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不應該讓言論自由或政治正確的
擔憂妨礙我們譴責應該譴責的言論」
——史丹佛大學學生
────────────────
美國的種族騷亂在過去一週快速擴散,Twitter和Facebook兩家公司成為風暴的中心點。言論自由過去幾百年都是用來對抗政府的憲法權利,但作為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最大公共論壇,網路社群平台的守門人(也就是版主)正在扮演越來越接近政府的角色和危害。
問題:版主手上那把審查的兩面刃要怎麼用才能帶給人類文明更大的利益?
Facebook院子裡的那把火
 ̄ ̄ ̄ ̄ ̄ ̄ ̄ ̄ ̄ ̄ ̄ ̄
一週前Mark Zukerberg開始對美國總統Donals Trump貼文爭議展開一連串危機處理,沒料到這些動作反而在上週末快速發展成為Facebook內部的小風暴。
5/30週五一早Zukerberg公開貼文表示Facebook不支持Twitter過濾總統貼文的作法。隨後,Zukerberg火速召開會議對員工講話,外流的錄音檔中他說自己從一早醒來就痛苦掙扎到現在,因為他對貼文內容感到「作噁」,但又判斷他並沒有違反Facebook現有使用者條款。員工擔心Facebook對Trump的容忍可能永遠沒有底線。為了安撫他們,Zukerberg也在會議中保證只要未來Trump違反使用者條款,Facebook隨時準備好出手。
在此同時也有媒體披露Zukerberg的替代方案是週五稍晚私下打電話給Trump,微婉地告訴Trump該貼文的「語氣」和「用語」令他感到擔憂。
這一系列做法並沒有成功安撫Facebook員工的不滿。於是Twitter上接連有員工出來表示為Facebook對種族主義的包庇感到丟臉。不滿的聲音快速集結之下,他們週一迅速組織了一次居家工作遠端版的罷工,並集體向公司提出了完整的訴求。
為了回應員工的訴求,週一Zuckerberg召集了幾名黑人資深主管討論,週二隨即再舉辦會議安撫不滿的員工。外流的錄音檔中Zuckerberg的主要論點如下:
1)他說如果狀況繼續升級,Facebook會臨時提高審查標準來阻止惡意言論的傷害。先前針對疫情相關的錯誤資訊,他們就已經執行過一次臨時提高審查標準的做法。
2)他承認確實如媒體爆料所指,他週五當天有跟Trump本人通過電話。但通電話的時間是在他已經做出決定不處理貼文之後,而非講完電話才因此決定不處理貼文。
3)他承認在討論Trump貼文的決策小組中只有一名成員是黑人。
4)他承諾針對七個相關政策開始展開檢討修訂,包含重新檢視關於國家威脅使用武力時的處理原則。
5)他承認不處理Trump貼文的代價高昂,不僅損害Faceboo聲譽,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成本。
6)他鼓勵員工將「捍衛言論自由」視為是一個高尚的事由,雖然有其代價,但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7)Trump確實曾經踩過Facebook紅線,而公司當時也毫不猶豫執法。他指的是Trump競選團隊偽裝成人口調查的廣告被Facebook撤掉的事件。
8)他認為言論限制很容易增加,卻很難減少,這樣一路加碼限制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後悔。
在場員工私下向記者表示Zuckerberg的表情顯示他似乎非常害怕員工會背叛他,但他在會議上的發言內容也並沒有讓員工真正釋懷。
直到昨天Zuckerberg才終於鬆口,表示Facebook願意重新檢視貼文規範的既定政策,來解決關於民眾騷亂和暴力相關貼文的處置問題,並且不排除增訂新的規範或是制定一整套全新的對策。
網路媒體The Verge也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Zuckerberg一直試圖把他個人情感和他作為Facebook CEO的角色嚴密隔離開來,也因此他一方面以CEO角色堅守捍衛Trump言論自由的界線,在此同時也以個人情感捐了1000萬美元給種族平權團體。但作者認為Facebook這個社群平台長久以來告訴我們一件事:
你只能有一個真實身份。
社群守門人的那把兩面刃
 ̄ ̄ ̄ ̄ ̄ ̄ ̄ ̄ ̄ ̄ ̄
