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衡量訓練風險,不訓練的風險更高」
我們的平均壽命延長,失能卻提早
當你感到身體變虛弱,或是肌肉開始無力、骨質密度漸漸下降
膝蓋痛、關節痛、下背痛、腿無力
你要做的最關鍵選擇
不是吃鈣片、不是加裝樓梯扶把、不是換有電梯的住宅,更不會是減脂減重
而是開始做「肌力訓練」。
#只有夠強壯的人才有能力減脂
#否則你只會越減越虛弱
#不要覺得重量很可怕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循序漸進安全地往上增加重量
https://m.youtube.com/watch?v=ppYB6P0W-f8&feature=youtu.b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b/ Instagram : @veronicarehab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Rd0eQ6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Qp9ENq 物理治...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越燒越健 Sunny李慧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問題] 膝蓋酸痛,下樓梯無力- 看板STREET_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膝蓋疼痛是年長者的專利? 案例一28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正確上下樓梯教學|讓你上樓&下樓不傷膝!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下樓梯膝蓋外側痛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下樓梯膝蓋外側痛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膝蓋走路不痛,下樓梯就疼是怎麼回事?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跑完後,上下樓梯膝蓋會痛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新聞] 303大停電電梯故至今!長輩天天爬10層樓 的評價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門診問孕婦,有沒有在運動,最常得到的答案是「有啊!我都有在散步!」
走路的學問也是很大的,如何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態,讓我們聽聽兩傳老師怎麼說⋯
有關運動之六 每日走一萬步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每天走一萬步,到底對還是不對?因為他不少朋友走出問題來了。
這問題就像不斷有人問我,某種健康食品到底可不可以吃?中醫有一個基本態度就是,沒有一種藥是對所有人都好的,不會有一種生活習慣是適合所有人的,也不會有某種運動是有益所有人健康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會有不同的需求。
我曾有個病人,完全依照一般流行的想法去維持健康,每天走一萬步,每天努力游泳,努力騎腳踏車,由於太過努力,末梢的結構網絡繃緊,循環不良,有小小酸痛的警訊出現,反而認為是努力不夠,更加勤奮的運動,後來終於變成纖維肌痛症。他很納悶,為什麼他照著醫師的健康指示做,身體反而一塌糊塗。這就是典型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不相信身體述說的語言,不肯跟身體對話的關係。
運動要適量,所謂適量,就是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第二天不可以有肌肉的疲勞酸痛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小傷害是會累積的。收縮的肌肉要放鬆還原,要使那條收縮的肌纖維,左右兩側的結構網絡攤平,肌肉就鬆解開來了。
所以運動以後,要收操,就是要輕輕的把肌肉拉伸,但是這種拉伸是需要專業指導的,方向角度不對的拉伸,反而會使的肌肉、結構網絡越鎖越緊,像有些瑜珈練習不當受傷的情況一樣,所以不知道如何拉伸,只需要身體每個角度,每個部位在動態中伸展、轉動鬆開就好,不要胡亂拉。如何拉伸,其實不少健身教練、瑜珈老師都還是外行,所以請慎選老師。
根據我對人體的了解,一般認為有益健康的快走,基本上是不好的,因為快步走的時候,骨盆腔及脊柱深層的肌肉必須要用力繃緊作為腿部移動的支點,如果走太久,身體的結構網絡系統反而是繃緊的,有害身體健康。所以用快走同樣的速度來慢跑,全身放輕鬆的跑,身體深淺層的肌肉都有輪流交替收縮和鬆開,這樣會比快走好得多。慢慢地跑久一點,會比快速的跑同樣距離好得多。
