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保健康都在吃什麼?💊💊💊
#60種保健食品吃對時間大補帖
對真的是60種!
嚴選了國人常吃的 #60種保健食品
\\資料整理到我眼花🙈
若是有你有在吃而我沒寫到的請多包涵💛
#建議此篇可收藏起來字真心多
台灣保健食品市值破千億,市面上保健食品琳瑯滿目
#挑選撇步
1. 有需要再吃 務必先了解自己需求
2. 買之前一定要看標示看警語
3. 一定要看劑量是否符合所需
4. 不買來路不明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迷思勿踩
1. 把保健食品當藥吞
2. 期望吃了一秒見效
3. 期望保健食品能100%拯救不當的飲食習慣
4. 認為健康食品都沒有效
👉以下正文 正確時間服用之68375字(誇飾)
#依據保健食品的不同適合服用的時間也不同!
#到底什麼時候吃最有效?
有些適合空腹吃,有些適合飯後吃,
有些睡前吃其實也沒有關係!
#吃保健食品不要白花錢,
記得 #挑對正確時間 #吸收更有效率
什麼叫做 #空腹吃 及 #飯後吃/ #隨餐吃 #睡前吃
這個一定要看清楚喔!
💊空腹=飯前至少1小時以上
或飯後至少2小時以上
💊飯後吃及隨餐吃
飯後吃=吃完飯1小時以內
隨餐吃=吃完保健食品立刻吃飯或吃第1口飯後吃保健食品
💊睡前吃
=睡前30分鐘以內,吃完趕快去睡
⚠定義服用時間的前提是,一整天只吃一種保健食品!
如果是服用單一種保健食品但內含多種成分
建議的服用的時間也會不同,記得看商品標示及詢問專家意見。
💊💊💊#保健食品吃對時間大補帖💊💊💊
1⃣空腹吃最好
1.| #雞精人蔘類 |
雞精、滴雞精、鱸魚精、滴魚精、人蔘飲
建議早上空腹喝
雞精類、魚精類、人蔘飲主要是針對提升免疫力、抗疲勞
有些雞精有小綠人標章,建議可以優先選擇。
經驗值是不影響尿酸,實際數值問廠商檢驗數據。
⚠人蔘飲與咖啡因、抗凝血劑、利尿劑、
維生素C可能產生不良反應記得不要同時吃!
2.| #纖維類 |
膳食纖維、青汁、菊苣纖維、綠藻、PHGG
超過九成的台灣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造成嗯嗯不順問題,
所以膳食纖維類的保健食品現在也是夯夯的!
歸類在空腹食用是希望能夠增加飽足感幫助降低食慾,
但高劑量的膳食纖維會干擾鐵及礦物質的吸收,
⚠像是高劑量的膳食纖維及鐵劑就不要同時在早上空腹的時候吃!
每日膳食纖維建議量:28g
(以2000大卡計,是的!膳食纖維建議量跟著熱量跑)
🥢從食物:菇類、木耳、牛蒡、地瓜葉、百香果、黃豆
3. #鈣片檸檬酸鈣
檸檬酸鈣不受胃酸pH值影響,空腹或飯後吃、睡前吃皆可!
⚠補充劑量每次不要超過500mg,吸收率最好
所以如果每天想補充1000mg的鈣,
記得分做兩次以上服用吸收率較好
4.#膠原蛋白
空腹吃睡前吃都可以,目前沒有明確的藥物不良反應。
🥢從食物:難達到保健食品劑量及分子量
5.#UCll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
讓身體關節更靈活趴趴走的新保養成份
成分多來自雞軟骨,目前各大廠都幾乎有,
聽我先生說病人吃的反應有些不錯:)
實驗建議量:40mg/day
UC-ll必須至少連續服用一個月,才會有作用
🥢從食物:難達到保健食品劑量及分子量
6.#甲殼素
有些研究發現可以降低脂肪吸收並且排出體外,
所以常見用在減肥輔助食品。
⚠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喔要注意!
每日建議劑量:500~1000mg
🥢從食物:太硬的殼不要開玩笑
7.#苦瓜素
幫助免疫力及血糖穩定。
如果是喝現打苦瓜汁,每天50~100ml即可。
🥢從食物:山苦瓜優先
8. #生薑萃取物
臨床研究有止吐,緩解關節炎效果。
止吐建議劑量500~2000mg/d
緩解關節炎建議劑量1000~2000mg/d
🥢從食物:老薑(但保健食品萃取較不會刺激腸胃道)
9. #鐵
19-50歲女性,每日建議量15mg
懷孕第三期及哺乳期記得建議量變成45mg/d
🥢從食物:海鮮、蛤、鷹嘴豆、紅豆、蓮子
10.#鎂
利尿劑跟酒精會降低鎂吸收記得分開吃。
19-50歲每日建議量在320~380mg,每日上限700mg。
🥢從食物:堅果、深綠色蔬菜
11. #麥蘆卡蜂蜜
這個去澳洲紐西蘭玩是夯夯的伴手禮,
產自麥盧卡茶花樹的蜂蜜
依據活性指數不同等級價格也不同。
12.#蜂膠
可能可以抗發炎,飯後吃也可以。
13. #精胺酸
常見用途-
增強免疫力
改善性功能、建議性行為前一小時空腹使用
(⚠書上真的這樣寫耶有考量到吃的人感受嗎?XD
運動前一小時
每日建議劑量4-5g
🥢從食物:人體的必須胺基酸
堅果、蝦、魚、雞、海鮮
14.#馬卡
來自秘魯安地斯山區的一種十字花科植物
含有硫代配糖體、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成分
常見用途-可能與男性荷爾蒙調節有關
每日建議劑量馬卡萃取物1500 ~ 3000 mg
🥢從食物:最近發現植物店有賣可種
15.#益生菌
有包埋技術/耐酸菌者,空腹吃可,若想要飯後吃也沒問題。
記得跟抗生素分開吃。
吃益生菌時搭配含有寡糖的蔬果汁、蘋果、豆漿、蘆筍等可以讓腸道中益生菌住的比較久
2⃣飯後吃/隨餐吃最好
1.| #維他命類 |
B群、高單位B群、葉酸、維生素C、綜合維他命
這類型維他命 #早餐後吃最好
#B群
幫助代謝早餐後吃最好
若有消耗體力活動例如跑步、苦力、搬家(?)
記得活動前2小時吃
誰適合吃:熬夜、壓力大、緊張性格、長期抽煙喝酒、
孕婦哺乳、長期用避孕藥
水溶性維生素與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食物記得間隔一小時
⚠不要跟咖啡、茶一起吞會白吃
會加速代謝B群加速排出效果打折!
