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電火球不敢擔的責任,丟給時鐘扛?
今年大甲媽的遶境進香活動該不該如期舉行,各方爭辯多日,大甲鎮瀾宮昨天終於決定「延期」,俟疫情穩定再舉行。鎮瀾宮從善如流的態度,值得肯定;然而廟方自行取消活動,卻也凸顯政府不敢下令停辦的推諉態度。這點,對照昨天閣揆蘇貞昌拍板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提升到「一級開設」,卻仍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可看出相同脈絡。
鎮瀾宮方面原本希望政府做出明確決定,稱「若明令禁止就配合」;但政府卻希望鎮瀾宮自己「知難而退」,還派出徐國勇遊說其他宮廟延期表態,向鎮瀾宮製造輿論壓力。說穿了,蔡政府不想扛起「明令禁止遶境」的責任,深恐觸怒廣大的媽祖信眾,乃至失去基層選票。嚴峻疫情當前,政府行事還如此精打細算,輕巧迴避責任,實是民主政治「不可承受之輕」。
且看,同樣是宗教朝聖活動的管制,沙烏地阿拉伯昨天宣布暫停核發穆斯林赴麥加的朝聖簽證,以免朝聖者將中東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帶入境內,就是政府的官方決定,由外交部下令。中東地區近期疫情日漸擴散,除了伊朗已累計達二百多例,科威特、阿聯、巴林、伊拉克、阿曼等國也都相繼出現確診案例。到麥加朝聖是許多穆斯林畢生的重大願望,管制麥加朝聖勢必違背信徒的意念;但碰上疾疫流行,管制朝聖目的也是在保護信徒,不得不然。兩相對照,蔡政府不敢下令暫緩媽祖遶境,未免太過投機畏怯。
事實上,問題的重點不在大甲媽進香遶境要不要「知難而退」,重點在:疫情期間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大型活動要舉辦,哪些應該避免,哪些不必過度緊張,都有賴疫情指揮中心提出更明確的提示和原則,以便在不影響民眾生活的前提下仍有規範。但政府一方面企圖標榜「防疫成功」的太平景象,一方面又不斷下達各種禁令,不許醫事人員出國,取消學生戶外教學及畢業旅行,偏偏對於風險較高的媽祖遶境卻只能採道德勸說。這些矛盾作法,都凸顯政府避重就輕的投機心態。
舉例來說,政府下達「醫事人員禁止出國」的禁令,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即作成決定;但為何要求各宮廟暫停遶境進香,就迂迴曲折只能道德勸說?難道說,管制醫事人員的出境自由,比起勸阻香客從事易致感染的活動,竟是更輕易而隨便的事?事實顯非如此。政府之所以大膽限制醫事人員、卻不敢阻止信徒,基本上是基於政治盤算,認為「醫護人員可以得罪、而香客不能冒犯」,完全是民粹處理。
這樣的心態,反映在蘇揆遲遲不願將疫情指揮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也極明顯。陳時中作為「二級開設」的指揮官,表現平實穩重,受到民眾信任。但在處理若干高度政治性的議題上,例如他以「選擇國籍就要自己承擔」一語修正陸委會對「陸配子女」的返台規定,明顯只是被授意發言,卻留下「冷酷無情」的印象,這顯不符合「責任政治」原則。包括滯留武漢的九百多名台胞遲遲無法返家,明明是政府高層的責任,卻可能被算在陳時中頭上,對他也不公平。
觀察這場防疫作戰,民眾對陳時中的信任遠高於蘇貞昌;可見,人民知道「專業」比「官位」可靠。如今,蘇貞昌繼續任命陳時中為中央一級開設的指揮官,希望「電火球」是借重陳時中的專業,而不是把他當成擋箭牌。以目前的疫情發展,教育部、內政部、勞動部、經濟部、交通部、陸委會等部會都已高度參與防疫,如果做決策的是上級或他人,卻空把指揮官頭銜加在陳時中身上,很容易形成「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稱。一旦形成「做決定的人不必負責」或「負責的人卻沒有權力」的情況,那才是防疫作戰的大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3)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外交暨國防委員會質詢國防部長高華柱。林佳龍表示,看了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非常痛心,竟然把政治語言放在國防部總檢討報告中,國防部沒有立場談「九二共識」,這對國防部不利、對建軍戰力不利、對全民國防不利。「九二共識」就是造成「敵我意識淡化」的答案,沒有危機意識,就沒有全民國防!...
