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讓我發現的兩三事。🇵🇹
/
1.
我的兒子很有人緣。
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跟他示好,無論是什麼國籍或種族。
「我可以抱抱他嗎?」陛下路過一個外國阿嬤,阿嬤就用融化的表情看著他。
「他太可愛了!」站在路邊,一群年約20的外國妹子走過,突然主動要求跟他玩耍,還大方獻吻並請求陛下回親。
「他是我看過最棒最乖的小孩。」有服務生用戀愛表情讚嘆。問題是這傢伙什麼也沒做,只是坐著在吃義大利麵。
「你喜歡這個軟木塞嗎?你可以擁有五個。」當陛下在把玩餐廳裝飾,路過的餐廳店長立刻企圖大方贈送,如果兒子把玩的是他的紅酒不知道會不會有同樣待遇。(喂)
「喔,@#$*&⋯⋯(葡萄牙文)。他太棒了。」坐在渡輪上,路過的船長跟船員各種讚嘆,不提供飲食的渡輪,船長主動拿出餅乾,還煞有介事地拿出玻璃杯替陛下裝飲料。
「你說這裡有岩漿?你想要跳過這些岩漿嗎?來,我陪你⋯⋯跳!」突然就有人牽起在馬路上蹦蹦跳跳、囔著這裡有lava的陛下,一起進入幻想遊戲。
更別提忍不住摸摸他的頭、跟他飛吻吻別的眾多外國人們⋯⋯
該不會兒子是迷拉的後代⋯⋯
#兒子你到底施了什麼妖術
#還是葡萄牙其實是你祖國
#這些人前輩子都跟你有關係
2
我老公很有大麻緣。
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有別兒子的人緣,我老公跟大麻很有緣。
不管去哪個國家旅行,莫名其妙就會有人來問他要不要買大麻,不管合不合法。
2017一家三口去英國過聖誕有人在街角問他,2018去紐約跨年有人在路上問他,2019來葡萄牙路過車站竟然還有人問他!
不只一個!而且他還推著嬰兒車!
奇怪,我們走同一條路,只是一前一後,就從來沒遇過有人問我要不要買。
這到底是什麼神秘體質。
「在波多這已經是第五個人問我要不要買了⋯他還給我電話號碼。Daniel。」啾啾講完就笑了。「他們是不是沒有看到我的嬰兒車?」
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老公看起來就是有在混的
#也算是一種神秘的體質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3
我很有想像力。
這是好聽的說法,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解釋,我根本就是活在幻想童話世界的水果姊姊,還有魔法中二病。
「兒子!你看,這座教堂有好多神奇的圖案,晚上你睡覺的時候他們會移動喔。」我指著畫滿人群的彩色藍色花磚。「他們是這座城市的說書人,他們都會偷偷聽人們說話。」
「你看這座書店!這些樓梯會扭動,」我煞有介事。「你要小聲,不要吵醒了守護書店的怪獸⋯⋯」
「你看地板上的黑白波浪!這是sea witch的魔法海嘯,救命啊⋯⋯」母子倆在鋪滿葡式特有黑白地磚的廣場上瘋狂旋轉。
連續玩了兩週,我已經完成了水果姊姊的專業訓練,可以直接去東森幼幼台上班。
搭乘渡輪前,我又想跟兒子玩幻想遊戲。
「baby captain! All aboad! It's time to save the day, we are going to beat the bad evil sea witch! Are you ready to go?( baby船長出發囉!我們要去拯救世界打敗壞海女巫,準備好了嗎?)」
「No. I am Pessi, not a captain. CAPTAIN IS THERE, NOT ME.(不,我不是船長,船長在那裡。)」陛下淡漠的說。
#我不該用英文說這段話的
#當兒子不配合時
#我的魔法就失效
#回到現實變成中二媽媽
/
📷 附上被大家輪流擁抱的兒子,他在這艘渡輪上被船艙的旅客抱了一輪,搞得好像倒在人群中的樂團主唱。
船員迷戀他迷戀到偷偷送給他餅乾跟兩瓶飲料,船長拿來玻璃杯搞得好像這孩子坐在私人包廂。
🇵🇹 然後媽媽趁清醒,稍稍總結一下波多感受。
比起處處都是網美照的里斯本,其實我更喜歡波多。
漫步里斯本像走進了電影場景,隨手拍都像是劇照;
旅居波多是走進了JK羅琳的小說裡,每個轉角都充滿了魔法。
很適合旅客旅遊,更適合親子一起玩耍一起發揮想像力,友善行人的寬廣人行道,老公表示終於可以一家三口手牽手走在路上。
然後更適合喜歡葡萄酒的人。波特酒好喝斃了⋯⋯頂級紅酒一支大概十歐起跳,便宜的一兩歐就有。
呼叫死黨馬兒,這裡是你畢生一定要來的地方。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的推薦目錄: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們在做很多決策跟判斷的時候,經常會參考別人的意見;這個在心理學裡面,我們會說它是一種追求「社會認可」,也有相關的理論說法,叫做「社會認同理論」。
因為呢,我們可以透過跟別人的參照,或者是對比,來幫助自己在面對決策的時候,可能是更正確,或者是選擇出一個更可行的一個方案。
可是在真實的狀況裡面,它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先來談幾個研究的案例哦!