回到整個社群風波的原爆點,導火線是Trump在Twitter上大肆批評加州政府推的郵寄投票會導致選票被攔截、竄改、濫用,結果他的貼文被Twitter的事實查核機制標示為誤導資訊。Trump一怒之下簽署行政命令,限制CDA美國通訊規範法案230條的適用範圍。
該條文原本用意提供法源讓網路社群平台可以限制具有冒犯性的內容,並因此給予其免責權,不必為用戶的言論負責。而Trump的行政命令用意在去除這個免責保護傘的同時,讓社群平台也失去限制發言內容的法源。
本週一個名為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的NGO組織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該行政命令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並要求法院將其宣告無效。其邏輯是雖然Trump目標是讓Twitter失去法源過濾內容,但同時如果讓平台的保護傘失效反而會得到言論自由上的反效果:社群平台為了避免連帶責任,會更努力限縮言論空間。
原本的當事人Twitter的公關部門則特地發了一則貼文感謝該團體的仗義直言。但右翼媒體也很快就曝光了該組織的贊助者包含了Google、Facebook、Apple、Microsoft等科技企業,暗指他們被買通。
同一個條文也牽扯進上週另一個Google涉入的訴訟當中:
多名LGBT YouTuber聯合控告YouTube利用演算法機制來壓抑LGBT相關影片的曝光率,讓他們無法在平台上賺到錢。巧合的是原告引用的法令也是CDA美國通訊規範法案230條。本案雙方的爭點就是YouTube依據該法是否有權使用演算法來壓抑特定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代表美國司法部向法院表示意見的代表,似乎認為總統剛剛簽署的行政明令並沒有實質改變該法的效力,因此YouTube等社群平台經營者仍有權繼續限制平台上的內容。所以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司法部是在間接承認總統的行政命令是虛晃一招?
另一方面,紐約時報也雞婆地幫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代勞他的審查工作,詳盡檢查了一週份的Trump發文。結果統計出來139則貼文當中,至少有26則包含不實資訊,另外24則有誤導或沒有附具理由的含糊指控。總計總統大人在過去一週的貼文有高達三分之一包含有可疑資訊,而實際上遭到Twitter啟動事實查核機制而有所處置的只有少之又少的3則。Twitter的執法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一家社群平台Snapchat沒有像Twitter那樣直接限制Trump的貼文,也沒有像Facebook那樣對於貼文完全袖手旁觀。Snapchat 執行長 Evan Spiegel對外發佈的備忘錄指出:Trump的Snapchat帳號以及貼文將繼續存在,但將不會再出現在使用者界面上的Discover區的演算法自動推播機制當中。Trump的Snapchat在過去幾個月內快速增加訂閱人數,但Sanpchat的作法至少確保了未來該帳號的訂閱率成長不是來自於Snapchat的系統主動推播。
擁有1.6億活躍用戶的電子佈告欄網站reddit也在風起雲湧的一週捲入種族歧視言論爭論。曾任reddit臨時執行長的美國律師鮑康如批評該平台長期容忍Trump和其他用戶擴散各種仇恨、暴力和種族歧視言論,讓reddit成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溫床。許多reddit的版主也響應鮑康如的訴求,以暫時關版或是暫停熱門貼文回文權限等方式來表達抗議。該公司的共同創辦人Alexis Ohanian Sr. 週五果斷回應,宣布他已經辭去自己在該公司的職務,建議公司雇用有色人種來取代自己在董事會的諮詢委員一職,並宣示他會將自己從reddit股票上獲得的收益用來投注於服務黑人社群。
這一連串言論自由界線和審查的爭議通通撞在一塊兒,讓過去一週變成一個可以持續辯論到世界末日的言論自由週。
另一個乍看無關、卻意義重大的事件發生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校園裡:法學教授Michael W. McConnell在線上授課的憲法課上朗讀了美國革命領袖Patrick Henry一段含有「Negro 黑鬼」字眼的文章,但在朗讀前他特地關掉線上課程的錄影功能,避免課堂影片傳出。但爭議仍然很快就爆開。這不是該校教授第一次發生N字爭議。雖然該名法學教授強調歷史的醜陋面不應該被刻意排除,但課堂上的學生認為選在這個種族紛擾的敏感時刻特意選讀這段歷史文章,對黑人來說傷害非常大。
