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 長濱鄉』之前曾因為找景點來到長濱【界橋休息站】,一處乘涼看海景很棒的地方,之後再從玉長公路往玉里方向前進。但之後發現長濱有個非常絕美的公路【金剛大道】,因在金剛山下而取名金剛大道,美麗程度不輸『不厭亭』、『合歡山』公路。所以這趟旅行上又刻意從玉里走玉長公路,專程來這旅行拍照。
抵達時,真的有讚嘆到,真希望就住這裡喔,喜歡練跑的阿拔,每天跑這裡因該很過癮。由於景點還不算很爆紅,專程來拍照的遊客不算多。但我們考量到因幫兩傻拍照,怕柏油路很燙,需要擺野餐墊,時間會很久。都先禮讓其他後來的遊客拍照,甚至幫忙遊客拍照。
終於等到都沒有遊客,換我們盡情拍了,雖然多停留了不少時間,但這麼美的景點,多看幾眼也甘願。還好一旁有個涼亭,四周又空曠,吹來的風很涼爽。有機會真的很推薦來,趁還不算很熱門,像這趟花東行,明明都有經過【多良火車站】跟【伯朗大道】,卻不會再想停下車看看,不喜歡擁擠的人潮,這或許也是我們好幾年沒去寵物展的原因吧,喜歡極簡的生活。
不厭 亭 停留 時間 在 吳定謙 Wu Ting-Chi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從有記憶開始,從暖暖走省道二丁到瑞芳的阿公家一直都是「三節」必經的路程。雖然北上的方向避開了大多數人南下返鄉的車潮,不算寬廣的省道卻也常常車滿為患;在父親的小喜美上聆聽著古典樂、走走停停的過程,卻也成了那條路上專有的記憶。
多年之後,62快速道路開通,回瑞芳再也不用塞在窄窄的二丁上,然而隨著親人離開,回瑞芳的理由不再是歡樂的過節,而成了每年一次的掃墓。
道路連結著情感記憶,即便快速道路大大雖短了交通時間,然而在每次的奔馳當中,心裡的感覺卻仍是惆悵。
今天決定騎車上九份,多年後再走二丁,可能是回憶湧上腦海,又或是宜人的天氣、過彎的快感加總在一起,心情就像小時期待回阿公家可以吃到美味滷肉那般雀躍。
從瑞芳接102公路轉上九份,經過了擁擠的老街入口,會經過無數蜿蜒的彎道,向左手邊望去會看到基隆港、茶壺山,右手邊則會經過大粗坑步道的入口,再往前就是最高點的不厭亭。
大粗坑是父親的故鄉,小時候他和叔叔也常帶著一家人在假期的某個下午上山兜風。在荒廢的大粗坑入口前眺望以前曾居住過的村落,阿嬤總是會說起以前辛苦生活的種種,感性的她多半會以流淚作結;我們幾個小孩總是不懂這樣的廢墟有什麼好看的,只想回家看卡通。
那都是九份有芋圓或民宿之前的事了。
隨著年紀漸長、經歷了離別與放下後,父親鮮少再開上九份,家族出遊的盛況也只能存放在記憶中,偶爾回味。
今天的102縣道被暖陽曬著,一路無車,彷彿是特意讓我緬懷一樣。
騎上了不厭亭,一對出遊的夫婦和兩位學生仍圍著我詢問電動車的資訊,也讚嘆著可愛外型卻擁有強大的馬力,竟然可以這麼輕鬆便爬上最高點。
「你應該去前面一點的大粗坑試試看它的爬坡,那邊很陡喔!」在我準備折返前,那位太太熱心地對我說。
正當我一邊望著公路前往平溪方向的坍方,心想怎麼這裡的風景都和小時候印象不同的同時,我讓這個建議給愣住了。
我想了一下,然後笑笑對她說:「沒關係,那邊我去過很多次了。」接著揮手道別。
車子一路滑下山,經過大粗坑步道的入口前卻沒有停留,我想是因為發熱的眼眶已經說明:自己已經懂了阿嬤為什麼總是在這裡哭泣。
那麼,某些回憶,就這樣讓它留在道路上吧。
#道路
#記憶
#102縣道
#不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