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知道為何蔡政府拒絕佛光山捐贈疫苗因爲他們不認為星雲大師是台灣人,a joke!
真愛台灣 哭一次吧!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我李國深,民國十六年生於中國江蘇江都縣,12歲時,因為父親在日本 發動的南京大屠殺失蹤,尋父不着,就在棲霞山出家。我在出生地揚州住了12年,在南京和鎮江住了12年,在台灣住了66年了,我90歲了。
回想民國38年春天,我率領僧侶救護隊,在太平輪沉船失事後幾天,飄洋過海抵達台灣基隆港。60多年來,我在台灣,承受台灣同胞的照顧,台灣米水的滋養,讓我能夠弘揚佛法,完成我發展佛教的願望。對於寶島台灣,我的感恩是無窮的。
儘管如此,我在台灣住了六十多年,台灣並未承認我是台灣人,反而我周遊世界弘法如美國、澳洲,短暫居住過的城市給了我十多個“榮譽公民”。一直到這幾年,我住過數十年的宜蘭市公所才賞賜給我“榮譽市民”的認可。於此,我也非常感謝了。
時至今日,我仍不禁遺憾,在台灣超過一甲子,甚至馬英九、陳水扁,他們都比我遲到台灣,但他們能做“總統”,我卻連做個台灣人都不能,所以只有自稱“台灣中國人”。
記得1989年,我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鄉探親,家鄉的父老也不認識我了,都説:“這是台灣來的和尚。”我不免慨想我究竟是哪裏人呢?後來我只好説,只要地球不捨棄我,就做個“地球人”吧!
當我跟移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説“我是地球人”時,馬上得到熱烈的共鳴。或許同樣遠離家鄉,客居異域,都有一段顛沛流離的悲情故事,既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和中國又距離那麼遙遠,在血源、種族上,大家是改不了的中華民族,於是就一致認同我,跟隨我做地球人了。
正如先賢 唐朝 鑑真大師,在旅居日本十餘年後,自知老邁無法還鄉而説的遺偈: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我對手足同胞也是一樣,
大家今生有這樣的因緣,
希望來生再結炎黃子孫的緣
66年漫長歲月,我隨着台灣經歷了戰後初期百廢待興的刻苦艱辛;從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時代,當然也經歷篳路藍縷的十大建設時期,我為台灣的百花齊放,創造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感到與有榮焉。乃至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見證了自由民主帶給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你們66歲以下的人,能解我跟台灣成長的心情?
我嘗過白色恐怖的迫害,也曾因不實的密告坐過牢獄,在槍林彈雨、多少次的死活中,僥倖地延長了生命歲月。尤其來台初期,我受過警察不止百次以上的調查,謠言、耳語、省籍問題,以致我投宿無門、衣食無着,可以説,我在台灣也有過一段辛酸的歷程。
所幸,出家人一向有“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性格,我曾經數度環島,走過台灣兩、三百個鄉鎮;我跋涉過溪水河川,也曾在農村睡過豬舍牛房;我翻越高山峻嶺,行腳過八仙山、太平山;我也多次在南北台灣的神廟前,或農家的曬穀場上佈教宣講;我領略寶島各地的人文風光、自然景觀。
我曾在半夜上阿里山頂看日出,也曾徒步到日月潭,與原住民好友“毛王爺”談心,還與他讀國民小學的女兒“三公主”合影。對於阿里山、日月潭,我也和現在的大陸人一樣充滿嚮往。
鄭成功管理過的新營、下營、柳營、左營、台南赤崁樓等地方,也曾令我發思古之幽情。我留連在高雄紅毛港、花蓮的海港,我站在野柳女王頭的一旁,望着大海,自豪於中華文化隨着海水流遍十方,可是這片大海,怎麼把我們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隔得這麼遙遠?令人不禁感傷。
那數十年,我在北宜、北橫、蘇花、南迴等公路留下腳印;蔣經國先生開拓中橫公路,我在太魯閣燕子口、九曲洞,不止數十次徘徊,欣賞台灣雄偉奇妙的寶地山川,也曾為修築這條公路的數百名殉難工作人員祭悼祝願。我發願將佛法的真善美,散播到寶島的每處角落。經過汗水淋漓、雙腳踩過的每一寸土地,我與它產生了生命的連結,血脈相通,你能説我不愛台灣嗎?
