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著共同的需求,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人」
#心理師碎碎念 #玫瑰少年 #你不需要抱歉
昨天是玫瑰少年逝世21年,請容我碎念一下。
在學習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基本的心理學理論是一定要懂的,例如Maslow的基本需求理論、Erikson社會發展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些幾乎是在研究所考試常出現的理論,沒有一個提及有性別差異。
是的,每個人的需求與發展歷程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榮格心理學 #伴侶關係 #占星與愛情
在榮格心理學中相信,我們內在都有陽性能量(阿尼姆斯)與陰性能量(阿尼瑪)那一面,只是女性陽性的那面跟男性陰性的那面,可能因為成長歷程被壓抑了,才會想要在伴侶關係當中找到壓抑或失落的那一部分。(這就是占星裡頭很愛談的一宮與七宮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現今的社會,我們好不容易跳脫了不少框架,不需要刻意再去拿誰的框架來套住自己;在心理師受訓過程中也極力地提醒我們小心自己的價值觀與人性觀會不自覺地傷害個案。
...每個人在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都如此不容易,可不可以不要再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否定自己的需求與獨特性?我只希望哪天我們不要再談論性別,而是專注地與當下你身旁的「人」或「自己」相處。
作為練習,于玥在此邀請您跟自己獨處時,問問自己:
1.我喜歡現在的自己嗎?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2.不喜歡的原因是什麼?這些「不喜歡」自己的聲音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3.誰在什麼時候像植入晶片在你腦中一樣地告訴你,「你不討喜」?
4.請給自己秀秀,對自己說:「即使對自己還是這麼嚴苛的你,還是很努力活到現在了呢!這麼努力的你,很值得被疼愛呢!為了犒賞你,我要帶你去吃一頓好料的/泡溫泉/出去走走(自己填選喜歡的選項)
最後還是廣宣一下:
#占星課程
若想更了解自己也歡迎來參與于玥的占星課程
于玥的占星課程正在籌備中,在那之前想聽聽您的需求,麻煩幫我填個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LwlY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邀請到了嘎老師為我們來解答一些關於聲音的問題 傳送門: Q1. 聲音超級沙啞該怎麼辦呢? ➞ 0:42 Q2. 可以做什麼練習來改善沙啞的聲音嗎? ➞ 1:29 Q3. 不喜歡自己的聲音怎麼辦? 要怎麼改善呢? ➞ 2:39 Q4. 我的聲音真的沒救了!!!? 音痴有救嗎? ➞ 4:39 Q...
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喜歡自己的聲音嗎?好聲音的技法與心法】
到企業授課的時候,有學員問我:「老師,我不喜歡自己的聲音,聽錄音,覺得自己充滿了瑕疵,想要練得很漂亮,充滿魅力,該怎麼做?」讓音色好聽不是很難的事情,但讓我納悶的是這個問題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她的聲音其實非常甜美,會讓人想再多認識她一點,她為什麼不喜歡這樣的聲音呢?難道,只是因為這是她自己的聲音?
▎聲音乘載著一個人的生命歷程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無瑕的人聲,這個人的品格與特質肯定是超越了人性的存在,大概就是聖人了吧?到目前為止,我所聽過的人聲,雖然都各有其不完美之處,卻因為那些不完美,讓他們擁有了屬於平凡人才有的自然,我想這就是「人」的本質之美。
要讓說話有魅力,我認為,要先喜歡自己,當然包括自己的聲音。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客觀的認識自己,不盲目樂觀,同時肯定自己的獨特,說起話來自然會擁有自己的特色。
不過,如果一個人說話的音色很美,但他說話總是很酸,或者帶刺、喜歡強迫別人照他的話做……這樣的聲音當然不會讓人想要常常去聽。聲音好聽,來自於一個人的自我認識,同時也是做人的方式。
那麼,如果要讓聲音變得好聽,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練習呢?
