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留魂之碑」----人的善意能跨越時間]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是有點感人的灣生小故事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只是一塊很普通的石碑。
它座落在成大博物館前方的草皮上,雖然體積也不小,但存在感就是意外的低
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塊石碑,讓我每次回來台南
這裡就變成我必定造訪的風景,上週末回來當然也不例外。
畢竟,它一直在告訴我一件事:人的善意,也許真的能穿透時間
.
事情的源頭是在兩年前,那時剛好有篇新聞
說到有一位叫做泉美代子的灣生,在戰後回去日本70多年後
毅然決然在自己遺囑中把自己一半的財產1千多萬台幣,全部捐給成大。
.
這是成大第一起牽涉到日治時期的捐款,不過其實聽起來也還好啦
畢竟很多人都會捐錢給母校啊。
不過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了:成大不是泉美代子的母校
離開台灣時她才12歲。這所學校跟她唯一的關聯,就是她父親百瀨五十曾在這裡教過書。
.
為.什.麼??
為什麼會捐錢給老爸工作的地方?
在他們這些人的心中,這所學校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
[鳳凰樹下的記憶]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樣的日本人其實還不少
前博物館長指了指博物館前面的石碑,它上面刻著《回憶八十年》
就是當年的灣生在2011年集資捐贈,以慶祝成大八十年的校慶。
.
那時的大禮堂人山人海,一群差不多八、九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
吃力地揮著手上的校慶紀念帽,一邊走進偌大的講堂內。
在場全校師生掌聲雷動,上一刻才開開心心揮手的老人們,
突然就開始抽著鼻子,斗大的淚珠隨即掉下......
.
這群老人正是整個成大校史上最早的畢業生。1945年,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一名校友藤原一矢回憶,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那一天:
「那一天,台南高工上空一片晴朗,
僅餘幾朵夏季白雲漂浮,連日的空襲像是虛言般嘎然而止。
......有些人握拳摀眼,忍住眼淚和嗚咽聲,但我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
隨後國民政府接管了台南高工,並規定遣送所有的日本學生及教員
而且每個人只能帶相當於一個背包的家當,和台幣100元的旅費回家。
回到日本3年後,一群畢業生聚集在教授家中,突然有了成立同窗會的想法
最後終於在東京成立了台南高工同窗全國大會,成員多達一千多人,
最後更以校徽上的鳳凰樹為同窗會取名:
.
「鳳木會」。
.
[跨越時間的善意]
不過,為什麼這群日治時期的學生這麽感念在這裡讀書的時光?
當然每人原因各有不同。但原來在戰後還發生了一件事,
至少成為部分人一輩子感念成大的原因。
一切,都起源於戰後第一任校長王石安的一個決定。
.
1946年初,37歲的王石安頂著留德航空學博士的光環來到台南。
原本政府文教顧問還跟他說:這所學校是一所夠水準的學校
規模、設備、圖書都很完備,當地人士對這所學校非常重視
所以想來想去,就只有你了~~
結果一來到學校後....啊咧?
.
學校在哪?我只看到一堆瓦礫啊啊啊!!!
原來當年的台南高工因為是機械重地,早就是盟軍重點轟炸目標
等王石安左望右望,全校看不到一扇完整的窗戶
舉目所見一片斷井頹垣、遍地磚頭淒涼,
運動場上,到處都遍佈數百個彈坑。
.
王石安就在這種淒涼的環境中開始了台南工學院的重建工作,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人才問題
所以他在抵達學校隔天,立刻就下令:留用所有日籍教員。但現在有一個問題:
教員可以留下來,那麼教員的家人及子女怎麼辦?
嚴格說來,王石安其實是可以不用考慮這麼多的,但他考量再三,終於決定:
一樣留下來!
.
不但要留下來,還要讓他們也有受教育的權利!
.
1946年,王石安請示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之後正式成立「省立工學院附設日本人中學校」
學生就是日籍教員的子弟。就因為這樣一個決定,
這些日籍子弟得以在台灣繼續未完的學業。2011年的校慶裡,
一位曾經就讀日僑中學校的學生深谷壽美子語帶哽咽,右手撫在胸前
向成大致上深深的謝意,一邊用流利的中文說:
.
「你們學校讓我們被打敗的日本、被看不起的人,
有這麼好的環境讀書,重視我們、讓我們受教育,我真的很感謝......」
.
[留魂之碑]
日中學校是一件幾乎已經被歷史遺忘的事件,但是曾在裡面就讀的昔日學生
卻一直記著。雖然最後好像王石安鬧出了些風波,最後黯然離開成大
但就是當年這樣的一個小小善意,穿透了時間、也跨越過國籍。
.
之後,我在訪談錄中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百瀨美篶。
這位女士是日中學校的班主任,也就是泉美代子的母親。
設立日中學校的決定,讓美代子在台灣的生活得以暫時延續。
不過很可惜的,不久後就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國民政府決定遣返所有日籍人員,還成立不到一年的日僑中學校也跟著結束。
.
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泉美代子一輩子對成大、對台南念念不忘呢?
我無法回答,但看著文獻中那群成長的灣生們,想必是在這裡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記憶吧。
這塊石碑,就是鳳木會留給台南最後的記憶
在揭碑儀式時,鳳木會會長濱壽夫表達了日治時期的學生,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授業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
雖然接下來也要離開台灣,但希望隨著這塊石碑,他們能將自己的魂魄永留於此。
.