🥢從食物:各類食物
#綜合維他命
一顆裡面有水溶性、脂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
因為有脂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記得不要過量或重複吃。
🥢從食物:各類食物
#鈣片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
「最常見的碳酸鈣」、磷酸鈣
建議於胃酸分泌較多的時候也就是飯後吃
以增加鈣的吸收率
檸檬酸鈣不受胃酸影響飯後吃也可以!
國人多缺鈣,這個其實也是建議要補充的,
特別是沒有習慣吃些乳製品像是起司、優格、牛奶的人更要注意!
⚠補充劑量每次不要超過500mg,吸收率最好
所以如果每天想補充1000mg的鈣,
記得分做兩次以上服用吸收率較好
交互影響的藥品:
喹諾酮類(Quinolones)抗生素、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s)骨質疏鬆藥、甲狀腺素藥thyroxine。
每日建議量1000mg
⚠注意你買的鈣片真正的劑量,
例如標示一顆含500毫克的碳酸鈣,
實際鈣含量其實是「鈣:200毫克」(要看的是這個)
選擇鈣片時要留意並看清楚「鈣」含量的多寡不要被騙了。
⚠如果看到那種鈣片沒寫鈣有多少毫克的記得趕快放回去不要買!
🥢從食物:鮮乳、優格、起司、青江菜
#鋅
每日建議量12~15mg
🥢從食物:海鮮、堅果
#葉酸
常見用途-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穩定血壓、降低大腸癌風險
葉酸很容易氧化跟受到熱破壞
合成的葉酸利用率幾乎可達100%(所以 #備孕、#懷孕時記得補充)
每日建議量400微克
備孕懷孕期每日建議量600微克
🥢從食物:最好是吃生鮮水果或輕度烹調的蔬菜蘆筍、菠菜等
(天然食物中葉酸利用率約在50~80%)
#維生素C
可促進合成膠原蛋白、抗氧化
抽菸者、壓力大、口服避孕藥需求量會增加
每日攝取量在30~200mg時,吸收率最好(可達70~90%)
高劑量時吸收率較低。
⚠跟鈣鐵鎂B6是好朋友,一起吃效果加分
每日建議量100mg
每日攝取上限2000mg
🥢從食物:奇異果、芭樂、百香果、木瓜
#ADEK
我這邊只提目前最夯的也是國人有較高需求的維生素D
維他命D 是脂溶性維他命,
得和油脂一起攝取才會好吸收,
⚠建議飯後或是和富含油脂的食物一起吃。
降膽固醇藥物 – cholestyramine (如:Questran®、LoCholest® 和 Prevalite®) 會減少維他命D與其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補充維他命D 時要和用藥的那一餐錯開。
如果平常就很少曬太陽,長期下來有較高缺乏維他命D 的風險。
0-30歲, 10微克(400IU/天)
51歲以上,15微克(600IU/天)
🥢從食物:鰻魚、鮭魚
什麼族群必須補充?哪些食物有及保健食品怎麼挑?看這篇
👇👇👇
https://reurl.cc/NXegNk
2. #葉黃素
安全性高。
輔助治療視網膜老化性黃斑部退化。
保養用每日建議量10mg。
療程時間要持續吃3~6個月
🥢從食物:菠菜、甜豆含量豐富
3. #葡萄籽
主要成分原花青素,抗氧化
每日建議量50~300mg
⚠跟維生素C一起吃加分效果。
療程時間要持續吃1~3個月
🥢從食物:吃葡萄要吃紫葡萄皮跟籽,但要達特定保健劑量較難。
4. #魚油
去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曾發佈研究指出,魚油所含的EPA能減少缺血性中風發生。
魚油裡面的成分都是脂溶性的,所以建議可以在飯後的時候服用,效果較好。
每日攝取Omega-3以3公克為限。
每日保養劑量Omega-3 1000mg
魚油補充劑通常不含汞或含汞量非常低
(萃取技術及原料為小型魚類)
⚠無論WHO、美國、澳洲歐洲的懷孕期指引其實都鼓勵補充魚油
建議備孕、懷孕、哺乳期每日補充約1000mg的omega-3
孕婦本身若沒有凝血功能不全的疾病不用太擔心凝血的問題
可以吃到生
#懷孕期多攝取天然魚類對於孩子日後認知發展有幫助
🥢從食物:建議每週可以吃到兩次魚最好
低重金屬污染風險的鯖魚、鮭魚、秋刀魚
5. #藻油
有助於腦部發育
成分主要以DHA為主
建議備孕、懷孕、哺乳期
每日補充約200-300mg的DHA
🥢從食物:微藻
6. #DHA
對於嬰幼兒成長發育過程重要
也是建議一周至少吃兩次魚喔!
幼童每日建議量在200~300mg
高血脂每日建議量660mg
建議備孕、懷孕、哺乳期
每日補充約200-300mg的DHA
🥢從食物:深海魚、避免鮪魚旗魚
7. #蝦紅素
補充品多為素食製品,主要來自微藻萃取物。
富含油脂的飲食能幫助吸收
可能好處抗發炎、護眼
每日建議量3.6mg(約等於165g鮭魚)
🥢從食物:微藻
8. #磷蝦油
從磷蝦身上萃取出來的油
主要的成分是磷脂質、 omega-3 脂肪酸,以及少量的蝦紅素。
⚠購買時記得買有海洋之友標章(Friend of the sea)證明水產品來自於可持續性的來源愛護地球。
🥢從食物:首先要撈的到磷蝦
9. #魚肝油
含有維生素A及維生素D,有些另有加魚油
有助於維護眼睛視力健康
🥢從食物:A南瓜胡蘿蔔 D鰻魚
10. #月見草油
改善經前症候群不適(愛遷怒發火之時?)
每日建議量250~500mg
🥢從食物:首先要買的到月見草種子
11. #薑黃
抗發炎
每日建議量1500mg
⚠薑黃與葡萄糖胺並用有加分效果
🥢從食物:薑黃乾燥根莖
12. #Q10
抗氧化、護心
與食物中的油脂一起食用可提高吸收率及利用率。
食品添加規定每日食用限量30毫克以下,
⚠15歲以下小孩、懷孕或哺乳期間婦女及服用warfarin抗凝血劑類藥物之病患不宜食用。
🥢從食物:牛肉、沙丁魚、波菜
13. #酵素
幫助食物消化,讓食物中的營養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
適合大餐後吃。
⚠有些酵素液含糖量高,糖尿病人需注意。
🥢從食物:像木瓜酵素來自木瓜
14. #鳳梨酵素
幫助消化、抗發炎
市面上有作成藥品的鳳梨酵素
抗發炎建每日議劑量500~2000mg
🥢從食物:不建議吃爆鳳梨
15. #益生菌(不耐酸者)
若沒有耐消化道酸鹼的特殊包埋技術,
⚠建議飯後或進餐期間食用才能提高益生菌存活率!