回憶60多年前,在那個威權的時代,佛教在台灣並沒有發展的空間,但我憑藉青少年時期對佛教建立起的虔誠信仰,不斷到各鄉鎮、漁港、農村去佈教,因為化世益人就是我的責任。我們敲鑼打鼓地喊道:“各位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咱們的佛教來啦!咱們的佛教來啦!”
那些聽到我呼聲的民眾,他們也無懼於蔣夫人宋美齡以異教徒身分的權威壓制,都站出來跟我一起共同呼喊!”台灣的父老兄弟,大人、小孩魚貫的拿着小板凳坐下來,專心聽着跟隨青年弘法隊員唱歌、説故事。我們跨越語言、地域的隔閡,信仰裏純淨的善美真心,我們彼此交融,心意相通。
那時候,一般人都嫌台灣花不香、鳥不語,《波茨坦宣言》記載,中日戰爭後,台灣歸還中國,是犧牲二千多萬人的生命,以血淚換取的勝利代價。因此,我懷抱一顆中國人的心情熱愛台灣,比起滿清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無邊罪惡,我更慶幸國民黨光復台灣,讓台灣重回中華民族的懷抱。
每逢台灣發生災難,我都能感同身受。從1951年花蓮大地震、1959年台灣中部八七水災、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等等,無懼地震、颱風、水患,我們募集物資前往救災,希望帶給災民一點幫助。我們協助捐建和修復十餘所學校,供給學童午餐。
莫拉克八八風災時,我在南部道場成立災民安置所,為了尊重他們的信仰、心中的價值,請來牧師為這許多原住民證道,並且在佛光山設置基督教會的禮拜堂。之後,也捐建了霧台、桃源、長治鄉等八座圖書館。
對於宗教間,我主張互相尊重、彼此包容。例如,我曾將天下文化等出版公司給我的版税,捐給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慈濟醫院,也鼓勵信徒一起捐款協助。對於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修道院的興建,我也曾在艱難中五年分期捐獻五百萬,聊表祝賀的心意。為了支持南投阮泰賢神父的發心,我也撥出一百萬,響應他重建天祥教堂。屏東萬鑾聖母院的老修女要返回故國西班牙,聽聞她缺少經費,我親自把機票、路費送到修道院,感謝這許多修女數十年對台灣的服務。
為了感念台灣神道寺廟的友誼,我為媽祖創作了一首《媽祖紀念歌》,並且在佛陀紀念館成立了“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每年他們參加朝山聯誼,彼此歡喜交流,都是種種的美好因緣。
我發起百萬人興建大學,感謝前任“教育部長”楊朝祥、成功大學前校長翁政義、文學才子龔鵬程、管理專家陳淼勝、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都來擔任我們佛光、南華大學的校長。他們不嫌棄我童年失學,幫助我完成對社會教育的心願。
六十多年來,我和我的弟子、信徒們為台灣在世界辦了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我辦了電視台、報紙、出版社、中小學等,如今想來,台灣佛教能有現在的盛況,我也自覺這六十多年,對台灣人心的淨化和佛教的振興,有了一點馨香的供養。也很感謝海內外各地的佛光人及認同我的朋友們,大家一起為兩岸、為世界和平努力不懈。
佛光山大雄寶殿前面,有二十四棵挺拔的松柏,我把它們都看作是中華文化的二十四孝;我又從大陸運來比樓房還高的鐘乳石、太湖石、晚霞石等,與先前在福建鐫刻的十八羅漢,它們像磐石一般安住在佛光山;尤其,我們突 破過去傳統,在十八羅漢中,特地立了三尊佛教史上的女羅漢,表達我一生倡導男女平等的主張。我們建設的佛陀紀念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因它而看見台灣。
我愛台灣,認為我是台灣人,但不能否認,我還有大陸的故居、我的祖先、我的師長 前輩,我不能不與他們共依共存。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在江蘇宜興 的祖庭大覺寺早就化為草嶺荒山,但到底那是我窮苦歲月時接引我入佛的寶地,也是成長我慧命的地方。感念大陸政府鼓勵我重建祖庭,現在的大覺寺超越過去舊有的建築多倍以上,藉此,也表達對國恩家慶的回報之意。