「這塊碑沒有名字,但我私底下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博物館的褚老師說。
「什麼名字?」我問。
「『留魂之碑』。」
.
突然我看到一段,在八十年校慶那天
一位最後的鳳木會員玉孝男先生的一段話
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我生於台灣,在台南就學成長,這裡是我的故鄉,」
他舉起手來,把自己的身體劃成二半,很激動的說:
「這一半是日本人,另一半......
.
是台灣人!」
.
PS:圖片翻攝自成大校友會刊《成人之美》
另感謝成大博物館褚晴暉老師提供素材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潮州澹浮文物收藏院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溝通兩岸關係,促進中泰文化交流的宗旨,由泰國春府博他耶(欽賜)淡浮院院長郭豐源先生倡議,眾多海內外俊彥熱烈響應捐資建設的一座開放式收藏院。入口是一座聳立的大石牌坊,三門歇山頂建築,高16米,氣勢恢宏磅礴,正中題“東粵菁華”,兩側分別書有“金聲”“玉振”,皆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牌坊到正殿是三進石階,院內花圃簇擁著石雕的麒麟、青獅、盤龍及鐵牛等吉祥物。巍峨瑰麗的正殿建築,重簷出閣,琉璃飛瓦,四支玫瑰紅的花崗石柱,穩重莊嚴。正中匾額“澹浮院”三個流金大字,屬清朝末代皇帝之弟溥傑所書,門外掛的木刻對聯“遠望觀雲,登高視野”,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親題。殿內藏有儒道釋各派文化的代表文物。遊覽淡浮院,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主殿兩側長廓“中國歷代書法碑林”。這裡彙聚了上起商周、下迄當代的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令人須臾間,盡覽五千年法書;旋足地,可觀四海寶藏,彌足珍貴。碑廊上方廣場,矗立著交泰殿,是淡浮院主要收藏展覽大殿。“交泰”中與北京故宮藏寶璽殿名相同,均取自《易》經“天地交泰”之意,但此處另有中泰文化交流之意。殿內有泰皇親賜《瑪哈蒙空佛像》一組金佛以及中華文化代表文物。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為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著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慣。“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工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一般都是放半壺,沖過後茶葉會展開,剛好呈一壺滿的狀態。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滾燙的熱水灌進壺裡,馬上沖出來,頭道茶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三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工夫。工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898年,在康梁維新變法的直接促使下,鄧家仁(字君壽)、鄧家讓(字恭叔)兩兄弟共同創辦了廣東首家民辦新式學校,取名時敏學堂,寓意敏於時務。現舊址旁建有時敏苑,立有石碑。唐荔園,建于清道光初年,是西關最早建的園林之一,它與後建的海山仙館、小田園、景蘇園等,合稱為“西關四大名園”,名傳於世。園主丘煕,廣東南海人,是道光年間接種牛痘的名醫,故唐荔園與主人齊名。
荔枝灣涌是廣州一著名景區,曾有古詩寫道“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這句詩描述就是荔枝灣涌。古時候,這裏的水鄉美景曾是嶺南第一景,也是著名的荔灣艇仔粥的發源地。重建開發之後,荔枝灣重現了嶺南水鄉的風情。荔枝灣涌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泮塘一帶,是西關涌和荔枝涌幾條河道的總稱。遊玩的方式可以隨意逛逛散步或者是坐荔枝灣遊船。從泮塘路進入,沿著河涌遊逛,在文塔廣場和梁氏宗祠門口可坐荔枝灣遊船遊覽,在船上可品茗和品嘗廣東點心。沿岸主要景點有文塔廣場、荔灣博物館、西關大屋區、陳廉伯公館、荔灣湖公園、何香凝博物館、小畫齋舫等。可以看兩岸富有嶺南特色的建築風格。在文塔一側有旅遊諮詢中心。如果選擇隨意走走,可以沿著恩甯路看著那古舊的建築,一直看到那桃紅柳綠的荔枝灣涌。然後在河邊買上一份泮塘五秀之一的馬蹄做的馬蹄糕或者是馬蹄爽,感覺很正。不飽的話還可以去旁邊的荔灣湖公園吃上一碗艇仔粥。廣州的文塔又稱文筆塔、文昌塔,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逢源涌畔,是一座六角形金字尖頂瓦木建築的古塔。文塔坐北朝南,磚木結構,是廣州市區內唯一的功名塔。塔高13.03米,底座為石腳。塔身為東莞大青磚所砌,每面寬2.5米,塔圍共15米,直徑5米。二樓腰淺處有小檐,全塔檐口均設素色瓦當和須瓦。頂尖的陶塑葫蘆高達2米。塔身窗花裝飾樸實小巧,用白鱔土製成。塔首層門頭和二樓窗頂各嵌有「南軸」和「雲津閣」字樣的楷書石刻,隱含振興文氣、平步青雲之意。其整體風格與琶洲塔相似,也與香港新界聚星樓相似。塔內原供奉有魁星,即文曲星,一手捧斗、一手執筆。相傳誰人被此筆點中,便可中科舉功名,故建築外觀酷似一支向上筆尖的形狀。過往曾在塔附近發現有「古之花塢」石匾一塊,還有半副刻有「祀崇花塢樂平康」字樣的石聯,證明文塔所在之地為南漢國王花塢故地,而這兩副石刻在文化大革命之後便下落不明。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在 宏展雕刻有限公司匾額木匾賀匾宮匾雕刻代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宏展雕刻有限公司匾額木匾賀匾宮匾雕刻代工added a new phot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