不對稱作戰舉例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言:2020大選網路戰況空前,國內外各方勢力交鋒。學者沈伯洋鑽研白領犯罪,並為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以維護數位民主為目標,與曾於前線操作輿論風向的黃祥儒(筆名),揭開資訊戰網軍面紗。
2020選舉在即,資訊作為新型態戰爭的媒介,已經悄悄地開打。Facebook日前在台灣成立戰情室,將去年選舉造成旋風的內容農場移除,也移除了不實行為的韓式粉專帳號。Facebook的積極行為固然協助了數位民主的鞏固,然而內容農場會大量更換網址,而且爭議內容產出並沒有延緩的趨勢,單一網站1天高達500篇垃圾新聞的產出現象沒有減緩。民主的威脅依然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垃圾訊息雖然無法透過Facebook散布,但仍有大量在地協力者用「複製貼上」放入粉專與社團,並且透過其他方式繼續散布在YouTube、LINE、Twitter等平台上。防不勝防的假訊息,每天沒日沒夜的從國外往台灣輸送。而這個國外,不是只有中國而已,甚至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等地。
或許人們會說,台灣自己內部也很會製造假新聞,國外製造的比例不高,根本不是問題。然而,這是真的嗎?
中國撒錢台灣製造
從2016開始,台灣的政治社群網路聲量就已經進入了不正常狀態,並在去年達到不可思議的境界。而以中國為例,其製造爭議訊息丟入台灣的「單位」非常多,官方單位就已經不少(國台辦、統戰部、解放軍、宣傳部、國安部……族繁不及備載),而且從2015就開始整備。更麻煩的是,「義勇軍」和「小粉紅」,這些人甚至不受控制,大量製造假新聞,只為了迎合自己的政治思想(俗稱「自乾五」),台灣去年12月廣傳法務部處理偷渡者的新聞,事實上就是地方性小粉紅所製造出來的。
攻擊方很聰明地規避掉粉絲專頁的麻煩,以大量撒金錢的狀態,讓想要賺錢的人「主動」幫忙散布爭議訊息,並且以觸及率高低來付錢。在這樣的狀況下,由於透過層層包裝,這些以營利為目的,只想要賺錢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成為爭議訊息的幫兇;除了幫忙散布,甚至主動製造來賺錢。
也就是說,許多看起來是「台灣製造」的爭議訊息,事實上是中國以撒錢方式製造出來的,更不用說那些已與中國交好的傳統媒體醜惡態樣。
而攻擊方有時候甚至不用製造內容,只要將台灣各政黨互打的訊息加以「極大化」。例如,筆者在地方性的群組當中,就常看到與統戰部相關的台灣團體,大量在早上8時到10時間,在LINE群組散布不實訊息,引用大量內容農場的文字或者各黨的YouTube影片,加以組合改造,藉此激化台灣對立。由於謠言傳播速度是正常新聞6倍,廣度可達百倍,因此再怎麼澄清,都是枉然。
當然,筆者並不認為一切都是中國的問題。台灣的政治體質不好,是讓中國可以見縫插針的主因,政府不加查證以及消極的處理態度,甚至會讓問題更惡化,也會產生連中國自己都沒預料的結果(如關西事件)。因此,在問題處理上,不可能只靠抵擋攻擊即可解決。
在整個資訊攻擊上,無論是有政治目的的官方,還是想賺錢的台灣人,或是在中間牽線的地方政黨或統戰組織,每個人都有自己目的在戰爭架構下運作,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牽涉到戰爭,因此也在這幾年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其中每一個「角色」,也非一個《反滲透法》就能夠完全處理的。
關鍵字與名人串聯
由於台灣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世界第一、社群軟體,如LINE、fb的滲透率都超過90%,為散播虛假資訊的資訊戰準備了良好的作戰環境。而中國也不避諱地利用社群軟體的傳播特性滲透台灣,釋放爆量的虛假資訊。
舉一個近期的例子,2019年12月17日開始,陸續有網紅接受業配,在Twitter、fb以特定的關鍵字「#宣告我的投票意志」,搭配手握拳放胸口的動作,發文內容則多以這幾年生活不順、賺不到錢、高房價為主。一度讓「#宣告我的投票意志」成為Twitter熱門關鍵字。
