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我最不願批評的,一直是花敬群次長。
為什麼?因為期待甚深。因為還記得2015年時力創立之初,那位來時力黨部講授居住正義,滿腔熱血的花教授。
儘管常常針鋒相對,但我一直總相信,我們追求的價值並無二致。
今天我在財政委員會的質詢,再度引用花敬群次長過去的文章,引起花次長的指教,我也願意趁著空檔,再多做一點對話。
「倡議政策很簡單,能否同時提出合理內容,則是檢驗倡議者有沒有責任感的依據。」
說得很對。但是當我們負責任的提出#出租減稅的修法版本,來避免租金轉嫁的問題,財政部卻始終不願回應,還是把 #經不起檢驗的韓國案例放在嘴邊,甚至 #拿一大堆牛頭不對馬嘴的文獻,來為自己的說法背書。
請花次長告訴我,這到底是倡議者沒有責任感?#還是行政部門推諉卸責?
「囤房稅本質上是累進稅,政策上該用金額累進、面積累進還是戶數累進?這是面對實際規劃時要清楚說明的事情,但囤房稅倡議者卻在毫無討論下,直接選擇可能最不恰當的戶數累進。」
說得很對。時力從來沒有說,不能使用戶數以外的累進方式。在歷次的委員會質詢,也有其他委員提到 #金額累進、#面積累進的看法,但是財政部充耳不聞,根本不願意進一步思考可行性。
但是我也要問,這些話,#花次長有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在健全房市的會議中說出來?有沒有提倡戶數以外的作法,好讓「妥善的配套規劃」,可以實踐2014年花教授的理想。
從之前流出的財政部草案版本來看,還是以戶數累進,並未提出金額、面積累進的方向。
如果花次長盡力了,財政部還是一意孤行,那請花次長告訴我們。
如果花次長盡力了,財政部還是幹話連篇,請花次長明白指出財政部的 #不負責任與卸責怠惰。
「政策倡議還是要有責任感,更不應該在面對質疑時,用閃躲或扭曲的不正義方式來逃避。」
說得很對。但是,難道不是財政部,一直用閃躲、扭曲的方式,來逃避政策辯論嗎?
難道不是內政部的默不作聲,讓行政院可以隨口胡謅「78萬戶租屋者」會受到影響?
還是說,這是花次長的無聲抗議,只能用沉默來表達?
「缺乏檢驗的政策倡議從來就沒有真正改善過社會。」
同樣的,#缺乏檢驗的政策推動,#從來就沒有真正改善過社會。請花次長午夜夢迴,三思、三思再三思。
花次長原文:
https://bit.ly/39ab8V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