不只是走一萬步,騎腳踏車也是一種高危險的運動。越來越多喜愛騎腳踏車遠行的人,會挑戰一些難度比較高的路程,經過山區上坡下坡的。當我們騎腳踏車上坡的時候,腳需要比較用力,所以手也會跟著用力握緊車把,做為腳施力的支點,如此一來,脊椎的受力就會增加,腰部肌肉也會在結構網絡繃緊的狀態下旋轉,因此腰不好的人,尤其是有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盡量不要從事這種運動,不過如果只是在平坦的公園慢慢騎著吹風,是無妨的。
同樣的爬山也是許多人喜愛的戶外運動,只能說這種活動風險高一點,不能說好或不好,只要學會檢查自己是不是已經造成傷害了而不自知,如果沒有傷害累積,倒是無妨。
一般認為爬樓梯或爬山容易傷害膝蓋,沒有症狀,未必代表膝關節仍然是好的,等到問題出現,常常都是結構已經無法再代償,系統張力到了極限了。有幾個簡單的檢查方式,可以判斷是不是關節和肌肉系統在結構上已經出現問題了。
第一,膝關節在屈伸的過程,是不是可以完全沒有阻力的到極限,也就是在關節伸直到卡住前都沒有緊的感覺,也完全不會痛,彎到極限時再加壓繃更緊一些,也完全沒有痛的感覺。
第二,關節縫的韌帶、肌腱,稍微用手指壓迫或撥動,不能有痠或痛的感覺,痠還可以休息看看是不是會消失,痛就是結構已經錯亂了。膝關節要壓迫檢查的主要是膝蓋內側的骨縫(內側副韌帶處),膝蓋正上方(髕骨韌帶上肌肉肌腱交會處),膝蓋後(膕肌或附近)。一般上階梯會痛的要解決股四頭肌的張力,要處理到膝蓋上方的壓痛消失才能上樓不痛。下階梯會痛的,要處理小腿屈肌,直到膝蓋後的壓痛消失。
第三是看看手指腳趾的皮膚是不是仍然飽滿,顏色明亮潤澤,沒有乾枯的感覺,有乾枯的感覺,通常代表結構網絡系統越繃越緊,旋轉越來越嚴重,在過度運動,混亂拉筋,練習瑜伽不當的人身上,常常可以見到。
藉著這些檢查方式,每個人都能評估看看自己是不是運動過量,從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來改善身體狀況。
林兩傳2019.07.10.桃園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更美好的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
離職這兩年做了蠻多事的,若只是為了去玩更多地方,說實在不離職還比較有錢去做這些事,前陣子還有人揪我去當年薪百萬的特別護士。
.
但空下來的這些時間,經歷了很多在上班看不到的一面,跟媒體接觸和、店家辦活動與政府官員開會,弄記者會,每一次都是一種成長。
.
而這半年來的運動更是對自己下的一個戰帖,無聊持續的活動,磨的是自己的耐心與意志,節食更是考驗自己的堅持,當體脂持續不變時,你能在隔壁吃美食的當下,獨自吃水煮食物多久?
從跑步只能一分鐘,剛剛以時速8公里的速度連續跑20分鐘,跑了三公里,心跳維持在175-178下/分。
從膝蓋痛、下樓梯膝蓋會晃到現在連高齡80歲的阿嬤都發現變瘦,這是成果也是自己的收穫。
從看到英文老師心裡抖到要交英文報告,也是自己解成就之一。
.
每年設定不一樣的目標,朝著前進,看到改變的當下,也會愛上變的更好的自己。
.
To beat yourself yesterday is a perfect thing makes you could be doing better than before.
It’s a great thing that you can make a list of goals then go forward to make dreams comes true.
#看到自己進步超開心
#肉圓變小肉丸
#本來要放滿臉汗的照片怕被退粉
肉丸:https://nurseilife.cc/lantern-festival/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b/
Instagram : @veronicarehab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Rd0eQ6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Qp9ENq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4gadv3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NarlEQ
膝蓋退化就會一直痛下去嗎?
膝蓋退化是怎麼開始的?
有膝蓋退化的人年齡約在60-80歲之間,膝蓋退化是指膝蓋之間的軟骨產生了一連串””不可逆“”的病變現象,持續性的軟骨病變是長時間的退化,在軟骨病變初期不會有任何疼痛,所以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有膝蓋退化的時候軟骨已經磨掉了大半!軟骨是膝蓋關節的一部分,他是膝蓋很重要的緩衝氣囊,同時他也給予膝蓋關節潤滑,讓我們可以自由的彎曲膝蓋,膝蓋一旦進入退化的進程,就不會再回復,聽起來很令人沮喪,但是我們可以減緩退化的速度,也可以降低退化造成的僵硬以及疼痛,甚至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或是運動!
