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80的網紅Veronica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luck: Melody》 今年有許多紛擾,常常覺得世界充滿喧囂... 只有來到音樂的世界,得到一種寧靜、與內在的力量。 一首來自德國十八世紀作曲家Gluck的作品Melody,選自他的歌劇《奧菲歐/Orfeo》,讓我心慢慢平靜... 也送給你們... 音樂是心的語言。無需解釋,是最直覺的心靈...
「世界得9部」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OpenC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Veronica Y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3分鐘懶人包】連載即腰斬!?一次得罪九部異世界名作 ... 的評價
- 關於世界得9部 在 【音享版】-環遊世界八十天9(完) -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得9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經新聞》6/21
* 【日本將向半導體供應鏈集中投資】日本6月18日通過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基本方針和增長戰略,把重點放在數據化等4個領域。半導體產業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都成為戰略物資,保持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已成為主要國家的課題。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的份額僅佔約9%,但在相關設備和材料領域,不少產品佔有最高份量。
* 【日企計劃把「綠色氫」價格降至3分之1】綠色氫在制取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ENEOS等日企將採用電解相關自主技術減少設備投資。如果能夠實現降價,將大幅推動整個社會的脫碳化。理想燃料之爭:中美歐逐鹿天下。氫能被期待成為脫碳化時代的「理想燃料」。要像石油產品一樣在全世界得到使用,構建供應鏈十分重要。以美國、歐洲、中國以及日本等4個地區為中心,擴大和加強氫能供應鏈的行動已經開始。
* 【亞開行行長:亞洲新興國經濟將呈U字復蘇】亞開行行長淺川雅嗣表示,亞洲新興國經濟看似今年將實現高增長,實際上是因為與負增長的2020年相比而顯得較高,GDP到2022年也無法恢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拉動亞洲經濟整體的仍然是中國和印度。
* 【日經指數創4個月來最大跌幅】日經平均指數21日下跌953點(3.3%),收於2萬8010點。東證1部的9成股票下跌。
* 【日本9地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沖繩繼續實施緊急宣言,東京等10個都道府縣以後將適用「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
* 【中國將讓全球低通脹時代結束?】西村博之: 「中國正在結束低通脹的時代」,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名譽教授古德哈特表示。1980年代以後憑借豐富的勞動力使廉價工業品出口激增的中國曾被稱為「通縮的源頭」,如今這一齒輪已開始倒轉。這以疫情為起點的通脹或在全球加劇!美國3月的物價漲幅或1年零1個月來首次超過2%,很多預測認為4~6月將超過3%。歐洲和日本同樣存在這種傾向。在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財政出動及貨幣持續寬松的背景下,如果疫情走向終結,經濟有可能一下子變得過熱。
* 【日企用mRNA研發讓膝蓋軟骨再生的藥物】變形性膝關節炎是的軟骨磨損變形導致的疾病,傳統治療僅限於吃止疼藥、換成人工關節等,沒有根治療法。新藥將促使膝關節軟骨再生,使用了因新冠疫苗而為人所知的mRNA。日本成功用iPS細胞一次製作多個人體器官。研究人員利用人類iPS細胞一次製作出了肝臟、胰腺、膽管和腸。與製作單一器官相比,製作多個器官可輕鬆再現通過器官聯動在體內產生的各種作用,還能抑制異常細胞,有望提高移植成功率。
世界得9部 在 OpenC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ugatti 再次製造一部千匹魔獸!新車叫Chiron Super Sport,佢用到8 公升W16 4 Turbo 引擎,馬力有1,577匹(hp)、峰值扭力1,600Nm, 配合7 前速孖極力子下0- 200km/h加速時間 5.8秒完成,0-300km/h 12.1 秒。咁0-100km/h呢?可能對於1,500 匹嘅Super Sport 太小兒科,冇乜參考價值掛,所以冇特別提到喎!
提起Bugatti 嘅超跑一定會講到極速,2019 年時Chiron Super Sport 300+ 就創下490.484 km/h 嘅極速,咁2021 年嘅今日Super Sport 又咩成績?440 km/h!未必係最快,不過應該夠你飛啦!至於價錢方面Chiron Super Sport盛惠 €3,200,000(港幣$30,200,000左右),不過廠方話生產數目只會得9 部,分分鐘你肯畀呢筆數都未必有買得到啊!🙃🙃
#世界得9部
#400kph濕濕碎
#ChironSuperSport
——— 𝐎𝐩𝐞𝐧𝐜𝐚𝐫 ———
🚗想緊貼我哋Opencar得到更多汽車資訊,記住睇埋我哋其他平台🚗
𝐘𝐨𝐮𝐓𝐮𝐛𝐞 : https://www.youtube.com/opencar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 : https://www.instagram.com/hkopencar/
𝐖𝐞𝐛: www.opencar.hk
世界得9部 在 Veronica Y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Gluck: Melody》
今年有許多紛擾,常常覺得世界充滿喧囂...
只有來到音樂的世界,得到一種寧靜、與內在的力量。
一首來自德國十八世紀作曲家Gluck的作品Melody,選自他的歌劇《奧菲歐/Orfeo》,讓我心慢慢平靜... 也送給你們...
音樂是心的語言。無需解釋,是最直覺的心靈溝通。
Music is the language of heart. Share it with you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m.youtube.com/user/veronicayen?sub_confirmation=1 (記得開鈴鐺喔🔔)
🌷臉書FB: http://facebook.com/veronicafans
🌷IG: https://instagram.com/pianistveronica/
🌷官網:http://www.veronicayen.com
🌷部落格:http://blog.veronicayen.com/
世界得9部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思浩大談聯合國調查報告,十個女性九個被歧視!(大家真風騷)
報告指出,91%的男性和86%的女性至少有一個明顯的偏見。50%的人認為男性是更好的政治領導人、40%認為男性會是更好的企業高管。調查也顯示,不分男女,大多人都認為,大學教育對男性更為重要。如果工作職位短缺,男性應該優先得到工作。
世界得9部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前世係無惡不作殘暴日軍,冤親業障今世面部長瘤!(恐怖在線第1950集重溫)
第1950集 (20 Apr 2016)
面部長大瘤原來前世係日軍冤親之業障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相關香港新聞:
#agent #係唔係 #好多人 #唔識 #唔肯 #唔知呀 #唔識人 #唔係話 #因為你 #全世界 #得唔得 #一家三口 #鴻福堂 #凌晨一點 #恐怖在線 #潘紹聰 #前世今生 #無惡不作
世界得9部 在 【音享版】-環遊世界八十天9(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書名#影響孩子一生的人物名著:環遊 世界 八十天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譯者:目川文化編輯部出版社:目 ... ... <看更多>
世界得9部 在 【3分鐘懶人包】連載即腰斬!?一次得罪九部異世界名作 ... 的推薦與評價
《異 世界 轉生者殺手》‖愛玩NOWNEWS. 連載即腰斬!第一話就逼得出版社緊急出面腰斬的傳奇作品! 惡意影射?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