🥢從食物:記得餵食益生菌像是蔬果
16. #大蒜精
富含大蒜素,抗發炎、抗菌
⚠不可取代抗生素,不可與益生菌活菌共服
每日大蒜素攝取量應在4~6毫克以上
🥢從食物:大蒜,記得發霉的要丟掉
17. #紅麴
常見用途-預防高血脂
晚餐後吃較好
建議劑量2400mg/day
⚠注意與葡萄柚汁或橘子汁併用會降低紅麴吸收率
🥢從食物:從保健食品better
18. #納豆激酶
輔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建議劑量2000FU(約等於50公克納豆)
⚠不可與抗凝血劑共服
🥢從食物:納豆
19. #靈芝萃取物
常見用途-靈芝多醣體增強免疫力
增進免疫力建議劑量300~1000mg/day
🥢從食物:靈芝本人又苦又硬要萃取
20. #樟芝萃取物
常見用途-增強免疫力、護肝
製品最好有8%以上多醣體
🥢從食物:萃取better
21. #冬蟲夏草
常見用途-增強免疫力
每日建議劑量500~1000mg
🥢從食物:野生要注意污染問題
22. #接骨木漿果
常見用途-抗發炎
每日建議劑量1~4g
🥢從食物:首先要買到接骨木漿果
23. #葡萄糖胺
常見用途-緩解關節炎
每日建議劑量1500mg
🥢從食物:X
24. #大豆卵磷脂
常見用途-調節血脂、防塞奶(?)
增加奶量的不二法門還是多親餵、多喝水
防塞奶建議量為3600mg〜4800mg/day
⚠若是希望改善心血管疾病記得要空腹吃
🥢從食物:豆類、穀類、肝臟
25. #蔓越莓
常見用途-預防泌尿道感染
每日建議劑量250~400mg
🥢從食物:蔓越莓汁360-960ml/d
務必注意含糖量跟腸胃道功能
26. #蜂王乳
常見用途-癸烯酸減少經前症候群、增生膠原蛋白、抗菌
每日建議劑量250~500mg
🥢從食物:X
27. #胎盤素
常見用途-可能預防老化(?)
建議劑量500~2000mg/day
⚠與荷爾蒙製劑、類固醇藥物併用可能有藥物不良反應
(注意有些製品可能有安全性及倫理道德性爭議)
🥢從食物:X
3⃣最後像是檸檬酸鈣、一般B群(非高劑量)、膠原蛋白這類的保健食品睡前吃也是可以的。
前兩者可以幫助穩定神經,對睡眠是有幫助。
看這篇的同時大家如果可以跟我分享就更好了❤️❤️
👇🏻👇🏻👇🏻
你們有吃保健食品嗎?吃哪些呢?
⚠ #小提醒
1.部分保健食品可以依據吃進去後的個人反應來調整吃的時間!
像是鐵劑,一般會建議空腹服用,在胃酸的條件下才會吸收夠好,
高劑量的鐵副作用主要是噁心、便秘及胃部不適,
像我之前懷孕時吃鐵劑會覺得噁心感不舒服,
這時候睡前服用就會比較好是沒有問題的!
2.保健食品會因為適應症、劑量、劑型、複合型成分、一天要吃多種保健食品需求分配問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建議調整吃的時間!
建議購買、服用前務必要看清楚標示,食用前記得諮詢營養師、藥師、醫師,才不會白花錢喔!
3.圖中列的建議食用時間是依據參考資料*、營養學圖書**、DRIs***市售常見保健食品建議之服用時間、常見市售/熱門保健食品整理出來的。
🔎 資料來源
*保健食品諮詢手冊
**Wardlaw's 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 A Functional Approach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第八版
#優先用食物補充身體必要營養素
#盡量從天然食物獲取營養素吃回來
#買保健食品看標示看警語看有效劑量看清楚
#注意保健食品食物藥物交互作用
#大品牌大廠優先選
#必要時連續服用有時候不是為了賺你錢是真的要吃久才知道有沒有效
#這篇破千字請收藏慢慢看
#建議劑量為成人,並且有些劑量是須分做一天2~4次食用
#常見用途指臨床、動物等實驗發現之可能有效功能
#部分保健食品有待更進一步實證
#特殊疾病者小心使用
#本篇無利益衝突
-
更多營養知識點它點它
https://chahow.com
跟我ig跟我生活
www.instagram.com/chapaper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白日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研究生了沒(0104_不當研究行為:定義與類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 ... - GitHub Gist 的評價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 -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 ... 的評價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學術倫理 的評價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測到心好累-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學術倫理教育解答2021 - liaojack8/ethics-s.moe.edu ... 的評價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該如何規範人工智慧 (全文)?
#COMPUTEX,這個跟我一樣歲數的電腦資訊展會,我竟然直到今年才首次踏入。
這次受主辦單位之一的 #外貿協會 ( #TAITRA)邀請,在上週三(5/29)來到位於南港展覽館 2 館4樓的「 #SmarTEX」展區參觀,與多家參展公司交流。我雖然自己經營過科技媒體網站,但我不是擅長採訪會展的記者,也不是好的 3C 部落客,因此我抱著「幫自己正在思考的問題取材」的目標,前往這場大型科技會展。
(先說:因此這篇文章不會有太多展覽展位上產品的細節跟照片,請大家見諒。)
而我最近在想的問題,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主題是: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該如何規範人工智慧?
或者,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問:人工智慧該如何規範我們?
自認偏樂觀派的我,其實不希望讓大家覺得「人工智慧的未來真糟糕」,我的個人偏見是:大致來說,我喜歡科技,儘管科技的確會帶來衝擊,但只要我們更願意去思考,就更有機會讓未來往比較好的方向演進。所以談這個議題,目的是要避免要是這樣的狀況真的發生了,我們才懊悔地說「這真糟糕,為何我們沒有早點想到。」
--------------------
關於人工智慧的規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 MIT 媒體實驗室做的一個調查「道德機器」(網址:http://moralmachine.mit.edu/hl/zh)。
在這個網頁裡頭,有許多類似「#電車難題」的情境,需要你來回答。每一個參與者,需要回答 13 個題目,每個題目只有兩個選項。在每一個題目的情況中,都有一輛突然煞車失靈的自動駕駛汽車,而你必須做出選擇,要繼續前進,或是轉彎離開。
例如在某個二選一的情況中,你認為這台自動駕駛車該繼續直衝,撞死一個成人男性,還是轉動方向盤,讓車子撞上另一側的護欄,殺死車上四個人,包括兩名兒童?