「我們一方面不應立刻責怪言論自由,但也不應該讓言論自由或政治正確的擔憂妨礙我們譴責應該譴責的言論」史丹佛大學黑人學生社團的副主席在一封公開信中說。
然而真正有趣的資訊在這裡——這位堅持「歷史就是歷史」的史丹佛法學教授Michael W. McConnell正好也是Facebook剛成立的全球內容審查獨立監察團的其中一名副主席。
他的態度或許也驗證了Mark Zukerberg向來的論點:有毒的言論也是言論,應該讓它進入言論市場讓每個人自己判斷。
串流大戰中的各方消長
 ̄ ̄ ̄ ̄ ̄ ̄ ̄ ̄ ̄ ̄
原本就風風火火的好萊塢串流大戰受到疫情的加速,各方消長的新聞其實都是在驗證既定的市場發展方向:
目前仍全面停業中的美國第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上週表示第一季預計會有21~24億美元左右的虧損,遠高過去年同期的1.3億虧損金額。在此同時,第二大品牌Cinemark第一季則虧損了5900萬美元。AMC在提交給美國證交會的報告中用語謹慎地表示:「我們相信,但無法保證,在政府解除禁令以及對民眾提供紓困之後,放映業終將因為這些被長期壓抑的出門娛樂需求而得以復甦。」
然而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認為AMC非常擅長在疫情中利用他們第一品牌的聲量來策略性放話。
比如三月份包含AMC所有主管在內全面放無薪假的事件,以及隨後多次傳出的破產傳聞,很可能都是設計過的公關策略,藉以廣泛有效地對外傳達出「救命啊」的緊急訊息,讓上下游的房東、供應商、片廠等等夥伴能因此開始共體時艱、和他們一起挺過去。關鍵就在讓夥伴知道這個關鍵訊息:「我現在倒下對你們都不是好事」。
Indiewire的分析認為就算AMC現在倒下,實際上對好萊塢來說也不代表該品牌一年11億的票房就會像Thanos彈指一般立刻憑空消失。歷史上消失過非常多連鎖電影院品牌,其實多數據點都會被其他品牌接手。在競爭激烈的城市,就算A電影院關門大吉,觀眾還是會湧入鄰近的B電影院去看同一部電影。電影院產業確實面臨空前危機,但個別品牌的重要性其實在危機中被刻意操作放大了。不能沒有你?倒也未必。
Forbes的另外一篇報導就用數學驗證Netflix應該迅速出手買下瀕臨倒店的電影院:
因為Netflix不願遵守上架空窗期的限制,電影院業者早從2016年的《臥虎藏龍》續集就開始一路抵制,不讓Netflix投資的電影有在電影院放映的任何機會。Forbes試著在2019年全年19部Netflix自製電影中挑出5部來估算如果它們得以上電影院放映的話可以收到多少票房。最後估算出約7.9億美元票房,扣除電影院抽成、製作成本和行銷成本後,約為2億美元的可能利潤。作者認為Netflix不應坐視這種年復一年的損失,並應該趁今年底電影院體質財務最糟的時刻出手買下電影院,終結這種對消費者有害的抵制。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電影院只是在濫用市場權力來控制觀眾看得到什麼電影,而相反地Netflix則是在確保觀眾有更多內容和通路的選擇。Netflix有機會促成這個百年產業的革命,當然前提是Amazon沒有先下手為強。
全球電影院業真正恢復常態的日子還非常遙遠,也因此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電影檔期仍在一個大風吹的持續變動狀態,因為太多電影等著上映,爭相想要卡一個離疫情遠一點的安全落點,但那些甜蜜的落點越來越稀有。片廠高層說他們就像載著滿船石油開到岸邊,卻四處找不到碼頭可以卸下昂貴石油的油輪。
除了扛著巨額成本的利息壓力,等到疫情過後再上映的方法之外,另一條路徑是像《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那樣挑戰VOD出租市場。最後一條路徑則是像《Greyhound 怒海戰艦》那樣一口價賣給串流。
VOD的財務優點是平台抽成比電影院低很多,串流的財務優點是立刻拿到現金,不用忍受長期資金壓力和不確定性風險。Disney的《Artemis Fowl 阿特米斯奇幻歷險》會直接上架自家串流服務Disney+。然而直上串流其實犧牲掉好萊塢過去經常操作的口碑策略:一旦電影院賣座極佳,這些票房標籤將使該片有很大的機會成功操作成為家庭娛樂市場的核彈級武器。但跳過電影院,這個策略完全無用武之地,它就是一部普通的串流電影。同時,跳過線院之後,明星或導演的票房獎金條款也會使片廠陷入一連串糾紛。疫情後的世界肯定會有一套新的電影發行規則,但好萊塢還在適應中。
