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和火車頭合影 2007 vs 2020
謝謝網友林蘭櫻分享她的兩個兒子在花蓮光隆博物館和德製 LCK31 蒸汽火車頭合影的照片,上圖攝於2007年12月14日,下圖攝於2020年2月4日。
這座 LCK31 蒸汽火車頭由德國 Orenstein & Koppel 公司於1912年製造,在1917年由臺東製糖株式會社購入,於花蓮與臺東之間的鐵道運行,直至1969年因老舊而報廢除役,存放在臺鐵花蓮機廠。
1967年創立、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光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74年標下報廢的火車頭,加以修復並後掛一組木製車篷,放在旗下於2000年元旦正式開幕的光隆博物館展示,多年來成為新城鄉的地標,吸引不少鐵道迷前往朝聖,但也因為長年日曬雨淋,多處生鏽斑駁,館方遂於2020年11月將它送到彰化委由專人復舊整理。
館方表示,為了保留原貌,他們將火車頭採「復舊如舊」的方式整理,經過重新鈑金、烤漆,除了引擎和鍋爐,其餘能動的部分都復原了;完成修復的 LCK31 蒸汽火車頭已在2021年1月回到光隆博物館的廣場展出。
下面是三篇關於2000年1月1日正式開幕的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簡稱光隆博物館)的新聞報導。
一、1999年12月31日《聯合報》第20版:
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 明天開幕展出「時光轉換隧道」、「恐龍大閱兵」及「地震經驗」等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花蓮縣新城鄉光隆企業公司投資興建的礦石科技博物館,明天開幕,「時光轉換隧道」、「恐龍大閱兵」等,提供遊客史前到未來的探險與探索之旅。
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是花蓮第一座大型博物館,佔地五千坪,是一座兼具教育與娛樂的博物館,分太空科技、生態演化、古今文物等三大部分,融合礦石與科技。
光隆企業公司董事長曾信雄指出,博物館有充滿教育性的「天文奇觀」,介紹史前生物的「恐龍世界」,以及了解生物演化的「盤古化石區」、「魚化石牆」、「動植物演化區」,也有能讓遊客親身參與的「動感電影」,透過虛擬鏡頭參與地球每一階段演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地震體驗」,模擬地震發生的實際情形,同時傳播防災知識,由於外星人的存在與否,一直是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博物館內也特別準備「夢幻幽浮」,虛擬與外星人接觸。
曾信雄強調,博物館於營運期間,花蓮縣民憑身分證購票,全票每張二百五十元 (原價三百八十元 ),國中以上學生優惠價二百元 (原價二百八十元 ),國小學生、持有殘障手冊及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特惠票每張一百五十元(原價二百元)。
二、2000年1月22日《聯合報》第40版:
花蓮遊 又多一景
【記者蕭敏慧╱台北報導】近日到花蓮旅遊,多了一處新景點,花蓮光隆博物館結合科技、礦石、化石等,為花蓮旅遊注入新活力。
花蓮光隆博物館全館面積達五甲,館內主要分礦石化石及科技遊樂兩部分,石頭主題有雅石、化石、礦石等陳列,其中一棵長達十五公尺、分為十三截的木化石最壯觀,還有恐龍世界滿足大眾對恐龍的好奇心。
科技主題則結合天文奇觀、宇宙劇場、動感電影、雷電通道、颱風體驗、鏡中夢幻、南北極地風光、恐怖隧道、浩瀚真空、幽浮、環保劇場、立體劇場等分別呈現。主要特色是透過親身體驗及遊戲,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宇宙的浩瀚及神奇不可知的力量。有興趣者可電洽(0三)八二六八一九八。
三、2000年2月24日《聯合報》第35版:
看化石與奇石
花蓮縣新成立一座「光隆礦石與科技博物館」,在「礦石與科技」這個冷硬的名詞下,卻有著超炫的內涵,可以說是「最像遊樂園的博物館」,玩賞趣味十足。
博物館館長曾信雄,是亞洲地區石採礦業與石材加工名列一、二的光隆企業董事長,從事石材生產與製造三十三年,五年前,為了替蒐尋多年的化石與奇石找個家,蓋了這座東部最具歐洲風味的大建築,經陸續添加內涵,成為今日的博物館。
曾信雄說,地球與星球的形成,都與石頭息息相關。於是他委請日本設計師來台設計,並添加自己浸淫石頭大半輩子的經驗,將博物館規畫得十足科技味,遊客走入其間,尖叫、笑鬧聲不斷,一改博物館枯燥、沉悶的印象。
光隆礦石與科技博物館位在秀林鄉,入門右側為工廠及陳展中心,左側兩棟歐風連棟建築為博物館主體,館外鋪以各色草花。
博物館占地五甲,才入門就被超炫的外太空造形給吸引住,神祕、陰沉間帶有濃濃的科技感。館內第一站是時光轉幻隧道,進入時光轉換器,眼前景象一改為外太空的實體版顯現,經過雷電通道、立體劇場、宇宙劇場、浩瀚真空,再乘坐一回驚心動魄的動感電影,才算通過外太空考驗。
