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炎記◎陳克華
像一顆充血的眼球
當我回望地球
有一群瘦瘦的北極熊抱著細小的浮冰,在游泳......
文明走到這裡了
我舔著手中快溶化的冰淇淋
一邊想起得乾眼球的
火星與金星......
──2008.9.3
--
◎作者簡介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桂冠與蛇杖
http://www.thinkerstar.com.tw/kc/index-c.html
--
◎小編旭鈞賞析
「文明走到這裡了。」
本詩第二節開頭直指文明的前沿地帶,而文明(civilization)就其系譜意義,是civillis與公民化,現用以描述特定社會樣態與體系。「走到這裡」,似乎很單純只是「走到這裡」,像是里程碑,也可能是末日。「走到這裡」究竟意味著什麼?「這裡」指涉著某種當下的時間與境況,而末日似乎也在此出現,如同〈啟示錄〉大力天使所頒布:「不再有時日了。」值此末世,敘事者「舔著快融化的冰淇淋」,想起另外兩顆行星。然而,這段透露的卻是一種悠哉:本詩首節藉由北極熊的危機提示了緊急性,文明又「走到這裡了」,甚至連冰淇淋也快融化。然而,「我」還是舔著冰淇淋,想著其他的星球。面對末日與剩餘的時間,「我」是悠哉的,彷彿一點都不緊急。為什麼呢?
答案在首節。這是一個「回望地球」的「我」,在末日被宣布以後,開啟有距離的觀看。相較其他知覺(尤其觸覺),視覺常被描述為安全、有距離、彰顯主體性的。這讓我們意識到,「我」與這場末日是如何事不關己。「眼球」同時是星球,也是出離地球的「我」,提示行星間的共通性,並藉由其他無法成為「家」的星球,提示地球的命運也不過如此爾爾。如果沒有「北極熊」與「乾眼症」,本詩不一定能被讀出生態末日的意義。生態(ecology)與經濟(economy)其實有著相近的語源,Οικοθ(oikos),都有「家」的含義[1]。然而,對於「我」而言,無須持家,而地球之所為可為某些物種的「家」,也不過因為水。但水將覆滅一切。
這種悠哉與觀看,消解了人類。讀者一方面相信主述者有某種人格,令一方面卻又發現他的種種超越已經脫出人的範疇,甚至是「上帝視角」,時間不再重要,末日也不再重要。這樣的視角對凡人而言,是恐怖而不可想像的。這種恐怖也能被讀作示警——詩人開始思考末日的世界,並透過超凡入聖的眼球,提示各位:這種悠哉與不在乎,不是凡人能有的處境。凡人會死。
以「生態」為關鍵字閱讀這首詩,除了能留意其「家」的意涵外,也能從「家」讀出弦外音:如果生態其實指涉的是家,且經濟(oiko-nomie)初始指涉著持家之學[2],如果種種開發與耗用是以經濟為名,則持家之學,也是毀家之學。北極熊承擔著與眼球不一樣的風險,地球上的一切分配本就不均等。然而,就算彷彿「不在同一個星球上」,凡人也沒有出離地球、在太空中當一顆「充血的眼球」的能耐與權力。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pixabay
--
附註:
[1]張君玫。2020。〈弁言:人類世的多樣性政治〉。《中外文學》49:7-12。
[2]Carl Schmitt。2020。〈Nomos〉。譯:蔡慶樺。《疆界、主權、法》。主編:林淑芬。新竹:交通大學。
#生態詩 #陳克華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30.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檸檬卷 Jan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下弦月含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懺,死去的安養院老者》
夜深人靜,卻看到一則新聞。
台北市士林區某護理之家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案,北市衛生局表示,從8日至今已47人確診,包含31名住民、16名工作人員,其中有3人已病逝。
正在調查該機構是否有隱匿疫情。
*媒體及台北市把焦點放在護理之家是否隱匿病情。
我想提另一個觀點:如果他們活在其他正常民主國家,今年四月第一波開打,就以所有護理機構為第二優先,不是其他中央機關及總統府等,結果會不會有不同?
