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為了與你相聚
晚餐時和家人看了這部狗狗為了回到心愛家人身邊,走了一趟長達兩年半旅程的電影。
有些心得想分享給大家,一邊看,邊想起去年過世的狗狗,很想念牠。
電影中以主角狗狗-貝拉,為了見到心愛的家人,而獨自在外冒險兩年半,回到曾經熟悉的家來貫串全篇電影。
在貝拉尋找回家的旅程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省思的相遇,像是濃縮了人生的故事那般。
如同我們在人生中會遇上好人,也會遇上壞人;會遇到挫折,也會碰上值得開心的事;會遇上愛的緣分,也會經歷別離。
以下就以我個人印象較深刻的部分來分享給大家:
➤『縱使無聲的愛,也會透過那些一起歡笑的時光被刻劃在心底。』
主角狗狗-貝拉,並沒有實質的任何物品可以給予他人,但牠的愛與陪伴滲入了醫院中的病人們心中,帶給他們溫暖與笑容。
致使最後眾人都在貝拉再次回到身邊時,大家即使跟警察槓上,也要保護這個帶給他們許多愛與支持的夥伴。
這令我想到,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習慣以社會所定義的價位或價值來衡量一切,覺得愛不能當飯吃,覺得善良沒有意義。
但這些無形的付出,卻會在你身上形成愛的氣場,一圈圈地如漣漪般擴散,為你帶來許多及時的援助。
付出愛,不一定會獲得回報,但那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願意分享這份愛。
對你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或許一句話,一個眼神與擁抱,就已為他人帶來莫大的幫助。
➤『匱乏的愛會造成他人的困擾與壓力,甚至帶來傷害。』
貝拉在途中遇見一為流浪漢,雖然貝拉感受到他的悲傷,希望減輕他的悲傷。
但流浪漢卻沒有感受到貝拉的愛,或說沒意識到自己內在的愛,誤解了愛的意義。
對他來說,貝拉在他身邊,使他不孤單了,但他更害怕貝拉離開他,害怕再次體驗孤獨。
所以選擇將貝拉束縛在身邊,無時無刻用牽繩綁著貝拉。
甚至在最後嚥下最後一口氣前,用鐵鍊拴住了貝拉,使得貝拉在他離世後,明明看得見河川就在眼前,卻喝不到水。
這讓貝拉領悟到,有時候雖然你想當個乖孩子,卻也無法讓事情照著你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這不也與我們的生活很像嗎?
我們以為不要表達自己,不要有衝突,迎合對方,就不用去面對痛苦。
幸好,貝拉最後仍遇到兩位善心孩子,將鐵鍊解開,還給牠自由。
這部分在靈性解釋上也可以說在貝拉因為體力不濟,想要放棄時,開始憶起主人告訴牠要回家,憑著這強烈想完成的渴望,讓宇宙為牠帶來所需要的幫助。
➤『想回去的那一個地方,是愛所在的地方,那裏被我們稱為-家。』
貝拉一路上遇見許多友善的人,有許多短暫的居所,牠原本以為自己只要回到那個有著主人所在的家就好了。
但最後好不容易回到熟悉的家後,才發現牠不是想回到這個地方,而是在尋找著牠所愛的人們所在的地方。
無論那是哪裡,只要心愛的人們在身旁,對牠來說就是家。
➤『雖然愛著對方,選擇放手也是一種愛,明瞭彼此都有各自適合的地方。』
在回家的途中,貝拉遇見了一對同性戀人和另一隻同樣被收留的邊境牧羊犬-達奇。
在那對喜愛狗兒又友善的戀人家中,牠似乎短暫找到了家的感覺,安全、舒適、不在挨餓。
但最後,在邊境牧羊犬-達奇邀請牠加入這個家庭時,貝拉知道達奇找到了牠自己的家,而牠自己的家則還在遠處。
接著貝拉遇見了年幼的美洲獅-大貓咪,牠成為了大貓咪的母親,展現了不同種族之間的愛。
牠們互相依靠彼此,生活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貝拉幻想著大貓咪有一天能夠跟牠一起躺在主人床上,一起生活,牠所愛的人們都在身旁。
但最後,大貓咪身為美洲獅,牠明白自己無法融入人類的生活圈,雖然視貝拉為母親,也同樣愛著牠。
牠們在分別的那刻明白了,雖然彼此都愛著對方,但彼此都有更適合的歸屬。
縱使明白這一次分別就可能是永別,牠們仍毅然決然選擇放下對方,讓對方去追尋自己的所愛。
這部電影不僅呈現出狗狗對主人的愛是如此純粹感人,也細細地傳遞了許多議題的探討。
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看看喔!
