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比較早睡,所以也比較早起了床,起床前還做了一個夢。
睡夢中我看一本書,書中內容大約說了如何要介紹自己,必須把自己所屬派別的『家言』寫出。
看到這裡,我就醒了。
變成一大早起來後的解放,都一直在思考這個家言的問題。
所謂的家言,其中一個解法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大意是你浸淫了某個知識體系的縱向和橫向發展,然後逐步沉澱,再凝聚成一個精華。
凝聚的過程,就如同佛教界常用的一個比喻『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而法國人也有這一比喻 Creme de la creme(即 Cream of the creams)。
我腦中反思的結果,當然是用著一些我熟悉的領域 —— 修行。不管是丹道或藏傳的內修之道,初學的人會覺得眼花繚亂,因為各門各派資訊中有相同、有不相同、有相似、有不同的意義但卻用同樣的術語、又有相同的東西用不同的術語。
不過,你要熬得過這階段的關卡,你慢慢的會覺得這些資訊開始容易看,然後開始好像有所得。只要你有所得的量開始累積起來,你的酪酥和醍醐就有機會出現了。
這時候旁人聽你講這方面的道理時,會很明顯的聽出你的個人風格。也在這時候,這個知識體系的人,會對你的『家言』有兩極化的分歧。
其中會啟動分歧點的重要關鍵,就是你成一家之言的過程中,你所需要用上的『破』。
人的消化系統,是要把食物的養分和濁分分開。濁分最後是排出身體,養分當然持續的被吸納和轉換成其他對身體有用的部份,如腦神經連線等。
而消化資訊的『破』就是你學習過程中,你腦袋的消化系統在把資訊的濁分分開的過程。這裡必然會牽涉思辨和質疑,這些思辨和質疑,往往就會讓一部份原本那知識體系的人,產生反彈。
我舉例,我研究人類潛意識學說時,剛開始我發現這領域裡,們更大師和作家都說潛意識是分不清楚真實和想像。他們常用的例子是:你想像自己要檸檬,你就會流口水。
既然是這樣,如果你想成功,你想賺錢,你想有艷遇,你就想像你成功、賺大錢和有艷遇。久之,你腦袋開始擁有了你成功賺錢艷遇的信念,之後你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
這個學說,我也相信了一段時間,只不過沒有促使到我改變了命運。
好了,我就細說我腦袋消化系統如何的『破』,把這資訊的濁分和養分分開。
其實過程有很多個步驟,我就分享第一步:我的質疑聲我想像要檸檬而流口水,是否真的代表我的潛意識分不清真實和想像?抑或是我的『身體』分不清現實和想像?
雖說我可以歸納身體是潛意識的一部份,但把身體的有反應認為就是和潛意識等同,這結論就下得太快了。
長話短說,這一部份的『破』,才逐步的讓我衍生出潛意識學說的直接派和間接派的分別。
而我念力班中最重要的信念三元素的操作,差不多花我九年的時間,才逐步沉澱、過濾、昇華出來的醍醐。
當年《秘密》這本書很流行的時候,有個人用了《秘密》的方法很長的時間,都沒有明確的見到效果。直到他的朋友上了我的念力班,只是把這三元素的操作,給他的朋友講一次,他的朋友在一個星期內,就中了獎,發了個小橫財。(是的,這些見證我近年來少講的原因,是我學員圈內有不少。例如,有學員讓她老闆一個月內連中五獎,共台幣六個數位)
所以,那些成功學裡面老生常談的教你要把目標寫出來,每天用心投入情緒的唸,把自己願望清晰的視覺化想像出來,這些舉凡上過我的念力班就知道我是全然否定的。
而且成一家之言後,我的念力學的『家言』也反倒過來影響我多年前在藏傳佛教學唸咒的思想。
藏傳佛教很推崇唸咒要唸多少遍,最小的單元,都是十萬起,上到百萬,甚至是千萬遍。一些藏傳佛教徒還會發願要一生中把某咒語要唸到上億。
網路上有人說:『真正的念力,持咒二千萬遍後,一動念就會實現,我也有類似的經驗,巧合?想起日本大黑天財神,數天後拾到一尊食指高的大黑天神像,想起一本廿年前101瑜伽書,幾天後出現在書店,想起一本釋迦牟尼應化事蹟的舊書,數星期後在免費佛書區取得,在美國很難見的。念力?巧合?求則得之?』
這就是我念力『家言』不認同的地方,我不否定唸咒唸到兩千萬遍有其好處。不過這種所謂撿到寶或賣到自己心頭好的『心想事成』,根本不需要唸到千萬。(連一萬都不需要)
我的職業是教NLP 、權謀、把妹和念力。教唸咒不是我有興趣要進入的領域,不過我有在網絡上和一些講座上被邀分享關於唸咒的,你會發現我的唸咒建議也是有受我念力的『家言』影響 —— 除非你是想解脫成佛,那可能需要唸很多(我這裡有留白)。不然的話,我還是建議唸咒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不要唸太多。(我是不認同藏傳那種幾十萬或百萬的咒數,更不需要好像盧台長那種不斷唸多少小房子的做法。)
我是建議那些想唸咒改變命運的人,不需要坐在佛壇前唸,不需要盤腿閉目靜坐下來才唸,不需要唸很多,也不需要集中精神的唸。基本上,你開車上班時,散心念誦兩三分鐘就夠了。
而我的念力班裡面所教的技巧,更懶 —— 一星期只做一次,每次少過一分鐘。
這,就是『家言』對你學習的深遠影響。
兌換到實際的層面,你人生所有的學習,沒有刻意的需要去總結,不過當『總結』自然出現,而這總結是開放式的,可以讓很多領域的細節,都能夠對號入座的話,你的家言應該是初步成形了。
有一些家言只能運用在某些領域,而不能套入其他的,這表示你的家言還不完全是開放式的。
若是未完全開放式的家言,我稱它們為不究竟的家言,你也不需要可以把它們變成完全開放式和變成究竟。
如果你不同領域都開始出現這種家言後,你某天突然間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已經沉澱凝聚出來的各個家言,突然間靈機一觸,看到各個不究竟的家言之間的關係,你的究竟家言可能就會出現。
尋找到自己的究竟家言,它通常會感染你人生中好幾個領域的思維。
#人要先學會對事情有主見
#再要學會對人生有主見
#三要學會對宇宙有主見
Search
三要學會對宇宙有主見 在 心靈成長、勵志故事及善知識分享| 麻雀留戀枝頭 的推薦與評價
放手之後,你可以過得更好,人都要學會放手過去的某些事,從過去中學習,但不要被過去所影響, ... 所以,我們對三惡道眾生能輕視他嗎? ...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