*去年歐美疫情,死亡最多的都在養老院。一家義大利的養老院空無一點聲音,護理人員逃走了,床上躺著一個又一個吸不到最後一口氣,嘴巴張開,屍體已經有些味道的死者。
那個小鎮的養老院悲劇,驚駭全義大利。小鎮如鬼城,有一個女孩,她的長輩一個一個躺在醫院,小女孩走到教堂,祈求上帝賜給他們一點點最後的力量。
但教堂內也靜默無聲,好像一片落葉都聽得見。
因為神父,也染疫,也走了。
Andrew Bocelli 當時拍攝了一支MV,面對空無一人的羅馬城市,高吭一嘆,嘆死亡之神如此無情,穿越街道,穿越歷史,穿越時空。https://m.youtube.com/watch?v=bpXwOSHTwsY
*之後,疫苗問世,不論左右派誰執政,除了醫療人員之外,歐洲美國第一順位施打的疫苗對象都是養老院及照顧者。
那是用千堆屍體換來的答案。
在我們這裡,這個答案被揚棄。
深夜,我的心很疲倦,因為這個養護中心的死亡、感染,本來可能可以避免。
他們只是惟一?
他們是第一聲警鐘,敲響製定順序的人,如果那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會這麼做嗎?
疫苗接種陸續打了兩個月,近期才輪到85歲老人及安養中心。
哭泣,太廉價。
殘忍,字太重。
但我已經辭窮,請告訴我什麼字眼足以安慰這些被不斷的往下排擠生命順序的老者?
*我多想唱著一首歌,為他們送行:
你們不會孤單,死亡降臨
或許上帝聽到如此深沈的聲音。
你們的靈魂
拖過群山,撥動琴弦,
以新聞式的閃電般出現!
希望希望,你們受的苦,可以挽救其他安養機構老者。
深夜的寂靜,在它說出
你們的名字之後,雲彩可以開口
權力者向你們道歉。
你們從走入安養中心起就成了目標:
石上青苔,如歲月。你走時是否想轉過頭——
那就是寂静的含義:靜到沒有空氣的含義?
你不是孤身一人。
整個遼闊的世界,一傾而下。
願智者,因此能懺罪
願你們的離去,挽救更多老人們。
⋯⋯⋯⋯
以下為新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9日宣布由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開放接種的第1到第7類對象,產業爭相納入第7類。
65至74歲長者排序被排在更後面,特權及爭議頻傳。
外界發現作出決議的關鍵會議查無紀錄,質疑為「3+11」翻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ACIP分為五個工作小組,其中一個負責討論新冠疫苗接種順序,工作小組決議要經ACIP大會追認,大會的會議記錄會公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紹華投書表示,台灣接種政策不同於國際指引,具有「優先順位與政府關連性高」以及「政策制定時所保留的龐大模糊空間」等特徵。
死亡比例高之年齡層,卻不在優先名單,她呼籲指揮中心慎重說明第7類的優先訂定原則。
* 指揮中心6月9日新聞稿指出,6月8日召開的ACIP專家會議決定調整優先接種順序,將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人員及75歲以上長者,分列於第5、6類對象。
新接種順序查無會議紀錄 指揮中心:沒有見不得人之事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45621
⋯⋯⋯⋯
我該説的,一個月前已經説過。
願逝者不是白白離去,他們以死亡喚醒社會,這個社會對生命的漠然,要到什麼底線?
—-圖片為英國接種疫苗順序。
下弦月含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史特勞斯語錄》
* 我的眼睛畫下了你的形體; 你的眼睛為我的胸膛開了窗!—-莎士比亞
* 我愛你,因為你穿越我心靈的曠野,如同陽光穿透水晶般容易:我的傻氣,我的弱點,在你的目光中幾乎不存在;而我心裡最美麗的地方,卻被你的光芒照地通亮。別人都不曾費心走那麼遠,別人都覺得尋找太麻煩,所以沒人發現過我的美麗,所以沒人到過這裡。—-羅伊∙克里夫特《愛》
* 就算人生是齣悲劇,我們也要有聲有色地演這齣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 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也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尼采
*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 但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 我不敢粗暴的說:你不能哀傷,因為我知道為愛情哀傷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我只能說,你必須要度過這個哀傷,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讓自己領悟。愛情不是生命的唯一,你要挾帶著這個哀傷繼續生活,並且更重要的是,繼續愛人。—-蔣勳《生活十講》
* 原來歲月並不是真的逝去,他只是從我們的眼前消失,卻轉過來躲在我們心裡,然後再慢慢的改變我們的容顏。—-席慕蓉《歲月》
* 美的反面不是醜,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威塞爾
* 當你活得好,你想找的就不再是一個托付終生的人,而是一個相愛到老的人。心若無牽無掛,它便無邊無際。—-張小嫻
* 《頌歌》—-諾瓦利斯
很少人知道
愛的秘密,
感覺到永不厭足
和永恆的渴望。
聖餐的神聖含義
對塵世的感官是一個謎;
但是誰一度
從灼熱的可愛的嘴唇
撮取生命的呼吸,
誰的心曾被
聖潔的激情融化為顫慄的波浪,
誰的眼睛曾經睜開,
容他估量
深不可測的蒼穹,
誰就會食他的肉
並飲他的血
永遠永遠。
誰參透過這塵世肉身的
崇高的意義?