而會被揭穿是業配,是因為有網友發現,「手握拳放胸口」與特定的總統候選人常做的動作一致,便詢問其中一位網紅。網紅發現後,進一步揭露業配的內容,才讓大家發現,該「#宣告我的投票意志」關鍵字的發文為業配。而該網紅所屬的經紀公司,過去幾年曾被爆料有中資入股。
這讓人聯想起,中國在發生大事件時,一些名人都會在微博上,以特定的關鍵字,例如「中國一點不能少」、「我是護旗手」等,進行串聯。
很多台灣人使用YouTube時,應該都經歷過一種莫名的體驗,就是無論你平常收看的影片類型、習慣是什麼,YouTube在你的推薦清單中,常常插入與韓國瑜相關的影片。但同樣的收看習慣,使用日本或美國的跳板連線時,卻不會出現韓國瑜的推薦影片。
而這種情況,令人擔憂YouTube推薦影片的演算法,是否被破解且利用為特定候選人助選。臉書上購買網紅、虛增流量的情況,在YouTube上更為嚴峻。YouTube不透明的流量計算與贊助金流,讓中國介入的因素更難管制。
演算法的問題,可能還是小事。更令人困擾的是,在大量的誘因之下,許多YouTuber和粉專在2018年10月以後崛起或改名,粉專方面,雖然互動率下降,但發文暴增,顯然是要追求特定的績效。而有些YouTuber實況的觀看人數常超過千人,更常高頻地收到不少贊助。但同樣是網紅的陳之漢館長,粉絲數都是這些韓粉網紅的10幾倍,觀看人數卻常常只有3000-5000人,收到贊助的頻率更遠遠比不上韓粉網紅。這些異常現象,都讓人感到憂心。
筆者曾經查找過其中幾個贊助者的YouTube帳號,在其他社群平台中都找不到對應的真人,這部分還需要由社群平台的官方介入與研究,調查這些帳號背後的使用者以及贊助金流的來源,我們才能了解實際的情況。
養實況主做大外宣
而中國利用網紅實況主輸出大外宣並不是祕密。
近年中國不斷地以不對稱的高額價金,邀請台灣人到中國網紅基地接受網紅培訓課程,培養台灣人成為網紅實況主。而這些網紅實況主,除了在中國的特定平台開直播賺錢之外,還會在台灣人也看得到的社群平台,如fb或YouTube開直播吸引觀眾。在實況中,將中國所見所聞偷渡給台灣的觀眾。例如古秝安等。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在韓國瑜的YouTube直播影片,帳號留言的頻率與極高的觀看人數常常無法相匹配,留言處也常見到簡體字與轉成繁體字的中國用語,但中國是否利用YouTube作為資訊戰的跳板,這對第一線的研究者來說,已經成為非常實際的問題。
而LINE的情況相較YouTube又更不樂觀,由於LINE群組的封閉特性,所以研究更為困難。目前的滲透情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健康資訊或特價資訊等,吸引使用者加入LINE@官方帳號,並在 LINE@中傳遞虛假資訊;另一種則是由集團操作,成立地方群組,由朋友拉朋友加入,在群組中傳遞假資訊。
舉例來說,某個健康資訊的LINE@,會將各種偏方參雜在平常的健康保健資訊中傳給使用者,例如喝地瓜葉打牛奶,可以除三高。但熟知醫學常識的人,就知道這樣的偏方對除三高是無用的,反而容易造成結石或洗腎。
而這些健康資訊的LINE@,有時候使用的字彙會不小心透露出背後操作者並非是台灣人。
另一個例子,筆者曾加入7-8個花蓮的地方群組,每個群組大概200-300人。群組中的一兩個帳號,整天負責在群組中發送不利執政黨的謠言,例如,同婚通過後國家會滅亡、禁巴拉松是要害農民等,內容有文字、有圖片,偶爾還有YouTube影片。
而只要有人反駁,就會有其他帳號跟反駁的人吵架,過沒多久,便有人以群組裡不要談論政治,將反駁吵架的人移出群組。如此反覆操作,最後群組的成員不斷純化,只留下暗樁與純粹接收資訊的使用者。
純化群組留下暗樁
會發現這些群組背後是由集團操作,完全是個意外。某天,有人將翻群機器人放進兩三個地方群組,踢了一大堆使用者,創設群組的人將翻群機器人踢出後,又加了一位「工程師」進來,要求工程師蒐集群組內的使用者的聯絡方式,重新組建新的群組,而這兩三個地方群組,創社群組的人都不相同,但都由同一位「工程師」負責。
筆者好奇的加了工程師的LINE,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該工程師看不懂注音文,引起了筆者的好奇。而該工程師的顯示圖片剛好是一棟港口邊的建築,經過地理研究,該港口的實際位置在福建省。