轉入另一個空間,恐龍世界原版呈現,四面全是海洋、森林與恐龍環繞,搭配以聲光音效與煙幕,人類變得脆弱而渺小,其間恐龍化石、恐龍蛋及恐龍大便,全是曾信雄珍藏的無價之寶。 轉往第三度空間,有恐怖隧道可以體驗山洞探險的驚喜與恐懼;還有「外星人X檔案區」,外星人的生活、武器、用具、食物與休息室一覽無遺;另有南北極風光,可一償在攝氏零度以下低溫戲雪的心願;地震體驗、颱風體驗,也都是模擬實況塑造的環境,在強烈搖晃的房舍內,面對山崩與洪水、地鳴,或可對大自然有更深切的認識。
最具觀賞價值的古今文物區,有七八千件難得一見的化石與礦石,完全是歷史的見證,另有雅石區,呈現石頭的紋路與造形之美。一座別具新意的「魚化石牆」,件件完整的魚化石依序排列,魚類演化史不言可喻。
最後一站「石雕展示區」,是館內最現代、明亮的展區,展示光隆石業多年的精選成品,石藝家為冷硬的石頭添加情感與生命力。
博物館另有精品展售區、大型會議廳及美食區,入園全票三百八十元,開館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七時。花蓮翔富旅行社備有優惠票三百元券出售,可在花蓮市區各大飯店直接以優惠票價購票,翔富旅行社並可提供花蓮遊免費諮詢。電話:光隆博物館(0三)八二六七一二一、翔富旅行社(0三)八三三三一九二。
三太造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亞迪現價貴,但持貨者可長線】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BYD COMPANY LTD.
股票代號:1211
預測市盈率:100倍
每股盈利:$0.56
市值(H股):$1700億
業務類別:汽車及零部件
集團主席:王傳褔
主要股東:王傳褔(A股)(18.8%)
集團網址:http://www.byd.com.cn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人民幣):776/1000/1030/1220/1220
毛利(億人民幣):119/190/179/181/181
盈利(億人民幣):28.2/50.5/40.7/27.8/16.1
每股盈利(港元):1.32/2.09/1.68/1.06/0.56
毛利率:15.3/19.0/17.5/14.8/14.8
ROE:9.79/12.1/7.65/5.05/2.88
--企業簡介--
比亞迪創立於1995年,主要從事電池、手機,以及包括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以及雲軌等業務。比亞迪現有員工約22萬人,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
比亞迪為全球領先的電池製造商,利用垂直整合模式運作,為全球手機廠商提供產品設計、製造、測試、裝配及售後等「一站式」服務。主要客戶為三星、華為、蘋果、聯想、vivo、小米等全球品牌。
比亞迪2003年拓展汽車業務,汽車業務實現高速增長,累計產銷超過兩百萬輛轎車,近年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2008年獲巴菲特入股,現時佔總股本約8%。
--業務發展布局--
【圖1】--按產品分類的營業額
比亞迪不斷將重點放在汽車業務上,現時已佔生意的一半,而近年新能源汽車開始有較明顯的增長,成為增長的動力,近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混能汽車)的銷量,每年都以幾十個百份比的模式去增長,現時銷量已達十多萬架,居全球第一,與另一新能源汽車巨頭Tesla,均成為行業的領導。
現時,中國的汽車市場,近年已進入平穩狀態,甚至有些年份出現下跌,但新能源汽車則保持快速增長。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佔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約4成的市場份額。
2003年,比亞迪宣布收購秦川汽車,由電池業進入完全不相關的行業,不過背後其實是將眼光放到一件長遠的產品身上,亦即是電池與汽車的結合,電動車。這項產品的成與敗將會對比亞迪有重大的影響,因為當中的投資已十分巨大,若電動車最終失敗了,比亞迪不止會浪費了多年的時間,更會有相當的損失,但若成功了,比亞迪將成為汽車行業新秩序中,其中一個國際級領導者。故此,分析的焦點將會落在電動車身上。
當2003年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後,先發展傳統車市場。其後銷量取得高速增長,2003年由零開始,十年內銷量已有數十萬輛,增長相當快速,近年傳統車的業務放緩,增長動力依靠新能源汽車業務。
從營業額中,見到比亞迪的生意保持增長,而毛利卻較為波動,甚至出現倒退的情況,反映當業務出現不景氣的情況,就會令整體毛利受壓,從毛利率中更反映出這情況,情況並不穩定。
【圖2】--比亞迪各類型汽車
【圖3】--比亞迪汽車
--比亞迪優勢--
比亞迪已取得一定的市佔率,因此當電動車行業要發展時,這企業一定正面,因為已成為了先行者。