#電影談靈性
下面為工商時間:
❥天使靈氣帶來的幫助:http://t.cn/AiH8PT62
下周的高雄場有天使靈氣三四階工作坊(9/27~9/29)確定開課,歡迎已上過一二階的同學們參加喔!
💗天使靈氣一二階工作坊(10/10~10/12嘉義場):http://t.cn/AiKOC2m8
💗天使靈氣一二階工作坊(11/1~11/3雲林場):https://reurl.cc/GWa5D
💗天使靈氣一二階工作坊(11/15~11/17台中場):http://t.cn/Ai86WXJs
💗天使靈氣一二階工作坊(11/22~11/24高雄場):https://reurl.cc/YllRDo
💗天使靈氣一二階工作坊(12月台北場):籌備中
(圖片為網路擷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6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1月26日 主持: Tony 1.26【中印再衝突!】中印邊境再次衝突,中國領先20:4贏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 Payme ...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My story with the angels 天音.煌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新聞] 中印衝突照片曝光! 印軍數十T-90坦克集-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丟石頭打打鬧鬧沒關係,有軍人死掉事情就 ...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境衝突的在哪裡,YOUTUBE和Google我的地圖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新聞] 中印邊境再次爆發衝突多名士兵受傷- 看板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Re: [討論] 中印戰爭, 中國為什麼不佔領爭議地區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新聞] 美國、印度將在中印爭議邊界舉行聯合軍演-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界軍隊傳再爆衝突雙方人員輕傷|華視新聞20221213 的評價
-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盧秀芳辣晚報】"超緊張" "中印邊境衝突" "坦克大軍 ... - YouTube 的評價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6-20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作者粉絲頁: 深度文化 x 世界歷史觀察 An in-depth look at culture and world history
出版社粉絲頁: 創意市集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媒體的概念,在這年代已經變得非常複雜
會有衝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完整版)#文末補記更新
可能因為在「傳統媒體」工作,可是這兩年多來做的好像又是「新媒體」的事情,同時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最近不少朋友紛紛詢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跟幾位我相當崇拜的大大們,私下討論了一陣子。
想一想,有些事情不乾脆點講清楚,搞得自己心情反而越來越差,也不是辦法。所以還是試著整理一下近期的一些想法,也方便檢視一下(當然也很歡迎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幫忙批判指教),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會不會,我們都搞錯重點了?」的意思,是包括這一次的所謂「世代和解」與其衍生出的許多討論,不論爭議的「焦點」、「風向」怎麼轉,好像都變得跟主題越來越沒關係;此外,它當然也只是一個「個案」——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如今關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的意思是,它通常會直接影響你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到最後總是各說各話、彼此打臉來打臉去,但之後一切繼續「沒共識」,甚至討論核心直接飄到九霄雲外去?
一、關於「世代對立」與「世代和解」
首先,這次爭議的起源,是一個以「世代和解」為名的專案,結果事情發展至今,反而儼然演變成世代間的另一次對立,包括「老派」媒體人跟「新派」媒體人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戰爭;當然也包括陳年的,雙方動輒互貼「世代標籤」,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公不公平」的爭論⋯⋯
我想,既然說要「世代和解」,那麼其前提很明顯地,已經預設了「(台灣)目前的世代之間是存有衝突的」,所以釐清「那麼衝突的點到底在哪裡」,便顯得格外重要。
就不談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偏離到哪裡去了。光就討論「衝突的點在哪裡」來講:在此之前,恐怕還必須先釐清的,是「指的是哪個世代和哪個世代間的衝突」(比方說, 20 歲 30 歲的差異常常也極大,這算是泛稱「年輕人」的世代嗎?40 歲上下和 60 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狀況更是天淵之別,他們都是泛稱「長輩」的世代嗎?)
