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也有瘋狂航海王,你覺得腳踏兩條船長榮、陽明的漲幅很誇張嗎?其實以色列的ZIM(美股有上市)和韓國的現代HMM過去一年也很兇猛
以Teu來說規模和陽明接近的是HMM,當然漲幅無庸置疑是陽明最瘋,和長榮漲幅接近的是港股的中遠海控
其實全球的大型貨櫃航運幾乎都有上市,同行業的評價方式不可能偏差太多,要是說陽明有辦法至少再漲一倍,那其他規模類似的航運商呢?
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日本聯合造船等大造船廠則是這波航運潮的受惠者,大型造船訂單一波波。
HMM最近一個月才宣布受韓國政府幫助加訂12艘13000TEU級貨櫃船,中遠也要多訂造25艘13000TEU以上的貨櫃船,長榮和三星訂20艘15000TEU的貨櫃船,萬海則是加訂9艘13000TEU的貨櫃輪。陽明目前則沒有明確計畫,只有消息說要再訂10艘15000TEU的貨櫃輪,但之前長期虧損情形下,陽明似乎沒有同行那麼果決。
這波大訂船潮,可以想見未來疫情影響恢復正常後很可能會再度看到運價崩潰。景氣循環股大家要小心不能長期持有,緊盯運價變化,見風就要轉舵了。
三一重工港股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商務部對24間參與南海造島的中國企業實施出口和簽證制裁,這麼大件事卻太少人說了。又要do it myself。
先講即時反響。上榜的中國交通建設的港股股價最多跌過半成,而由於中交建參與赤鱲角機場三跑建設,工程恐怕會受影響。對此,中交建回應:機管局可隨時撤回三跑工程合約。多麼「負責任」的表現。中交建亦被揭在洛杉磯投資了一個10億美元的商住地產項目,名為「The Grand」。
如果你以為是次制裁是回應解放軍從青海和浙江射兩支中程導彈落南海對開,可能就弄錯了,因為這兩發應是對美軍U2偵察機抵近廣東的回應,制裁只是剛好同日而已。之前我介紹過美國除了有OFAC負責制裁之外,BIS制裁是另一撒手鐧。華為60間子公司就是死在BIS手下的,今次南海制裁也包括了多間通訊企業,包括722研究所,BIS在發表前理應已掌握了它們需要某些美製關鍵元件,才會用EAR出口制裁,估計貨額涉及500萬美元。而名單的重點制裁對象,其實是中交建和中船重工。
中交建被美方稱為「現代的東印度公司」,可能英文簡稱是CCCC太易上口,美官經常掛在唇邊。我翻看記者會的內容,發現CCCC被提及高達16次。美方早就針對中交建,因為它是一帶一路的主要承建商,南海七礁固然也有份,但看看美官如何如數家珍: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0908468
作者
#充滿機遇
三一重工港股 在 張士佳 - Sky S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棋亮:造船業的「不死」反彈】
***更多港股即市策略與文章點評,可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號「sky财经工作室」(ID: sky788788)***
過去八年,航運業都半生不死,而為航運公司提供設備及船隻的造船廠就更難做。基本上競爭來自全球國家,加上行業有國防性質及聘請大量工人,每個國家或都或少,或明或暗都會補貼本地船廠,令整個行業就算不賺錢,甚至有些船廠債台高築,也可得到某些國家的貸款,支撐下去。從而令整個行業,長期處於供過於求,只在很少時候,會出現求過於供,帶來一個超級上升周期。
重新檢討中船防務(317),並不是因為它從三年多前高位跌了逾八成,而是上兩個星期於北京簽定的百億元大單訂。中船防務於母公司借殼上市後,每年營業額大概200多億,因此這張訂單大約已等於半年收入,更有象徵意義的,會不會是新一輪訂單周期的開始。經過幾年的大清洗後,中國基本上只剩下兩家大型船廠,就是經常傳出合併的北船中國船舶重工,上市公司有中國船舶重工(601989.SH)及中國動力(600482.SH),南船為中國船舶工業,上市公司有中船防務及中國船舶工業(600150.SH),因此如果行業重新進入擴張周期,兩大陣型應有一段恢復不俗的日子。
可是,這次擴張周期明顯為能源運輸需求帶動,最多金額的訂單為LNG船舶,而這個範疇的非中國訂單,大部份都落於韓國船舶之手中,加上韓國兩大船舶合併,勢把中國兩船放得更遠,因此南北船合併實為大勢所趨,只是結構複製,如何下刀才是麻煩。
投資方面,中船防務應於國家支持下,會有一段重估,但長線來說,兩船爭不到國際訂單的情況下,進入超級上升周期的機會偏低,只能依賴幾家國企的訂單,維持一定水平的利潤。
棋亮執筆
(撰文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三一重工港股 在 三一重工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最令投资者失望的四大上市公司,你买的股票上榜了吗? #中国平安#中國平安#601318#02318#A股#港股#三一重工#格力电器#恒瑞医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