另外,這企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發展不差,如果政府要支持行業,這企業會因此受惠。
另一點,比亞迪在電池技術上不差,而很多國家都定主時間表,都將會慢慢停用傳統燃油車,無沒電池技術的傳統車企,就要與有技術的車企合作,這點對比亞迪很有利。
--潛力分析重點不是過去--
以過往的業績看來,此企業的質素是一般的,雖然生意保持增長,但盈利波動。
不過若觀察遠一點及仔細一點,在當中亦能看出此企業的一些特質,其中之一是高速發展,比亞迪最初做電池起家,由零開始公司只有20人,其後發展至全球數一數二的電池生產商。而在汽車領域同樣有類似情況,2003年由零開始,十年內已有數十萬輛,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數一數二。
這兩個不相關的行業但此企業都能獲得巨大成功,可見比亞迪擁有一些特質,一些企業的獨有優勢,令其在市場上取得相當的地位,無論是眼光、研發能力、將研發成果市場化、以至產品定位、成本控制、市場推廣等。所以,就算此企業這刻不是很優質,但潛力是不可忽視的。
投資者在分析潛力股時,除要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因素外,該企業能支持這項目的能力亦不容忽視。因為發展這些新項目,需要持續性資金的提供,因為難以估計何時才有真正的正現金流,而在產生之前就會有不斷的現金流支出,無論是產品的研發,以及持續的運作,都需要持續的資金去支持。
--現金流供發展--
若企業其他業務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提供,企業就只能以融資等方式去為新業務提供資金,有可能在產品成功前已胎死腹中,無以為計。但若然有現有業務的支持,這便能使項目得以持續發展,成功機會大增。
比亞迪有電池、手機、傳統車業務,這些都是有實在的盈利,有正現金流的業務,能夠為電動車業務提供持續的資金,憑這一點,可見比亞迪有能力支持這個新業務的發展。
從現金流量表可見,比亞迪的經營現金流量,保持理想的正數,這提供了一定資金作企業發展。不過,負債不少是這企業扣分的地方,因為比亞迪這刻仍不斷投資新業務,無論是研發還是建立新的生產基地,都要大量的投資,可見這企業仍處新發展階段。
--電動車--
其實電動車早在100年前已出現,但因電池性能問題而被燃油車淘汰。而本身已擁有電池技術的比亞迪決心要做電動車的先行者,但在商業模式還未成形的情況下,先行者無疑要受較高的風險,但若成功後就能創造一片新的藍海,回報亦是無法估計。
現時很多人都質疑電動車的可行性,現時很多因素都令車主卻步,例如充電時間長,充電站等各種配套不足,信心不足等,種種問題都有待解決,但我們仔細想想,這些問題是否無法解決呢?並非。憑研發及建立,這些問題最終都解決到,但的確要一段時間,所有的配套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建成,信心亦要時間建立,只要該問題是時間可以解決,就最終能解決。
雖然近年電動車市場有較明顯的增長,但要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較為普及,這可能是3、5、7年後的事,但當引爆點發生時,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但在引爆點發生之前,大家不會看見這些改變,當世界正蘊釀改變時,很多人都沒有察覺,正如在90年代初期,只有極少數人擁有手機,但在幾年之後,手機的普及程度十分驚人,由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
電動車終有一天會改變世界,但要真正的普及,的確有一段較長的路,不過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消費者會自動投向電動車。
--電動車的優勢--
首先電動車有環保的概念,這點令政府會加以幫助,而市民亦會支持,但其實,電動車真正的價值並非在環保,而是慳錢,用電比起用油平得多,若果以現時入油的價錢來比較,電動車充電的電費只是入油的四分之一,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車主沒有理由不選擇電動車。
只要有金錢利益推動,人們的習慣將輕易改變,在70年代的石油問題,完全改變了美國人使用汽車的習慣,由一向追求大汽車的習慣,轉變到鐘情於小排量慳油的日本車,令日本車大舉入侵市場,當其他車廠發覺時已經太遲,最終成就日本車霸主的地位。
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電動車的優勢就只會愈來愈明顯,這只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圖4】--比亞迪在日本的電動大巴
【圖5】--比亞迪在歐洲的電動大巴
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其實已在中國多國城市,以及全球多個地方行使。在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長沙、 西安等主要一二線城市大規模投入運營有效推動城市公 交電動化進展。