膝蓋退化會有什麼症狀?
走太多路或跑步的時候膝蓋會疼痛,但休息之後就會好
僵硬感,通常發生在九坐或是剛睡醒的時候
膝蓋下緣水腫
嚴重時,膝蓋彎取角度受限,上下車或爬樓梯有困難
在活動膝蓋的時候會有喀拉喀拉聲
何時是開刀最好的時機?
當發現有膝關節退化的時候,開刀絕對是最後的選擇,早期治療有藥物治療.避免高強度激烈運動.戴護膝.減重.波尿酸注射.物理治療等等,以上這些保守治療都沒有辦法減緩膝蓋疼痛,並且膝蓋彎曲角度越來越差的時候,就是選擇開刀的好時機了!
開完刀後,就一勞永逸嗎?
錯!一顆人工關節是有它的壽命的!完全端看手術後保養的情況決定人工膝蓋的壽命,開完人工關節後80%的人都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是仍然會有持續性的疼痛以及僵硬感
要如何保養它?
要膝蓋停止磨損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降低膝蓋的內部壓力,原本的軟骨其實就是天然分散壓力的緩衝墊,換完人工關節後除了靠護膝這類的外力,最強大能夠保護膝關節的就是大腿的肌肉!很不幸的是,研究顯示,在膝蓋的退化過程中,大腿肌肉也會跟著一起慢慢萎縮,更別提開完刀之後,大腿萎縮的速度只有更快而已,所以要真正保護膝關節,要在手術之前就要開始介入大腿肌力訓練,如果來不及,也要儘快在手術後加入大腿肌力的復健!
還有機會再繼續爬山或打球嗎?
絕對有!!
但是光是簡單的大腿肌力訓練絕對不夠回到球場上,各類的球類或運動運用不只是力氣,還有控制跟協調,如果只是單純在床上練抬腿訓練,或只是單純貼牆壁半蹲,那麼是完全無法回到原本的運動的!因為這類的肌力訓練強度只夠拿來走路使用!!在手術後初期,直抬腿訓練和半蹲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若以經手術後3個月,一直做一樣強度的訓練,膝蓋的狀況當然不足以恢復到可以運動的狀態,膝蓋術後保養最需要””漸進式訓練””,由簡單到複雜的肌力訓練,包含耐力.爆發力.控制力.協調力等等都必須考量進去,才能真正應付運動或生活中所需要的強度!!
物理治療訓練/強化
手術後初期(2週內)
直抬腿訓練
扶牆半蹲
手術後中期(2週~2個月內)
深蹲訓練
單腳弓箭步訓練
平衡訓練
手術後後期(2個月~6個月內)
單腳蹲訓練
協調訓練
膝蓋控制訓練
參考文獻
REHABILITATION OF THE POSTSURG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Rd0eQ6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Qp9ENq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NarlEQ
膝蓋退化就會一直痛下去嗎?
膝蓋退化是怎麼開始的?
有膝蓋退化的人年齡約在60-80歲之間,膝蓋退化是指膝蓋之間的軟骨產生了一連串””不可逆“”的病變現象,持續性的軟骨病變是長時間的退化,在軟骨病變初期不會有任何疼痛,所以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有膝蓋退化的時候軟骨已經磨掉了大半!軟骨是膝蓋關節的一部分,他是膝蓋很重要的緩衝氣囊,同時他也給予膝蓋關節潤滑,讓我們可以自由的彎曲膝蓋,膝蓋一旦進入退化的進程,就不會再回復,聽起來很令人沮喪,但是我們可以減緩退化的速度,也可以降低退化造成的僵硬以及疼痛,甚至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或是運動!
膝蓋退化會有什麼症狀?
走太多路或跑步的時候膝蓋會疼痛,但休息之後就會好
僵硬感,通常發生在九坐或是剛睡醒的時候
膝蓋下緣水腫
嚴重時,膝蓋彎取角度受限,上下車或爬樓梯有困難
在活動膝蓋的時候會有喀拉喀拉聲
何時是開刀最好的時機?
