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sama讀友分享閱讀心得
大家一起欣賞
逛博物館是我們全家人的共同興趣之一,其中台北故宮是我們常踏足之地。
兩個孩子小時就認識翠玉白菜、肉形石,到北京時,我們特別到北京故宮看看,想像著這兩項古物原本所在宮庭中的模樣,這是很有趣的想像遊戲,讓他們跟這些古物更為接近。
對孩子來說,這些千百年前的文物,如果沒有幻想加持,真的不容易親近,也引發不了認識它的興緻,除了由旅行尋芳蹤外,透過故事加持,也是一個好方式。
「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目前出版二本,分別是:「翠玉白菜上的蒙古女孩」和「肉形石的召喚」,弟弟在圖書館搜尋到此書時,即抱持著莫大興趣,閱讀後更是著迷,因緣際會得到第一集當禮物,第二集出版後,一併買回家收藏。
小男孩阿志生長於歌仔戲世家,爸媽都是古董愛好者,因緣際會阿志從媽媽手中得到一塊龍形鳳紋珮當護身符,某日,全家參觀故宮博物院,龍形鳳紋珮突然藍光閃耀,阿志和翠玉白菜上的螽斯一起回到了清朝,沒想到螽斯不是蟲,竟然是個被巫師詛咒的蒙古小格格高娃...
在第二集「肉形石的召喚」中,因為故宮的肉形石遭竊,高娃懷疑是邪惡巫師酷必剋在作怪,她和阿志穿越回到清朝的蒙古大草原,尋找寶物、拯救族人...
整個故事圍繞阿志和蒙古格格高娃間,他們穿越時空,來到古物所處的時代,解開迷惑、制止巫師邪惡力量的破壞...,透過這些結合歷史與奇幻的探險歷程,這些有國寶之稱的古物,不再是高高架於博物館中的展品,而是貼近周遭的親切存在。
在我八、九歲時,媽媽曾帶我到故宮一遊,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故宮,留下的印象是一幅長長的畫卷,記憶中的這幅畫是著名的谿山行旅圖。對這幅畫難以忘懷,是當時媽媽跟我說這是古代人的畫,畫的是那時的風景,讓我新鮮又好奇,看了好久,對古代充滿了幻想。這樣的幻想,延續了我對古物的喜好,當媽媽之後,也把這樣的幻想分享給孩子。
如果對古物有好奇,但無從下手,也不知如何尋趣味,可以從讀小說開始吧,透過探險故事,引領孩子進入由古物編織的奇幻世界,必定能看到不一樣的古物面貌。
穿越故宮大冒險1:翠玉白菜上的蒙古女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0888
作者:鄭宗弦
繪者:諾維拉
出版社:小天下
出版日期:2016.10.7
閱讀年齡:弟弟12ys
穿越故宮大冒險2:肉形石的召喚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958
作者:鄭宗弦
繪者:諾維拉
出版社:小天下
出版日期:2017.5.26
閱讀年齡:弟弟12ys
中台世界博物館心得 在 中台世界博物館- 【博物館義工心得分享】 🌺💐 108年義工 ... 的推薦與評價
【博物館義工心得分享】 108年義工頒證大典暨團圓餐會 「我們要真心守護,記得要守護文物,自利利他菩薩行,是一輩子的任務,我們要用真心~守~護~♩ ... ... <看更多>
中台世界博物館心得 在 中台世界博物館- 【大佛】#商業周刊#alive #CEO攝影之眼 ... 的推薦與評價
【大佛】#商業周刊#alive #CEO攝影之眼#陶世忠CEO攝影師分享與義工姊姊一起到博物館散心的體驗。這趟心靈淨化之旅,帶來了哪些心得與感動呢? ... <看更多>
中台世界博物館心得 在 [討論]中台世界博物館筆記與心得- 看板Folklo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詳情:
小資玩台灣 Cheap Fun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funtaiwan/photos/a.458734204285119/1172153282943204/?type=3&theater
佛有多高?
要順哪個方向繞佛塔?
佛、菩薩、羅漢的辨別?
不同時期佛、菩薩的外貌變化?
中台世界博物館就在南投埔里中台禪寺開車5分鐘處,館藏文物按年代與地區分門別類、精彩豐富,我也是到這裡經深入淺出的導覽解說逛了1個半小時眼花撩亂,初步了解上述問題的答案。
佛是丈六金身,高約5.33米,如同一進去中台世界博物館大廳的2層樓高的佛一樣,由於佛陀是在樹下出身、講法及涅槃,所以樹對佛教來說是智慧的象徵,越高越好,「十方三世」是佛教的時間與空間觀,十方是指上、下、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三世是指現在、過去、未來,所以常常在法會中聽到的這個名詞,原來就是這個意思,佛塔則是用來收藏舍利子的,古印度時期以右為尊,所以要右繞佛塔才有功德,我們人於是要以右肩朝向佛塔,順時針繞佛塔方為正確。
佛、菩薩、羅漢的辨別:
(1)羅漢:踐行自己修身的小乘佛教,修至毫無煩惱便可成為羅漢。
(2)菩薩:成佛之前要先當菩薩來普渡眾生,配有瓔珞、耳環及寶冠等美麗裝飾,而藏式藝術中的菩薩則更為華麗,寬肩細腰身形呈S狀,但其實印度時期的菩薩以袒露半胸的男性為主,至於觀音菩薩因奉阿彌陀佛為師,所以其頭冠上戴有一尊小型的阿彌陀佛,這便是辨別觀音菩薩的好方法。
(3)佛:外貌上不會袒胸,也不會身穿華麗的瓔珞。
不同時期的佛菩薩其實外貌並不相同,而且其細緻差異處頗令人津津樂道,由於文字敘述可能難以理解,而中台世界博物館又無法拍照,於是我找了一陣子,決定以該館網上現有的圖片,插入圖示解說,方便讀者瞭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1)西元1-3世紀犍陀羅地區菩薩像:
以片岩結構為主,由於受到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菩薩有著西方人的臉孔以及波浪的髮型。
(2)西元4-6世紀笈多王朝秣菟羅地區佛像:
以砂岩結構為主,身穿素衣因應印度酷熱氣候,頭髮呈今日我們所看大多佛像的右渦旋狀並泛有頭光,脖子上三條稱為「三無礙紋」紋路,代表佛祖辯才無礙、溝通無礙、說法無礙,其手指間更有類似青蛙蹼構造的薄膜,可在雙手取水時不滲漏,代表著普渡眾生無有遺漏,相當的有意思。
(3)北魏時期佛像:
深受北魏孝武帝崇尚漢文化影響,佛的穿著也變成中國士大夫的樣式。
有人說創意來自細微的觀察,我覺得藝術和文化也是,透過細微的「三無礙紋」、手覆薄膜等探究,打開了千窗萬戶底精奧的大千世界,留給人的思考與意義無限延伸,好比在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的悠遠時空中,發現了文明的累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50.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48697422.A.8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