沒有這一層釐清,並且聚焦在特定的議題上討論,那麼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各路網紅名人公知大老紛紛表態,有仇報仇沒仇練拳頭的熱鬧大亂鬥而已。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衝突」,其面向(或原因)是「社會福利制度傾斜」?是「資本流入創新不足」?(也就是某網紅說的所謂:「老年人都在炒房炒股」)是「刻板印象造成彼此誤解」?還是討論「青年就業」、「青年低薪」等議題?要討論其中之一或全部當然都可以。
但這一塊真的必須非常仔細地先透過事前準備,研究判讀統計數據,才能框住「討論範疇」,才能避免前述討論過度發散的問題。
以這次的專題來說,感覺都有嘗試觸及上述的議題,也看得出整理上的用心,但很可惜到最後沒辦法變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其原因很有可能部分出在「議題設定」時,便已經相對不夠周延仔細。
但如果媒體的主要考量只是要「先吸引大家眼光關注」、「重視這個議題」哪怕就是很直白的「拼流量」,那就沒有上述這個問題了,但這就帶出下一個問題:「該找誰來進行公共討論」?
二、誰能代表「年輕人」、「長輩們」?
很明顯地,這次專題中找來「參與討論」(AKA參戰)的人,彼此之間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名人」。
這在任何媒體的操作上,都是非常簡單明瞭也合乎邏輯的策略:自古至今「名人」(不管叫網紅、公知、戰神、大企業家、大老闆、嘴砲王、刷存在感之王都可以)就是四個字「自帶流量」——這是媒體吸引觀眾注目,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這也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如果連看都根本沒有人看,後面想達到的「討論」、「影響力」之類的效果,也自然都不用提了。
但是,就舉討論的例子來說,找「誰」來談上述的「世代和解」議題時,其實就將近 80% 以上(完全主觀無科學根據)地,決定了相關討論的結果了。
隨便舉例,會有人找陳偉殷先生來談足球,找林志玲小姐來談量子力學嗎?得到的效(笑)果會是什麼?
同樣的,如果找插畫家談土地改革議題,找出版人談科技新創環境,找youtuber談薪資結構問題,其得出來的結果,必然也就是那個樣子而已。
偏偏,重點來了,這些人通常還真的很會說、很敢說欸!
這不是在批評或嘲諷當事人(謎之音:根本就是),言論自由當然大家愛講啥就講啥,反正文責自負個人造業個人擔,而如今台灣的(部分、或許多)「名人」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所有事情我都要來嘴一下——這不單單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時候儘管名人們只是想私下聊聊、或是發表發表個人心得,都有媒體會追著他 / 她繼續問,更低級的還有截圖阿、複製啊,然後直接拿出來做一條:「李遠哲說女神卡卡絕對是全美最棒女歌手!」之類的「新聞」。(純粹亂寫比喻的,沒有這條新聞)
幾乎可以很武斷地說,在這樣的循環下,「跨界評論」如今已經是各媒體(不論新舊大小)的常態,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基本上就算靠「媒體開始自我節制」或「網紅開始低調發言」,也已經根本性的無法逆轉了。
為什麼?
因為傳播環境本身,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
(這一段要感謝一位臉友在私版上的貼文,重新思考了一下,覺得單從「專業」來決定「能不能討論這個議題」若過度上綱,也會造成「以人廢言」、「無法容納同溫層外不同聲音」的盲點,所以它應該更像是一個「需要抓平衡點」的工作,不是不能「跨界評論」,而是按照評論者(不論是誰)的「影響力」(權力),可能要有相應的檢視標準,而非「紅」人說的都對、「黑掉」的人說的都是錯)
三、當「社交平台」成為「公共評論」的場域
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至少在台灣,很顯然地臉書極大程度地改變、也主宰了所謂「閱聽人」接受資訊、傳遞資訊的習慣。
臉書的特性,包括所謂「同溫層效應」、「去中心化特性」、「高互動性」⋯⋯等等,都有非常多討論了,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人提到的可能是:臉書這個平台,基本上是以「社交平台」為目的而設立的。
「社交平台」和「公共討論」之間,有一個本質性的扞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前者是「我用來相挺、關心、聯絡我的朋友我的麻吉我的閨蜜我的偶像用的」,基本上我最在乎的是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奇檬子」;後者,卻必須要「大家來不分親疏、唯理是問,怎麼樣也要先來分個是非黑白公正曲直。而且還要盡量彼此凝聚出最大共識,」才能有效。
但這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之後,會變成怎麼樣?