當發現有膝關節退化的時候,開刀絕對是最後的選擇,早期治療有藥物治療.避免高強度激烈運動.戴護膝.減重.波尿酸注射.物理治療等等,以上這些保守治療都沒有辦法減緩膝蓋疼痛,並且膝蓋彎曲角度越來越差的時候,就是選擇開刀的好時機了!
開完刀後,就一勞永逸嗎?
錯!一顆人工關節是有它的壽命的!完全端看手術後保養的情況決定人工膝蓋的壽命,開完人工關節後80%的人都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是仍然會有持續性的疼痛以及僵硬感
要如何保養它?
要膝蓋停止磨損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降低膝蓋的內部壓力,原本的軟骨其實就是天然分散壓力的緩衝墊,換完人工關節後除了靠護膝這類的外力,最強大能夠保護膝關節的就是大腿的肌肉!很不幸的是,研究顯示,在膝蓋的退化過程中,大腿肌肉也會跟著一起慢慢萎縮,更別提開完刀之後,大腿萎縮的速度只有更快而已,所以要真正保護膝關節,要在手術之前就要開始介入大腿肌力訓練,如果來不及,也要儘快在手術後加入大腿肌力的復健!
還有機會再繼續爬山或打球嗎?
絕對有!!
但是光是簡單的大腿肌力訓練絕對不夠回到球場上,各類的球類或運動運用不只是力氣,還有控制跟協調,如果只是單純在床上練抬腿訓練,或只是單純貼牆壁半蹲,那麼是完全無法回到原本的運動的!因為這類的肌力訓練強度只夠拿來走路使用!!在手術後初期,直抬腿訓練和半蹲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若以經手術後3個月,一直做一樣強度的訓練,膝蓋的狀況當然不足以恢復到可以運動的狀態,膝蓋術後保養最需要””漸進式訓練””,由簡單到複雜的肌力訓練,包含耐力.爆發力.控制力.協調力等等都必須考量進去,才能真正應付運動或生活中所需要的強度!!
物理治療訓練/強化
手術後初期(2週內)
直抬腿訓練
扶牆半蹲
手術後中期(2週~2個月內)
深蹲訓練
單腳弓箭步訓練
平衡訓練
手術後後期(2個月~6個月內)
單腳蹲訓練
協調訓練
膝蓋控制訓練
參考文獻
REHABILITATION OF THE POSTSURG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Qp9ENq
物理治療 膝蓋退化 https://reurl.cc/xDGvX1
膝蓋退化就會一直痛下去嗎?
膝蓋退化是怎麼開始的?
有膝蓋退化的人年齡約在60-80歲之間,膝蓋退化是指膝蓋之間的軟骨產生了一連串””不可逆“”的病變現象,持續性的軟骨病變是長時間的退化,在軟骨病變初期不會有任何疼痛,所以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有膝蓋退化的時候軟骨已經磨掉了大半!軟骨是膝蓋關節的一部分,他是膝蓋很重要的緩衝氣囊,同時他也給予膝蓋關節潤滑,讓我們可以自由的彎曲膝蓋,膝蓋一旦進入退化的進程,就不會再回復,聽起來很令人沮喪,但是我們可以減緩退化的速度,也可以降低退化造成的僵硬以及疼痛,甚至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或是運動!
膝蓋退化會有什麼症狀?
走太多路或跑步的時候膝蓋會疼痛,但休息之後就會好
僵硬感,通常發生在九坐或是剛睡醒的時候
膝蓋下緣水腫
嚴重時,膝蓋彎取角度受限,上下車或爬樓梯有困難
在活動膝蓋的時候會有喀拉喀拉聲
何時是開刀最好的時機?
當發現有膝關節退化的時候,開刀絕對是最後的選擇,早期治療有藥物治療.避免高強度激烈運動.戴護膝.減重.波尿酸注射.物理治療等等,以上這些保守治療都沒有辦法減緩膝蓋疼痛,並且膝蓋彎曲角度越來越差的時候,就是選擇開刀的好時機了!