在另一個二選一的情況中,這台自動駕駛車上只有一隻貓,若繼續直衝,會撞上護欄,讓貓死於非命,但若自駕車往左彎,貓的性命可保,卻會撞死一位正在違規闖紅燈過馬路的遊民。
類似這樣的二元選擇有很多種變化,例如過馬路的可能是動物、可能是罪犯、可能是醫生,嬰兒,或是這些人的綜合隊伍,他們或許是違規過馬路,或許是遵守交通規則但運氣不好。而車子直衝或轉彎,也隱含了道德選擇。推薦各位都上道德機器的網頁去回答看看,看你會不會跟我一樣覺得實在是逼人太甚,到最後根本就放棄思考(XD)。
這個網頁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不可能對各種狀況產生共識、或得出任何堪稱正確的答案,事實上這個調查也不是要用多數人的意見來決定未來的自駕車要是真的煞車失靈的時候,該做出什麼行動。然而這個調查提醒我們,當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代理」進入我們的生活,就會產生更多類似的道德難題。
--------------------
舉例來說,若一個 #人工智慧股票交易系統,因為對政治領袖發在社群媒體上的文章產生錯誤的解讀,而決定拋售某一檔股票,造成連鎖反應,讓投資者大賠一筆,這樣的損失該由誰來負責呢?
延伸閱讀:〈AI 機器人害我投資賠錢,我能告他嗎?〉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0447-ai-robot-made-me-invest-money-can-i-sue-him
舉例來說,若一個 #人工智慧戀愛配對系統,推薦了一位居心不良的對象給另一個使用者,最後使用者被騙財騙色了,誰會受到最多的指責呢?誰「#與惡的距離」最近呢?
再舉一例來說,如果用於門禁或 ATM 的臉部辨識 AI 系統出問題,太過嚴格以至於讓使用者開不了門、領不到錢,或是太過寬鬆使歹徒得以利用,那該怎麼定義問題的範圍,用理性的方式來解決呢?
臉部辨識作為服務升級的關鍵,從智慧零售到智慧家居到智慧服務,都少不了這項技術的身影,也是人工智慧使預測平價化的代表。只要你拿著這一兩年出的新手機,想必也不會陌生。例如我這次參訪的 #訊連科技(CyberLink)展場主打「FaceMe」AI 臉部辨識引擎,他們提供 SDK 與多家科技廠商合作,包括 #宏碁雲端、#奇景光電、#微程式、#凌群、#達碩 等。我也拜訪了同在 SmarTEX 展出的達碩智慧科技,了解他們使用這套臉部辨識引擎,針對銀髮照護、社區管理、企業差勤管理等不同情境設計的解決方案。即使在我與訊連跟達碩的主管談話時,他們自謙還不是目前領先的廠商,但他們的服務也已經非常成熟,可見這樣的軟硬體整合套裝將持續普及到各地,而台灣中堅企業將成為關鍵推手。
美中貿易戰,加上美國可能逐步針對有侵犯人權之虞的監控科技施加圍堵禁令(如 #海康威視、#浙江大華、#商湯科技 等),突顯出台灣提供類似服務的企業所能提供的安全價值,但即使如此,這項科技本身還是帶給社會其他挑戰。訊連科技的連啟民協理跟我說,臉部辨識的準確性不是 0與1 的取捨,他們的 SDK 能夠針對不同情境,讓配合的廠商自行調整精度,掌控風險,例如從一般社區門禁的萬分之一調到 ATM 的十萬分之一,同時使用邊緣運算技術(Edge Computing),讓資料不用都到雲端,降低反應時間及資安疑慮。
我在展場也與 #康訊科技 及 #訊舟科技 兩家公司進行交流。康訊從圖資起家,以地理定位技術切入車載系統設備,扎根台灣30多年來,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車隊管理服務商,不管是共享汽機車、物流公司、校園巴士、救護車、消防車都是他們服務的客戶。他們提供的設備就像車上的黑盒子,可以完全掌握車輛的狀況,如透過監測引擎啟動狀態,可以知道司機是否過勞;透過監測燃料消耗情況,可以知道是否有偷油的情形發生。而全球客戶累積的數據也成為重要的資產,可以協助物流業者優化路線。
訊舟作為老牌網通公司,這次展出許多產品,我認為最亮眼的就是他們與中研院陳伶志博士合作推出的「空氣盒子」,我雖然早就知道空氣盒子,卻是第一次看到並且從訊舟的角度聽這個已經是公民科技典範的故事,目前在全台已經有 4,000 多台設備上線,密集監測空氣品質,累積的數據也已經可以做到空品預測。
另外,這次在 SmarTEX,科技部推動的 #GLORIA 國際產學聯盟現場展出 67 項前瞻技術,我也與聯盟中的幾所大學交流,例如 #中國醫藥大學 推出能夠判讀骨齡、癌症等資訊的 AI,節省醫師判讀時間,加速診斷。#國立交通大學 伍紹勳博士則與 #新光醫療團隊 合作,用像是貼在東尼史塔克胸口的智慧貼片,只用3導程就能正確模擬專業醫療設施12導程的ECG心電圖信號,大幅改善病患的行動自由,也顯著降低成本。而具有超過 2,000 例達文西手術經歷的 #臺北醫學大學劉偉民醫師團隊,則在擁有大量醫師第一視角錄影的基礎上,推出手術教學平台,包括 VR 手術直播拍攝,與虛擬手術教學模擬系統。
從訊連、達碩、康訊、訊舟到這三個來自學界的醫療技術案例,可見都與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辨識判讀、虛擬模型建置有關,儘管我相信在台灣醫療與科技、工程多重優勢下,他們都前景可期,但該問的仍然要問:要是出了差錯,怎麼辦?誰負責?各團隊對此問題顯然也都深思熟慮過。而我將他們給我的回答整理,加入我對「人工智慧如何規範」這個問題的答案。
--------------------
#以自駕車為例思考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艾希莫夫,在1942 年的短篇小說 Runaround 以及後來的機器人系列裡頭,提出了機器人三原則(Three Laws of Robotics),很多人可能都會背了,這三原則分別是:第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以及第三,除非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參考:Three Laws of Robot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ree_Laws_of_Robotics
這三原則聽起來很周密,但其實並非如此,而且也不太現實。以自動駕駛汽車作為案例吧,自動駕駛汽車是這一波人工智慧發展最受關注的領域,而且因為許多國家政府正在積極制訂法規,自駕車的自動化程度,跟依據自動化程度而制定的責任歸屬,也比較清楚,值得用來舉一反三,幫助我們思考,人工智慧要是進入到每一個領域,會帶來多少該仔細考量的變化。
那麼,到底什麼是自動駕駛汽車呢?你可能聽過什麼 Level 3,Level 5 的,那指的是自動駕駛的自動化程度分級,我們可以用這張表來簡單呈現:
這個分級定義,是由國際汽車工程協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所提出的,已經獲得廣泛的共識。從第零級到第五級,共有六個層級。第零級的自動駕駛就是毫無自動化,一直到第二級,都還是以駕駛員為主,機器提供輔助。
但從第三級開始,負責開車的就是機器了。人類駕駛頂多在緊急狀態作為備用選項。第四級之後,就連緊急狀態也是由機器來應對,人類就從駕駛這件事基本退場了。到第五級的情況,就像是有一個超級人工智慧在負責開車,相信到時候,超級人工智慧也不會只用在車上。