這部分究竟是否有中國的介入,真的令人擔憂。
透過資訊落差,釋放虛假資訊欺騙敵方,一直是戰爭的藝術,而資訊戰就是這種戰爭藝術的複合體。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有超高滲透率的社群軟體,更加深加廣資訊戰的影響範圍。對此攻擊,國人不得不防。
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祥儒╱網路公司前成員
不對稱作戰舉例 在 張甄薇 Vivi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觀點】誰是2020「不對稱戰爭」最後的勝利者? 20191130
作者 張甄薇(TVBS新聞網觀點評論)
史上頭一遭!當韓國瑜日前公開呼籲韓粉「民調唯一支持蔡英文」,全社會一片愕然!當批判聲、讚嘆聲同步在輿論市場炸開,當前最令人好奇的是:距大選約三十多天左右的時間,接下來各家做出的總統大選民調,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神奇數字?
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沒有人知道飛出盒子外面的,究竟是「希望」或是「瘟疫」?能確認的是,當韓總一聲令下,佔民調約三成的韓粉及支持者,瞬即潛入民調叢林,打起非正規的游擊戰!這一記台灣選舉史上最高明的險招,究竟會讓蔡總統民調一路飆高、最後卻輸掉選舉?或是一如民調順利連任?未來一系列「走鐘的民調」將會呈現什麼樣的數字樣貌?讓人充滿無限的想像!
左踩筋斗雲、右踏風火輪,韓國瑜在全台傾聽之旅回防高雄的第一天,一連趕了八場高雄立委參選者的鐵人行程,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尤其二度造訪的屏東街頭竟跑出了三萬人,連韓國瑜自己都嚇了一跳,彷彿2018年銳不可擋的韓流,又將在高雄、屏東風風火火地上演。
然而,正是這種街頭民氣超高、民調奇冷形成的「冰火兩重天」奇觀,讓當今的總統民調,成了全台最大的數字謎團!
明明所到之處,韓國瑜支持群眾總是人山人海、熱鬧滾滾;蔡總統全台跑透透,卻時不時得仰仗遊覽車和便當全面動員,開講時用讀稿機,遇到民眾抗議當場架離,令藍軍大惑不解的是,為何成千上萬群眾暖乎乎的民心,換來的卻是冷冰冰、快進入加護病房的低迷民調!
時間回到今年8月,儘管民進黨仍陷私菸案疑雲,蔡總統民調卻能從一路落後到逆轉勝,緊接著,大選藍綠民調差距,從8月下旬就逐步擴大,從9到10月,不論是一再爆發綠營權貴酬庸、高鐵三百萬疑雲,在藍營並無重大爭議事件下,蔡韓間的民調差距不僅沒有收歛,剪刀缺口卻越開越大。
當10月16日韓國瑜宣布暫時請假三個月,展開全台傾聽之旅,藍營在「民調的困惑」上緊繃到了最高點。
韓陣營曾公開表明,當韓國瑜正式請假投入大選,目標預計在十一月底前,將藍綠間的民調差距追平;然而,正當傾聽之旅不斷推出教育、社福及能源等政策,內部民調已逐步止跌回升,藍營卻爆出「不分區之亂」,加上外有綠營推出一系列所謂「豪宅案」、「烏龍共諜案」、「砂石案」針對韓國瑜抺紅抹黑,讓緩步爬升的民調,一直欲振乏力。
儘管如此,最令各界不解的是,為何各路民調機構,近乎不分藍綠,當以國政配比起蔡賴配,開出來的民調數字,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且差距擴大的速度,沒有最離奇,只有更離奇!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平日不做民調的親綠媒體,竟也選在綠營推出一系列真假難辨的打韓事件下,製作一份蔡賴配49.95%、國政配19.49%,差距逾30%、堪稱史上差距最大的民調數據!其中和藍營內部的滾動式民調相比,特別是在中部地區,更天差地遠。
究竟是眼前活生生看到的「民心」,還是所謂大數據測出的「民調」,才是最貼近投票行為的民意?究竟是誰欺騙了誰?而誰才是2020年大選最後真正的勝利者?從原先希望「民調追平」,韓國瑜將戰略調整180度轉變為「民調通通送給你」,除了綠營跳腳,外界霧裡看花,不僅好奇究竟這韓國瑜葫蘆裡賣的又是什麼藥?
