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到歷史的某一天】
我本身並非一個愛追劇的人,看電影也很挑。相對而言,我比較喜歡看書,大概因為閱讀的想像和研究空間較大,可以按自己的節奏,邊看邊上網查證邊做筆記。
但這幾天《#浪客劍心》系列電影(台譯:#神劍闖江湖)在Netflix新上架,讓我不得不放下手頭上的工作,盡情追看。這一連四套的電影,皆是改編自我兒時很喜歡看的同名動漫,大概也是不少人的同年回憶。
動漫改編成真人電影,往往弄得不倫不類,大多悲劇收場。《浪客劍心/神劍闖江湖》系列電影,儘管還是受到技術所限,始終無法完美呈現出原本動漫中那些違反人體力學的招式動作,但至少以整體觀感而言,仍是非常精彩好看、絕對值得推薦的一齣電影。
然而,我當初喜歡上《浪客劍心/神劍闖江湖》的原因,並不單單是因為精彩的招式與畫面,更是因為觀看過程能夠讓我,走進一個本來並不認識的世界。因為看過動漫《浪客劍心/神劍闖江湖》,我才開始對日本武士文化產生興趣,唸大學的時候更學起了劍道。
一直以來,我對歷史皆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大概因為透過歷史,我彷彿能夠穿梭時空,回到那個理應陌生,但卻偏偏感覺熟悉的時代,回到歷史的某一天。這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題材,就像是心靈和頭腦上的一次又一次遠遊,讓我換上不同的衣服,體驗生命的豐富。
談到我對歷史的興趣,大概就要感謝我的啟蒙恩師:日本遊戲軟體開發公司Koei光榮。它的經典電腦遊戲《#三國志》系列,使我對中國歷史和地理產生了興趣;《#成吉思汗IV》讓我對中亞歷史有了濃厚的好奇心,到了今天仍想穿越中亞四斯坦,親身走一遍「絲綢之路」;而《#大航海時代》則使我迷戀上海洋和殖民地色彩,啟發了我在大學年間跑到 Cuba 古巴、Guatamala 瓜地馬拉/危地馬拉和 New Orleans 新奧爾良等地旅遊。
那些啟動我探索的火花,大多只是源於當初一個不明所以的回應。這些回應很多時候看起來根本微不足道,說穿了可能只是剛好遇上了某個好玩的電腦遊戲、電影或動漫。但隨著這樣的某個回應,我就像愛麗絲一樣,一步一步走進了那個充滿未知的仙境,開展了一場意想不到的探索旅程。
因為對歷史的好奇心,我曾經幻想過自己是否要把歷史研究,變成自己的職業。同樣地,因為對旅行探索的熱情,我也曾經幻想過自己是不是應該從事跟旅遊相關的工作,甚至放下香港所有,成為一個旅行家,「無拘無束」地浪跡天涯。
在2017那年,接觸Human Design人類圖已經快兩年,但認真好好把學到的運用在生活中,大概就只有半年經驗左右。當時我做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抉擇,同時也是人生中第一次有意識地運用「薦骨回應」下決定。我決定裸辭,離開做了八年的穩定工作,渴望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新道路。
那段時間可算是我職涯中最矛盾、最混亂的一段時間,一方面彷彿充滿可能性,哪裡都可以去,但另一方面卻又偏偏不知道該挑哪一條路才好,很怕自己會走錯路。當時的我仍在去制約之旅的起步階段,頭腦吵得很,意見多得很。前面所說的那些歷史和旅遊職業想法,就是在那時候成形的。
這些就是Human Design人類圖中所謂的發起。單憑自己頭腦所幻想的,然後強逼自己付諸實行。於是,就這樣我不停去尋找相關的工作,結果縱使出現了面試機會,但最終還是杳無音訊。那股希望過後的失落感和挫敗感,讓我倍感混亂和氣餒。
