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入政——與「台大政治系」有約!】
與台大的同學共同參與「大專青年入政座談會」,透過問答的方式,與同學們一起討論時下的議題、對社會的各種看法,以及對政黨的許多思考。
互相討論的模式可以很開放的來往討論、交流各自的意見,讓我們收集大家的聲音、同時雙方都破除一些成見,也能知道現今的不足。年齡可能有差距,但從這個座談中看得到,大家關心台灣的心是相同的!青年的面貌,其實就是國家的體質,未來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工作上的夥伴,甚至成為在任何議題上志同道合的隊友。我非常樂見,也希望這樣的對話能夠持續進行!
也歡迎大家在任何見到我的場合來聊聊~關於對話,我來者不拒😎
#青年入政 #世代一起進步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
世代一起進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1Usyu9y-UU/hqdefault.jpg)
世代一起進步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葉宇峻彈吉他 #吉他教學 #吉他教学
解答六月會員的發問問題。
0:00 Intro
0:42 刷和弦悶音
3:42 音階彈奏斷音
4:56 疫情間維修
5:56 樂風改編
7:26 32beat 刷弦
10:07 New Standard Tuning
13:02 Outro
=============
訂閱葉宇峻彈吉他▶https://goo.gl/3g7gn6
FB▶https://goo.gl/66igqb
IG▶https://bit.ly/2KM96QT
加入葉宇峻彈吉他頻道會員 ▶https://reurl.cc/RdQQbZ
頻道會員懶人包 ▶https://reurl.cc/lLAkz9
【使用器材】
Guitar:FUJIGEN MSA-HP-C, Corona ST, Squier Classic Vibe
Effect:Nux, Positive Bias Fx2
Cable:Providence H205 E207, Nux B-5
String:SG Strings 10-46
【我的熱門影片】https://reurl.cc/K6v059
【學吉他 彈 lick】https://reurl.cc/ObeMxR
【技巧系列教學】https://reurl.cc/XX9GOE
【和弦分析教學】https://reurl.cc/rln9zN
【破解音階指型】https://reurl.cc/31Z4rX
【五聲音階教學】https://reurl.cc/0zydz9
【調式音階教學】https://reurl.cc/al7drl
【背景音樂練習】https://reurl.cc/A1z2qj
【器材應用分析】https://reurl.cc/9zQ3XO
【藍調吉他教學】https://reurl.cc/1Qpb4W
♫《吉他伴奏大全》線上課程報名網址▶https://hahow.in/cr/paupauband ♫
【葉宇峻彈吉他現在招生中】
歡迎想要學習彈吉他,音樂的朋友們和我聯絡。
台灣師範大學流行音樂產學碩士畢。
以理論建構觀念輔佐技術練習,以學習音樂的方式帶你一起進步成長。我也支援遠距視訊教學,目前已累積來自於全球各地及台灣跨地區的學生,很歡迎你私人信件或是以任何方式和我聯絡細節及上課內容。
教學項目包含:
木吉他自彈自唱/Fingerstyle演奏曲/各式風格電吉他/樂理分析/即興演奏
教學|合作邀約|各式活動|聯絡方式:
LINE:paupauband
Skype ID:paupauband2
微信:paupauband
bilibili:葉宇峻彈吉他
mail:paupauband@hot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I3EFehMG0/hqdefault.jpg)
世代一起進步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鄧麗君1995年5月8號在泰國清邁因為氣喘發作猝逝,享年42歲。鄧麗君11歲參加黃梅調比賽拿到冠軍,開啟了她的歌唱生涯,在六零年代,除了發行專輯,也經常參加慈善演出和勞軍義演,1969年演唱了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家喻戶曉,之後的演藝足跡更遍及香港、東南亞、美國以及日本。
在七、八零年代,她的「何日君再來」、「小城故事」、「甜蜜蜜」等多首歌曲,以地下、盜版的形式,紅遍中國大陸大街小巷,甚至出現「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這麼一句話。除了華語歌曲,鄧麗君在日本藝能界也被稱為「亞洲歌唱女王」,拿下多個大賞,多張專輯大賣,三度受邀參加NHK紅白歌唱大賽。
鄧麗君雖然在42歲這年劃下了生命的休止符,但她的歌曲隨著每一代不同的偶像藝人,用流行的形式不斷翻唱,影響著新的世代。今天,是鄧麗君逝世26週年,讓我們一起透過當年的影像,來懷念她的歌聲與倩影。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鄧麗君 #何日君再來 #小城故事 #甜蜜蜜 #軍中情人 #我只在乎你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nA3oZCS_J8/hqdefault.jpg)
世代一起進步 在 《冬山青年講堂。第一輯》 | 冬山鄉一直走在進步的道路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聚集一群關心冬山鄉的年輕 世代 , 一起 關心這片土地,第一輯談到基層代表該重視的事情與職責,讓我們 一起 探討。 #民主聖地關鍵在冬山 #游你真好 ... <看更多>
世代一起進步 在 【928 民進黨33週年黨慶一起參加「台灣派對」】 9 月28 日 的推薦與評價
928 民進黨33週年黨慶一起參加「台灣派對」】 9 月28 日,是民主進步黨33 歲生日 33 年來,不同世代的努力與傳承,讓民主自由在台灣漸漸生根茁壯 ... ... <看更多>
世代一起進步 在 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婚姻的經營】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 ... 同在一條船上,兩人行駛的方向不同,這條船最後必沉沒對家庭忠誠的人,上帝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