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許知道世界博覽會是許多偉大發明初次登場的舞台,但是否知道它也曾經帶動一波電影形式創新(而且風潮也一路來到台灣)?
.
在1967年的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有超過五千萬人參與盛會。一部名為《立足之地 A Place to Stand》的17分鐘短片震驚世人,而它原先不過是一部介紹加拿大風土民情的展覽紀錄短片。該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Christopher Chapman)在這部作品開創了「多重動態影像技術」(Multi-dynamic image technique),成為史上首位將畫面分割的人(如附圖)。
.
《立足之地》全片沒有對白,畫面呈現的是加國安大略省的風景地貌與人文風情。這起先是安大略館的委託案,查普曼雖然打算遵循「城市交響樂(city symphony)」的概念來製作這部作品,卻不想固守傳統紀錄片形式,於是開始琢磨如何在單一畫面之中呈現更多資訊給觀眾。例如拍攝火車的時候,他也想同時讓觀眾看到火車內外不同角度的樣貌,又或者把一個畫面的不同重點劃分開來。
https://youtu.be/o0F10Sc3Vcw
《立足之地》全片線上看(無對白)
.
查普曼的構想最早是受到一部英國電影《The Door in the Wall》(1956)的啟發,該片的畫幅的形狀與大小會因為戲劇需要而調整,但最終成效不彰,而且該片並沒有做出分割畫面的嘗試。這讓查普曼躍躍欲試,不過在當時,「分割」的概念完全不被認為有任何可行性,因為這被認為可能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不知該看哪裡。而查普曼本人起初也沒有足夠自信可以成功。
.
當時不像現在可以用電腦直接操作,查普曼必須在無法事前預覽實驗成果的情況下,在拍攝時就得精確衡量畫面的位置,再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刪節、拼湊,這個過程讓他一再感到挫敗。而且整個製作期長達兩年,耗資達50萬美金,令查普曼壓力如山大。
.
在電影首映時,他仍鬱鬱寡歡,影片尚未結束便逕自離開現場,但此時一個人拉住了他,說自己被這部影片完全震撼了。他是好萊塢巨星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
.
該作使用70mm膠捲拍攝,投放在66×30英尺的銀幕上,最多同時可以看見15個分割畫面。作品在1967年4月28日首映,共計六個月展期有兩百萬人欣賞了《立足之地》。又因為它的技術實在太新穎,後來也引進美國與歐洲進行商業放映,估計當時共有一億人欣賞過這部作品。該片更破天荒地在隔年提名兩項奧斯卡,同時提名最佳真人短片與紀錄短片獎,最終獲得前項。
.
全美各大片廠的製片人與主管都找上查普曼,訂製了一份《立足之地》的拷貝。隔年立刻被好萊塢立刻拿來運用在劇情長片上,史提夫.麥昆主演的《天羅地網 The Thomas Crown Affair》(1968)便率先使用這項技術。
.
至於台灣部分,白景瑞執導的多線敘事電影《家在台北》(1970)也以此作為賣點,並在當年金馬獎掄元。然而久而久之,這也變成一種濫用,查普曼晚年曾表示:「當時許多電影人趨之若鶩,卻很少人真正理解如何運用。」
.
不過多重動態影像技術依然影響深遠,直到1970年代的電視節目,這類分隔畫面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也偶有電影成功運用該形式,達到與內容需求的結合,例如麥可.費吉斯(Mike Figgis)的《真相四面體 Time Code》(2000)。在進入21世紀之後,則較常能在實驗電影、錄像藝術當中看見這樣的手法。
.
除了影像上的革新,《立足之地》在配樂上也別有有心,查普曼與作曲家桃樂絲.克萊曼(Dolores Claman)密切合作。在電影首映前六週完成錄音,動用45人的管弦樂隊與15人合唱團,針對影像的不同情緒做出細密的調整。
.