近年在海外市場,比亞迪也陸續接獲來自法國、智利、匈牙利、丹麥、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全球各地的訂單。目前比亞迪推出的純電動大巴已在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運營(這是有利的指標,因歐洲、日本的標準甚高的),雖然只屬起步,但情況不錯。
--中國國家戰略--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統計數據,中國汽車產銷量超過2000萬輛,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第一。可見中國汽車市場龐大,若將其中的部分以新能源汽車代替,市場可想而知。
中國為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行業得到中央政府從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充電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 雖然補貼有時會有調整,但整個大方向,仍是見到中央支持電動車的發展。
比亞迪在中國發展電動車,可說是佔盡地利因素,因發展電動車必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另外,若政府肯帶頭使用對推廣很有幫助。現時比亞迪的電動巴士已經行走在中國多地的公路上,由公共交通開始發展,可見政府對電動車是正面及支持的,然而,中國政府在支持電動車背後亦有個重要因素,就是石油。
中國並非產油大國,未來的石油供應難以滿足中國的汽車需求,而發展電動車就成為辦法,同時中國在青海擁有不少能生產電池的鋰資源(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地方),若能用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車,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可減少,對別國的依賴能減少,從整個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分析,中國發展電動車的誘因並不少。加上中國經過中美貿易戰後,會更明白依靠別國的危險,必定會強化自身的資源、技術。
同時,中國是政府主導的國家,要建立配套及支持業界,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容易。
--中國政策--
投資中國的企業有一個要點,就是順從中央的方向,這不是指個別一兩個政策,而是一個大方向,因這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從上述因素可見,中國政策是支持行業發展(特別是資源、技術這兩方面的誘因),不過,中短期一定會有不同的政策作調整。因為胡亂投放資源支持行業,只會令行業胡亂發展、浪費資源、質素參次,所以,中短期一定有策略調整,補貼就是其一。
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標準,目的是推進產業長期健康發展。新補貼政策通過提升技術因素,鼓勵優質企業的發展,即是達到某些技術的企業,才能取得補貼。
目的當然是鼓勵行業的技術提升,逼企業進步,因為中國政府明白,長期發放補則給企業,只是「養」企業,但卻無法在全球平台立足,要令中國在行業上行在全球前列,就只有用逼企業提升技術這方法進行。
--發展持續--
【圖6】--比亞迪在全球各地的生產基地
近年比亞迪其中一個投資發展基地,是位於中國青海的比亞迪動力電池工廠,佔地1500畝,相當於140個標准足球場的面積。
這一巨型電池廠的年產能可達60GWh,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若以比亞迪的汽車唐(插電式混動版本)計算,最高可滿足300萬輛唐的電池需求。
可見,比亞迪的野心相當大。而這企業仍處於不斷投資的階段,只要市場進入爆發點狀態,這股的潛力會相當大,當然,這不是短期見到的事,可能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見到收成。
--投資策略--
綜合各種因素,比亞迪的長遠仍有相當的潛力,所以投資者一定要長線投資,而以上的觀點均以長期角度出發的。
過往多年我已分析了這股無數次,過往的估值合理區域為$40-$80。即是$40以下便宜,$80以上貴,這個企業估值在過往數年都適用。
到了近期,比亞迪的電動車有突破,銷量理想,加上新技術刀片電池有突破,令企業的產品真正得到消費者認同,與之前只能靠補貼有很大不同,這一步的確是突破,同時會帶動企業價值向上。
企業價值向上調,是必然的事,但暫時唔希望太進取,要觀察更多的具體業務情況、財務情況先調整,因此,暫時定義$100以下是合理區域,$100以上開始有少少貴。如果一手手買,在$100以下較好,如果月供,則在$120以下先開始較好。
可能你會問,既然現價貴,為何不賣出?