誰能說
他懂得這血?
一切終將是肉體,
一個肉體,
在天堂的血中
漂游著那極樂的一對。──
哦!願世界海洋
已經染紅,
峭壁聳入
芳香的肉身!
甜美的聖餐永不結束,
愛永不滿足。
它擁有那愛人
還不夠深切,還不能盡享。
益發嬌嫩的嘴唇
使這份享有
變得更密切更親近。
熾烈的快感
令靈魂顫抖。
心也變得
更飢餓更渴望:
這愛的享受就這樣延續
從永恆到永恆。
清醒的人們
一旦品嘗到,
就會拋開一切,
坐到我們身邊
永不散席的
渴望的餐桌旁。
他們會認識
愛的無限充盈,
並且讚美
歡愉的饗宴。
*神秘的船歌,
無言的心曲,
親愛的,既然你的眼
像天空一樣藍,
既然你的聲音
像奇異的幻影
擾亂了我的理智,
使它如痴如迷,
既然你的心靈
潔白又芬芳,
既然你的氣息
純真又樸實,
啊,既然整個的你,
像動人心弦的樂曲,
像已逝的天使的光輪、
音調和芳馨,
那平緩的律動
使心和心相通,
感應著我敏感的心,
但願這是真情!
—Paul Verlaine
——-醫師告訴我,史特勞斯近期胰臟炎不斷發作,他的腸胃蠕動、腎指數及其他器官都出現急速老化現象。他的病情或者與饅頭不相上下,甚至因為他的年齡及大狗等因素,他的病情已後來居上,未來會懸崖式的衰退。我要有心理準備。
掛完電話,我的眼淚流不停。
近期史特勞斯已經和饅頭每天到醫院打輸液,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到最後。他爬上三樓找我撒嬌的力氣愈來愈不足。我們每天為他做背部深度按摩,他的食物也改成全部流質。
他是我的孩子中命最苦的,2014/6/20我才從流浪動物花園協會領養了他,他的背部另一個晶片顯示在此之前,他於2011年,曾在另一個收容所待過。這等於過去十多年,他有一半的生命過得很不好,且至少兩度被殘忍地棄養。
儘管我已歷經那麼多孩子的離開,但我最捨不得的還是他:他才剛剛有個真正的家,不到七年,就要面臨生命道別之路。看著他似乎從來沒有創傷的表情,親愛的史特勞斯,願你新結識的史太太能給你愛情的力量。願我們之間,老天垂憐,給我們更長的時間。
我們都好愛你,也好敬佩你!
下弦月含義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舒曼是十九世紀傑出的德國作曲家及樂評家,他時常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將個人的豐沛情感、濃厚的幻想力投注於作品中。
《幻想小曲集》為舒曼創作於 1837 年,題獻給一位到萊比錫演出的蘇格蘭女鋼琴家安娜羅貝娜 (Anna Robena Laidlaw, 1819-1901) 的作品,舒曼當時正處於人生的黑暗時期,他們的相遇為舒曼的生活展開一段美麗插曲。然而《幻想小曲集》在音樂上實際上為獻給克拉拉的作品,在這段期間舒曼與克拉拉被迫分離,母親於1836年辭世,舒曼將這些情感投注於創作上,創作期間,舒曼回憶起與克拉拉相處的時光,也無法忘記與克拉拉祕密訂婚的約定,這是舒曼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樂曲的創作更表現了舒曼內心的兩種極端性格-大膽狂妄的「弗羅倫斯坦」(Florestan)以及內向含蓄的「奧賽比斯」(Eusebius),這套鋼琴曲集包含了上下冊共八首的性格小品,每首作品皆被賦予標題,而各曲目的標題皆是舒曼在作品完成後,以音樂本身的意境來命名。
0:00 第一首《黃昏》Des Abends
反映出舒曼內心中較為內含省而含蓄的「奧賽比斯」性格,可想像為在黃昏時刻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河畔邊,以不疾不徐的腳步欣賞河岸風光。此曲的拍號寫法與實際演奏時的聽覺效果也是相當地耐人尋味,舒曼打破了一般對二八拍的想法,讓三連音貫穿在全曲當中,使之聽起來像是三拍子的曲子。旋律時而出現在高音聲部,有時也在低八度的地 方以類似的形式再出現,就像彼此唱和般,互相對話。
3:44 第二首《飛翔》Aufschwung
《飛翔》為八首曲子之中非常有戲劇張力的一首曲子,充滿了幻想曲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氛圍,不論是開頭「弗羅倫斯坦」的大膽衝動的主題,或是中間「奧賽比斯」冷靜沈著的風格,也是舒曼內心斯雙重人格的一種展現,因此有許多對比的情緒細節。而這首曲子也是技巧上較為困難的一首,除了有許多超過八度而必須用單手彈奏的音程、以及大跳音程之外,情緒的掌握也是詮釋的重點。
7:12 第三首《為什麼?》Warum?