關於VOD這條路,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的分析師Meghan Durkin上週也在一份報告中呼籲電影院應該要對空窗期放手,讓中級成本的電影可以在上映三十天後開始開拓高單價VOD市場。高單價首輪VOD市場好萊塢已經談了十多年,卻一直在電影院的抵制下始終無法實現。直到這波疫情才讓幾家片廠趁亂推出,並證明高單價VOD確實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分析師認為對Disney這種專門只搞大片的片廠可能無關痛癢,但對於Universal 和Warner Bros這些除了大片之外還繼續拍中級成本電影的片廠來說,高單價VOD可能是活命關鍵。重點在於趁著觀眾對於電影院上映的資訊熱度還沒退去的時刻,吸引他們以高單價在線上租片觀看。因為VOD平台抽成遠低於電影院,對片廠而言會形成一個讓中級成本電影存活下來的關鍵二級市場。
他的驚悚結論是:Disney和Christopher Nolan極力想用《Mualn 花木蘭》和《Tenet 天能》兩部超高成本大片讓電影院復甦,但實際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沒有健康的多元窗口讓各種規模的電影可以活下來,電影院最終將成為兩億美元以上大片專屬的貴賓席。而觀眾只能被迫回家在Netlfix或其他平台上看更多元的電影。
|新聞出處|
6/1~6/7一週大事
Facebook employees hold virtual walkout over Mark Zuckerberg's refusal to act against Trump(https://bit.ly/3dr2zFI)
Netflix May Have Lost $200 Million In 2019 Due To Threats Of Theater Boycotts - Time To Buy Them(https://bit.ly/2AyKlnu)
Exhibitors Should Allow Digital Releases for Mid-Tier Films After 30-Day Window, Analyst Says(https://bit.ly/2ZWEliU)
AMC Entertainment Sees Massive Q1 Losses Of Up To $2.4B On Writedowns In Preliminary Earnings Report(https://bit.ly/2U8l4XZ)
Lawsuit Says Donald Trump’s Executive Order Targeting Twitter, Facebook Violates First Amendment(https://bit.ly/2XZZKVA)
Hey @jack, Here Are More Questionable Tweets From @realdonaldtrump(https://nyti.ms/2Bm5PnJ)
Nine things we learned from leaked audio of Mark Zuckerberg facing his employees(https://bit.ly/2Ua5VWi)
As AMC Theaters Signals It Could Go Under, Studios Won’t Lose Its Best Screens(https://bit.ly/372sGjT)
YouTube fights back against bias lawsuit from LGBTQ creators(https://bit.ly/2XzQ9Gl)
What other social networks can learn from Snapchat’s rebuke of Trump(https://bit.ly/30eNweu)
Studios Debate When to Sell Movies to Streaming Services During Coronavirus(https://bit.ly/3dDcqIC)