目前已經有幾家汽車公司宣稱自己的自駕車達到了第三級,例如 #奧迪、#特斯拉、#現代汽車 等,大部分車廠也都表示在 2020 年就會推出第三級的自駕車。Google 旗下的 Waymo 以及台灣的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 則表示都已經有第四級自駕車的技術能力。
日本政府非常積極地花工夫在自動駕駛的規範上,日本的「投資未來委員會」在 2018 年底,便提出了已經研擬多年的自動駕駛汽車指導原則。根據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透過採取具體步驟,建立法律框架,讓日本成為率先制定國家級規範的國家。首要處理的就是第三級自動化情況下的監督跟法律方向。我們就來看看,在自駕車的規則上,日本是怎麼想的?
日本的規則是,通常來說車主需要對車輛自主運行時發生的事故負責,並且由政府規定的汽車保險公司承保。如果車輛系統有明顯的缺陷,該負責的就是汽車製造商。強制性保險這一步確定了之後,保險公司也就能夠制定方案,讓車主選擇,要保哪一種。
另外,為了釐清事故的原因,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完整記錄位置、轉向、人工智慧系統操作狀態的信息,也就是說,得要有像是飛機黑盒子這樣的裝置。
那如果遇到新型態科技犯罪者或駭客呢?只要車主有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例如更新車輛系統或維護保養,那麼若是因為駭客攻擊或入侵造成損害,就視同汽車被偷走了。
除了這幾個大方向以外,還有不少問題待解決。因為剛剛說的都只是民事責任,財產相關的規範,但還沒有碰觸到刑事責任,如果真的因為自駕車的缺陷而造成傷亡,除了車主以外,程式開發者,汽車製造商該負起哪些連帶的責任呢?若不能盡快釐清,程式開發者跟汽車製造商就難以決定是否該正式推出產品。
另外,自動駕駛的操作條件、例如速度限制,運作的時間長短,天氣狀況也都得考量,就像各種已經存在的汽車安全規範一樣,人工智慧控制系統的標準、對網路攻擊抵禦的強度,也都得一一制定。
--------------------
而以自動駕駛為案例,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該怎樣規範其他人工智慧的應用情境。歸納我這次到 SmarTEX 參訪交流的心得,我想比起艾希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我們該建立的思考原則其實是這四個:
#面對此時此刻的人工智慧該有的思考原則
第一,#釐清主控權。整項任務中,是人類還是機器掌握主控權?能否以清楚的層級概念來劃分人類或機器的掌控程度?就像自駕車這樣呢?另外,在關鍵決策點,人類有沒有介入,是否被要求介入?這些都必須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來一個一個釐清。
第二,#損害管理與風險溝通。在發生意外的時候,擁有者、使用者、設計者、販售者、維修者等角色,是否已經明白可能要負的對應責任?這些責任的政府主管機關與相關的法律有哪些?其實每一樣新的科技進入我們的生活,都會有一段學習曲線,我們不太可能在了解所有問題、解開所有疑慮之後才採用新技術,而是必須妥善跟每一個角色溝通風險。
第三,#數據紀錄透明化。為了忠實檢討意外發生的原因,人工智慧系統需要持續紀錄運作狀況,以及感測器所收集到的各種資訊。並且要確保訓練人工智慧的資料也是可受檢驗的,避免造成系統化的偏見。另外也同等重要的是,收集數據的單位,像是企業、保險公司或政府,有義務證明,收集這些資訊,是必要且適當的。例如飛機上機長跟駕駛員的通話可以收集,但車內的通話該不該收集呢?商店內的顧客對話該不該收集呢?
第四,#系統思維。任何意外發生,都要了解,系統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告知風險機率跟可能的狀況類型。以「不責難」的出發點,來面對後續的檢討,才能讓各角色更願意把系統中的臭蟲或不當行為揪出來,最終的目標是讓這個能夠便利更多人、拯救更多人的系統,越來越好。就像醫療一樣,如果每次只要有病人在手術中過世了,醫生都要被告到賠上身家,那還會有醫生願意繼續替病人動手術嗎?當醫療行為中有越來越多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介入,診斷疾病、決定麻醉份量、甚至用機械手動手術,我們就不得不分配信任給更多的角色。
從 COMPUTEX 的 SmarTEX 展區上琳瑯滿目結合了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肯定人工智慧已經,也即將進入每一個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層面,過去的規範將無法適用,而且即使訂出新規範,也會很快過時。我們不可能完全理解我們部署的人工智慧系統的風險。當前的機器學習運行得如此之快,以至於沒有人真正知道機器是如何做出決策,通常連開發人員也不知道。這些系統還會持續從環境中學習並更新他們的函式,這使研究人員更難控制和理解決策過程,在這樣缺乏透明度,也就是常說的黑盒子問題籠罩下,要建立道德準則跟規範,當然就極為困難。
然而若不要大驚小怪,將人工智慧與人肉智慧對等來看,人類花了幾千年建立起的道德準則,同樣漏洞百出,我們卻也習慣了。人類專家有的偏見跟偏誤更是問題層出不窮,而我們也是一直倚賴這樣有缺陷的專家系統在運作。此刻的人工智慧浪潮,正給了我們機會跟動力,檢視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想法,我認為以上的四原則,更有助於我們迎向已經到來的未來世界,而開發出這些技術,推出產品與服務的企業,若都能夠率先思考這些問題,也是我們所期待的。就如同我在這次 COMPUTEX SmarTEX 展區上看見的一樣。
--------------------
最後,我雖然只逛了整個 COMPUTEX 的一部份,但很感謝外貿協會,讓我能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深入與廠商對話跟採訪,非常有收穫。幾乎每一家我逛的展位,都跟數據、AI(起碼是機器學習)有關,並將其結合硬體,整合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方案,雖然我沒有資格替他們的產品背書,但我覺得深入談過之後,他們都對自己的產品與服務非常有自信,或許並非市場的領先者,也已經看見該切入的定位與成長的路徑。
今年的 COMPUTEX 展會已經結束,不過以後若有機會前往類似會展活動,很推薦大家跟我一樣帶著問題意識去逛逛,跟這些未來世界的打造者聊聊,畢竟我們得住在裡面。
--------------------
Medium 版:http://bit.ly/2HLuT8p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白日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貓的緊迫: 行為改變問題與其動物福利的意義]
找不到這頁面的儲放文章或檔案的功能, 只好先再重貼一次給有需要的飼主們參考.