開完刀後,就一勞永逸嗎?
錯!一顆人工關節是有它的壽命的!完全端看手術後保養的情況決定人工膝蓋的壽命,開完人工關節後80%的人都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是仍然會有持續性的疼痛以及僵硬感
要如何保養它?
要膝蓋停止磨損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降低膝蓋的內部壓力,原本的軟骨其實就是天然分散壓力的緩衝墊,換完人工關節後除了靠護膝這類的外力,最強大能夠保護膝關節的就是大腿的肌肉!很不幸的是,研究顯示,在膝蓋的退化過程中,大腿肌肉也會跟著一起慢慢萎縮,更別提開完刀之後,大腿萎縮的速度只有更快而已,所以要真正保護膝關節,要在手術之前就要開始介入大腿肌力訓練,如果來不及,也要儘快在手術後加入大腿肌力的復健!
還有機會再繼續爬山或打球嗎?
絕對有!!
但是光是簡單的大腿肌力訓練絕對不夠回到球場上,各類的球類或運動運用不只是力氣,還有控制跟協調,如果只是單純在床上練抬腿訓練,或只是單純貼牆壁半蹲,那麼是完全無法回到原本的運動的!因為這類的肌力訓練強度只夠拿來走路使用!!在手術後初期,直抬腿訓練和半蹲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若以經手術後3個月,一直做一樣強度的訓練,膝蓋的狀況當然不足以恢復到可以運動的狀態,膝蓋術後保養最需要””漸進式訓練””,由簡單到複雜的肌力訓練,包含耐力.爆發力.控制力.協調力等等都必須考量進去,才能真正應付運動或生活中所需要的強度!!
物理治療訓練/強化
手術後初期(2週內)
直抬腿訓練
扶牆半蹲
手術後中期(2週~2個月內)
深蹲訓練
單腳弓箭步訓練
平衡訓練
手術後後期(2個月~6個月內)
單腳蹲訓練
協調訓練
膝蓋控制訓練
參考文獻
REHABILITATION OF THE POSTSURGURGICAL ORTHOPEDIC PATIENT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膝蓋疼痛是年長者的專利? 案例一28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65歲的王老先生到醫院就診,他告訴醫師,「我的膝蓋不舒服,上樓梯時覺得沒什麼力氣,下樓梯時膝蓋更痛,蹲下去更是痛到站不起來。」X光片洗出後,醫師說有一點骨刺,是 ... ... <看更多>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正確上下樓梯教學|讓你上樓&下樓不傷膝!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重要※ 各位朋友,上下樓梯影片已經有說明更清楚、詳細新版本了!!快去看看吧↓↓ 下樓梯膝蓋痛?【不傷膝的下樓梯教學】(中字)https://youtu.be/ZFcVSpuiPZI 【上樓梯 ... ... <看更多>
上樓梯膝蓋痛下樓梯不痛 在 [問題] 膝蓋酸痛,下樓梯無力- 看板STREET_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碰到個情況跟大家請問一下,
我35歲,有一週三次的打球習慣,
前陣子下雨+工作因素,三週沒運動,
直到昨晚才又開始有機會碰球,
在場上就有感到右膝無力,
想說是太久沒運動導致,
沒想到打完後回家,
上樓梯右膝無力感更明顯,
下樓梯更跨張,會越走越痛,
最後靠左腳撐下樓。
今天一早起來又沒事了,
今晚照常跟朋友打球,
在套著護膝跟減少衝搶下,
今晚回家上樓梯無異狀,
但下樓梯發生跟昨晚一樣,
痛的更明顯,
甚至連左膝都來了。
兩膝不適症狀不同,
右膝—前面&外側,爬樓梯疼痛,沒活動不會
左膝—後側悶痛,會持續,躺著也會。
有計劃下週去做檢查,
在此想請問一下,
這是哪類的情況,
該看骨科或運動傷害,
是否要留意或避免什麼,
想多知道些。
真不希望新買的球鞋就要含淚拋售了…
--
Sent from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55.2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REET_BALL/M.1420306238.A.E5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