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30的網紅陳美濤Tomat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烏金血劍》是黃易早期作品,水準當然不及他的成名作《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但當年拍電視劇,起用周慧敏來飾演女主角,可見受到多大的重視! 不過因為劇情設定,周慧敏的角色,居然死得又慘又冤枉,令人深感不值! 陳美濤FB: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0728chan...
不枉小說 在 陸劇星球-Lujusta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啟航當風起時|豆瓣8.5分!是近期少數開高分的戲劇! #吳磊、#侯明昊 表現很亮眼,你也看好他們前程嗎?http://s.lujustar.com/3puvu4
不枉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妄想症女孩】(3)
(1)https://bit.ly/2WcpAsI
(2)https://bit.ly/3uj3KjW
「我意思是,素清才剛去世,我們昨天還穿著去殯儀館的西裝,儀式剛完你就離開,說要開始將這份劇本拍出來,這樣太突然了…」
「會很突然嗎?」唐老闆。
「當然啊,要不是我在舞台劇有相熟的團隊,一日時間哪有可能齊集所有工作人員,再加上這份劇本…任誰都會怕被詛咒牽連啊。」牛佬差點就把「現在找到女主角所有人都鬆一口氣因為詛咒只會應驗在女主角身上」這句話衝口而出。
「是這樣嗎…那真是謝謝你了。」唐老闆。
牛佬鼻孔擴張,生氣得耳朵幾乎像火車般噴出煙霧:「你明白嗎?!舞台劇不是你想像中這麼簡單!」
唐老闆錯愕了一下,眼神深邃地望向別處,似是回憶著往事,驀地露出淺笑:「素清說過,只要肯踏出第一步,老實地朝目標進發,不管走多少冤枉路,最終都會走到終點。」
牛佬是素清的哥哥,用去世妹妹的說話來說服他,自然沒法反駁。
牛佬重重嘆一口氣,便回到排練室,他明顯感覺到整個排練室的氣氛變了,大家都假裝忙著手頭上的工作,連最喜歡偷懶的小白都拿起道具使勁地擦拭乾淨。
終於,他找到令氣氛突變的源頭。
女主角林嘉善回來了。
*(下一頁)*
從小時候我就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會特別幸福,亦相對地有些人會特別不幸,我彷彿像個「厄運病源體」一樣,以我為中心點不斷將厄運擴散開去,感染著周遭的人。
我的父母第一個受到感染,在我很小時候就意外去世了。父母的兩個家庭召開了家庭會議,討論應該由誰來接受我的撫養權,我坐在一旁聽著他們將我推來推去,這邊說經濟狀況負擔不了,那邊說已經有兩個子女照顧不來。
如果沒人接收,我就會被送往孤兒院,大家如此煩惱,只是因為過不了良心責備,但他們的眼神很明確地告訴我,我是個麻煩的存在。
經過一番討論,最後由我母親的姊姊收留我,直至成年為止。在阿姨家裏生活,他們幾乎完全當我不存在,起居飲食我都由自己打理,當我們共處一個空間,他們便只會用眼神來談話,我非常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整天躲在房間裏,當我在房間裏,才會聽到他們輕聲交談。
所以,如果我想得到幸福,就得靠自己「幻想」出來。
我的房間本來是一間雜物房,搬走幾件大型傢俱後,勉強騰出空間讓我生活,可能在阿姨眼中,我就跟雜物沒有兩樣。
在這個狹隘幽暗的空間,我可以盡情幻想出玩伴、朋友、甚至家人。在我的幻想世界裏,我的父母永遠不會死,也會永遠愛我。
這些幻想出來的小伙伴,陪伴我渡過艱苦的日子,在我成年的那一天,我便搬了出來自住,阿姨也沒想到我會這麼乾脆。長期幻想,逃避現實的後遺症是,我的思維漸漸傾向幻想的那一邊,現實對我來說只是痛苦的根源。
亦因為我將幻想出來的角色看成真實,令我的生活造成不便,我看過幾個精神科醫生,但他們都不明白…
我只想分辦出「真實」和「幻想」,而不是讓幻想消失。所以,我不久就放棄吃醫生開給我的藥物了。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分不清楚幻想與現實,還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遇到一個演戲老師,他一眼就看上我有演戲天分,還不斷死纏爛打說一定要我試試看。
我並不討厭他,但當我跟他坦白說自己有「那個病」的事,希望他可以放過我,遠離所有人才是我這個厄運噴水池應該做的事。
「哈哈!有什麼關係!最好的演技就是沒有在演戲!因為你完全投入角色了!」
結果,我得到了更多演出的機會。老師是個有婦之夫,在外國有一個芭蕾舞老師的妻子,還生了一個可愛的胖寶寶。
每次老師展示女兒的照片,他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我總是將自己投射在他女兒身上,如果我是老師的女兒,那有多好。我對老師有著特別的感情,但我很清楚,這並不是愛情,也許只是渴望父母的愛。
有一次我終於禁不住脫口而出:「老師,我想見見妳的女兒,可以嗎?」
「這…不太好吧,哈哈,她啊~害怕陌生人。」
我提出要求時,我注意到老師表情微妙的變化,他害怕我會傷害他的女兒。
那次之後,老師便漸漸疏遠我,我「那個病」亦開始發作,將我與老師的關係在一夜之間徹底搞垮了。
「嘉善啊…妳…突然出現在我家門,這不太好。」老師。
「老師不是說過,可以隨時找你嗎?」
「但…妳會嚇怕我的家人。」
「我很可怕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對老師有特別的感覺,但我知道不是愛情,也沒有拆散你們家庭的意思,但最近,我終於找到原因了。」我熱切地說,彷彿小孩終於找到謎題的答案一樣。
「什麼原因?」老師冷冷地回答,不時回頭望向屋內。
「我找到一個師傅,他能幫人看前世今生,他說我的前世有一個未婚夫,但因為當年正值戰爭不斷的年代,我們才被逼分開…」
老師重重嘆一口氣:「這全都是妳幻想出來的吧?」
「不!那是真的!老師就是我前世的…」說到一半,老師打斷了我。
「嘉善,我不介意妳有妄想症,但有時候,妳該醒醒了,分清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真實。」
說畢,老師便返回屋內,之前也沒再接聽我電話。
我不斷回想,到底我有沒有找到那個師傅,他是真實存在的嗎?連我自己也沒法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
(待續)
2000 like達標 故事繼續~!!