What a speech controversy at Stanford tells us about Facebook’s Oversight Board(https://bit.ly/3f5ycW7)
Reddit Co-Founder Resigns, Says Company Must Replace Him With a Black Candidate(https://bit.ly/2UbmkK3)
Facebook to Review Content Policies Related to Civil Unrest, Violence(https://on.wsj.com/30fI4Io)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15天死2人! 鷹架公司承包多起台中豪宅建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櫥窗廣告安裝- 展翼廣告製作SOAR Design & Productio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擁抱世界的Facebook - 第 9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要讓科技淹沒妳的人性。
也不要讓科技操縱你的判斷。
高意識的人,讓科技幫助他更便利進步,低意識的人,因為科技讓自己成為一顆棋子,任人擺佈,卻絲毫不知。
臉書原本的用意是讓人們相互連結,現在,卻成了散佈不實新聞與製造仇恨排擠異族的工具。
臉書這艘船,現在已經快變海盜船了。
仇恨是無法建立現在的世界,但現在的世界可以被仇恨摧毀。
而散佈不實新聞與引起仇恨的廣告是挑對象的,如果你意志薄弱,容易被說服,沒有個人意識,你就是這些陰謀的最佳代言人。
如果你對來到你面前的新聞毫不猶豫的深信不疑,甚至隨之起舞,你的任何一個按鍵,都在撕裂這個有許多人,犧牲自己生命所爭取所創造的文明世界。
你也成了極權主義的墊腳石。
而他們不需要「你」,只需要你的無知。
別讓仇恨矇蔽你的人性與愛的力量,乏不來的。
#仇恨無法建立現在的文明世界 但文明世界可以被仇恨摧毀
#別被仇恨矇蔽你的人性與愛的力量
劍橋分析紀錄片的最後一段,是今年才在 TED 分享的記者 Carole Cadwalladr ,深入探討近期最令人困惑的事件之一:英國 2016 年的脫歐公投。 她追蹤到針對易被左右的英國選民所做的臉書廣告,還連結到被用在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戰術。
我將整支影片的逐字稿上傳上來,原始網址:
https://www.ted.com/…/carole_cadwalladr_facebook_s_role_in_…
你可以從這裡取得原始影片及字幕,既然我們要面對資訊戰,那,就讓我們在主戰場對抗廣告。
以下為字幕,也請大家分享給更多人,謝謝。
--
00:04
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的次日, 那時是 2016 年 6 月, 英國人從夢中驚醒過來, 發現我們即將離開歐盟。 我們英國衛報的編輯 派我回到南威爾斯去寫個報導, 那裡是我成長的地方。 於是我去到了一個叫做 埃布韋爾的小鎮。
00:26
就是地圖上這個地方。 它位於南威爾斯谷, 是個很特別的地方。 這裡充滿著工薪階層的文化, 最著名的是威爾斯男聲合唱團、� 橄欖球,還有煤礦。 但在我的青少年時期,� 煤礦和鋼鐵廠都關閉了, 整個地區遭受非常嚴重的挫敗。 我去那裡是因為該地區 「贊成」脫歐率居全國之冠。 有 62% 的人贊成離開歐盟。 我想知道為什麼。
01:01
到那裡之後,我有點吃驚, 因為上一回我到埃布韋爾時, 它看起來是這付模樣。 而現在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這是新建的高等教育學院, 花了 3300 萬英鎊, 資金主要由歐盟提供。 這是新的運動中心, 含在 3.5 億英鎊的重建項目內, 由歐盟出資。 這是 7700 萬英鎊的 新建道路改善計劃, 還有新的鐵道和新的車站, 通通都由歐盟出資。 這些可不是秘密, 因為到處都有這樣的大標示:
01:45
【歐盟基金:投資威爾斯】
01:49
我帶著這種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 走在這個鎮上。 就在這個時候, 我在運動中心前面遇到一個年輕人。 他告訴我他投票贊成脫歐, 因為歐盟對他毫無作為。 他受夠了。 鎮上處處都有人對我說同樣的話。 他們宣稱要取回掌控權, 那是脫歐行動宣傳的口號之一。 他們告訴我主要是 他們受夠了移民和難民。 他們真的受夠了。