影片最膾炙人口的同名主題曲也是由桃樂絲.克萊曼編曲,在世博會後被灌錄成唱片,賣出五萬多張。克萊曼在2021年7月17日於西班牙辭世,享耆壽94歲。至於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則在2015年以高齡88歲辭世。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
世界 博覽會 主題 曲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保華:中共百年30講 - 用鮮血和謊言建構的吃人政權】預告
https://youtu.be/nmiBguJGhKM
此系列節目將自7月1日起在華人民主書院YouTube頻道首播,每天晚上9時播出一集,直到7月30日首播完畢,並將透過管道向中國境內傳播。
💡 訂閱【華人民主書院】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yb24_L-KyAhAsl1L9mLog
----------------------------------------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官方公布建黨100年的日子,中國政府為此不斷發動媒體宣傳中共建黨百年來的「豐功偉績」, 企圖把百年來中共暴政的真相淹埋。從1921年起開始,中共在中國大陸不斷的發展勢力,不單引發內戰、奪取民產建立紅色根據地,同時又在黨內進行血腥的黨爭,更在抗日戰爭時以「假抗日,真發展」的策略發展勢力。隨著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正式建立政權,中國大陸亦也從此進入風雨飄搖的年代,一次又一次的錯誤政策不單使民生凋蔽,更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同時不斷的政治運動又破壞傳統文化,使人民間互相鬥爭猜忌,把中國大陸引進一個黑暗年代。及至80年代的開放改革,又造成貪污腐敗成風,更引起了人民的不滿造成八九六四天安門屠殺慘案。近年雖借人口紅利與極不公平的經濟分配達到高速的經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極嚴重的貧富不均,中共又利用經濟發展的成果增強軍備與維穩力度,在國外進行戰狼外交、偷竊科技、到處樹敵;在國內壓迫小數民族與異見人士、甚至施行種族滅絕政策,一百年來在中國大陸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
因此,華人民主書院在此中共建黨100年並大肆以虛假宣傳扭曲歷史真相之際,邀請了資深政經評論員兼中共黨史專家林保華先生主講,錄製共三十集的《中共百年》系列網路影片,讓觀眾從具體史實中認識到中共本質上是一個「用鮮血和謊言建構的吃人政權」。節目內容將中共百年黨史分為十個歷史時期,每個時期以三個主題說明其中歷史真相與議題。本節目將一一破解中共宣傳機關製造的謊言及其對歷史的一再竄改,還原中共百年來的真實歷史與秘辛,提供觀眾一扇認識中共百年歷史真相的窗戶。此系列節目將自7月1日起在華人民主書院YouTube頻道首播,每天播出一集,直到7月30日首播完畢,並將透過管道向中國境內傳播。同時,在三十集的《中共百年》系列網路影片播出後,林保華先生與華人民主書院合作錄製共六集《中共百年與香港》網路影片也會緊接上線,闡述中共建黨以來對香港的種種影響。
三十集的《中共百年》系列網路影片題材如下:
第1部分(1921—1930)
第一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
第二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開始與結束
第三節:於井岡山成立中央紅軍
第2部分(1931—1940)
第四節:共產黨搞兩個中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
第五節:共產黨東征抗日?還是為了消滅異己?
第六節:統戰張學良與西安事變
第3部分(1941—1950)
第七節:鴉片大生產與整風運動
第八節: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第九節:二戰結束,內戰爆發與中共建國
第4部分(1951—1960)
第十節:建國後的五大運動
第十一節:生產資料所有制與合作社
第十二節:大躍進與大饑荒
第5部分(1961—1970)
第十三節:文化大革命的爆發
第十四節:鬥倒彭羅陸楊反黨集團與劉少奇
第十五節:紅衛兵之亂與林彪出逃
第6部分(1971—1980)
第十六節:鄧小平第二次復出
第十七節:江青與鄧小平的直接對壘與文革結束
第十八節: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革開放路線
第7部分(1981—1990)
第十九節:平反冤假錯案並營造國內大團結
第二十節:清除精神污染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第二十一節:價格雙軌制引起的貪腐與六四事件的爆發
第8部分(1991—2000)
第二十二節:江澤民接掌權力
第二十三節: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官員發大財
第二十四節:引入外資,靠人民血汗成為世界工廠
第9部分(2001—2010)
第二十五節:胡溫體制上場
第二十六節:是科學發展觀?還是山寨貨有毒食品遍地?