《HElllO》原著小說,10月22日同步出貨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不枉小說 在 陳美濤Tomat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烏金血劍》是黃易早期作品,水準當然不及他的成名作《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但當年拍電視劇,起用周慧敏來飾演女主角,可見受到多大的重視!
不過因為劇情設定,周慧敏的角色,居然死得又慘又冤枉,令人深感不值!
陳美濤FB: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0728chan/
不枉小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來源,來自於多年前我在『有聲書評』裡面的一個來賓,他是一位作者,她的名字叫子瑜,Jennifer。
她多年呢旅居在國外,然後呢她為閱讀這件事情做了很多的事,比如說她結合了一些線上跟線下的力量,特別是喔世界這麼大,她卻是在全世界各地去建立很多的讀書社群。
比如說東京啊、橫濱啊、墨爾本,那她呢也成立了一個叫「Cocoon link」這樣的一個社群,專門為異鄉的閱讀者服務。
所以呢我受到她的邀請,在一個非常感動的狀況底下,答應了這件事情,答應什麼呢?在她Cocoon link的社區裡面,有一個企劃叫power Q&A,就是呢收集很多人的問題,然後去找適當的回答者,去回答這些問題。
那你要知道,當我答應回答她問題的那一刻,其實我還不知道我被問的是什麼問題,所以是有點挑戰的,可是呢她告訴我在這個企劃裡面,似乎我是第一個回答者。
所以呢有一點榮幸,有一點想說那既然是第一個,如果回答的有什麼不周延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太被責難吧!
所以呢無論如何,從各個角度來看,不管是支持閱讀的推廣,或者是能夠回答一些人心裡的困惑,那我都想說可以盡力的來試試看。
在我答應這個邀約之後,我就收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唸給大家聽,我按照發問者的原文來唸給你聽,他說:「人為何堅強,都受過傷,那未痊癒的何如?」
幾個關鍵哦,人為什麼要堅強,受傷,痊癒,那該怎麼辦?
其實當我收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靜下心來想了一兩天,我到底要從什麼角度來回答他,其實反復在我心中浮現的就是我經常在教學,或是跟很多朋友互動的過程當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叫做:「長出自己的力量!」
那為什麼用這樣的一個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呢?其實是呼應到「堅強」,人為什麼要堅強?其實這是一個好大、又好棒的問題!
可是當我們對於「堅強」的理解,稍微有一點點偏差,或者稍微有一點點,不管你說它是矯枉過正,還是用力過猛的話,往往堅強為我們帶來的不是一種更有力量的感覺,反而是會讓我們覺得很有負擔,或者是因為堅強,我們可能損失了更多!
所以回到為什麼我會直覺的想到,長出自己的力量,其實長出自己的力量,或許你在表面上聽起來這跟堅強好像沒什麼差別,那我就趁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心中,所謂「長出自己的力量」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時候要定義一件事情,直接說它是什麼?有一點困難,所以可以反過來,先說它不是什麼。在我認為「長出自己的力量」,它其實不是一種對抗的心情,你會發現我們一想到力量,好像就是要跟別人比力氣,好像就是要跟別人來凸顯出自己可能是更有能力的、更堅強的!
可是呢「長出自己的力量」,在我的認為,一旦是用這個角度出發,它就會變成是一種對抗,你彷彿有一個假想敵,彷彿有一個對待你不好的人,或者彷彿有一個你在他面前,你希望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為對抗的出發點,打個比方吧,就像是矛跟盾的故事一樣,假設你到處宣稱你有一個無堅不摧的盾,這個時候任何一隻矛都想要上來撮看看,那請問一下,無論你要堅強還是要有力量,就是你生命想達成的目的嗎?