02:28
這非常奇怪。 因為我走來走去,� 沒遇到半個移民或是難民。 我遇到了一個波蘭的婦人告訴我 事實上她是鎮上唯一的外國人。 我去查了數字, 發現埃布韋爾事實上 是全英國�移民率最低的地方之一。 我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全然不知道 這裡的人是從哪兒得到資訊的。 因為那些是右翼的小報紙 所報導的移民故事。 而這裡絕大部分人是左翼的勞工。
02:59
文章見報之後,�有位女士聯繫我。 她是埃布韋爾人, 她告訴我她從臉書上看到的訊息。 我納悶:「看到什麼呀?」 她說是那些關於移民的恐怖故事, 尤其是關於土耳其的。 於是我試著去找出來到底是什麼。 但是根本找不到任何東西。 因為那些人看過的廣告沒被存檔, 推播給他們的新聞也沒被存檔。 沒任何痕跡,沒一點影子。 而此次公投的結果�將會 對英國造成永久的影響—— 它已經影響深切: 以前日本車廠到威爾斯 和英國東北部來設廠, 取代了採煤的工作—— 因為英國要脫歐, 日本車廠已經在撤出了。
03:45
這整個公投在暗中發生, 因為是發生在臉書上, 而臉書上發生的事留在臉書裡頭, 因為只有你看得到推播給你的新聞,� 之後那些新聞就完全消失了, 所以根本無法研究任何東西。 我們完全不知道誰看了那些廣告, 那些廣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或是哪些資料被運用到�那些 被設定為目標人群的身上。 甚至不知道是什麼人 花了多少錢置放那些廣告, 甚至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哪一國人。
04:20
然而臉書知道這些答案。 臉書瞭然於胸, 卻拒絕讓我們曉得這些答案。 英國國會多次要求 馬克·祖克柏來英國 提供我們這些答案, 每一次他都拒絕了。 你必然會納悶到底為什麼。 因為我和其他記者已經發現 在公投期間發生了多起罪行, 發生在臉書上。
04:52
因為我們英國 限制選舉可花費的金額。 這是因為在 19 世紀時 有人推著一整車的現金 去買票。 因此我們訂立嚴格的法律 不讓這樣的情形再度發生。 但是這些法律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此次公投幾乎全在線上舉行。 不管你花多少錢在臉書、 谷歌�或 YouTube 上頭做廣告, 沒有人會知道,� 因為那些根本就是黑箱。 因此就發生了這情況。
05:25
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 牽涉有多廣。 但我們知道在即將舉行 英國脫歐公投的前幾天, 那個推動脫歐運動的正式機構 擲下將近 75 萬英鎊, 透過另一個競選單位洗錢, 被我們的選務機關判定為非法, 並已提報給警察機關。
05:46
該機構用這些非法的資金 大量散佈假資訊。 像這樣的廣告。
05:58
【土耳其的 7600 萬人加入歐盟】
06:00
這是謊言,全然的謊言。 土耳其沒要加入歐盟。 事實上連「討論」加入歐盟都沒有。 我們大多數人從未見過這樣的廣告, 因為這些廣告的目標不是我們。 「脫歐」廣告針對少數特定的人, 那些他們判定容易被說動的人。 而我們現在看得到這些的唯一原因 是因為國會強迫臉書交出來。
06:29
或許你會想, 「好吧,只是多花了點錢吧。 不過是一點謊言。」 然而這可是英國百年來 最大的選舉舞弊。 這可是整個世代唯一一次 票數差別僅僅 1% 的選舉。 而且這只是此次公投的�眾多罪行之一。
06:54
還有另一團體, 由奈傑·法拉吉這個人主導, 是照片中川普右邊那個人。 他的「Leave.EU」脫歐團隊也違法。 違反了英國選舉法和數據法, 也被提報給警方。 是阿龍·班克斯這個人 出錢推動脫歐運動。 他在全然不同的另外一案中 已經被移送至國家犯罪總署, 相當於美國 FBI 的對等機構, 因為我們的選務委員會已得出結論: 不知道他的錢來自何方, 甚至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英國的資金。 而我甚至不打算談論 阿龍·班克斯的謊言, 關於他跟俄國政府秘密關係的謊言。 也不提奈傑·法拉吉 詭異的會面時刻, 他與朱利安·亞桑傑 和他與川普現已被起訴的伙伴 羅傑·斯通的會面時間點, 恰好就在維基解密 兩次大規模傾倒資訊之前。 兩次都讓川普得益。 但我要告訴大家 英國脫歐與川普密不可分。 這個人讓我知道 英國脫歐是川普的培養皿。 我們知道是同樣的人、同樣的公司、 同樣的數據、同樣的手法、 同樣使用仇恨和恐懼。