很顯然地,觀察這幾年台灣網路言論的情況,每遇到公共事務上的爭議,就是各有意識形態的「公知」、「網紅」甚至政治人物政黨側翼出來「帶風向」先!「鐵粉」、「親友團」出來「選邊站」先!開玩笑,我兄弟我馬子我家男神我家老闆出來嗆話了,當然挺到底啊!什麼?我小弟我麻吉我最愛的女王殿下我佛如來被人欺負了,當然出去「討回來」啊!
這是人性,沒有什麼好批評責怪的,但是公私就這樣混在一起,自然也很難做到大家好好平心靜氣地談。也很容易造成「朋友多」、「粉絲多」的人就是正義的情況——哪怕他 / 她 / 帶著面具或根本只是個漫畫圖像的牠 / 它,只要鐵粉夠多,隨隨便便信口說一句:「我覺得XXX都在欺負我,應該要他去死!」⋯⋯然後他就死掉了。
簡單來說,當公私領域的意見或評論再也難以一刀切開,再加上前面所講的所有特性加乘之下,就自然變成了現在的傳播環境:越是情緒性、越是強烈的聲音,越容易被注意、被放大。到後來所有公眾討論就是自然而然地失焦,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我短暫擔任過PTT的小站長,PTT也是一個社交性、匿名性極強的平台,但是它在各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版主」到「群組組長」到「站長」的「逐級遞選制」(《黃禍》看太多):
版主由選舉方式產生,但是擁有非常高的、近乎算是獨裁的「行政權」,可以「刪人文章」、可以「浸人水桶」。但版主的制衡是「板規站規」(相當於司法權)還有「版友罷免」(相當於部分立法權),這個東西看似好像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討論「品質」的關鍵。
「品質」好壞是主觀的,但是至少「有管理」的機制,會讓這個版「相對符合該版版友的需求」:要嚴肅公共討論的版有,要純場外嘴砲的版有,要講些臉紅紅男女性事的版當然也有。這也是為什麼,PTT從剛竄紅時總被罵「都是些腦殘鄉民出沒地」,到現在反而會兼顧其開放性,同時還能是許多「超優專業中肯討論」的誕生地。
反過來說——臉書除了那些怪裏怪氣的審核標準,和一夕數變的演算法之外,有任何「管理機制」嗎?
偏偏大家都在用它,因為它自由、它好用方便、我的朋友都在上面——那也就只能承受必然隨之而來的結果:「公私全部混在一起談」、「越辣的言論越多人看」。
以前(一定要強調以前),「傳統媒體」、「主流媒體」為什麼感覺上「好像比較專業、好像討論品質比較好、好像比較能夠影響政策」?原因除了競爭比起現在少了無限多之外(等下第四點馬上講),其實就是因為他相對來說是「封閉體系」,「管理嚴謹」。(也就是「老長官」們最愛說的「守門人」機制——但守門,可能守掉了劣質情緒言論、也可能守掉了創新,這講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先別講了)
「管理嚴謹」是需要很多時間,需要很多成本的。但如今在臉書平台上的訊息傳遞(和發散、失焦)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速——當好不容易一個嚴謹的有範疇有結構的討論模式建立之後,其實大家早就跑去討論(戰)另一個議題了。
四、當人人都是「媒體」時,也就沒有所謂的「媒體」了
這也帶出另一個傳播環境的本質性改變:隨社群媒體主導言論市場而來,另一個重大的衝擊或改變,是「媒體」角色的重新洗牌——最簡單來說,現在管你是中時聯合天下遠見今周商周關鍵評論網報導者風傳媒或 換日線 Crossing(此處為置入),所有老媒體新媒體,都是「臉書」底下的「個版」。
「版內」你當然還是可以管理得很漂亮,但是對臉書來說,你跟任何一個網紅粉專、電商帳號、甚至個人單一用戶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按照最近的臉書演算法來說,甚至地位更低一級。
「喔?你是《紐約時報》要談中美貿易戰?So What?排隊去吧!我這邊(演算法)還有阿苗在帶風向囧星人在哭哭跟館長嗆聲要準備把人打到殘廢哩!」(還是一樣純粹想到啥就亂舉例,鐵粉請勿戰)
意思是,所有的所謂「主流媒體」,儘管還是有著相對更多的資源(人、錢、品牌、或與廣告主的關係)、相對「嚴謹」(或傳統)的訓練,但是你不再是跟「同業」競爭,而是說得極端一點,跟所有的臉書使用者競爭。
今天你花了整整一年,300萬預算,去深入泰緬邊境寫了個30萬字的深度報導。然後呢?有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在臉書直播:「來來來!我跟你說為什麼緬甸人都很討厭翁山蘇姬唷!」
然後就是你的專題300個人看,30個人按讚,另一邊直播是即時在線1300人順便直播結束後再賣個緬甸香精油,直接獲利30萬。
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賠本的事情,還有誰要幹?