▎首先,在心態上,我們可以用「玩」的態度來跟自己的聲音進行對話
聲音練習最忌諱的就是「太認真」,因為當心態僵硬時,身體的回應就會跟著僵硬,如果長時間在沒有彈性的狀態下練習,就會養成一個僵硬的說話方式。
我推薦,平常一個人看電視、電影時,可以跟著電視上的人物、旁白甚至廣告一起發出聲音,模仿它們。玩著玩著,你會發現,你的聲音可以有很多可能性。
▎第二,讓高音圓潤
對於人類來說,圓潤的高音,與開放性的情緒有關,也就是當一個人展現包容與好奇時,聲音會出現的特性。
心法是,主動去發現「正向意義」,即使他人或事件給你的感覺不好,也試著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詮釋那些感覺,找到正面的解釋。當你的心變得開放,能接納各式各樣的發生,開放的情緒慣性,會慢慢轉化到你的聲音上。
技巧上,可以透過強化咬字發音的「前鼻韻」來讓說話變得圓潤,也就是「ㄣ 」或「ㄢ 」的發音。你可以試著發出吃到美食或是聞到香味時發出的「嗯~」的聲音,然後再試著以這樣的質感來唸招牌或廣告標語。
▎第三,讓低音厚實
聲音適當的低沈會讓整個人的形象沈穩,渾厚的聲音也會讓人較容易依靠。
心法是「肯定自己的價值」,如果你的心不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能夠堅持原則,或是不盲目從眾,依照自己的價值觀,有意識地做決策,那麼你會培養出領導者的風範,聲音也就沈穩了。
技巧上,則是跟高音的特性相對,運用「後鼻韻」來讓低音厚實,也就是「ㄤ」或「ㄥ」的發音。你可以先發出「啊」的聲音,然後慢慢變成「ㄤ」,讓它呈現「ㄚ~ㄤ」的完整過程,你會在這過程裡找到,喉嚨在放鬆的狀態下發出的低音,放鬆的發聲,就能讓它厚實。
最後,再次回到心態,我們的心裡怎麼想,就會影響我們嘴巴怎麼講,聲音無法藏住人的思考習慣。培養自我覺察力,時常進行自我觀照,這是在改變習慣上非常重要的功課喔!
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亦師亦友的小芬老師終於出書囉!
幾年前因為讀者介紹的因緣,上過小芬老師的聲音課,實際體驗過她的魅力,認真覺得小芬老師是從聲音走向心靈的仙姑。
印象很深刻的是,老師從聲音就能夠辨別一個人的個性、職業、家庭、內在狀況。她曾經私下跟我聊天時說,聲音就像她的牌卡,她可以透過一個人的聲音,洞見很多人內在的議題。
我對這樣的見解非常有感觸,以前我也不喜歡自己的聲音,但上過課之後,意識到自己的聲音並不是不好,而是發聲方式反映了急躁的個性和不安全感,甚至沒有自信,因此能回過頭來,有耐心地接納自己,並且去和這樣的議題和解。
我很喜歡這樣的分析方式,不是拿字正腔圓的標準範本要我們去做到,而是追本溯源,從內心去根治,找到自己發「聲」的問題。
這麼具有特色的課程,現在在書上也可以看到,不用再喬時間上課囉,是不是相當值得!
特別摘錄了書上一小段講呼吸的重要,把它描繪成「把空氣當成金幣,飽滿的吸入身體吧!」看到腦中馬上就有畫面,這也是小芬老師擅長的地方--透過靈活的比喻和引導,讓我們能夠用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聲音上的弱點。
如果你也想透過聲音窺探內心,這本書推薦給你:)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發聲什麼事》,可以送給大家抽獎:)
贈書不是用「隨機抽」囉!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發聲什麼事》,因為想知道自己在聲音上有什麼盲點」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1/5(二)抽出一位幸運讀者,寄送這本《發聲什麼事》給他哦!
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集邀請到了嘎老師為我們來解答一些關於聲音的問題
傳送門:
Q1. 聲音超級沙啞該怎麼辦呢? ➞ 0:42
Q2. 可以做什麼練習來改善沙啞的聲音嗎? ➞ 1:29
Q3. 不喜歡自己的聲音怎麼辦? 要怎麼改善呢? ➞ 2:39
Q4. 我的聲音真的沒救了!!!? 音痴有救嗎? ➞ 4:39
Q5. 嘎老師歌唱練習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 6:42
----------
👉看嘎老師改造馬克瑪麗►►https://youtu.be/W4JtdprXB-4
👉看馬克瑪麗整嘎老師►►https://youtu.be/1-qDXwGDhEU
----------
🎵嘎老師的歌唱學習方案►► https://youtu.be/lEhhj7xmZ4o
🎵每天跟著嘎老師練唱►►https://missga.cc/plan/list
----------
👉馬上訂閱嘎老師►► https://goo.gl/FKy72U
👉觀看所有嘎老師的影片►► https://goo.gl/S8xehK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字幕與翻譯協力: https://goo.gl/CRMbBy
#聲音訓練 #聲音表情 #嘎老師
p.s. 聲音表情訓練課程不定期開課,詳情請密切注意【歐馬克】臉書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