在荷蘭的一個高中,他們運用「社會認可理論」,他們希望讓學生能夠多吃水果,他們選擇的方法,並不是去做那些文宣啊、宣傳啊、去談水果的營養價值。
他們只是提出了一個跟學生認知相反的說法,也就是說他們告訴學生說,大多數的同學,確實有為了健康而多吃水果。
這顯然是一個說謊的狀態,但只光這樣的信息傳遞,就讓那個學校的學生,水果的攝取量增加了35%。
而且更有趣的是,跟這些高中生去做訪談,這些青少年啊嘴巴都很硬,都說他根本不受影響、他根本沒有想要改變自己;可是就以餐廳的統計,水果的攝取量就是增加了35%,這是騙不了人的!
除此之外,在餐飲業裡面的研究也發現哦,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餐廳、讓客人多點幾道料理,你不用花錢去買更高檔的食材,去找更多更好的廚師;或者是在菜單上面,把那幾道料理寫得天花亂墜。
如果你經營餐廳,只需要標注這些菜色是最受歡迎的料理,這樣就可以了!
在北京哦,有幾家餐廳曾經用這種直接、簡單、粗暴,但是很少被運用的促銷策略,結果呢,顧客點那道菜的頻率,增加了13%~20%。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社會認可」,你會發現,認可這件事情,是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決策正確性。
但是透過「社會認可」做的決策,真的是正確的嗎?它有沒有很多其實是被誤導的呢?
就像是有一份研究說,如果一群受試者,知道大多數的同儕,支持軍隊用酷刑來逼供之後,在這裡面會有80%的人,對於這種做法從不接受,變得比較能夠接受。
而且不只是在公開場合,會表現出更多的支持,更令人感覺到驚訝的是,他們連私底下的態度,也跟著開始轉變了!
所以呢,回觀我們現在的生活世界裡哦,我們無時無刻的,在接觸各種媒體給我們的各種訊息,而這些訊息似乎都在給我們傳遞出某些價值觀。
你深信的那些價值觀、你認同的那些人、事、物;甚至是你深信的信念,你真的確定是出於你自主的選擇,還是其實是被「社會認可」所操弄的呢?
那麼如果不要談這麼大的理念價值觀,我們談細一點的,我們在行走江湖的過程裡,我們都需要跟別人合作、商務上的合作、生活上的合作。
小到生活當中的購物行為,大到商務上面的大規模,或大金額的合作,當我們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你的依據是什麼?
我遇過很多人哦,他嘴巴上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細的推敲,它背後還是憑感覺啊!那他感覺的依據是什麼?就是~大家是不是這樣做啊?那這不是社會認可嗎?
可是如同前面說的,如果你認可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被操作的前提底下,那你要如何去做出,對你相對最適當的判斷呢?
所以我每次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都覺得我們先不要去說,怎麼樣謀取自己的最大利益?我們先去談怎麼樣能夠退一步的保護自己?
尤其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跟別人相處互動,你如何去判斷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呢?