第二十七節:國力鼎峰?:北京奧運、天安門閱兵、國際博覽會
第10部分(2011—2020)
第二十八節:習近平接棒
第二十九節:習近平的領導班子
第三十節:掏空國庫的一帶一路與假大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
世界 博覽會 主題 曲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疫情期間,讀了本和原先期待有些落差的書,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未來城市》。之所以會購買這本書,是因為介紹非常吸引我,我原本以為是建築學者針對眾多科幻作品中的都市設計做討論。沒想到翻開本書後,發現與我認知的有相當差距。本書並不只是針對科幻作品中的都市做討論,更是區別不同種類的科幻作品,並針對不同類型科幻都市的發展沿革、寫作年代背景及背後理論作敘述。
我人生中第一次為科幻都市感到驚奇,應該是1999年時進戲院看《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那卜星和塔土印星都不令我印象深刻,但是當金魁剛帶著孩提安納金回到銀河共和國的首都及經濟中心「科洛桑星」時,我其實不太敢相信眼前的景象。這是座以摩天大樓構成的都市,幾乎看不見地面。之後上映的《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又再次以科洛桑的夜生活為背景做舞台。那陣子我才認真查了查資料,科洛桑的歷史悠久,摩天大樓幾乎成為星球的一部分,高樓層族群與地面族群接觸甚少,歷經不知多少歲月,越是接近地面的族群,與高樓層生活的生物早有甚大差異。我從沒想過科幻故事中的都市建設,加上時間維度甚至能影響生物間不同的演化。星際大戰並非是我首次接觸的科幻故事,但這或許這是我對科幻作品興趣的啟蒙。去年底《CYBERPUNK 2077》上市時,齋主曾針對不同類型的科幻作品做簡易的分類介紹。
https://reurl.cc/AkR42Q
我對科幻設定有著無與倫比的喜愛。因此在我第一次看到《銀翼殺手》的未來洛杉磯、《水世界》的聚落、《異塵餘生》的新維加斯、《生化奇兵》的極樂城和新歌倫比亞、《駭客任務》的地下錫安、《地鐵》的莫斯科地鐵城市,還是《我是傳奇》中的廢墟。這些科幻作品除了故事本身吸引人之外,我認為這些都市的設定更讓我嘖嘖稱奇。
《未來城市》是本好書。書中針對水中、水上、空中、摩天大樓、地底、廢墟及重建等主題做分類,將此些類型的都市做討論,若你是個科幻迷,肯定對本書愛不釋手。齋主我雖自認是個科幻迷,不過本書帶來的資訊量還是太過龐大。
《未來城市》幾乎可以做為科幻作品的片單存在。隨意翻開本書任何一頁,作者都引用了至少兩到三部科幻作品,可能是電影、小說、遊戲也可能只是藝術作品。這些作品都被作者列在書中。以空中城市為例,作者便從19是繼倫敦萬國博覽會中的水晶宮、興登堡飛船焚燒事件、柯比意的空中街道,談到近年新加坡竣工,上頭躺了一艘船的金沙酒店。並從1729年《格列佛遊記》的飛行島嶼「普拉達」,談到了《飛行城市四部曲》、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以及《生化奇兵》的哥倫比亞。本書總共列出的作品何止百部,光是看作者列出不同類型的科幻都市作品,就已經十分過癮,若還有時間將這些作品全部看完,那肯定是人生中了不起的成就。
本來購買這本書,是為了看些科幻都市的討論。我沒想到的是,本書的閱讀門檻竟如此高,經常看到作者用以舉例的科幻作品非但沒接觸過,就連中文譯本都相當欠缺。但萬幸的是,至少能知道這些科幻都市想法的源頭來自何處。
《未來城市》算是我一時興起想先讀的書,原本排在這順位的是討論衛星、大樓和地底隧道的《世界是垂直的》一書。《未來城市》帶給我的收穫不少,但我期待未來能重看本書,我希望帶著更豐富的知識和科幻作品經驗,重新閱讀時能得到更多收穫。
世界 博覽會 主題 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台灣藝術家
5.曾展出四⼗⼆次展覽,包含法國羅浮宮ART SHOPPING,韓國釜山,⽇本東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中國⽔立方藝文空間等。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華人藝術的美,但我不想等它發生,想讓它發生,所以動⼿實現它。」