於是一些「聰明」的主流媒體當然就開始「轉型」,好啊那我陪你玩,你「小小」網紅要錢要名是吧!來我分給你點錢給你名給你「舞台」,我們來策展議題公共討論你有名聲我有流量大家皆大歡喜。
(有「策展」、「公共討論」都還算是好的了,更多時候就是直接:「大大安安!你的臉書貼文可否借轉放在我們平台?」甚至有問也都至少有個基本尊重,前面提到那種直接把「公開貼文」變「新聞」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
總之,媒體們藉此維持影響力不墜(得太快),網路紅人們則多個曝光管道外加可能多個傳統媒體的背書更像個「咖」。本來應該是win win的局面。
但主流媒體卻常常完全搞錯了重點——如今你眼中的「小小網紅」,本質上完全是跟你競爭的「同業」。人家給你面子跟你合作,就算不感激涕零,至少也要以禮相待。
偏偏,還在那邊「給你資源、給你舞台」。
這樣上對下的心態,加上前述所有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合作以失敗收場。
其實,「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新銳網紅」都一樣——對於想要塑造真正有意義的討論環境,彼此截長補短地17活下去,如今各位真正的「敵人」早就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那個藍藍的東西,好嗎?
五、所以,魔王難道是「臉書」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本質上來說,臉書就是一個工具而已,它既沒有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看什麼不看什麼,也沒辦法真正決定你我要說什麼不說什麼。一個不高興,直接刪掉當然也可以。
而且,它也因去中心化的特性,有著所謂「不讓傳統 / 主流媒體」過度掌握話語權、詮釋權的,所謂「權力的傲慢」的功能。(看看現在各大主流媒體被罵得多慘就知道,別說傲慢了,不跪下來就超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抱歉必須很直白地說:所謂「第四權」、「無冕王」的名聲,是要靠勇敢對抗「比你更大的霸權」而得來的——新聞界的前輩在對抗言論審查、對抗政府黑箱作業、對抗資訊鴻溝的時候,不要說「不給看稿」了,我直接把你寫死都可以。
但是傳統媒體 / 主流媒體千萬別忘了,你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你的讀者們信任你,賦予你這樣的權力。
如今臉書造就的傳播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的「公平」(很公平地虐待所有人)——當傳統媒體的「光環」直接受到演算法一視同仁的對待,跟一個鄉民等級完全一樣,其實你面對的是另一個「霸權」,不管你要叫它市場壓力、社會現實、甚至民粹反智什麼的都可以。
如果傳統媒體自己在這個龐大的壓力下,放棄了本來的所謂專業、所謂堅持、所謂你之所以得到尊敬的關鍵元素,甚至因為一再地妥協終究導致和「其他的網紅」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那麼當然你就算要採訪別人「給他舞台」,別人自然也可以客客氣氣地回你:「不好意思喔!我要先看稿先審稿,不然謝謝再聯絡喔!」
因為在網紅們的眼裡,你不過就是另外一個網紅(而且比他還不紅),要合作啊?要有誠意啊!什麼新聞界的天條我看不懂啦!我有我的粉絲(大約是數十萬人到數百萬人)要跟他們交代欸!你這樣我很難做喔~
非常簡單來說,台灣所謂的「傳統 / 主流媒體」如今面對的雖然不再是「老大哥」的言論審查,但當人人都可以是媒體的時候,你怎麼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活下去,那現實的挑戰一點都沒有比較輕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戰場,光靠說著「我們以前如何如何」、「我們品質多高多上」,是完全沒有用的。
六、所以,罵完之後還能去哪裡?