人的存在為了追求「社會認可」,我們常常會去丟一些煙霧彈;比如說你明明很討厭眼前的人,但是你會陪笑臉,這個部分叫做「社會適應」的意義。
可是如果回到真實的利益呢?你眼前的這個人,他給你訊號,到底那些可信?那些可靠;而那些值得推敲,或者是懷疑呢?
如果你赫然發現,你都是「憑感覺」的話,那麼你有很高的機率,就是被操弄的呀!
所以當你聽到這裡,對於那種廣泛的宣稱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
多那麼一點警覺性,如果願意的話,進一步怎麼樣去學習,去判斷別人的言下之意,跟言外之意,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去取得更多的資訊,進一步可以達成共識,退一步可以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
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會知道哦,我有一門課叫做【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正是用有系統的方法,在這一個方面給你前進的幫助。
所以在這邊特別跟你分享,下一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在10月13號開課,那為什麼要這麼早跟你說呢?
因為10月13號的這一門【高難度對話】課程,是我在2020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的農曆年之後了!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而且有很多在職場上,要面對很多溝通情境,無論是領導管理,還是對外的協商談判,都跟我說這門課給他們最具體最真實的幫助。
我想回到今天談的「社會認可」,我們無時無刻的,都在追求認可的最大公約數;但是我們也要隨時隨地的去警醒,這些認可到底它的依據是什麼?他適合你嗎?
我們既不能成為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但是我們又不能「不假思索」的去認同這個世界,告訴我們的一切!
聽到這裡,覺得做人有點難哦?但是其實做人不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學會一些必要的方法。
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你能夠在生活裡,取得最大程度的認同,但是又不迷失在追求認同裡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期,錯過的話,你就要等到明年的農歷年之後了!
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在10月13日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這幾個月以來,全世界各地爆發示威遊行,不只在我們隔壁的香港,美洲的智利、厄瓜多,非洲的埃及、到中東的伊拉克、黎巴嫩等,都是遍地烽火。這些示威抗爭的原因當然都是五花八門。
其中在黎巴嫩的抗爭行動中,人民因為不滿黎巴嫩府在經濟嚴峻的情況下還宣布加稅。加稅的項目包過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像是汽油和菸草,不過其中最讓民眾氣到凍未條的就是「通訊軟體」。
根據新的稅法,黎巴嫩的民眾以後使用WhatsApp等免費網路通話App,每個月還要額外繳交6美元,大概是約台幣180元。光這樣講大家可能還沒什麼感覺,我們按照2017年台灣跟黎巴嫩兩個國家的人均GDP比例來看的話,這個稅法等於你之後用Line還要每個月繳527元,這可能比全國一半人的手機月租費都還要貴,連我都要去抗議了。
因此在10月17日的時候,黎巴嫩全國各地爆發大規模示威抗爭,抗議政府腐敗。雖然在10月21日的時候政府已經宣布撤回新稅法,卻仍無法安撫民眾憤怒情緒。
但在這次黎巴嫩抗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就是出現了一位「kick queen飛踢女王」。
在這次抗爭爆發時候,當時黎巴嫩的教育部長在首都「貝魯特市中心」被抗議民眾堵到,其中一位貼身侍衛下車並對空鳴槍示警,但是卻造成更大的騷動。在一片混亂當中,這名女子衝上前飛踢一名男侍衛的「該邊」,那名侍衛雖然手上拿著超大一把步槍,但卻是完全傻眼。
這個短片在社群媒體上爆紅,被做成各種卡通圖樣,成為黎巴嫩示威抗議的一個象徵。
許多人把這件事與今年蘇丹的民眾抗爭相比較,當時 22 歲的女大生身著白色罩袍,帶著金色圓月耳環,站在車頂唱歌,為國防部外的抗議群眾打氣。這名女大生也成為蘇丹抗爭的一個象徵性人物,被稱為是蘇丹的自由女神,鼓勵了更多當地的女性一起站出來,要求軍方將權力還給人民。
我們在上週的漏網東西軍單元中有提到,許多中東國家的婦女地位經常受到壓迫,像這些站在最前線的女性,都為自己的同伴帶來極大的鼓勵。但就算不是遠在世界的另一端,在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身邊也同樣有許多受到迫害的婦女與兒童。
在台灣,有許多致力於幫助受害婦女的婦幼團體。今天我們就請到 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 執行長 紀惠容,來跟我們聊聊婦女暴力防治的問題。
-------
一. 其實大家都聽過勵馨基金會,但是勵馨基金會到底是在做什麼,可不可以簡單說明讓大家了解一下?