[千呼萬喚始出來]
[轉載請務必把老外作者與翻譯作者附上以示尊重]
Stress in owned cats: behavioural changes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
家貓的緊迫: 行為改變問題與其動物福利的意義
作者 Marta Amat, Tomas Camps and Xavier Manteca
Marta Amat作者資料: DVM, PhD, Dip ECAWBM, School of Veterinary
Science,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UAB Campus,
Veterinary Faculty, 08193, Bellaterra, Barcelona, Spain
Email: [email protected]
翻譯:毛孩子動物醫院 謝金偉醫師 陳金滿醫師
摘要
家貓在飼養環境中一直暴露於各種緊迫刺激之下,這些緊迫刺激都可能對貓的福利產生負面影響,甚至產生不正常的行為改變。常遇到的緊迫包括環境變化、貓彼此的衝突,疏離的人與貓的互動,貓因為無法做好自己以為可以達成的動作而產生的挫折。緊迫非常容易造成進食量的下降,甚至因為緊迫引起的厭食可能會導致許多健康的威脅。緊迫也會增加貓的亂尿尿做標記現象,甚至有攻擊傾向,包括情緒性的遷怒。許多具有強迫症傾向的貓,如過度理毛等,都可能是因為處在一個緊迫環境下的結果。目前主要避免因緊迫導致行為問題的策略包過讓貓居住空間更立體多元化,適當正確的引導貓加入新家庭貓群互動以及使用人工合成的模擬貓腮部費落蒙。貓的各種緊迫反應程度,包括貓本身的個性、血統與飼養方式與環境,多方掌握瞭解貓的個性特質有助於建立一個平衡而良好的日常情緒管理。
簡介
緊迫一詞已被廣泛應用於已被廣泛用於定義因有害的或不愉快的刺激而引起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系統與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這兩主要機制所引起的生理與行為變化。目前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動物因不良刺激所引起的負面結果並不是本身的天性,反而再某程度上是可以預期與控制的。根據上述,緊迫一詞應被定義是當生物體面對環境變化超過常規調控能力範圍之外的條件下,特別是當這樣的條件包括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制性。
在一般家畜中,壓力可以簡單的區分為物理壓力與社會壓力,所謂的社為壓力是指個別的相同物種彼此的相處問題和與人類相處的狀況。依據壓力持續的時間,緊迫可分為急性緊迫與慢性緊迫。然而緊迫壓力具有加成效果,這意味著,當同時間好幾個不同的壓力一起刺激影響在個別動物時,其影響程度會遠大於只在面對單一壓力來源時的程度。
緊迫壓力對於伴侶動物的各種重要性中,第一是當緊迫嚴重度或緊迫長期存在到足以超過動物的適應能力,緊迫便對寵物個體的福利有負面影響。其次,當飼主對於寵物因緊迫而產生的行為改變感到惱人時,甚至超過飼主能處理與負擔的範圍,常常是飼主選擇為狗和貓進行安樂死一個非常常見的原因。
並且,很明顯的在這些緊迫問題的情況下,人類與動物關係都可能受到不利的影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緊迫壓力與疾病有強烈的相關性,這些證據將在本篇文章中討論其之間的關係。貓的一些行為改變,例如一些亂尿尿佔地盤的問題,攻擊行為或強迫與過度重複行為,都與緊迫壓力有關。
在本篇討論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在臨床獸醫門診中常見因緊迫壓力的行為改變。另外我們也會討論在健康貓的生活中當遇到緊迫時的狀況,預防的方法與治療的建議。
性情與緊迫
貓的緊迫反應不僅跟貓本身的生活環境有關,也跟個別的性情有關。性情被界定如能穩定穿梭時間、各情境相關行為的個體差異,並與動物對面挑戰所產生的反應非常有關連性。
貓的性情取決於自身的基因組成與其早期經驗。貓的基因型對性情的影響已透過研究揭示,並著墨在父親性情、品種及毛色的影響力。比如說,研究已顯示有和善父親的幼貓比有不和善父親的幼貓對人們(不管親近或非親近的人)較為友善。
說到品種影響,有些著作斷定出波斯和暹羅貓比沒血統的貓較有互動性(較愛玩、好奇和友善),然而,其他著作則強調孟加拉貓在攻擊主人這方面拔得頭銜,波斯貓則在活動力方面敬陪末座。此外,還曾找出貓的毛色與性情之間的關聯性。有些研究發現橘貓較有攻擊性,而深色貓比其他毛色的貓較和藹可親。但,其他研究則無法獲得類似的結果。
好幾篇論文已描述了早期經驗對性情的影響。舉例來說,已有報導指出被經驗老道的母貓撫養及較晚離乳的幼貓比太早離乳或被沒經驗母貓撫養的幼貓較少養成行為問題(包括啃咬失控與挫折攻擊)。此外,營養不良的母貓通常也顯示母性表現較差,其所生下的幼貓很可能逐漸產生行為異常。
二週齡開始大概到七週齡結束是貓咪的社交化階段,牠們開始能與生活環境互動。幼貓在這段時間的經驗會長期影響牠們的日後發展和行為模式。比如,這期間內有被觸碰的幼貓比沒有被觸碰的幼貓對人類較為友善。觸碰量和觸碰者人數皆有著對人類友善程度的影響力。有個觀點說牠本身的出身與社交化階段相關且可能影響貓咪性情。實際上,在狗貓所做的研究指出來自寵物店的動物比來自其他來源的動物較有更高的可能性發展行為問題。不過,箇中原因不甚理解,從少數來自寵物店的幼貓推測出可能在這敏感階段沒有接受太多刺激。
緊迫形成原因
若干緊迫形成主因包括環境變異、環境單調、人貓關係不佳、貓間衝突,及貓感到無能為力或無法預測。
新奇事物本身可能就有緊迫感,因此,貓實體環境的改變以及新家庭成員的到來或例行公事的改變都會導致緊迫。
環境單調會讓正常行為表現的機會變少,這也可能造成緊迫,使用改進方案已顯示能促進貓的正常行為來減少這類情況。某些種別特異行為似乎特別符合動物福利觀點,而改進方案應主要針對這些行為。例如,室外貓有高比例的活動時間花在捕獵、探索牠們的地盤,而被養在室內的貓(尤其養在單調的環境)無法從事這些行為可能就會引起緊迫相關的問題。磨爪也是貓的行為,提供了數個功用,像是重要傳遞地盤訊息和有助維護爪子健康。
人貓關係不佳是另一緊迫的重要成因。在眾多病例中,人貓關係不佳是貓不當社會化抑或人不當管理,如行使處罰所造成的後果。主人缺乏貓的習性相關知識會促成這些問題。
