑
這段台詞寫的十分巧妙
他們到底在說甚麼呢?
照著原著跟電視劇定調主線是愛情的邏輯
這裡祥雲可能是想問初空是否和她一樣對那段情緣難以忘懷
而初空可能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會像陸長空深愛著宋祥雲那樣愛上祥雲
這場戲的某些台詞可以做這種解讀
但如果只是用這個角度來看
觀眾會發現許多不甚合理的安排
首先,這3個人(尤其男女主)的情緒及動作都很收斂
與愛情悸動、相互試探時按耐的活潑不同
這一點很明顯是透過鏡頭語言鋪陳的
要把這個場景的情感張力的成分拉低
而台詞反覆提到凡人壽命短暫
如果暗指的是對永恆之愛的嚮往,或是凡人才能擁有愛情這種論述
那會與前面鋪墊的星辰之美的橋段完全衝突
而且,七時吉祥的天界是容許仙侶們光明正大談戀愛的
這個理解因此變得不甚合理
所以這裡的潛台詞其實是永生的神祇對於「存在」這件事的態度
凡人之所以能夠「存在」
是因為他們受到短暫的一生與必然的死亡威脅
從無法逃脫的命運裡感受到自己真正活著
無限的虛空裡存有神性
有限的框架裡人性存在
初空作為曾經的局中人
和我們凡人一樣覺得一生太短
但初空以前擁有神性、現在也擁有神性
他困惑於自己為何曾經那麼熱烈的活著,甚至直到現在依然內心澎湃
自覺可笑
丁禹兮在這一段
不僅說話時的語氣恰如其分地呈現出輕微地遺憾與自嘲
他還用了一個倒酒動作做過度,從倚在桌上略為懶散的姿態改為版正的坐姿
然後導演甚至給了一個3人的全身遠鏡頭
他比因為官小、半身鏡頭時一直正坐的祥雲坐的還要直
暗示初空在找回自己的神性
所以他才能用冷靜又略帶嫌棄的口氣說出那句「有甚麼好留戀的阿」
這句話
初空其實是對自己說的
(這場戲他就沒有正眼看過祥雲幾次)
只是祥雲以為初空是在否定她說做凡人更有意思
就順著初空的話說凡塵不過是過眼雲煙
初空猛地被刺痛了
因為那些瞬間雖然不在了,但到現在都撼動著他
只是下一秒他的神性去驅散了那種痛覺
在這裡
一種台詞的解讀方式是祥雲想試探陸長空是否還在
因為覺得被否定了
所以整個冷了下來,才又去順著初空這位上神的話說
楊超越我感覺差不多演的也是這樣
但是祥雲應該也有自己的徬徨游移
她曾經選擇去承擔宋祥雲的命運
雖然宋祥雲為了陸長空而死這件事在劇裡更像是為了成就初空這個角色的設置
而且接下來的橋段還安排祥雲發現了「流星」
很巧,她做為宋祥雲時也見證過一個理應永生的神祇被迫面對死亡這件事
祥雲看見流星小小驚呼這裡
修茗與初空的動作也很耐人尋味
顯然快睡過去的修茗第一反應竟然是看向祥雲(笑)
然後沒多久他應該是又睡著了
這個話題對他來說到底有多無聊...
而初空聽見「流星」二字後,是頓了一下才抬頭看向星空
這裡是丁禹兮一個很神的停頓
沒有立刻抬頭,是不是表示初空再沒有辦法輕易地去看消逝/死亡這件事呢?
所以下一世總是忍不住要把難民撿回家(入邪教)
這裡沒有給初空特寫鏡頭
不確定是拍了刪除或是刻意不拍
但我覺得不會是因為丁禹兮做不到位
因為前面那段反覆層遞他都是有解到的
這裡相較之下不難
放或不放決定了初空在這場戲裡神性與人性的重量
以及之後的劇情在這裡的伏筆夠不夠重
不過最後這場戲是以初空的神性回歸作收
而且他人性的反撲等等還會再來一下
為了讓收尾更深刻
這裡不放特寫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祥雲這時候看著流星竟然不是在說流星(台詞超妙)
而是靈魂逝去後會變成星辰,不知道哪一顆是「他」
然後又默默看向初空
這裡的「他」大概就是指陸長空
楊超越的演法這裡就跟上一段對話有些重複了
也許她上一段也有想演到丁禹兮詮釋的那一層
但總之我就是感覺不太到...
這一段比較沒問題
只是祥雲睡著那個動作有點卡
初空這裡原來眼睛是閉上的
感受到祥雲的視線後才張開,但沒有回應她的目光
遺憾,然而並不慌亂
初空怎麼可能回應祥雲呢?