勵馨基金會其實今年已經31歲了,我們一開始是關心雛妓,拯救這些不幸的少女,後來慢慢過大到開始關心受到性侵害、及受暴的婦女,甚至是未成年懷孕的孩子,所以我們基本上就是關心暴力跟性的議題,另外也提供很多的服務,像是諮詢或是社工、家訪以及安置服務。
二.安置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有發現受害的婦女或是幼童,我們可以請勵馨基金會,安置嗎?那是會提供怎麼樣的安置?
對,我們在全國有將近20個安置所,譬如說是被亂倫的孩子,那他家裡待不下去,我們的社工就會把他帶離那個受暴的環境,然後政府就會提供一個我們的安置所,或是勵馨自己的安置所,讓他24小時住在那裏,並提供資源及協助。
三.那會不會有加害者想要衝到安置所,去尋找被害人?這會很常見嗎?
會,所以我們都要非常的小心,像是我們如果要去中途之家,都要簽一個保密協定,不可以讓任何人知道他在哪裡,所以一般人是不會知道勵馨基金會安置的地方在哪,即使後來可能被跟蹤,或是被發現了,那我們就會馬上搬家,我們很重視安全和保密,因為這樣才有安置的目的。那現在世界的潮流也有一些,他們主張說應該要在社區裡面製造出一個保護的網路。
像是在荷蘭他們就有分,橘屋、綠屋、紅屋,最緊急的就是紅色的,它是完全保密,而且是一個很秘密很安全的一個地方,那橘屋它是半開放式的,可以讓安全的家屬來訪問,但是到了綠屋的時候,它就是可以完全的開放跟社區是生活在一塊,變成社會住宅。用這種漸進的方式,讓被害人能慢慢地回歸社會,並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四‧很多人都會說台灣婦女的權益其實已經很高漲了,不知道紀姐有沒有什麼看法?
台灣在亞洲的婦女地位確實是第一,但是跟全世界比起來,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而且雖然台灣女權看起來很進步,但如果仔細去檢視我們的薪資,女性的薪資大概只有男性的八成五,而且有很多時候其實都只有男性才有機會,像是政府會投注比較多資源在男性選手身上,像范琪斐的寰宇漫遊這種都是女生的主持人,其實算是比較少見的。
五‧大家常常會講,男生也需要受到保障,因為很多男生好像在受到迫害的時候,他們比較不敢講,勵馨基金會是不是也有協助類似的工作?
是,其實根據國外的研究,受暴的男性跟女性的比例,雖然求助的是女性比較多,但男女受害的比例應該是差不多,只是男生愛面子又不敢求助,所以比例佔比較少數,而且出來求助以後,人家可能覺得說你怎麼這麼沒有男子氣概,所以他們其實也是面臨很大的阻礙。
六‧其實我覺得滿多人身邊都有遇過類似的事件,不管是朋友還是家人他們受到迫害,但是他們自己不願意求助耶,那我們到底該怎麼樣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
其實有很多婦女,她受暴之後她可能會覺得這是第一次,因為她很愛她的先生或是男朋友,她就覺得原諒他好了,但可能原諒一兩次,到最後被打的鼻青臉腫的,不得不出來求助,或者是他看到有小孩受害了,譬如說孩子可能目睹暴力,開始做惡夢,開始覺得家裡很沒有安全感,到這個時候很多婦女才會開始覺醒,才想到要求助。
其實在第一拳被打下去的時候,妳就可以求助,所以我們身為朋友,通報之後,他要不要政府的資源介入協助,還是要尊重他的意願。但是我們還是要講,在受暴的當下,你可以申請保護令,讓自己不再受暴,除非你要求對方去接受治療,不然根據我們的經驗,還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家暴事件發生。
七‧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些,看起來好像很可惡的加害者?
那有時候我們也會忽略到這些加害者,我覺得他們也需要幫助,需要一些外力的協助,像是他周遭的男性朋友就可以多多關心他,或是利用公權力去介入,協助他自我控制。
八‧紀姐妳看了這麼多算是家庭的悲劇,妳是怎麼樣保持對人類的信心,而且這麼溫暖?