台灣2300萬人最可貴的資產,就是百姓的慷慨善良,遺憾的是,每到選舉,少部分人強烈的意識形態,讓台灣族羣分裂,社會對立衝突,人民與政府相互抗爭,選民與政黨交相指責。在藍綠的政爭之下,台灣人的温和有禮,可以在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我毫不隱瞞反對“台獨”的想法,因為我生逢亂世,一生歷經北伐、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中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當時生靈塗炭的苦難,時隔八十年,記憶猶新,因此,對於兩岸之間,我主張和平,因為戰爭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我終其一生,推動實踐僧信平等、男女平等、自他、宗教平等的行動。而對於兩岸和平、世界和平,則是我畢生的盼望。我衷心的希望,台灣不要再有人我對立的禍患,不要只有藍綠、沒有對錯是非善惡的觀念。大家不妨想一想,假如沒有了“中華民國”,我們的前途還能夠和平安寧嗎?大陸政府還會這麼優厚的待遇我們嗎?為了台灣的未來,我期盼藍綠的惡鬥、媒體的扭曲報導,都能停止下來。
經常有人説:世界最美的風景是台灣,因為人。最近又有人説:世界最醜陋的地方也是台灣,因為媒體造謠説謊、謾罵批評。為什麼短短數年,台灣從最美麗變成最醜陋了呢?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我們都應該深思檢討。
許多人説台灣的崩壞,是不負責任的政客、盲目的選民與造謠的媒體所造成,三者惡性循環,扭曲了民主的價值與法制的精神。更令人憂心的,在政治選舉的操弄下去中國化,對於中華文化、國族意識、家族源流的漠視與遺忘,讓許多人背棄自己的傳統,忘失了自己的根源。就像陳之藩 先生所説的,成為一株“失根的蘭花”。
這裏我們所説的中國,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孕育的歷史中國、文化中國、全民中國,是民族血肉相連、不能改變的中華民族。你説,我們能稱作英國人嗎?我們能稱作德國人嗎?我們能稱作日本人嗎?所以,坦誠的告訴大家,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台灣人的祖先,哪一個不是中國人呢?除了李登輝先生之外,大家都不能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現在,台灣有少數人倡議“台獨”不肯 講中國話,主張要講台灣話。請問台灣話是哪裏的話?台灣話不是福建話嗎?福建話不也是中國話嗎?福建也是中國的啊!你能不講中國的福建話嗎?
在全世界,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也以中華文化的傳統為榮。中華文化重視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你能説你不要農曆春節過年嗎?中秋月圓,你能説你不要家庭團聚嗎?清明慎終追遠,你能説你不要為祖先追思掃墓嗎?在台灣,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接受中華文化的滋養,這是我們共同的根源,你否定它,不肯接受中華文化,難道你要做一個宇宙人間無國界、沒有根的遊民嗎?
俗諺説“呷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惜鋤頭”,曾經我見過一份資料,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編的《地方誌》,記載當時的台灣隸屬揚州管轄。我不禁歡喜,原來六十多年來我沒有離開過揚州。飲水思源,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找出自己的根在哪裏?我的父母親在哪裏出生?我的祖父母來自哪裏?我的曾祖父母又來自何方?我曾親聞習近平主席説 “兩岸一家親”,我們能否認這種同根同源的事實嗎?