• 榮獲國內⼤大獎,全球巡迴展出
2007年,我曾有幸獲得全國書法大賽特優以及台灣藝術文化獎首獎,2015年台灣鐵路局邀請題字出⼀款普悠瑪太魯閣號的紀念酒款,民國101.102年,經過地區舉薦通過國防部全國後勤審核,當選全國藝文獎評審。另在2015年博藝畫廊選上新銳藝術家,膠彩作品由博藝畫廊畫廊銷售,爾後還曾配合過現代畫廊、涅普頓畫廊、333Gallery。成為全職的書畫家並不容易,重要的工作是每年到海外展覽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跟傳統技藝有不同特性,技藝追求仿製以及技巧,但藝術除了突破,還找尋唯⼀跟永恆。
我的膠彩代表作《花之圓舞曲》的礦物顏料作品,求拙,求難,求慢,所有裱褙與⽊木⼯工,顏料製作都是親自下去做的,我拒絕使⽤與購買成品的化工顏料,每⼀種礦物顏料,從進口礦物顏料粉末,混合動物膠,兔膠,三千本膠,放上電磁爐的碟盤中,不同溫度會讓 礦物顏料呈現多種變化,製成顏料後,再繪製於不同材質的⼿工宣紙上,剪貼成佛教佛祖座下的蓮花形狀,⼀層裱褙在已手⼯⽤砂紙打磨過的⽊木板上,從製作顏料到完成打磨,需要三天時間,繪製底色則需要一週時間,再裱褙三十幾層,需要一週時間,等完全乾燥後,再鑲嵌上swarvoski水晶,以及純金箔作為點綴。
• 畫作將傳統膠彩創新呈現,讓藝術不再是特定族群才能欣賞
傳統學院派出身的畫家,能畫各種看起來逼真的東西,但我現在不這麼做,因為現實中的各種人事物常是幻影,所以我想做「真的」花,只有觀者⾃⼰才能看見,⽽每個人的感受亦不相同,如果一幅作品,讓你感受到對的頻率,那就是代表那時觀者靈魂的狀態。我使用的技術跟探討的內容,是要傳達⼀種理念。我的創作主題,都圍繞在 「心」與「感受」上,太過強調理性⾄至上的社會氛圍,讓我們很容易生病。⽇本作家曾 說:「對階級制度的適應力越強,美感就越差。魂動,是美的最⾼高準則。」因此我的當代書法作品《安樂居》,想傳達的是營造的是⼀種詩意又開放的氛圍,我們⽣命中都需要找到安放自⼰的適合角⾊與位子,安樂居不是豪宅,不是一棟可數的房子,是安放 「心」的位子。
👇以下主持人、來賓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bx3MRrYqTw/hqdefault.jpg)
世界 博覽會 主題 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我們的夢 2. 詠唱母親河 3. 伏爾加河船夫曲 4.Moon River 5. 烏蘇裡船歌 6.梭羅河7.Rivers of Babylon 8.勁歌金曲-古巨基9.We are the World 10.非洲鼓舞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 Shanghai China),簡稱上海世博會,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於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國上海舉行。該世博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也是首次由開發中國家主辦的世博會,共有256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參展,吸引世界各地7308萬人次參觀者前往。該世博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雖經歷全球經濟危機,但目前最新資料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上海世博會的總投資額達450億美元,是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博覽會,遠超2008年於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外灘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個區域,由一段沿黃浦江的馬路和沿路的建築和設施構成,為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外灘沿路坐擁二十多幢風格各異的歷史建築,有折衷主義的,也有文藝復興式的,還有早期現代式的,故而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群」。