到了後來,就在儲蓄快要花光的時候,我在線上看見一份工作,在「為了錢」的動力下趕快提交了求職申請,然後很快就獲聘請,於是就開始了我後來做了兩年的尼爾森市場顧問工作。
在往後的幾年,随著30多年來的制約一步一步剝落,隨著新想法、新細胞逐漸形成,我開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明。我終於搞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甚麼,而不再活於幻象之中。我終於明白到,對歷史和旅遊的興趣,僅僅源於自己渴望探索的心,並非必定要將其變成職業不可。
於是,我把這顆探索的心、這顆旅行魂轉化成我的靈魂板塊,成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份。就像小時候一樣,單純出於喜悅,打一個自己喜歡的電動遊戲、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歷史書、追一齣自己喜歡的電影、隨心地在陌生小鎮浪蕩⋯⋯
然而,這並不代表「成為一個旅行家」這個夢想就此消失,也難保有天我真的忽然有動力放下一切,浪跡天下。
在我腦海中,仍然存在著一個幻想。我很渴望未來會出現一個高端科技,就像電動遊戲《#刺客教條 Assassin’s Creed》中的Animus虛擬實境機器一樣,能夠讓人以極其逼真的五感體驗,走進歷史的精彩時刻,身歷其境地體驗當時所發生過的事。
我想回到日本戰國時代,感受身為武士的氣魄
我想回到馬雅的黃金時代,看看那埋藏在今天叢林底下的龐大帝國
我想回到19世紀的香港,看看跟我想像的有多大的差別
我想跟隨著駱駝商隊走一趟絲綢之路,探訪粟特人之都撒馬爾罕
我想坐在西班牙大帆船向著那一望無際的海洋出發
你呢?如果可以回到歷史的某一天,你又會想回到哪一天?經歷甚麼?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J是好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世紀帝國3:決定版》將延續2005年推出的《世紀帝國3》所有遊戲內容,並且加入兩種全新遊玩模式,以及兩個全新文明。其...
世紀帝國2日本武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如何評價吳孟達在香港文化系譜的地位?】
香港政治局勢惡劣,市民精神壓力巨大,但沒有短期可見出路,任何問題都可以引起精神火藥庫的火花。例如吳孟達逝世,如何評價?認真深入回答,其實亦是一個重要問題。所謂整理國故。如何看待過去的遺產,是介定和建立群體意識的重要步驟,也是不斷會出現的問題。
清末志士面對烈強壓迫、政府腐敗,也要重新看待滿清遺產,例如多民族帝國的現況,於是有排滿革命和五族共和兩條路線;例如 2000 年帝制,於是有君主立憲和共和革命兩條路線。30 年代起日軍攻打整個東亞,中國面臨亡國,錢穆便寫了充滿愛國主義的《國史大綱》。至於吳孟達,他在近代香港的普及文化,有重要身影,但後期到了中國投資和拍戲,已經鮮有現物香港文化現場,而且晚年也在微博上護旗,表達愛國愛黨之情。此一死,有人懷念,但也有人一往無前,批評吳孟達投共投中,應該春秋筆法善善惡惡,不能含混。
爭論一起,自然也有人討論其中的標準不一。例如遊戲直播界的達哥,其實只是對香港當時的事情多少沉默,就受到黃絲網民巨大壓力,但吳孟達在社交網絡墨落無悔,「罪證確鑿」,為何又得到春風化雨的溫情懷念。那麼備受賤視的楊千樺又是否要「平反」呢?雖然行頭不同,但楊千樺的歌和戲,也算是膾炙人口於一時,只是跟習近平握了一下手,就遭追殺至今,是否用刑過烈?
