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一次的意見與行動,都是一次珍貴的成長
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每對父母,應該都希望把子女教養成獨立自主,快樂生活,樂在學習與服務的人。但是,父母有很多的作法,卻是反其道而行,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設法與該遵守的界線,這些觀察與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希望孩子可以學會說話,卻急著打斷他的話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會說出比較有意義而完整的話,你是會耐著性子,聽孩子慢慢說完?還是仗著對孩子的了解,急著幫孩子把話說完?
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把話說出來,說完整,這些耐著性子的等待與尊重,會在日積月累中,看到成效。當孩子說的太慢,或是不完整時,父母可以引導或提問,但是不要搶著說完孩子的話,有些性子急的孩子,可以會造成結巴或口吃,而有些性子慢的孩子卻可能變得不敢說話甚至放棄表達。
不管面對哪一個階段的孩子,都記得要讓孩子可以把話說完,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特別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如果你習慣打斷孩子的話而不聽他說,孩子會開始沉默而不搭理你。
二、希望孩子做家事,卻搶著做孩子可以做的事
孩子開始學做事,一定慢,也常常會出錯或是弄髒環境,這些都是催生孩子有成熟能力的陣痛期。如果父母忍受不住,把孩子該做而能做的事,搶過來做,那孩子不但沒辦法把事情做的更好,甚至會覺得反正也做不好,而失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給孩子分配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完成。如果他做的不夠理想,只要跟他說可以怎麼改進,會讓事情做得更好,而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才可以真的融入家庭一起運作的生活。
父母的越俎代庖,其實是對孩子能力的剝削。所謂的家人,就是一起生活,交流情感與能力而達到互助合作。
三、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卻不尊重他的想法
當孩子開始會說話,就開始會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比方說想怎樣穿搭衣服?想參加什麼社團?想如何利用下課後的時間?其實,都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與安排,如果可行,就尊重孩子的安排與選擇,這樣孩子也會願意負起責任。
讓孩子學才藝,最好是孩子自己主動願意,面對自己願意學的才藝,孩子才可以忍受過程中的枯燥或反覆練習,而不會輕言放棄。
四、希望孩子學會負責任,卻把孩子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
孩子在學校念書,不是只要讀書就好,他還要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準備好該帶的學用品,而且,遵守校規、班規和同學們和睦相處。
現在有些孩子,到了國中,連書包都還是父母在幫忙整理,學用品沒帶,還要父母幫忙求情,上課時不遵守規矩,家長還責怪老師。這種種怪現象,都是父母「越俎代庖」的溺愛行為。
愛孩子就不要阻礙他成長。在小學階段,就帶領孩子一起整理書包看功課表。在中年級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他忘了帶到該用的東西,就讓他自己去面對。
從小犯些錯、犯些迷糊,都很好修正與彌補。只要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他才不會在長大後犯更大的迷糊或過錯。
現代社會的競爭大,生活壓力也大,父母的工作很忙碌,面對孩子時,最缺乏的就是耐心。但是,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給的,除了愛,就是耐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能做的事,就該放手讓他自己做。他自己吃飯,即便吃了一桌一地一臉都是食物殘渣,也該讓他練習自己吃。他衣褲配色選的衝突怪異,也該尊重他的意見。這些,都是孩子在發展自己的行為與思考能力。