其實我應該要講,看到婦女的進步,這是我們很大的安慰,那尤其是婦女她從完完全全不敢求助,或是一個沒有自信的婦女,到他慢慢地接受自己,並找到工作,甚至離開加害人,養活他的孩子,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的社工在第一線其實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我們也會協助社工,找外來者幫他們倒垃圾,這很重要,不然很有可能他們會變成「厭男」。
九‧今年其實非常特別,有個世界婦女庇護安置大會,這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行,而且是在台灣,那紀姊可以稍微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大會是在做什麼?
這個大會其實已經舉辦10年,到現在第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辦,而且選在台灣,這是我們特別爭取來的,因為台灣的社福系統其實是非常的優秀,所以我們也希望這樣的系統能分享到全世界,而且有許多在婦權運動相當著名的人物,都會一起來分享經驗。大家可以多多關注這場聚會。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們一般的直覺認為,那些會「上癮」的人,不管是藥物、酒精,還是煙癮,或者是上網成癮的人;多數應該都是「意志力不堅定」的。
因為他們的意志力「不堅定」,所以才會有「上癮」的問題。然而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會顛覆你這樣的想法。
這個研究是「蘇格蘭斯特林大學」的研究者~達利,他跟他的同事,在荷蘭進行過一項抽煙的研究。結果呢,這個研究顛覆了我們前面說的想法。
他反過來支持了一個論點,這個論點就是「要能夠讓一個人『維持成癮』的狀態,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你一定很好奇喔,他是怎麼做的?
達利的研究團隊就發現,2004年在荷蘭開始實施「工作場所禁煙令」。在剛開始的時候,確實降低了抽煙的活動。
但重要的是喔,結果某些人受到了「禁煙令」的影響,而「禁煙令」主要影響的,是那些他們在做問卷調查上面的自我評量,認為是「缺乏自律的人」。
而且呢,這些人呢在「禁煙令」經過幾年之後,又開始抽煙。對於那些自我評量為「高度自律的人」,沒有明顯的影響;他原本抽煙,他還是繼續抽煙。
那對於那些原本站在「那些會成癮的人欠缺意志力」,這樣的一個說法的科學家,他們原本的預期是那些意志力強的人,可能會因為「禁煙令」而改變自己抽煙的習慣而已;而意志力差的人,則會繼續抽煙。
可是當結果完全相反的時候,他們就推測喔,那些意志力差的人,需要法律的強烈介入,才能夠改變他們的行為。
然而怎麼樣解釋,他們接下來又煙癮復發呢?那就是因為法令的威嚇力,逐漸減退的結果。
進一步來看,在這個「禁煙令」頒布之前,人們多年來習慣舒服的,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面抽煙;突然之間他們沒辦法做這件事情了。
而對於那些很「堅持自己煙癮」的人,他們為了延續這個習慣,他們必須要做出很多細緻的調整;他們每一次抽煙之前,不管在地點跟時間,都要仔細的規劃。
而對於那些意志力本來就很強的人,他們可以輕鬆應付這些細緻的規劃,跟這些需求;但是對那些原本意志力差的人,就會因為這樣子放棄,並且戒煙一段時間。
然而只是時間一久喔,這些意志力差的人,他們就會發現並且開始模仿,那些意志力強的人的做法。
比如說,當他們看到這些死硬派的癮君子,總是前往公園的某個抽煙區之後,他們就會開始起而效尤。
後續的好幾個實驗都發現,這些成癮者似乎可以「堅定並一致」的擬定和執行複雜的計劃,來幫助自己維持吸食海洛因,或者是抽煙的習慣。
不管是研究人員、臨床醫師,甚至於成癮者本身,他們都一度認為這些習慣,是沒有辦法動搖的。但是透過這些研究,我們或許可以以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成癮的行為」。
治療師或許可以把成癮者,原本用來追求酒精,或毒品的那些堅強意志力,重新引導到不同的方向,用這些「意志力」來剔除壞習慣。
只是喔,這個想法有一點理想性;因為在實際操作上,如果這些成癮者,他們不認為偶爾喝一杯,或吃幾個藥物,會造成永久的傷害;他們也就不會認為自己的成癮行為,會妨礙家庭或工作表現。
那這個時候,治療師就很難說服這些成癮者,相信自己的這個「成癮行為」是一件錯的事。
可是這些研究告訴我們的,至少有一個很重要的前進,就是哦,我常常遇到那些,他深陷於某些習慣,無法自拔的人。
他在跟我進行互動的時候,他常常會描述自己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他總是擺出那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
但事實上,我每一次深入他們那些成癮的、固著的行為,我去研究他們到底是怎樣堅持下來的那些壞習慣?我發現他們的意志力,還真的很堅強!