宋祥雲是在芳華正茂的年紀離開的
陸長空則是走過了一輩子
經歷過傷痛、老去、凋零,最後死去
這是他獲得「存在」所付出的代價
就算是真情實意的愛過
現在兩個人的心也已經不一樣了
歷劫的神仙們都應該懂的
祥雲也知道
沒有甚麼好怨的
所以隨著醉意睡去
這就是永生的神祇該做的
那個曾經讓自己著迷的凡人已經不在了
一切最終只能化成眼角的一滴淚
接下來就是丁禹兮整個演技大爆發的獨白戲
要不是他的台詞又再一次糾結在凡人壽命短暫這件事上
我本來也覺得我前面14集那個「這劇好像想說甚麼,該不會...」的感覺是想太多
接下來丁禹兮每一句話、每一次抑揚頓挫、甚至是每一個肢體動作
都精準的打在鋪墊轉折的點上
導演的鏡頭也設置得極好
沒有一個畫面是無效的
初空在祥雲睡過去前便開始說「做凡人,終究壽命還是太短暫了...」
(連祥雲也覺得這話題很無聊...所以她就安心地睡了...XD)
然後停了一下才說「做神仙好」
那個神情包含著慶幸與無奈,還有一點嘗試說服自己的意思
彷彿凡人的壽命只要再長一些些就好過神仙
但陸長空的一輩子難到還不夠波折無力到讓人覺得漫長嗎?
接著初空再次直起身來倒酒
說到「至少可以和所愛之人,相伴千年吧...」
語畢
初空透過餘光,發現祥雲眼角的一滴淚
這段丁禹兮那個停頓依然超神
像在思考掂量,然後才說出口
和前面同樣的台詞,然而初空這次似乎理解了什麼,也接受了什麼
直起身的動作一樣暗示初空在找回自己的神性
但是這裡最妙的地方
是初空這次把酒倒空了!
而且竟然恰巧是在他說到能和所愛之人相伴千年的時候!
為什麼?
就表面上的台詞來說
這個鏡頭如果往前調10秒
在初空說凡人壽命短暫的當下加入,是否更為合理?
為什麼反而是和所愛之人相伴千年,酒卻空了?
而他說「至少...」的語氣
為什麼又帶著那麼濃厚的自我安慰感
因為沒有盡頭的永恆
所謂與所愛之人相伴,終究只是虛無
然而永生的神祇就只有這個選項吧
丁禹兮在這裡選擇只是微微皺了下眉
讓初空看來有些無奈,也有坦然
直到他看見祥雲眼角那滴淚
那滴淚提醒了他關於「存在」這件事
而接下來的台詞更耐人尋味了
初空隔空擦去祥雲眼角的那滴淚
接著說「陸長空存在過」
是「存在過」,不是「存在」或「還在」
這句話就很不仙俠
如果上面那壺跟相伴千年一起倒空的酒還不夠反骨的話
我覺得這也是七時吉祥熱度上不去還引來一堆狗屁倒灶事的原因
觀眾期待仙俠劇裡有新花樣
但是又不太能接受仙俠的框架邏輯變動
即使七時吉祥整個編導團隊都能讓我感覺到他們小心翼翼的用心與執著
但還是...
要知道,希臘神話是沒有什麼輪迴轉世這件事的
七時吉祥這個切入角度簡直可謂清奇
可能一切就是時候還未到吧...
回到劇情
這個橋段初空是想安慰祥雲的
雖然陸長空不在了,但「存在過」
他神性的那一面是這樣告訴他的
對永恆的神祇來說
凡人短暫的一生很珍貴,但也就是那樣而已
神是永恆的
雖然他們似乎錯過或遺漏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初空接著的台詞是「只要有人記得,就不算消失....對嗎?」
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
再來的「對嗎?」那兩個字
到底是劇本裡本來就有的還是現場加的!
這兩個字加強鎖定了上一句陸長空「存在過」在這整場戲裡的無可取代的核心地位
甚至足以把前14集完整定錨
所以這場戲其實是可以作為結局的!
(如果恆星引力可以大聲說我們在追求藝術,不怕被群眾撕成一片一片的話)
那麼劇情線就會變成3位神祇各以不同的揣想或路徑渡過人間一世
然後討論著永生與存在的悖論,還有他們各自對於這個命題的回應
是不是很適合做一部後現代的舞台劇/電影
只是我覺得應該賣不了什麼錢...
而丁禹兮在說「陸長空存在過」時的情緒變化線真是絕了!
一開始的語氣竟然是平穩溫厚的
是說完了這句後冷不防小崩
然後拿出了那塊補過的長命玉才緩了緩
接著說「只要有人記得,就不算消失...」
這裡藏了一句話
而那句話正是初空破防的原因
存在過
...現在已經消失了
那是凡人「存在」的必然結局
而某種死物會變成寄託
初空是看了那塊玉才又回到那種超脫的語氣
那句「...對嗎?」很輕很輕,初空是看著祥雲說的
然後長命玉被他握得極緊
發出嘎嘎的聲音
這一段可能有人會覺得很甜
因為初空的台詞提到「只要有人記得,就不算消失」
而且他拿著宋祥雲給的長命玉
是的,如果是按傳統的仙俠劇邏輯這裡甜到要爆炸了
只差下一幕女主忽然醒來發現男主心意
男主害羞傲嬌,手足無措地落荒而逃
(此處應有大量觀眾按頭讓兩人在一起,我也樂意看的)
但不是
這個解讀跟整場戲其他部分都不合
如果要湊甜度
初空在說這幾句台詞時
就必須是逐步加厚溫柔堅定地情緒,眼神中的愛意則要加強
或者是開始用喟嘆的語氣,後面轉成和人共享了一個小秘密的那種溫暖
握住長命玉的手應該是堅定克制地
絕對不是丁禹兮那種忽然什麼被提上來,然後又被按下去的演法
手部特寫也不是想要緊緊抓住什麼再也抓不住的東西的模樣
而他演的是非常非常細緻精準的
別忘了
台詞裡還有「對嗎?」這個反問語等著呢!