成長不是變魔術,孩子不會如吹氣球般,一吹氣,就長大成人。孩子每一次出現的反對意見,其實都是在建構自己的思路與想法。教養孩子,真的希望他有一天可以獨立自主,就要尊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人。
平常回北投探望公公,隔天公公會在去晨運時順便買回早餐,我再放入食器中和準備水果。上回公公剛作完手術,我們離開病房回到公公家,先生又回醫院照顧公公過夜。我問兩個兒子:「明天早餐想吃什麼?」他們很興奮的說:「明天我們自己去便利商店買。」
隔天早上,我準備好水果,讀國一的長子和小五的幼子,笑嘻嘻的買回了三個海苔飯團、一盒涼麵、一盒蕎麥麵和一罐巧克力飲品。營養豐富又充滿各人付出努力的早餐,讓彼此咀嚼著滿滿的愛與溫暖,這就是生活中的幸福滋味。
尊重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有照顧人的行為能力,孩子才不會只長年紀,而沒增長能力。放手讓孩子成長,不是冠冕堂皇的呼呼口號,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讓孩子訓練做事與口語表達,他才會慢慢的成長為他自己,一個有獨立思考與行為能力的個體。
孩子愈大,向外界探索的版本就愈遼闊,去年兩兄弟去同樣是兩兄弟的同學家跨年烤肉,今年跨年夜,兩個讀高一和國二的兒子,都跟同學約好要去縣政府前跨年,雖然遇上超級寒流,我也曾經想讓他們待在家裡,但還是尊重他們的意願,相信他們會照顧好自己,讓他們穿好禦寒衣物帶上手機,參加實名制的跨年晚會。
孩子放出去,有時候父母心上難免七上八下的上演小劇場,但很多都是徒勞的假想敵,只要把該教、該做、該學會的能力,變成孩子的自信與應變機智,我們才不需要過度的牽掛與擔心。
中和國中課表 在 PAF 小傅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 有些學弟來問我 他的未來之路該如何走
讓我想起來 我以前大學的時候
也是到處問學長
但有一點我感到欣慰的事
你們覺得跟我沒有距離
你們願意來找我商量
代表 我在你們的心目中 可以幫助你們在這麼重要的人生裡面
我很常回去錦和高中練習 即便我現在不住在中和 每次過去都要30分鐘 但我還是願意回去
我是最早放棄柔道選手的人
#進輔大那一天開始就放棄了
#天外天你懂不懂
#練習課表是紅綠燈
#超累得好嗎
但我是持續練習柔道很久的人
在我30歲以前 都覺得其實我還是很厲害
#但卻不出來比賽
#只會出一張嘴的屁孩
回去還把學弟用受傷
我很自責的
慢慢的 我希望學弟可以摔倒我
甚至會放軟給學弟摔
我希望你們進步 我希望你可以有自信可以把我幹掉
常常看著一屆一屆畢業 我就在挑下一屆倒楣鬼 被我操
曾經被我摔到鎖骨裂的學弟 現在也是教練了
也感受到自己的體力一年比一年差
但我對我自己的期許是
不管我多老
我還是希望可以跟你們打成一片
教育的方式很多種
不是老師站在舞台上教學你們知識才叫老師
我很不會用IG 你教我用 當下你就是我的老師
老師不是用年紀區分的
人生這道路很短也很長 #這很有哲學的
每的階段煩惱的東西不同
你們階段煩惱的事情 我們也煩惱過
但我絕對不會跟你說一句話就是
#等妳長大就知道了
我會盡量告訴你 我的經驗是什麼 我同學的經驗是什麼
如果你有很多事想做
那你就都去做
繞了一圈 或許很浪費時間 但 至少到最後 你會比較甘願一點
至少你都做過了
如果
你想堅持你的道路 不管旁人怎麼說 你就堅持自己的道路努力走
你也會走出你的人生一片天
例:
連大國手 #我相信你可以拿到奧運冠軍的
大潤發景平店店長
#創下大潤發歷史的錦和國中鐵枝第一棒
很久沒有打這麼認真不講幹話的文章
#但還是歡迎留言幹話
#散波歡樂散波愛
中和國中課表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每一次的反對意見,都是一次珍貴的成長
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每對父母,應該都希望把子女教養成獨立自主,快樂生活,樂在學習與服務的人。但是,父母有很多的作法,卻是反其道而行,這些觀察與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希望孩子可以學會說話,卻急著打斷他的話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會說出比較有意義而完整的話,妳是會耐著性子,聽孩子慢慢說完?還是仗著對孩子的了解,急著幫孩子把話說完?