看起來,這篇系列地圖炮,我應該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了。
既然這樣,那也沒在怕的,就繼續來講一下「又愛罵又愛看又不付錢」的廣大鄉民們(包括我自己在內)。
既然當今的傳播環境,已經無限接近將所有街傳巷議和專業人士大儒鉅子的言論放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估算其「傳播效果」,那麼其實說得直白點,決定公眾討論品質的關鍵因素,只剩下了一個——
所有既是閱聽人也是媒體的,你我每一個人。
不必再去說什麼人家重工阿綠霉阿腦殘妓者智障主播了,拜託先照照鏡子,你看看你自己貼的寫的講的那些,是個什麼東西?
對,既然所謂主流媒體跌下神壇變成跟你我一樣平起平坐,那麼你我也沒什麼好整天批判人家的了——反正老實說吧!人家真正認真在做的東西,你按個讚之後真的有看嗎?你打算付錢支持嗎?你知道那背後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才能產生嗎?
你真的想要進行所謂「有意義的公共討論」,你真的想知道所謂「專業深度的優質資訊」嗎?
是的話,就自己挑一個認同的、喜歡的、還在堅持的主流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網紅公知名人都很好,真的少打點無意義的嘴砲,就真的花點錢支持人家,讓她 / 他 / 它能繼續產出你喜歡的內容吧!
不是的話,例如「老子 / 老娘爽就好,你管我愛講什麼愛掰什麼愛相挺誰愛打臉誰?」這樣當然也可以,但也就別再怪人家什麼腦殘媒體智障網紅愛帶風向又不專業整天報些五四三了,因為反正世代和不和解、台灣怎麼變得更好、社會公不公平那些,你也不是真正在乎。直到所有討論都只是塑造對立,輿論功能完全失效完全無實際影響力,直到可能一時三刻沒啥影響但最後必然出現的「共業」來臨,拜託你也就別再抱怨東抱怨西。
還有,動輒要求別人「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別忘了在臉書這個「滿滿的大平台」上,你我也都分別是一個「個版」、一個「自媒體」——只要任何文章一開了地球,基本上你就變成一個公共媒體,隨時有可能幾千讚湧進來,幾萬人看到你發布的資訊。
我很喜歡一句話,「媒體的本質就是權力。」這也終於帶出了我最後真正最想要講的重點:
當你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請想想,你要拿它來做什麼?
(全文完)
文末補記:昨晚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路下來莫名寫了五千多字,可能真的太過輕率,也真的太久沒有嘗試自己整理想法寫一篇公開的文章了。如今意外地看到許多朋友的轉發,現在馬上也等於給自己上了一課。
回頭看看,很多語氣可能太過強烈或看似針對特定人士與不周到之處,也請大家海涵。如今再怎麼一一去修改大概也沒用了,就誠懇接受朋友們的指教與批評。
希望透過這短短補記,再強調的幾點如下:
1.這篇文章嘗試透過個案,看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傳播環境變化,每一個觀點都只能算是「個人感想」,也沒有要針對個人或特定媒體「開罵」或「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不周到之處,如果冒犯到特定人士或企業,先說聲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引發更專業更有意義的討論——不論批評或贊同——都很榮幸。
2.自己也是所謂媒體業的小小從業員,在「流量」和「理想」之間苦苦掙扎、多所妥協,所以其實深知理想狀況的達成有多不容易,因此本文絕非想要「自命清高」站在某個高點去批判別人或是「覺得自己很會」——事實上,不論是我自己的私下言行或目前經營的小小頻道,基本上都絕對有非常多的缺失需要不斷改進。也希望同業或朋友們盡量不需要「以人廢言」,很歡迎直接就事論事提出指教與批評。
3.因為整篇文章極為冗長,粗淺地點了一些業界現狀,但現在看起來,若化約成唯一一段希望表達的重點,個人會覺得是:「在臉書平台主宰的傳播環境下,權力與義務(責任、或檢視標準)永遠應該相對應,才能促成更有意義的公眾討論」——這點對主流媒體或個人媒體、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就像「蜘蛛人」(?)裡面說的一樣:「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4.我很喜歡一位大大說過的「相互漏氣求進步」這句話。在「解決問題而非私人恩怨」的前提下,希望我們都能盡量做到「傳說中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盡可能就事論事地討論與大家都相關的議題,不至親疏有別或被情緒影響。「跨越同溫層」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但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每個人都稍稍把自己(在網路上的)ego放低一些,多先試著聽聽別人想表達什麼,會比較能夠避免所有公眾議題的討論,到最後常淪為各說各話和日趨極端的現象。
5.本文尚不夠成熟,我個人希望定義它是一個「公開接受各方指教,但維持不斷思考、調整空間」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謝絕所有媒體平台的轉載刊登,若不嫌棄,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即可。