我自己暫時未有賣出一股,原因是睇好比亞迪的長遠。其實,無人能預期股價升跌,賣出後有可能買唔翻的,加上這股的企業價值正提升,這刻貴,可能過一段時間後就不貴,因此,長線投資者,盡量都不要賣出。如果較多貨,可考慮「升一倍,賣一半」,總之要有部分貨,超長線持有。
我自己會等待市場全面接受電動車,普及的一刻才考慮賣出,到時的回報必然是巨大的,這亦是長線投資者收成的時期。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持有上述股票)
三太造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亞迪現價貴,但持貨者可長線】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BYD COMPANY LTD.
股票代號:1211
預測市盈率:100倍
每股盈利:$0.56
市值(H股):$1700億
業務類別:汽車及零部件
集團主席:王傳褔
主要股東:王傳褔(A股)(18.8%)
集團網址:http://www.byd.com.cn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人民幣):776/1000/1030/1220/1220
毛利(億人民幣):119/190/179/181/181
盈利(億人民幣):28.2/50.5/40.7/27.8/16.1
每股盈利(港元):1.32/2.09/1.68/1.06/0.56
毛利率:15.3/19.0/17.5/14.8/14.8
ROE:9.79/12.1/7.65/5.05/2.88
--企業簡介--
比亞迪創立於1995年,主要從事電池、手機,以及包括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以及雲軌等業務。比亞迪現有員工約22萬人,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
比亞迪為全球領先的電池製造商,利用垂直整合模式運作,為全球手機廠商提供產品設計、製造、測試、裝配及售後等「一站式」服務。主要客戶為三星、華為、蘋果、聯想、vivo、小米等全球品牌。
比亞迪2003年拓展汽車業務,汽車業務實現高速增長,累計產銷超過兩百萬輛轎車,近年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2008年獲巴菲特入股,現時佔總股本約8%。
--業務發展布局--
【圖1】--按產品分類的營業額
比亞迪不斷將重點放在汽車業務上,現時已佔生意的一半,而近年新能源汽車開始有較明顯的增長,成為增長的動力,近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混能汽車)的銷量,每年都以幾十個百份比的模式去增長,現時銷量已達十多萬架,居全球第一,與另一新能源汽車巨頭Tesla,均成為行業的領導。
現時,中國的汽車市場,近年已進入平穩狀態,甚至有些年份出現下跌,但新能源汽車則保持快速增長。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佔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約4成的市場份額。
2003年,比亞迪宣布收購秦川汽車,由電池業進入完全不相關的行業,不過背後其實是將眼光放到一件長遠的產品身上,亦即是電池與汽車的結合,電動車。這項產品的成與敗將會對比亞迪有重大的影響,因為當中的投資已十分巨大,若電動車最終失敗了,比亞迪不止會浪費了多年的時間,更會有相當的損失,但若成功了,比亞迪將成為汽車行業新秩序中,其中一個國際級領導者。故此,分析的焦點將會落在電動車身上。
當2003年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後,先發展傳統車市場。其後銷量取得高速增長,2003年由零開始,十年內銷量已有數十萬輛,增長相當快速,近年傳統車的業務放緩,增長動力依靠新能源汽車業務。
從營業額中,見到比亞迪的生意保持增長,而毛利卻較為波動,甚至出現倒退的情況,反映當業務出現不景氣的情況,就會令整體毛利受壓,從毛利率中更反映出這情況,情況並不穩定。
【圖2】--比亞迪各類型汽車
【圖3】--比亞迪汽車
--比亞迪優勢--
比亞迪已取得一定的市佔率,因此當電動車行業要發展時,這企業一定正面,因為已成為了先行者。
另外,這企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發展不差,如果政府要支持行業,這企業會因此受惠。
另一點,比亞迪在電池技術上不差,而很多國家都定主時間表,都將會慢慢停用傳統燃油車,無沒電池技術的傳統車企,就要與有技術的車企合作,這點對比亞迪很有利。
--潛力分析重點不是過去--
以過往的業績看來,此企業的質素是一般的,雖然生意保持增長,但盈利波動。
不過若觀察遠一點及仔細一點,在當中亦能看出此企業的一些特質,其中之一是高速發展,比亞迪最初做電池起家,由零開始公司只有20人,其後發展至全球數一數二的電池生產商。而在汽車領域同樣有類似情況,2003年由零開始,十年內已有數十萬輛,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數一數二。