08:15
這是他們貼在臉書上的。 【未同化的移民等於入侵】
08:19
我甚至懶得說這是謊言,
08:21
因為我覺得這更像是仇恨罪。
08:29
不用我說, 仇恨與恐懼被深植於 世界各地的網上。 不只英國、美國, 法國和匈牙利也有, 還有巴西、緬甸,和紐西蘭。 我們知道這暗流 與全球的你和我連結著。 它透過技術平台流動。 我們只看到冰山上的一角。
08:58
我得以看到這黑暗的軟肋 是因為我開始研究 川普和法拉吉的關係, 調查到一家叫做 「劍橋分析」的公司。 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追查到 該公司的前員工克里斯多福·懷利。 他告訴我這家公司 為川普和英國脫歐效力, 他們怎樣側寫人們的政治傾向, 為的是了解這些人的個別恐懼, 以用來針對他們散佈臉書廣告。 做法是非法地採集資料, 採收 8700 萬人的臉書資料。 花了一整年的功夫 才把克里斯多福的話記錄在案。 我得把我的角色 從寫稿記者轉變為調查記者。 他非常勇敢, 因為這個公司的所有人 是�羅伯特·默瑟, 是個以財力支持川普的億萬富翁, 他多次恐嚇要控告我們, 不讓我們報導。
10:04
但我們終於完成了, 就在刊出的前一天, 我們收到另一起訴訟威脅。 這次不是劍橋分析公司, 而是臉書。 臉書威脅如果刊出就要告我們。 我們仍然刊出了。
10:32
臉書,那回你的選擇 在史上留下惡名。 這回你又選擇再加一筆, 因為你拒絕提供我們需要的答案。 這是為什麼我今天站在這裡, 直接對矽谷的神祇們喊話。
10:55
馬克·祖克柏……
10:58
還有雪柔·桑德伯格、賴利·佩吉、 謝爾蓋·布林,和傑克·多西, 以及你們的員工和金主。 因為 100 年前, 南威爾斯煤礦面臨的 最大危險是天然氣。 無聲、無形且致命。 那是他們帶金絲雀�進礦坑 監測裡頭空氣的原因。 現在我們共同經歷�這大規模、 全球性的線上實驗, 在英國的我們就是現代的金絲雀。 我們正是西方民主世界的 百年選舉法被科技毁壞的結果。
11:36
我們的民主被摧毀,法令不再適用, 這話不是我說的, 是我國國會發表的報告裡說的。 你們發明非常驚人的科技。 但是現在卻變成了犯罪現場。 你們掌握著證據。 光說「以後會做得更好」是不夠的。 因為要能不重蹈覆轍的唯一希望 在於我們必須知道真相。
12:12
或許你認為: 「不過是幾則廣告而已。 人們可沒那麼笨,對吧?」 對此我必須說:「祝你好運。」 因為英國脫歐公投顯示 自由民主已被摧毁了。 是你們摧毁的。 這可不是民主—— 在暗地裡散播謊言, 用非法的資金付廣告費, 天知道這些錢從哪兒來的。 這是顛覆, 而你們是共犯。
13:01
我們國會是世上第一個 試圖要你們負責的, 卻失敗了。 在字面上英國法律對你們沒轍—— 不僅僅是英國法律, 這裡是代表九個國家的國會, 馬克·祖克柏拒絕出席和交出證據。
13:22
你似乎不明白,這遠遠大過你, 遠遠大過我們任何人。 這可不是左派或右派, 留歐或脫歐,支持或反對川普, 而是在於有沒有可能 再舉行任何自由和公正的選舉了。 因為在目前這情況下, 我認為不可能。
13:43
因此我要問,這是你們要的嗎? 你們要在歷史上如此留名: 當威權主義的僕役, 助長當今全球各地 紛紛崛起的威權主義? 因為你的初衷是要彼此連結, 而你現在拒絕承認同樣的科技 事實上正將我們彼此推離。
14:12
我對其他每個人的問題則是: 我們要讓這些人僥倖逃脫, 只是坐在一旁玩手機, 一直玩到黑暗降臨大地嗎? (倒吸一口氣的聲音)
14:26
這起南威爾斯谷事件攸關爭取權利, 不是演習,而是轉折點。 民主不是被應許的,不必然會有, 我們必須要為民主奮鬥, 而且我們必須勝出。 我們不能讓這些科技公司 擁有毫無限制的力量。 這取決於我們── 你、我,我們所有人。 我們必須取回掌控權!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媒體要有格----川普告訴我們的事
連續兩天,川普分別見了美國電視媒體和文字媒體的代表人物。看他和這些人的互動,文字媒體不論在把握自己的立場,還是受到的待遇上,都明顯勝出電視媒體。
21日,川普先在自己的大樓裡接見了數十位知名電視新聞主播和電視台主管。在激烈的選戰期間,媒體不免因為報導內容和當事人的期待有差距而有衝突,通常在選後雙方會找機會示好和解。所以這次這些媒體也以為如此,就應邀而去。但沒想到川普先生見了他們,毫不客氣地當面痛罵一場,指名道姓地說他們是騙子,批評他們報導不實、丟臉。