「吳孟達問題」難答,在於他的能量巨大,而當年的香港電影經過不斷重播,當年的香港又是黃金時期,對於香港乃至東亞各國的影響力,已形成一種超越理性的 nostalgia。然而「人死為大」並沒有思考深度,只是一個教條,並非吳孟達死了就不能批評,否則中文不會有「蓋棺定論」一詞。
對於 90 年代出生的那一代,我們在 2000 年代剛剛「有性」 (《少林足球》已經是差不多最後一套),品味的真正構成和凝固則在更後期,對吳孟達的記憶,可能都是在「道地星期日影院」後設地重構的。他的表演固然出色,但他對當下香港來說的確已是故人。事情跟上一代和新一代之前爭論許冠傑的地位一樣。事實上不論是許冠傑還是吳孟達,其人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他們和香港的關係。如果香港有一個系譜和宗廟,他們放在甚麼位置,這才是跟我們切身有關。
大部份人一生都是好壞兼有,但如果他們的成就特別大,後世就會面臨如何詮釋的困境。說到底,我們爭論的是一種對吳孟達的史觀問題。他的歷史已經大致明白了,我們對他的歷史卻是未水落石出的。
基本事實,是吳孟達有份一齊製造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他和很多人一樣,是香港的文化資本;但也跟很多人一樣,他晚年已經離開香港到中國發展。我們不必像老文青和鄉愿一樣信奉人死為大、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或者以自己一己好惡出發,我們不妨擁抱這股席捲香港的本位意識,確信吳的功業和罪惡都是證據確鑿,兩者皆是真實。然而當你將香港視為一個辯證的實體,也就會明白事物的發展階段,同一件事會映照出不同差異。在這個對立又統一的「香港故事」之中,有善人也有惡人,也有善者變惡,也有惡者變善。即使是惡人,也是歷史的一個進程。
我們都在父祖輩的罪孽之中誕生,例如中國文化,例如民主回歸,這些事情都是我們不同意但也要一併承受。對吳本人的政治立場不需要全盤接受,也可以認可他對歷史的貢獻;討厭吳但也可以表揚他的藝術成就,褒揚卻不代表你全盤認同。褒貶其實都有辯證的成份。
就像跟希特拉過從甚密的德國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Leni Riefenstahl) ,她有著可堪進入人類遺產的藝術成就。她的《意志的勝利》令我感動不已,感嘆人類可以達到如此的技法和成就,但那感動不代表你認同德國國家社會主義。
吳在微博上認中,我們不可能干涉他人的身份認同。畢竟所謂想像的共同體,其實真係想像,也是自由的。我對他也沒有研究,不知道他內心世界,但吳孟達是中國人,但他的東西也可以在香港的系譜之中。正如瑞士也深受外國文化影響,有德語有法語,並不妨礙瑞士自己有一個傳統。中大先賢、南來文人也是中國人,但也可以在香港的系譜中。只要我們不把他們當作需要全盤認同的偶像,有自己的史觀,有強烈的意志和主體意識,他們也只是歷史的一部份。
甚至我們的傳統中都一定有邪惡的事物。九龍城寨、黑社會、五億探長等等,都是我們的陰影,但經時間無限的洗刷之後,也成了一個景觀。中共視之前的 2000 年為封建社會,固然有歷史學的疑點 (因為封建制度起碼早在劉邦和漢武帝的時代已經被放逐,晉朝有短暫復興但不得善終),現在講到 5000 年文明史,其實也是挪用的,但這就是意志力的體現。沒有「封建」,就沒有破脫封建的偉大。子的合法性,在於他洗脫贖還了父祖的罪孽。歷史都是神話,甚至宗教。耶穌為甚麼偉大,因為他為人類贖回了父祖輩即阿當的罪孽。沒有舊的,變不出新的。
所以對過去的事,劃出一個範圍,有範圍之內,都是遵從「批判 — 團結 — 批判 — 團結」的節奏,雖然批判,但也都是「我們的」。共同體是想像的,也是無中生有的,少不免要挪用別人的現成材料。吳孟達是中國人,但他的戲劇也是我們的,也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物。