不管你怎麼阻礙他,他就是會在不恰當的時間,繼續堅持上網;不管你怎麼樣給他高難度的限制,他就是有辦法抽上那一口煙。
所以喔,我今天我倒不是要跟你談「成癮」這件事情,多麼令人感覺到無能為力。我恰巧相反的想要讓你知道,其實如果你現在有堅持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在你的表意識覺得是不好的、你也想戒除。
但是呢,你常常自我歸因是「因為我意志力薄弱,所以改不了」。我想或許你可以換個角度,去看見自己要維持這些壞習慣,所付出的努力,其實你的意志力是很強的!
那麼進一步來看,當你的自我定位、自我框架是一個意志力強的人。請問!我先不要跟你討論這些壞習慣之前啊,那你可不可以把這些意志力,去聚焦在那些能夠讓你人生過得更好的事物?
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們會成癮、有時候我們會依賴某些,你自己也覺得不太好的習慣,是因為「空虛」。
那為什麼會「空虛」?是因為你並不覺得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有放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於是呢,它就成了一個意志力堅強的惡性循環,而不是意志力堅強的良性循環。而這一切的改變,其實你必須要先承認:「是!我的意志力是很堅強的。」
「如果我能夠堅持一個壞習慣,堅持到這個程度,這就說明了我的意志力,如果能有效的用在去祝福我的人生、去優化我的人生;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可以活出不一樣的光景?」
當你能夠活出不一樣的光景,當你能夠活得很有意義的時候,這時候我請問你,你還需要那些「壞習慣」嗎?
其實根本不用任何人說服你,或者是不用任何積極的方法介入,搞不好你因為這樣子,這些壞習慣就自動消失了!
因為生命本來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當你找到了那份美好;請問那些煙啊、酒啊、上網成癮啊,甚至於藥物成癮啊!它真的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
所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你「重新框架自己」,其實是一個意志力很堅強的人。更重要的一點是,你的意志力必須用在幫助你過個更好的人生。
最近呢,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到目前為止,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有很多朋友回饋給我,這一門課給他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話來說,這一門課可以帶給你的,那麼我會說:「這是一門能夠幫助你,讓『時間成為你朋友』的課程。」
人的一輩子很短,但人的一輩子也很長。它之所以短,是在於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並沒有辦法透過時間為自己增值,所以它很短。
但是生命之所以能夠很長,也是來自於當你每天做的事情,都能夠透過時間,明確的幫自己增值;那麼你的人生就是一個很長、而且又很豐富的旅程。
希望今天的內容,跟【過好人生學】,都能夠帶給你決定性的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那個,我知道大家會很羨慕荷蘭專科醫師的生活品質。但... 的推薦與評價
國際移民,因為不熟悉荷蘭醫療系統以及跟家庭醫師溝通方式,很多都會覺得荷蘭家醫很爛,其實,只要知道怎麼跟家醫溝通,要轉診到專科或是取得自己想要的檢查治療跟藥物都不 ... ... <看更多>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露營」淺談你不知道的荷蘭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回到現代台灣近年來因戶外露營慢慢興起,廠商嗅到商機隨之引進荷蘭鍋,露營將不再是簡陋的克難露宿、野炊更不再是簡易火鍋加泡麵!露營玩家到中後階段多半會把玩荷蘭鍋( ... ... <看更多>
不知道去荷蘭會怎麼樣 在 想去荷蘭留學?你不可不知道這五件事!!吃飯習俗& 生日派對 的推薦與評價
想 去荷蘭 留學?你不可 不知道 這五件事!!吃飯習俗& 生日派對|Chelsea 生活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