這兩個不相關的行業但此企業都能獲得巨大成功,可見比亞迪擁有一些特質,一些企業的獨有優勢,令其在市場上取得相當的地位,無論是眼光、研發能力、將研發成果市場化、以至產品定位、成本控制、市場推廣等。所以,就算此企業這刻不是很優質,但潛力是不可忽視的。
投資者在分析潛力股時,除要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因素外,該企業能支持這項目的能力亦不容忽視。因為發展這些新項目,需要持續性資金的提供,因為難以估計何時才有真正的正現金流,而在產生之前就會有不斷的現金流支出,無論是產品的研發,以及持續的運作,都需要持續的資金去支持。
--現金流供發展--
若企業其他業務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提供,企業就只能以融資等方式去為新業務提供資金,有可能在產品成功前已胎死腹中,無以為計。但若然有現有業務的支持,這便能使項目得以持續發展,成功機會大增。
比亞迪有電池、手機、傳統車業務,這些都是有實在的盈利,有正現金流的業務,能夠為電動車業務提供持續的資金,憑這一點,可見比亞迪有能力支持這個新業務的發展。
從現金流量表可見,比亞迪的經營現金流量,保持理想的正數,這提供了一定資金作企業發展。不過,負債不少是這企業扣分的地方,因為比亞迪這刻仍不斷投資新業務,無論是研發還是建立新的生產基地,都要大量的投資,可見這企業仍處新發展階段。
--電動車--
其實電動車早在100年前已出現,但因電池性能問題而被燃油車淘汰。而本身已擁有電池技術的比亞迪決心要做電動車的先行者,但在商業模式還未成形的情況下,先行者無疑要受較高的風險,但若成功後就能創造一片新的藍海,回報亦是無法估計。
現時很多人都質疑電動車的可行性,現時很多因素都令車主卻步,例如充電時間長,充電站等各種配套不足,信心不足等,種種問題都有待解決,但我們仔細想想,這些問題是否無法解決呢?並非。憑研發及建立,這些問題最終都解決到,但的確要一段時間,所有的配套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建成,信心亦要時間建立,只要該問題是時間可以解決,就最終能解決。
雖然近年電動車市場有較明顯的增長,但要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較為普及,這可能是3、5、7年後的事,但當引爆點發生時,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但在引爆點發生之前,大家不會看見這些改變,當世界正蘊釀改變時,很多人都沒有察覺,正如在90年代初期,只有極少數人擁有手機,但在幾年之後,手機的普及程度十分驚人,由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
電動車終有一天會改變世界,但要真正的普及,的確有一段較長的路,不過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消費者會自動投向電動車。
--電動車的優勢--
首先電動車有環保的概念,這點令政府會加以幫助,而市民亦會支持,但其實,電動車真正的價值並非在環保,而是慳錢,用電比起用油平得多,若果以現時入油的價錢來比較,電動車充電的電費只是入油的四分之一,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車主沒有理由不選擇電動車。
只要有金錢利益推動,人們的習慣將輕易改變,在70年代的石油問題,完全改變了美國人使用汽車的習慣,由一向追求大汽車的習慣,轉變到鐘情於小排量慳油的日本車,令日本車大舉入侵市場,當其他車廠發覺時已經太遲,最終成就日本車霸主的地位。
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電動車的優勢就只會愈來愈明顯,這只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圖4】--比亞迪在日本的電動大巴
【圖5】--比亞迪在歐洲的電動大巴
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其實已在中國多國城市,以及全球多個地方行使。在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長沙、 西安等主要一二線城市大規模投入運營有效推動城市公 交電動化進展。
近年在海外市場,比亞迪也陸續接獲來自法國、智利、匈牙利、丹麥、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全球各地的訂單。目前比亞迪推出的純電動大巴已在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運營(這是有利的指標,因歐洲、日本的標準甚高的),雖然只屬起步,但情況不錯。
--中國國家戰略--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統計數據,中國汽車產銷量超過2000萬輛,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第一。可見中國汽車市場龐大,若將其中的部分以新能源汽車代替,市場可想而知。