這就令人想到張保仔(1786-1822)。之前我們都在慶祝香港開埤 180 周年,其實香港的時間系譜可以劃得更大。 張保仔是廣東歷史人物還是香港歷史人物呢?這也是辯證的。弔詭的地方就是,張保仔死的時候,香港還應該是新安寶安的一部份,還未有「香港」此一獨立概念,但有了香港,就可以追認張保安是香港的英雄先驅。他代表的是「海洋中國」,靠自己在遠洋東南亞的民間商業網絡,就自給自足,與清廷對立,完全表達了如何實行「山高皇帝遠」。
香港不是也有遷界令實行後的廢墟和人道災難嗎?這就是香港受大陸波及和殘害的歷史隱喻,而這事也一再輪迴。張的海盜集團卻根本不在陸地,他代表了海盜信奉的自由精神。他的最後一戰據說是在赤鱲角海面。雖然他最後兵敗,接受了清廷招安,這一轉折,我們可以視為失節,但失節也是「我們的」。就像香港的政治運動,有離開的前人,有後來者加入,有人堅持有人轉變,不會永遠是同一班人走下去。
好的必須學起來,中共評價自己的歷史人物,也是無限而狡黠的兼容。網民參考他們的歷史點評學,也照法泡製了一個戲仿,我覺得很有深度,如下:
//「XXX 是偉大的電影工作者,是偉大的喜劇表演家、藝術家和實踐家,雖然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則『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我們的回憶和香港電影品牌的創立和發展,為香港推廣粵語文化的成效,為香港觀眾、台灣觀眾和海外華人觀眾共同文化的締造和香港台灣演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虛擬文件《關於 2019 以來某些藝人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佚名,202x //
這不只是中共,連日本都是如此。19 世紀末,隨著培里叩關,日本分裂為改革派和守舊派、倒幕派和親幕派,於是後來便有了新撰組此一幕府招請的武裝力量。後來新撰組戰敗,幕府也解散,日本組成了明治新政府,隨著維新而成為列強之一。如此看來親幕派便是站了在「歷史錯誤的一邊」,但日本人對自己的想像共同體非常「有愛」,二戰以後逐漸多人歌頌新撰組,視為忠義之士,為當中的很多武士立傳。不論成敗,都是日本歷史的一部份。
俊美而虛弱但劍術高超的沖田總司、為幕府在北海道死戰到最後一刻的土方歲三等等,這些與「正史」未必一樣的形象,現在都成為了現代日本膾炙人口的文化之一,不讓「站在歷史正確一方」的坂本龍馬一方專美。有正有反有合,完成了屬於日本自身的文化辯證。
對於作為表演家的吳孟達,也是如此。他是親中的,但「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世紀帝國2日本武士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如何評價吳孟達在香港文化系譜的地位?】
香港政治局勢惡劣,市民精神壓力巨大,但沒有短期可見出路,任何問題都可以引起精神火藥庫的火花。例如吳孟達逝世,如何評價?認真深入回答,其實亦是一個重要問題。所謂整理國故。如何看待過去的遺產,是介定和建立群體意識的重要步驟,也是不斷會出現的問題。
清末志士面對烈強壓迫、政府腐敗,也要重新看待滿清遺產,例如多民族帝國的現況,於是有排滿革命和五族共和兩條路線;例如 2000 年帝制,於是有君主立憲和共和革命兩條路線。30 年代起日軍攻打整個東亞,中國面臨亡國,錢穆便寫了充滿愛國主義的《國史大綱》。至於吳孟達,他在近代香港的普及文化,有重要身影,但後期到了中國投資和拍戲,已經鮮有現物香港文化現場,而且晚年也在微博上護旗,表達愛國愛黨之情。此一死,有人懷念,但也有人一往無前,批評吳孟達投共投中,應該春秋筆法善善惡惡,不能含混。
爭論一起,自然也有人討論其中的標準不一。例如遊戲直播界的達哥,其實只是對香港當時的事情多少沉默,就受到黃絲網民巨大壓力,但吳孟達在社交網絡墨落無悔,「罪證確鑿」,為何又得到春風化雨的溫情懷念。那麼備受賤視的楊千樺又是否要「平反」呢?雖然行頭不同,但楊千樺的歌和戲,也算是膾炙人口於一時,只是跟習近平握了一下手,就遭追殺至今,是否用刑過烈?