事實上,從韓國瑜天外飛來這一計「民調給蔡、票投給韓」的超級陽謀,顯然韓國瑜終於覺悟:在「民調」這場戰役中,藍綠從頭至尾,打的是一場典型的「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
當國家機器、政府行政資源悉數掌控在綠軍手中,藍軍想要出奇致勝,套句韓國瑜常說的:唯有非典型的作戰模式,善用「巧」力,以創新思維,才可能以小搏大,險中求勝。
自1996年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大選,各式民調已成為選舉開票前,影響真正投票行為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尤其是越接近大選前的民調,也已成為觀測大選藍綠風向、影響投票者信心、甚至是助長謠言擴散的數字工具。
舉例來說,能影響民調結果的變數,從母體採樣、手機或市話,乃至問卷設計,對民調結果,影響相當大。以人為操作出具有「帶風向」的「魔術民調」來說,在民進黨黨內初選蔡賴之爭就已初試啼聲,單看賴清德是如何從一開始遙遙領先,到後來民調被完全碾壓,唯他自己點滴在心頭。
坊間也盛傳,綠營早已透過電信公司等管道,掌握曾參與韓國瑜初選五場造勢的百萬韓粉手機SIM卡資訊,只要將這些韓粉手機,大量剔除在各大民調機構採取樣本的電話號碼母體之外,無論進行電訪的機構是偏藍或靠綠,最後電訪出來的結果,都會對藍營不利。
最典型的「不對稱戰爭」,常被美國軍事戰略專家,用來評估兩岸之間嚴重失衡的軍事力量,在戰略上,台灣早已不能跟中共「硬碰硬」,盲目從事軍備競賽,反而要以創新作戰思維,在既有環境下取得相對作戰優勢,才可能出奇致勝。
又如同1955至1975年開打的越戰,面對強大軍備和資源的美國軍事超級強權,越共打的正是一場典型的「不對稱戰爭」,然而,這場讓超過5萬名美軍魂斷越南叢林,最後逼使美軍黯然退出的殺戮戰場,百分百發揮叢林野戰的「越共游擊隊」居功厥偉,他們證明只要戰略得當,小國游擊兵,依舊能夠讓世界軍事強權灰頭土臉,黯然敗北!
當前藍綠選戰,又何嚐不是一場「不對稱戰爭」!從綠軍以執政優勢掌控國家機器,挾龐大政府行政資源,對戰百萬庶民起義,尤其在大選開票前「民調」這種資源昂貴的戰役上,衣衫襤褸的藍軍和衣冠楚楚的綠軍,根本沒得比!若想出奇致勝,韓國瑜帶領的數百萬韓粉游擊兵,與其和掌控國家機器者「硬碰硬」,不僅可能面臨查水表,未來一旦被「點名做記號」,生活恐後患無窮。
想通了自己也能反身左右「民調」的戰略,想要和敵營玩一玩民調,也許就只要說出這樣的一句話!
當韓總臉書一聲號令「民調唯一支持蔡英文」,瞬間全台數百萬韓家游擊兵,全面潛藏進龐大的民調叢林野戰裡,敵明我暗,聲東擊西,反倒讓向來將民調玩弄於股掌的民進黨,迷失在民調叢林中,分不清敵我,也認不出藍綠。
如同韓國瑜向所有韓粉游擊兵發出的《夜襲》通關密語:「只等那信號一亮,只等那信號一響,我們就展開閃電攻擊,打一個轟轟烈烈的勝仗! 」2020年1月11日,正是韓國瑜發給海內外支持者的「穿雲箭信號」。
無怪乎當韓國瑜喊出「民調唯一支持蔡英文」時,綠營要角卻個個氣得跳腳,現在也終於了解,為何韓國瑜會冒出「得民調,得痔瘡」這個庶民金句。無論綠軍主導的民調優勢多麼出神入化,縱使某一天獲得100%的完美民調,都可能仍會輸掉整個選舉!就如同民調再高,仍然會像「得痔瘡」一般,坐立難安!