在這裡
某種東西已經不見了
初空的神性越是用超脫的語氣去否認、安慰
就越是壓不住那隱隱約約的事實
「存在」會消失
無論用什麼方式,都無法逆轉或還原
就算在意識層面上也是
因為消失其實是「存在」的必要條件
另外有一點跟這場戲不太相干的也很想提
就是初空的長命玉,是他們帶回來的凡間物品中唯一有破損的
那是「存在」的痕跡
相較之下
祥雲帶回來的東西雖多,但更像是在收集一種念想
這個點我覺得很好
但是長命玉碎掉的場景我覺得很糟
我想可能是有人覺得重要的道具不連戲
所以安排了一個戲劇化的橋段讓長命玉破損
但那場戲太俗...
如果破損又補過的長命玉是直接在守墓場景出現
無須多言解釋
那整體的意境會更好、更切題(指到14集這個題)
其實丁禹兮在這場戲裡坐的比較直時
我覺得都可以認定是初空的神性(嘗試)回歸的時候
他用坐姿來強化這個角色在神性與人性間擺盪
而整場戲就不斷在孰多孰少之間變換
其他兩個角色則不同
修茗還是純粹的神,核心沒有受到影響
祥雲則是從作為神祇的旁觀者角度出發,被吸引而感到迷惑
並且接受吸引她的是凡人陸長空這件事
她其實對於自己身為永生的神祇的態度沒有偏移
這場戲的最後一幕
是初空看著星空
想起曾經做為有壽限的凡人而擁有過的「存在」
忽然間他熱淚盈眶
這裡是整場戲他唯一一個由直挺坐姿"移動"到倚在桌上的彎曲姿勢的鏡頭
其它地方都刻意把這個過度的動作剪掉了
但有兩個坐直起身這個過度動作的鏡頭
在推演場景對話的前後邏輯銜接時,會發現至少少了一個下來的鏡頭
如果觀眾可以理解到這是初空在神性與人性之間的擺盪
這個鏡頭就非常重要
當初空經歷無視、否認、疑惑與心虛
直到接受自己因「存在過」所產生的人性時
他再度望向「永恆」,也直面了自己身為永生的神祇這個事實
存在過的已經消失
融入了永恆
只有閉上眼睛的時候
他還能看見那些浮光掠影
為什麼是如此的短暫呢?
初空最後那個笑,就很耐人尋味
理解的方法有很多
我個人,把這一幕做為這個主題的收尾鏡頭
我覺得是初空最後透過人性也對於自己的神性體認到更多
接受並且回歸到其中
那一點點的苦澀成為他神性的一部分
這裡的BGM也很妙
用的胡夏的「思考者」
官方說這首是純愛曲
但看歌詞,感覺更像是神祇對凡人的著迷
不過,事實上電視劇並沒有要在這裡結束
雖然我覺得這個主題後面也沒有辦法再撐了
所以對於整部戲來說
這是算是初空準備轉換到人性的一個契機吧
是一個前奏的結束
為什麼說丁禹兮這段演的極好呢
是因為他演出了「思考」這件事
並且在3分多鐘的時間內,用不算多的台詞撐開思緒的路徑
初空的部分中間轉折非常多且複雜
主題又是隱藏的
加上有他這種清冷感的演員比較少
這也是如果用那些比較重的理解方向去解讀這場戲
會遇到很多碰壁機會的原因
不知不覺叨叨絮絮了很多
為了撐住寫這篇文的氛圍我目前停在ep16
所以如果現在進度這個主題已崩我也不意外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
我感覺後面還是要走向傳統仙俠劇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還是很欣慰可以看到前面14集偷偷摸摸在挑戰極限的劇組
要說還有什麼期待的話
希望在電視劇的最後還能看到
凡人在必然的死亡與命運的桎梏中
其實仍然能選擇自己要用怎麼樣的方式活著
還能夠真正的「存在」
就像轉世後的錦蓮竟然變成了那個快樂的傻樣子
即使可能還是家破人亡的難民命
但是初空選擇讓他有機會,把他帶回山上
所以錦蓮也選擇把紫輝當作兄弟,而不是工具
仙俠劇裡所謂注定的命數
似乎也是時候要消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56.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692810610.A.65C.html
我還沒有看到那個進度,期待一下:)
我覺得可能沒有那麼多精力做其他細節分析了XD
謝謝支持
我以為我的認定在文裡面已經很明顯了耶XD
我反而好奇為什麼覺得修茗沒有帶著神識投胎?
也許後面劇情有其他暗示?
我想這可能是一個劇情梗
到最後面才會揭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