中國為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行業得到中央政府從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充電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 雖然補貼有時會有調整,但整個大方向,仍是見到中央支持電動車的發展。
比亞迪在中國發展電動車,可說是佔盡地利因素,因發展電動車必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另外,若政府肯帶頭使用對推廣很有幫助。現時比亞迪的電動巴士已經行走在中國多地的公路上,由公共交通開始發展,可見政府對電動車是正面及支持的,然而,中國政府在支持電動車背後亦有個重要因素,就是石油。
中國並非產油大國,未來的石油供應難以滿足中國的汽車需求,而發展電動車就成為辦法,同時中國在青海擁有不少能生產電池的鋰資源(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地方),若能用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車,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可減少,對別國的依賴能減少,從整個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分析,中國發展電動車的誘因並不少。加上中國經過中美貿易戰後,會更明白依靠別國的危險,必定會強化自身的資源、技術。
同時,中國是政府主導的國家,要建立配套及支持業界,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容易。
--中國政策--
投資中國的企業有一個要點,就是順從中央的方向,這不是指個別一兩個政策,而是一個大方向,因這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從上述因素可見,中國政策是支持行業發展(特別是資源、技術這兩方面的誘因),不過,中短期一定會有不同的政策作調整。因為胡亂投放資源支持行業,只會令行業胡亂發展、浪費資源、質素參次,所以,中短期一定有策略調整,補貼就是其一。
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標準,目的是推進產業長期健康發展。新補貼政策通過提升技術因素,鼓勵優質企業的發展,即是達到某些技術的企業,才能取得補貼。
目的當然是鼓勵行業的技術提升,逼企業進步,因為中國政府明白,長期發放補則給企業,只是「養」企業,但卻無法在全球平台立足,要令中國在行業上行在全球前列,就只有用逼企業提升技術這方法進行。
--發展持續--
【圖6】--比亞迪在全球各地的生產基地
近年比亞迪其中一個投資發展基地,是位於中國青海的比亞迪動力電池工廠,佔地1500畝,相當於140個標准足球場的面積。
這一巨型電池廠的年產能可達60GWh,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若以比亞迪的汽車唐(插電式混動版本)計算,最高可滿足300萬輛唐的電池需求。
可見,比亞迪的野心相當大。而這企業仍處於不斷投資的階段,只要市場進入爆發點狀態,這股的潛力會相當大,當然,這不是短期見到的事,可能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見到收成。
--投資策略--
綜合各種因素,比亞迪的長遠仍有相當的潛力,所以投資者一定要長線投資,而以上的觀點均以長期角度出發的。
過往多年我已分析了這股無數次,過往的估值合理區域為$40-$80。即是$40以下便宜,$80以上貴,這個企業估值在過往數年都適用。
到了近期,比亞迪的電動車有突破,銷量理想,加上新技術刀片電池有突破,令企業的產品真正得到消費者認同,與之前只能靠補貼有很大不同,這一步的確是突破,同時會帶動企業價值向上。
企業價值向上調,是必然的事,但暫時唔希望太進取,要觀察更多的具體業務情況、財務情況先調整,因此,暫時定義$100以下是合理區域,$100以上開始有少少貴。如果一手手買,在$100以下較好,如果月供,則在$120以下先開始較好。
可能你會問,既然現價貴,為何不賣出?
我自己暫時未有賣出一股,原因是睇好比亞迪的長遠。其實,無人能預期股價升跌,賣出後有可能買唔翻的,加上這股的企業價值正提升,這刻貴,可能過一段時間後就不貴,因此,長線投資者,盡量都不要賣出。如果較多貨,可考慮「升一倍,賣一半」,總之要有部分貨,超長線持有。
我自己會等待市場全面接受電動車,普及的一刻才考慮賣出,到時的回報必然是巨大的,這亦是長線投資者收成的時期。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持有上述股票)
三太造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在 20200724 總統參訪「三太造機廠股份有限公司」及參拜「嘉義 ... 的推薦與評價
版權屬總統府所有,使用請加註〔總統府提供〕(有字幕,可開啟字幕功能觀看)蔡英文總統前往嘉義參訪「 三太造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時表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