究竟誰才是2020「不對稱戰爭」最後的勝利者?1月11日即將揭曉。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42893
不對稱作戰舉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13)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外交暨國防委員會質詢國防部長高華柱。林佳龍表示,看了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非常痛心,竟然把政治語言放在國防部總檢討報告中,國防部沒有立場談「九二共識」,這對國防部不利、對建軍戰力不利、對全民國防不利。「九二共識」就是造成「敵我意識淡化」的答案,沒有危機意識,就沒有全民國防!這是根本對我們國安有極度的傷害。
林佳龍指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邏輯矛盾之處,首度放入「92共識、一中各表」:序言指出「中國解放軍是最大威脅」,但卻又說因環境關係「敵我意識淡化」,還稱現在台海是「60餘年最和平穩定狀態」,邏輯矛盾!
林佳龍對於這次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是我國防最高戰略指導文件,缺乏國家安全的戰略,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
林佳龍詢問高華柱,政府有沒有國家安全戰略?沒有!如何檢視國防總檢討報告? 林佳龍表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是參考美國的制度,美國總統在新任期開始後,美國國安團隊會先提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書,後美國國防部會提出『四年國防檢討』報告書,方可瞭解國家戰略方向及發展趨勢。
林佳龍指出,我國防最高戰略指導文件,對內具有指導建軍整備方向的功能,對外有助國內民眾及國際了解政府國防目標。他說,他參與民進黨執政時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具有清楚的體系,先有上位國家安全的大戰略,才有國防總檢討報告。他說,現在缺乏國家安全的戰略,現在的國防總檢討是無頭的報告,顯然馬政府不重視,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馬政府一方面不願做,一方面做不出來!林佳龍要求高華柱,要反映回去給馬總統,「趕快救回來」,不然總檢討報告,只是在作文比賽。
林佳龍再次指出,戰略報告會反映在政策、預算、武器採購、軍力部屬,這次的國防總檢討報告(QDR)像「國防報告書精簡版」,頁數比前次二○○九年QDR要少1卅頁,沒有提出新的國防戰略、政策,相關目標完全沒有任何具體作法,淪為「紙上談兵」。內文提到創新不對稱戰力、海空聯合作戰、反制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能力,制海反登陸,都沒有提出具體作法及進度?未來要採購、自製的武器裝備是什麼?怎麼達到「有效嚇阻」?這是堆砌!經不起考驗!
馬政府沒有「國家安全報告」大戰略,QDR淪為「紙上談兵」:一般檢視各國國防戰略,會先由國家安全的大戰略著手、再來國防戰略政策的探究、最後才是軍事上的安排:調整「五年兵力整建」、「十年建軍計畫」。但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
林佳龍舉例,此次報告淡化中共軍事威脅,二○○九年QDR有八頁的篇幅描述中共對台威脅,並具體舉出事例,如「廣西、福建與江西組建射程涵蓋全台的新型導彈旅」。但是今年QDR中共軍事威脅篇幅僅有三頁,未詳述對台威脅具體細節與針對性武器的部署情形,僅原則性談及其建軍方向。
林佳龍痛批,今年QDR不再提我方反制 (攻勢)能力,前次QDR指出,在聯合截擊階段,將運用「防禦性反制戰力」,攻擊敵重要軍事目標以及在港口集結與裝載的兩棲登陸部隊,後續再殲敵於海峽半渡之際;但是今年僅描述將聯合三軍戰力,集合優勢兵火力,實施重層攔截,擊敵於半渡。拿掉「防禦性反制戰力」,是否代表不再進行飛彈增程研發?高華柱回復,國防部仍進行飛彈增程研發。
高華柱表示,大方向是指導的方向,這些內容是請教國防委員及學者專家共同的建議。林佳龍反問,「為什麼不去遵循李總統、陳總統等三軍統帥長期國家戰略利益的遵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Q61u9agJT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bJGJ6C4oUq6fmXWH3yidyvx1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