張翔一敬上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26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1月26日
主持: Tony
1.26【中印再衝突!】中印邊境再次衝突,中國領先20:4贏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 Payme 97114085
(2)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3) 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 hongkongerscommunity@gmail.com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Twitter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9.10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9月10日
主持: Tony Jaa 1.5 , John Connor (超時空干擾廣播)
9.10【關公大戰印度人】中印邊境衝突升級,中共竟然出動青龍偃月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ypal: tuesdayroad2019@gmail.com
(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中印邊境衝突,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中印邊境衝突2021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中印邊境衝突 ... ... <看更多>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中印邊境衝突,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中印邊境衝突2021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中印邊境衝突 ... ... <看更多>
中印邊境衝突心得 在 [新聞] 中印衝突照片曝光! 印軍數十T-90坦克集-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來源:新頭殼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3-22/862948
原文摘要:
中印衝突照片曝光! 印軍數十T-90坦克集結拉達克 中媒曬「開火照」對嗆
中印衝突問題延燒,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近日稱,兩國在邊境
地區的局勢仍然脆弱和危險,雙方的部隊已經「非常接近」。同日印媒曝光印軍疑似是
T-90 的數十輛坦克出現在河谷地帶,中方也不服輸,釋出在類似地點中的坦克「開火照
」對嗆。
印媒《IindiaTV》記者 Manish Prasad 在推特上曝光印軍在拉達克(Ladakh)地區的集
結照片,圖中至少有 30 台以上坦克與其他軍事車輛。記者稱,就算在極端氣候下也無人
可以奪走我們的任何土地,還暗示會有更多的資訊將釋出。
蘇傑生在一場訪談表示,印度和中國在喜馬拉亞山脈西部的拉達克地區局勢是脆弱和危險
的,雙方的軍事勢力仍非常接近對方。「我們很清楚地告訴中方,我們不能打破和平與安
寧,並希望雙方關係能夠持續下去,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中媒《成視評論》今 ( 22 ) 日也發出中共解放軍在類似地點的「開火照」,象徵中國人
的武器都是處於上膛狀態。
該中媒也批評,從照片看來,在對峙區域,印度起碼集結了數十輛最為先進的 T-90S 主
戰坦克;而從中方的照片來看,大部分都是88B式坦克,只有少數的 99A 型主戰坦克,承
認印度在突擊能力具有優勢。但解放軍已經列裝了 15 式輕型坦克,這種坦克擁有不俗的
火力和突擊能力,而且能夠適應高原和複雜地形,這可能是解放軍沒有在對峙區域大量部
署重型坦克的原因之一。
中媒報導稱,單從重型坦克方面來看,印度的確較優,但如果從綜合實力來看,其實還是
解放軍較優,而這一點也得到了印軍的承認。
有印度國防官員稱,邊境解放軍部署了大量 15 式輕坦、自行榴彈砲、遠端的火箭砲,以
及數量不明的武裝直升機。他指出,從這些裝備來看,解放軍的突擊能力、火力以及訊息
水準都要強於印軍。
心得感想:
中國除了東南沿海要大搞軍演之外
西南邊境也跟印度持續互嗆
接下來會從石器/冷兵器時代進化到火器時代嗎?
若真的駁火
看起來雙方都有各自優勢領域?
中國的15式輕坦克在前線數量不知道多少
理論上在高原機動力勝過T-90S
火力也許相當?
但防禦力應該弱於T-90S吧?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73.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9585632.A.41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