若干因素包括新貓的加入,或者放歸過去因醫藥問題或其他情況被隔離的貓,就會出現貓間衝突這樣的結果。在這兩例子中,可能會發生地盤衝突或抵禦性攻擊(可能歸因於貓氣味的不同)。爭奪像休憩區或餵食碗這類資源也能導致貓間衝突,據有地盤的貓會傾向攔阻珍貴資源的使用權。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當據有地盤的貓不准其他貓使用貓砂時,排泄問題就是貓間衝突所導致的後果。
其中一個增加受刺激的嫌惡程度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感受到無法預測感及無能為力時。在飼養環境,飼養管理的改變和主人對貓行為反應的前後矛盾皆會造成慢性緊迫。
緊迫與疾病
緊迫反應造成其中一個後果是讓免疫功能低落,而染上新病或是讓舊疾復發。譬如拿貓皰疹病毒來說,這常是貓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像在貓族群中是很常見的問題,而緊迫似乎是復發的重要關鍵。摘自田中的論文56,緊迫程度高的貓比緊迫程度低的貓有近五倍機會容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
緊迫跟下痢或嘔吐等幾種腸胃問題有關。緊迫似乎能改變腸道屏障的完整性,接著造成腸道通透性上升與局部發炎反應。
貓間質性膀胱炎(feline interstitial cystitis;FIC)最常從罹有下泌尿道疾病的貓中被診斷出來,緊迫在此病的形成佔有一席之地。儘管仍不洞悉緊迫何以促成貓間質性膀胱炎的確切機制,看起來有此病者的泌尿膀胱壁之GAG層比健康貓還要薄,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加導致改變了膀胱通透性。患有這種反覆性疾病的貓可見到排尿困難和血尿,而且很常尿在貓砂外。
此外,皮膚和神經系統間存有明確的關聯性。某些像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和肢端舔拭皮膚炎(acral lick dermatitis)等皮膚疾病會受到緊迫影響,像是引發搔癢或持續不停搔癢。比如說,從異位性患者身上發現到壓力因應技巧和免疫球蛋白E的起伏呈負相關;高免疫球蛋白E會促成過敏疾病。
因緊迫而起的行為改變
緊迫在貓可以造成廣泛的行為改變(表一)。在一些病例中,緊迫會壓抑正常行為,而發生長時間躲藏、不怎麼玩耍、探險行為變少,像磨蹭對方或互相理毛等親近行為也顯得較少了。這些病例的主人不會察覺到他們的貓所感受的不適感。
在貓其中一個最嚴重行為改變就是厭食,可能會引起致命的肝臟脂肪病。肝臟脂肪病似乎很常發生在體重過重的貓因緊迫反應停止吃東西的時候。緊迫引發的厭食主要由下視丘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調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影響下視丘迴路以控制食慾和食物的攝取,及調控辨識與拿取食物相關的動眼神經路徑。
另外,緊迫似乎會加劇食物恐新症〔害怕嘗試新食物〕,因此貓在緊迫環境給予新食物時,緊迫引起的厭食可能會更加顯著。
然而,緊迫在一些病例則會造成多食症(polyphagia)。實際上,緊迫藉由眾多如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瘦體素(leptin)、 胰島素(insulin)、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尿皮質素(urocortins)、神經肽Y(neuropeptide Y)、褪黑激素(melanocortin)等之類的賀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來影響食物攝取。緊迫明確影響食物攝取取決於緊張性刺激的強度等數個因素。
緊迫也可以導致貓出現強迫行為。強迫行為是導因於疾病或當動物無法適應環境時所出現的重複行為。當動物暴露在緊迫事件時,強迫行為可能提供應對機制。一些研究顯示有強迫行為的母豬、小牛和豬之血漿糖皮質素濃度的確有減少的情形。若干生理病症會造成這些疾病時,診斷的第一步就是藉由理學和神經學檢查、完整的血球計數、血液生化資料和尿檢排除掉這些情形。
貓三大最常見的強迫疾病是貓感覺過敏症(feline hyperesthesia syndrome;FHS)、精神性脫毛症(psychogenic alopecia)和異嗜癖(pica)。感覺過敏症患貓會突發像皮膚抖動、熱衷理毛、抓刮和奔跑等異常行為,其他症狀還有流口水、吼叫和尿失禁。貓感覺過敏症(FHS)在成貓較常見。雖然不清楚了解病因,但猜測癲癇性發作和肌肉病變皆可能牽扯其中。
然而,貓感覺過敏症(FHS)可能會是任何與緊迫、衝突或挫折相關的情況導致的結果,也與環境單調有關連。
如精神性脫毛症(psychogenic alopecia)等過度理毛疾病似乎較常發生在暹羅貓和阿比西尼亞貓。脫毛部位通常在身體的尾部部分,主要在下腹腹側。有時候這行為跟貓間質性膀胱炎(FIC)有關,患貓會為了緩和疼痛而舔自己的腹部。
根據文獻,會吃入非食物物品的異嗜癖(pica)可被視為強迫性疾病或者是餵食障礙。貓的異嗜癖會牽扯到羊毛、棉花、纖維物、橡膠和塑膠等不同物質。有些作者猜測異嗜癖是某種應對機制,且遺傳也是致病因之一,東方貓種較常見到這疾病。另外,產生緊迫的事物被深信是造成異嗜癖的關鍵點。
緊迫也會影響尿液標記行為,這行為原是正常公貓和發情母貓很常見的正常行為。貓通常(但並非總是)會噴尿在垂直表面做標記。緊迫會增加尿液標記的頻率,尤其貓的密度和貓間衝突的可能性似乎對這行為的頻率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單貓家庭的發生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在十隻或更多貓家庭的發生率則可高達百分之百。
緊迫與攻擊行為間的關係是雙向的:進攻性和防禦性攻擊行為會造成緊迫,而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PA-axis)的活化會促使攻擊行為的發生。轉向的攻擊行為是貓相當常見的攻擊行為型態,動物會攻擊並非引起攻擊動機的另一動物。當貓處在緊迫狀況下,轉向的攻擊行為提供一應對機制,一些研究觀察到轉向攻擊後的血漿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濃度會下降。另外,大多貓的轉向攻擊例子會牽扯到防禦姿,其會增加和恐懼(和大多數緊迫)有關的可能聯想和這類型的攻擊行為。