「吳孟達問題」難答,在於他的能量巨大,而當年的香港電影經過不斷重播,當年的香港又是黃金時期,對於香港乃至東亞各國的影響力,已形成一種超越理性的 nostalgia。然而「人死為大」並沒有思考深度,只是一個教條,並非吳孟達死了就不能批評,否則中文不會有「蓋棺定論」一詞。
對於 90 年代出生的那一代,我們在 2000 年代剛剛「有性」 (《少林足球》已經是差不多最後一套),品味的真正構成和凝固則在更後期,對吳孟達的記憶,可能都是在「道地星期日影院」後設地重構的。他的表演固然出色,但他對當下香港來說的確已是故人。事情跟上一代和新一代之前爭論許冠傑的地位一樣。事實上不論是許冠傑還是吳孟達,其人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他們和香港的關係。如果香港有一個系譜和宗廟,他們放在甚麼位置,這才是跟我們切身有關。
大部份人一生都是好壞兼有,但如果他們的成就特別大,後世就會面臨如何詮釋的困境。說到底,我們爭論的是一種對吳孟達的史觀問題。他的歷史已經大致明白了,我們對他的歷史卻是未水落石出的。
基本事實,是吳孟達有份一齊製造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他和很多人一樣,是香港的文化資本;但也跟很多人一樣,他晚年已經離開香港到中國發展。我們不必像老文青和鄉愿一樣信奉人死為大、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或者以自己一己好惡出發,我們不妨擁抱這股席捲香港的本位意識,確信吳的功業和罪惡都是證據確鑿,兩者皆是真實。然而當你將香港視為一個辯證的實體,也就會明白事物的發展階段,同一件事會映照出不同差異。在這個對立又統一的「香港故事」之中,有善人也有惡人,也有善者變惡,也有惡者變善。即使是惡人,也是歷史的一個進程。
我們都在父祖輩的罪孽之中誕生,例如中國文化,例如民主回歸,這些事情都是我們不同意但也要一併承受。對吳本人的政治立場不需要全盤接受,也可以認可他對歷史的貢獻;討厭吳但也可以表揚他的藝術成就,褒揚卻不代表你全盤認同。褒貶其實都有辯證的成份。
就像跟希特拉過從甚密的德國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Leni Riefenstahl) ,她有著可堪進入人類遺產的藝術成就。她的《意志的勝利》令我感動不已,感嘆人類可以達到如此的技法和成就,但那感動不代表你認同德國國家社會主義。
吳在微博上認中,我們不可能干涉他人的身份認同。畢竟所謂想像的共同體,其實真係想像,也是自由的。我對他也沒有研究,不知道他內心世界,但吳孟達是中國人,但他的東西也可以在香港的系譜之中。正如瑞士也深受外國文化影響,有德語有法語,並不妨礙瑞士自己有一個傳統。中大先賢、南來文人也是中國人,但也可以在香港的系譜中。只要我們不把他們當作需要全盤認同的偶像,有自己的史觀,有強烈的意志和主體意識,他們也只是歷史的一部份。
甚至我們的傳統中都一定有邪惡的事物。九龍城寨、黑社會、五億探長等等,都是我們的陰影,但經時間無限的洗刷之後,也成了一個景觀。中共視之前的 2000 年為封建社會,固然有歷史學的疑點 (因為封建制度起碼早在劉邦和漢武帝的時代已經被放逐,晉朝有短暫復興但不得善終),現在講到 5000 年文明史,其實也是挪用的,但這就是意志力的體現。沒有「封建」,就沒有破脫封建的偉大。子的合法性,在於他洗脫贖還了父祖的罪孽。歷史都是神話,甚至宗教。耶穌為甚麼偉大,因為他為人類贖回了父祖輩即阿當的罪孽。沒有舊的,變不出新的。
所以對過去的事,劃出一個範圍,有範圍之內,都是遵從「批判 — 團結 — 批判 — 團結」的節奏,雖然批判,但也都是「我們的」。共同體是想像的,也是無中生有的,少不免要挪用別人的現成材料。吳孟達是中國人,但他的戲劇也是我們的,也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物。
這就令人想到張保仔(1786-1822)。之前我們都在慶祝香港開埤 180 周年,其實香港的時間系譜可以劃得更大。 張保仔是廣東歷史人物還是香港歷史人物呢?這也是辯證的。弔詭的地方就是,張保仔死的時候,香港還應該是新安寶安的一部份,還未有「香港」此一獨立概念,但有了香港,就可以追認張保安是香港的英雄先驅。他代表的是「海洋中國」,靠自己在遠洋東南亞的民間商業網絡,就自給自足,與清廷對立,完全表達了如何實行「山高皇帝遠」。