《為什麼?》是一首舒曼不斷地提問、自問自答的小曲子。 而開頭第一聲部的旋律為往上的大六度音程,就像疑問句口吻般的音型,可想像為舒曼在開頭即破題、殷切期盼地詢問:為什麼?
而《為什麼?》這首曲子幾乎到處都藏有主題旋律,它會上下交換、出現在各個聲部,甚至可能與其他聲部重疊,每一次的問題就好像都得不到答案一般,即使問題不斷延伸,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9:37 第四首《變幻莫測》Grillen
《變幻莫測》為一首極富節奏感的樂曲,而此三四拍的曲子在節奏上有許多的弱拍強音、第二拍長音等等的切分節奏,在彈奏時常有節奏上的衝突感,呼應了開頭的術 語-「Mit Humor」帶有幽默、俏皮的含義。彷彿可以感受到舒曼在創作時「變幻莫測」的思維,很難預測到舒曼會在下一個音變化出什麼新花樣。
13:02 第五首《夜晚》In der Nacht
本曲是舒曼描述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爾》(Hero and Leander) 隔著海峽相戀的故事。 這個神話是一個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樂曲中不斷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音型,如暗藏旋渦的海浪一次次往岸上拍打一般,不斷推進,而勒安德爾必須對抗大自然的重重阻撓以及萬般攔阻,才能見到彼此,他們急迫渴望見到對方的那份激情與熱情,正是舒曼在《夜晚》這首曲子所營造的氛圍。
17:25 第六首《寓言》Fabel
此曲開頭的「快慢」對比,即為蘊藏「弗羅倫斯坦」、「奧賽比斯」兩個對比人物非常明顯的例子。此曲較為特殊之處為曲子中間出現了聲部輪唱之「卡農」,此上行音型的卡農之音量及情緒應由較小聲慢慢往上堆疊,直到達到頂點最高音後才稍加放慢地宣洩而出。
20:12 第七首《夢魘》Traumes Wirren
此曲開頭旋律及主題是明朗的F大調色彩,而開頭的主題旋律就好像睡夢中仍在不斷運作的大腦, 即使在睡眠中仍呈現出潛意識的亢奮而混沌的狀態,因而產生某種焦慮而不安的現象。而主題之旋律不斷地穿梭在琴鍵之間,從高音到低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夢中恣意地奔跑。
23:11 第八首《終曲》Ende vom Lied
《終曲》為此套曲集的最後一首曲子,如同舒曼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所提到:
接近結尾的終了,將一切困難排除後,進入一個愉快的婚禮,但是結束時,思念你的痛苦又再度出現,於是婚禮的鐘聲和死亡的喪鐘同時響起。
這首曲子的開頭就像是一場華麗的盛宴,舒曼用了他平時很喜愛用的「連續和弦」,以及超過八度音程的琶音,製造出隆重登場之感。
然而此曲也是舒曼內心糾結的寫照,就如他在信中所提到的,樂曲的最後因為思念克拉拉而痛苦又再度出現,因此樂曲的最後並非以歡樂收場,最後的樂音就像死亡的鐘聲般,並藏有開頭的旋律動機, 最後慢慢地、悄悄地結束。
28:57 浦朗克:《降 A 第三號大調間奏曲》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簡約不失幽默、優雅而浪漫。
浦朗克一共創作三首間奏曲都是鋼琴小品,分別是 1934 年創作《兩首間奏曲》(Deux intermezzi),和 1943 年創作《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而晚期創作的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雖然較為短小之鋼琴作品,但旋律動人、各聲部分明,其中更充滿色彩豐富之和聲。
他的創作受到許多作曲家的影響,如德布西、史特拉汶斯基、薩悌等,浦朗克所寫的和聲雖仍屬調性音樂,但已然跳脫傳統,他經常在和聲中加入和聲外音,如九和弦或九度音程,將和聲產生二度碰撞的關係,使作品帶有較為前衛之感。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下弦月含義 在 月相变化口诀的含义 的推薦與評價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 ... ... <看更多>
下弦月含義 在 望月、下弦月的解說,口訣:上弦月必出現在上半夜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攝影日期2020/01月亮的朔、上弦月、望月、 下弦月 的解說,口訣:上弦月必出現在上半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