防範和降低貓緊迫的策略
儘可能移除緊迫刺激,然而,倘若緊迫刺激是另外一隻住同一屋簷下的貓的話,這就不可能被移除。在這情況下,讓貓在愉快的環境中及循序漸進地接觸緊迫刺激可逐漸降低貓的反應(詳見圖一)。
如在貓間衝突這樣的例子,可以使用再引入計畫(reintroduction protocol)。這計畫被分成3階段:嗅覺習慣化(olfactory habituation)、視覺習慣化(visual habituation)和直接接觸習慣化(direct contact habituation)。每階段進行的時間會依衝突嚴重度、貓的反應和飼主的處理而有所不同。在嗅覺習慣化期間,每隻貓會被禁閉在家中不同區塊,在各區塊分別供給食物、水、貓砂和貓抓板等重要資源。然後,將貓移至另一區塊,使得雙方都可以接觸到對方的味道。此外,還可以使用一小塊衣物,讓另一貓的臉頰可以沾染到每隻貓顏面腺的分泌物(facial gland 亦稱顏腺)。當兩貓在領域交換時皆能感到心情放鬆,就可以開始視覺習慣化階段了。在視覺習慣化期間,貓忙於愉快的活動時,可經由紗門等進行貓咪間的視覺接觸。除此之外,貓保持各別隔開,且逐漸拉長視覺接觸期間的時間。最終,在再引入計畫的最後階段(直接接觸習慣化),即把紗門移走。
環境豐富化係藉由增加環境的物質、社交和時序關係複雜度用以降低緊迫和增進福祉的方法。這並非是靜止的改變,而是會隨著時間變化。但要好好記牢突然間的改變會增加額外的緊迫,因此,所有改變必須要緩慢漸進式進行。貓的環境豐富化計劃主要特徵如下:
準備一個讓貓感覺舒適且具所有重要資源的安全區域。避免潛在的緊迫來源如其他貓或狗等進入安全區域中。
貓花費高比例時間在覓食的話,提供益智餵食器(puzzle feeders)及在多處藏食物是有助益的。大部分室內貓該用到玩具,且要在固定時間更換來保持貓的興趣,以假裝是小型、會動可捕捉的獵物玩具特別有用。
鼓勵提供一如架子、貓樹或平台等垂直或三度空間,讓貓用來佔優勢及作躲藏位置。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提供躲藏位置能減輕緊迫。
貓砂盆、休憩區和餵食碗須個別分開。
有些證據提出貓有強烈動機要磨爪,因此,提供適當物品磨爪是一重要的豐富化策略。
在多貓家庭,包括食物和飲水碗、休憩區和貓砂盆等資源需要適當分布以避免衝突,這在有貓試圖不准其他貓使用特定資源時,尤其重要。貓砂盆的數量依貓的數量而定,應該至少要有跟住同一家貓的數量一樣多的貓砂盆放在不同且容易使用的地方(特別是有老貓時)。雖然有時候會建議限制餵食(尤其是肥胖貓),但可能造成緊迫,因此,採隨意餵食可能更好過其它與福祉理由相關的減肥方法(如估量玩耍時間以增加活動量)。明確潛在貓間質性膀胱炎問題時,鼓勵貓喝足量水以稀釋尿液也很重要。飲水噴泉和飲水碗都要大到貓的觸鬚碰不到碗邊才特別有用。
在我們關注緊迫和性情有關聯的同時,讓幼貓在敏感期碰觸到日後生活可能會遭遇的所有刺激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他們可能會對像恐懼等負面情緒狀況或是如攻擊等不當行為起反應。貓和刺激間的相互交流必須是正面的,否則,對貓的負面影響會越增越多。
飼主必須完全避免處罰動物。日常作息如玩耍時間、餵食時間和飼主時間表,及與飼主間的互動該明確透明以降低與不明確性相關的慢性緊迫。此外,在貓面對緊迫時,讓貓一直保有對牠們週遭的掌控權格外重要,這則可藉由提供如先前所述說的安全區域給牠們達成此目的。
有一個強而有力也可避免緊迫相關問題的治療,那就是貓顏面腺費洛蒙的合成類似物(Feliway費洛貓)。此費洛蒙已顯示出能幫助貓習慣新環境,還有益於住院貓,及運送貓或搬新家。費洛蒙也能降低無性別差異的亂噴尿和強迫行為,可併用其它抗焦慮藥。
最近,營養補給品和芳香療法用在處理或避免緊迫相關問題頗受歡迎。儘管在這方面很顯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有些證據表示alpha-casozepine是γ-胺基丁酸(GABA)致效劑,可降低包括家貓等不同物種的焦慮感。而在芳香療法方面,薰衣草精油似乎對貓有鎮定效果。
如行為改變和一些疾病等緊迫相關問題在貓福利有強大負面影響。造成緊迫的主因包括了單調或不明確的環境因素,及貓間衝突也是。降低或防範緊迫的策略須針對改進貓的生活環境或減少貓間衝突進行的。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 ... - GitHub Gist 的推薦與評價
4,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以下說法何者有誤? 2, 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科技部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 ... ... <看更多>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 -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 ... 的推薦與評價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 何謂不當研究行為呢?不當研究行為係指有明確的證據顯示,研究者明知不當、卻仍故意進行明顯偏離普世所能接受之研究作為(Steneck, 2007)。 ... <看更多>
不當研究行為的定義與類型 在 研究生了沒(0104_不當研究行為:定義與類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片將簡單介紹 不當研究行為 之 定義與類型 。【版權聲明】若需引用本影片,請務必註明: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2014)。研究生了沒(0104_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