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把話說出來,說完整,這些耐著性子的等待與尊重,會在日積月累中,看到成效。當孩子說的太慢,或是不完整時,父母可以引導或提問,但是不要搶著說完孩子的話,有些性子急的孩子,可以會造成結巴或口吃,而有些性子慢的孩子卻可能變得不敢說話甚至放棄表達。
不管面對那一個階段的孩子,都記得要讓孩子可以把話說完,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二、希望孩子做家事,卻搶著做孩子可以做的事
孩子開始學做事,一定慢,也常常會出錯或是弄髒環境,這些都是催生孩子有成熟能力的陣痛期。如果父母忍受不住,把孩子該做而能做的事,搶過來做,那孩子不但沒辦法把事情做的更好,甚至會覺得反正也做不好,而失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給孩子分配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完成。如果他做的不夠理想,只要跟他說可以怎麼改進,會讓事情做得更好,而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才可以真的融入家庭一起運作的生活。
父母的越俎代庖,其實是對孩子能力的剝削。
三、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卻不尊重他的想法
當孩子開始會說話,就開始會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比方說想怎樣穿搭衣服?想參加什麼社團?想如何利用下課後的時間?其實,都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與安排,如果可行,就尊重孩子的安排與選擇,這樣孩子也會願意負起責任。
讓孩子學才藝,最好是孩子自己主動願意,面對自己願意學的才藝,孩子才可以忍受過程中的枯燥或反覆練習,而不會輕言放棄。
四、希望孩子學會負責任,卻把孩子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
孩子在學校念書,不是只要讀書就好,他還要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準備好該帶的學用品,而且,遵守校規、班規和同學們和睦相處。
現在有些孩子,到了國中,連書包都還是父母在幫忙整理,學用品沒帶,還要父母幫忙求情,上課時不遵守規矩,家長還責怪老師。這種種怪現象,都是父母「越俎代庖」的溺愛行為。
愛孩子就不要阻礙他成長。在小學階段,就代領孩子一起整理書包看功課表。在中年級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他忘了帶到該用的東西,就讓他自己去面對。
從小犯些錯、犯些迷糊,都很好修正與彌補。只要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他才不會在長大後犯更大的迷糊或過錯。
現代社會的競爭大,生活壓力也大,父母的工作很忙碌,面對孩子時,最缺乏的就是耐心。但是,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給的,除了愛,就是耐心。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能做的事,就該放手讓他自己做。他自己吃飯,即便吃了一桌一地一臉都是食物殘渣,也該讓他練習自己吃。他衣褲配色選的衝突怪異,也該尊重他的意見。這些,都是孩子在發展自己的行為與思考能力。
成長不是變魔術,孩子不會如吹氣球般,一吹氣,就長大成人。孩子每一次出現的反對意見,其實都是在建構自己的思路與想法。教養孩子,真的希望他有一天可以獨立自主,就要尊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人。
平常回北投探望公公,隔天公公會在去晨運時順便買回早餐,我再放入食器中和準備水果。這一回,公公剛作完手術,我們離開病房回到公公家,先生又回醫院照顧公公過夜。我問兩個兒子:「明天早餐想吃什麼?」他們很興奮的說:「明天我們自己去便利商店買。」
隔天早上,我準備好水果,讀國一的長子和小五的幼子,笑嘻嘻的買回了三個海苔飯團、一盒涼麵、一盒蕎麥麵和一罐巧克力飲品。營養豐富又充滿各人付出努力的早餐,讓彼此咀嚼著滿滿的愛與溫暖,這就是生活中的幸福滋味。
尊重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有照顧人的行為能力,孩子才不會只長年紀,而沒增長能力。放手讓孩子成長,不是冠冕堂皇的呼呼口號,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讓孩子訓練做事與口語表達,他才會慢慢的成長為他自己,一個有獨立思考與行為能力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