最慘的,是這些媒體主管去之前,都同意不能洩露會面過程和內容,所以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只能遮遮掩掩地透過第三方透露一些被羞侮的情形。
相較之下,第二天川普見紐約時報就太不相同了。
川普本來也要求會面經過不能透露,但紐約時報不肯;見面的地點,也不是川普大樓,而是紐時的大樓。紐時從發行人到記者到重要的評論作家,二十來人和他談了一個多小時,並且全程用推特直播會談內容。
雖然見面前兩天川普還說紐約時報是個衰敗的媒體,批評對他報導不實等等,但是見了面可完全不同。他稱贊紐約時報不只是美國的珠寶,也是全世界的珠寶。還說希望和紐時相處得好一些,這會有助於他順利施政。
川普不但把恭維話都講足了,接受訪問透露的訊息也都很重要。除了在迴避家族利益這件事情上他覺得自己沒錯,堅持不退讓之外,對氣候變遷,他說願意再聽聽科學家的意見;對敵軍施用水刑,他講聽說那可能不是個有效的辦法;對調查希拉蕊一家,他說沒那個打算,不想傷害他們。墨西哥築牆的事,他完全不提了。對極右翼和白人種族主義者,他劃清界限。
所以與會的Thomas Friedman後來寫一篇文章,說川普給了批評者一線希望。
我看到最有趣的一篇文章則是Frank Bruni ,紐時論壇版的專欄作家寫的。他除了歸納了他們談話的內容之外,活龍活現地寫出了川普這個人,以及身為紐時作家的氣派。
文章開頭,他說川普進了房間和大家寒喧的時候,跟他握了手之後,又碰碰他的胳臂,看看他說:「我一定要讓你寫些講我好話的文章。」
文章中間,他描述了川普哪些時候保持一向的目中無人及吹噓,以及哪些時候在紐時這批人前面又怎麼調整、彎腰。
文章的結束,他聽川普說他有辦法促成以巴和平,就說,「那可以。到時候我們只會寫一些講他很多很多好話的文章。」
這次大選之後,美國主流媒體紛紛自我檢討。
有一些主流電視覺得,當初挖掘川普問題的時候,動作都太晚,也不夠。因為川普帶來的收視以及選戰的廣告收入太好,所以很多人不想殺了這隻金雞母。最有名的,就是CBS總裁Leslie Moonves的名言,他說:「對美國來說,這可能不好,但是對我們CBS來說,這真是他媽的太好了。」(It may not be good for America, but it's damn good for CBS.)
今天,川普羞侮這些電視台主管,也算是現世報了。
所以,說紐約時報代表文字媒體勝出電視媒體,應該不過份。
而從川普對紐約時報不同於一般的態度,顯然他也告訴我們一件事:「媒體,要有格。」
相關閱讀:
https://twitter.com/i/moments/801129547949375489
http://www.nytimes.com/…/…/politics/donald-trump-visit.html…
http://www.nytimes.com/…/…/donald-trump-new-york-times.html…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櫥窗廣告安裝- 展翼廣告製作SOAR Design & Productio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十品小農火鍋" 主打一人一鍋,朋友間口味不一,湯底無需互相屈就,6款自選湯底可選,為熱愛火鍋料理的澳門人,提供完全不一樣的選擇。 ... <看更多>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擁抱世界的Facebook - 第 9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扞你可以請 Fqcebook 幫你打廣告宣傳捷徑。,尚夕犬, E 日'‵ˋ\羹圭曰巨宿| ;止= '一丈 E 孖聶瞳 http 二/ / WWW_faCeboOk_Com |薑 l [ Ilnl7|||'l lr _ 實矗 Z lbll_〔| ... ... <看更多>
世界之翼廣告不實 在 15天死2人! 鷹架公司承包多起台中豪宅建案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烏日應該是富旺世界之翼台灣大道的看不出來. 0. 引言; 留言. 回報 連結 只看此人 ... 這樣會對這二個建案價格有影響還是還沒買的不會去考慮這二個建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