自上海開埠後,外灘就開始成為了上海乃至中國的金融及貿易中心,也被稱為「東方華爾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fIARggMhM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5x55hprexrBJmNJCu6qfpwRfi0w)
世界 博覽會 主題 曲 在 王山而-R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來到我國中麻吉的工作室
"築一設計"
特地挑他們上班的時候來拍😅
粉絲專頁:
官方網頁:
十年多以前,當時我這個好朋友已經結了婚也生了小孩(是我們這群手腳最快的👍)
工作是在幫工廠畫零件圖
後來因為有著當室內設計師的夢
毅然決然辭職之後邊領失業補助邊去上課而後踏入室內設計這一個領域
在有小孩和家庭的時間點還可以勇敢的轉換跑道
當時真是令我們覺得勇氣可嘉👏👏👏
踏入這個行業磨練個幾年後在2015跟夥伴跳出來開了這個工作室
期間也得了不少獎項
2018 CIDF 華騰獎
-年度亞太華人設計十大最具原創設計獎
2018 GBDO PRO 廣東之星創意設計獎
-空間設計獎 銅獎-Urban Café
2018中國設計品牌榜
-中青年影響力設計師-陳台勳
2018中國設計品牌榜
-青年榜樣設計師-陳玉婕
2018中國設計品牌榜
-年度優秀全案住宅/公寓作品-Smiley Manor
2018 年度空間設計獎-金點設計獎
-空間設計類決選入圍-Urban Café
2018 TINTA台灣空間美學設計大獎
-新秀設計師決選入圍-Urban Café
2017 年度空間設計獎-金點設計獎
-空間設計類決選入圍-Ys Salon
2017 中國國際裝飾設計博覽會華鼎獎
-住宅公寓空間類銀獎-Luscious
2017 中國智創
-年度十佳室內設計創業合夥人
2017 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年度最佳設計團隊
網站裡面有很多他的作品
相信從他工作室就可以看出來Sense還不錯吧🤣
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跟他們聯絡
報Ray的名字會比較便宜(真的😂)
----------------
這次唱的歌
"別讓我走遠"
是最近紅透半邊天的一齣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主題曲
第一次聽就非常喜歡這首歌
Hush 的歌詞加上林宥嘉空靈的唱法真的是絕配
把在黑暗中的絕望跟孤獨,還有欲抓住一絲光線的希望的心情寫的很貼切
"有時候凝視黑暗的深淵太久
一旦有希望的光,也沒有勇氣抓住它了"
喜歡請幫我按讚及分享~
P.s.如果希望我到什麼地方去拍,
或者希望我唱什麼歌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
別讓我走遠
整個世界在腐爛
腐爛的都與我無關
這黑暗 我多習慣
習慣到不再需要看
我曾在黑暗頂端
以為光的距離很短
想去攀 又跌下來
我還能不能再期待
don't you stay?
多看我一眼
無視我的臉 任何疲倦
看穿我最脆弱的防備
沈默以對 都無所謂
任何角落都沒差別
don't you stay?
陪在我身邊
無視這世界 任何崩裂
看進我所深陷的深淵
讓我感覺 黑暗裡面
光線是抓得到的線
讓我感覺 黑暗裡面
光線越熾熱越強烈
if you stay
陪在我身邊
凝視我的臉 所有狼狽
照亮我陰暗的每一面
不顧一切 包圍一切
光線裡別讓我走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1hDgJcGUV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