香港不是也有遷界令實行後的廢墟和人道災難嗎?這就是香港受大陸波及和殘害的歷史隱喻,而這事也一再輪迴。張的海盜集團卻根本不在陸地,他代表了海盜信奉的自由精神。他的最後一戰據說是在赤鱲角海面。雖然他最後兵敗,接受了清廷招安,這一轉折,我們可以視為失節,但失節也是「我們的」。就像香港的政治運動,有離開的前人,有後來者加入,有人堅持有人轉變,不會永遠是同一班人走下去。
好的必須學起來,中共評價自己的歷史人物,也是無限而狡黠的兼容。網民參考他們的歷史點評學,也照法泡製了一個戲仿,我覺得很有深度,如下:
//「XXX 是偉大的電影工作者,是偉大的喜劇表演家、藝術家和實踐家,雖然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則『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我們的回憶和香港電影品牌的創立和發展,為香港推廣粵語文化的成效,為香港觀眾、台灣觀眾和海外華人觀眾共同文化的締造和香港台灣演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虛擬文件《關於 2019 以來某些藝人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佚名,202x //
這不只是中共,連日本都是如此。19 世紀末,隨著培里叩關,日本分裂為改革派和守舊派、倒幕派和親幕派,於是後來便有了新撰組此一幕府招請的武裝力量。後來新撰組戰敗,幕府也解散,日本組成了明治新政府,隨著維新而成為列強之一。如此看來親幕派便是站了在「歷史錯誤的一邊」,但日本人對自己的想像共同體非常「有愛」,二戰以後逐漸多人歌頌新撰組,視為忠義之士,為當中的很多武士立傳。不論成敗,都是日本歷史的一部份。
俊美而虛弱但劍術高超的沖田總司、為幕府在北海道死戰到最後一刻的土方歲三等等,這些與「正史」未必一樣的形象,現在都成為了現代日本膾炙人口的文化之一,不讓「站在歷史正確一方」的坂本龍馬一方專美。有正有反有合,完成了屬於日本自身的文化辯證。
對於作為表演家的吳孟達,也是如此。他是親中的,但「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世紀帝國2日本武士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世紀帝國3:決定版》將延續2005年推出的《世紀帝國3》所有遊戲內容,並且加入兩種全新遊玩模式,以及兩個全新文明。其中,遊戲模式增加一系列歷史戰役,同時收錄《世紀帝國3》既有涵蓋歐洲、美洲、亞洲地區前後加入的14個文明,並且在決定版加入瑞典與印加帝國兩種文明。
不要忘記留言分享按喜歡喔!!
世紀帝國2日本武士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黑子的YT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sOBckUDjks-pIjL14lvow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世紀帝國3:決定版》將延續2005年推出的《世紀帝國3》所有遊戲內容,並且加入兩種全新遊玩模式,以及兩個全新文明。其中,遊戲模式增加一系列歷史戰役,同時收錄《世紀帝國3》既有涵蓋歐洲、美洲、亞洲地區前後加入的14個文明,並且在決定版加入瑞典與印加帝國兩種文明。
不要忘記留言分享按喜歡喔!!
世紀帝國2日本武士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E8pxn6n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s://www.facebook.com/mrjgamer51/
《世紀帝國3:決定版》將延續2005年推出的《世紀帝國3》所有遊戲內容,並且加入兩種全新遊玩模式,以及兩個全新文明。其中,遊戲模式增加一系列歷史戰役,同時收錄《世紀帝國3》既有涵蓋歐洲、美洲、亞洲地區前後加入的14個文明,並且在決定版加入瑞典與印加帝國兩種文明。
不要忘記留言分享按喜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