今天你的堅強或力量,卻吸引了很多人都想要攻擊你,這是不是會越活越辛苦呢?所以在我認為「長出自己的力量」,它不是用一個對抗作為出發點。
那當然第二個,它也不是為了去證明些什麼,很多人想要出自己的力量,就像我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我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做很多的努力,只是為了向我的父親證明,我是一個有能力的、我是一個優秀的、我是一個足夠好的兒子!
可是透過這樣的一個出發點,不管我得到了什麼,我成就了什麼,其實我並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當我的力量和堅強,沒有辦法帶給我真正的快樂,那請問這力量跟堅強,不就是一個反而會扭曲我的原因嗎?
所以呢當我們要試圖長出自己的力量,不管透過學習,還是透過閱讀,如果你的內心一直住著某個你要對抗的人,某個你想要證明的事情,那這一切的結果都很有可能讓你越努力,但是卻愈挫折!
所以我說了長出自己的力量,不是為了對抗什麼,也不是為了向誰證明些什麼?那到底長出自己的力量是什麼呢?
好,那我就跟大家說了,其實我認為「長出自己的力量」,它是一種喜歡自己的姿態,特別強調喜歡自己喔!所謂的力量,它其實不是指涉於他人,它甚至不是指涉於你所存在的一個文化。
如果你能夠活出喜歡自己的狀態,喜歡自己的姿態,喜歡自己的角度,那麼這樣的一個力量,它就會帶著你的生命,持續的朝向自己想要的祝福前進。
所以當我一看到那個問題「人為何堅強?」的時候,其實是對於這位發問者,是有點心疼的。十有八九的人在講「為什麼要堅強?」,他其實心中並不是不想堅強,而是他對堅強這件事情,感覺到好挫折。
然而挫折的來源,不也就來自於我們要一直去對抗、一直要去證明嗎?其實你可以堅強,你可以有力量。但是它的來源必須是,你喜歡自己的姿態,人為什麼要堅強,因為你要喜歡你自己,這一份喜歡是你自己給自己的喜歡。
如果接著往下談,每個人都受過傷,在成長的過程裡,我相信這裡指的傷,是心裡的傷,但是呢有些傷是很難痊癒,甚至會留下疤痕的,那這時候該怎麼辦?
我雖然不知道發問者的生命經歷了什麼,可是呢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呢是上官婉兒的故事,她是在武則天時代,受到武則天很器重的一個大臣,她是一位女性哦,那在武則天那個時代,女性是可以當官,而且可以當大官的。
那上官婉兒呢在跟著武則天的過程當中,有一次因為她做錯了一件事,她被施予墨刑,什麼叫墨刑呢?簡單來說喔就是刺青,刺在哪裡?刺在臉上。
所以上官婉兒因為犯錯在額頭被刺了一個印記,那其實這種刺青,對現代人來說好像覺得沒有什麼,可是對古代人來說,其實這種刺青特別在臉部的刺青,它是一個恥辱的象徵。
它雖然不是像剁手跺腳,這麼殘忍的刑罰,對你有這麼大或者是具體的傷害,但是它卻會在你的心裡烙下這一輩子的恥辱。
所以呢上官婉兒接受這個刑罰,其實在那個時代底下,它就是一個脫去不了的恥辱印記,可是呢上官婉兒心念一轉,既然我頭上的這個標記就一輩子洗刷不掉,不如我想辦法去美化它吧!
所以呢她在額頭上面畫上的梅花,以這個標記為中心,這就是當時很流行的叫梅花妝,她成了當時上層社會侍女當中,爭相模仿的一種妝容。
或許回到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生命裡曾經受過的那些傷,特別是心裡的傷,它在深層的意義上,其實跟墨刑是一樣的,因為它為我們的心裡,烙下了那不可抹滅、不舒服,甚至於是恥辱的感覺。
然而如果回到上官婉兒這個故事,我想要告訴你的就是,我們不需要否認那個傷的存在,如果那個傷就是會留下一些疤痕,那我們何不想辦法把它畫成一朵花!
或許你這個時候會接著問我,那要怎麼樣才能夠把傷痕畫成一朵花?其實如同我前面說的,開始喜歡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長出一種喜歡自己的姿態,人為什麼要堅強?對於未痊癒的傷,我們該怎麼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帶給你一些力量,很開心有這個機會接受子瑜的邀請,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產生一點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連結,我很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不枉小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在跟一個人通電話的過程中,似乎聽到對方正在忙著別的事,你可能聽到敲鍵盤的聲音、訊息通知的聲音或是翻閱紙張的聲音。
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
是不是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受?是不是會一肚子火呢?
更冤枉的是,你明明沒有分心,卻常常「被認為」分心,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
04/14(六) 或 04/20(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 粉絲 NT300 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 :「neZVX99q 」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