最近,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女士呼籲“禮失求諸野”,在我們認為,如果能“禮失求諸佛教”,更是人間美事。因為信仰必定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我希望台灣人民能夠重建新的信仰,樹立道德、講究慈悲、安定身心,人人做好事、説好話、存好心,用因果業報等,幫助社會次序更加穩定,祈願人人幸福,家家平安。
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我和大家過去的祖先一樣,在怒海餘生中來到台灣,因此,惟願國泰民安,別無他求。寄語台灣那許多本土派的人士,不要過於歧視外省人;居住了六十多年,我不算台灣人嗎?台灣會這麼狹隘嗎?難道大家的祖宗先輩不是渡海來台的中國人嗎?
現在,這一本趙無任的《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即將出版,我深有同感,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兩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在此心香一瓣,祝願大家平 安吉祥。是為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景區位於美麗的國際花園城市——中國廈門,是華夏文旅集團斥資28億元傾力打造的一部文化旅遊巨作,景區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及神游華夏大劇院兩部分,已被列為廈門市重大項目和福建省文化產業十大重點項目,已於2015年正式對外開放 。老院子景區規劃建設兩大模組,包括一場:“神游華夏...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執政團隊好忙啊!
前幾天,忙著賣鳳梨、吃鳳梨,農委會幫台灣鳳梨衝出一波熱賣朝,也衝過頭: 市場上的鳳梨漲價了,花大筆納稅人錢付運費賣了兩貨櫃去澳洲,自由鳳梨在外交上大勝,但是不知道我們在大買澳洲的自由紅酒、自由龍蝦時,澳洲政府有沒有也補助運費???
農委會的農田水利署今天更厲害,此時在台中市大甲的鎮瀾宮正是,搬請出人稱【雨水媽】大甲媽祖祈求天降甘霖。這是鎮瀾宮時隔五十八年後再次舉辦祈雨典禮。大甲鎮瀾宮至今已舉辦過3次祈雨法會,清朝年間、日治時期和民國52年,聽說58年前的祈雨大典後,不到一個時辰,誠意感動天,降下甘霖解除旱象。
鎮瀾宮的顏董事長說這是他第一次祈雨,不知道會不會有效?
顏董其實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如果甘霖普降,是大甲媽慈悲,不下,可能是被過去一些凡事都去中的激進人士批評媽祖來自中國氣到了,雲遊四海解悶去了!
當然這也是最近xx國家隊的傑作,沒事農委會的農田水利署哪會去找鎮瀾宮祈雨?主要還是我們的經濟部長居然在回應缺水問題時,講出要科學園區鑿井的言論,大家都已經剉咧等,藻礁公投萬一通過,除了繼續添媒加火,搞不好王美花會要全民鑽木取火發電?!
以此類推,有臨渴掘井的經濟部長、向媽祖祈雨的農業主管,搞不好,疫苗買不到後,也會要我們喝符水保平安...
從官員種種表現來看,不管是農業、抗旱、能源,政府從來都不做長遠的規劃,多半只是短期措施或內宣作為。即便是「臨渴掘井」,經濟部長此話一出,立刻被科學園區的主管們打臉,什麼井每天可以供應40萬公噸的水? 環評過得了嗎?
在中南部苦旱之際,宜蘭不久前曾經下了一整個月的雨,台北也經常滴滴答答,李鴻源教授說的好,「台灣根本沒有資格喊缺水」,台灣年均降雨是世界平均值的二點六倍,但每人可分到的雨水比沙烏地阿拉伯還少,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李鴻源建議: 未來不能再談開源,重點是節流,要更積極興建汙水暨再生水廠,推動汙水回收再利用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阿花部長用增加燃煤的恫嚇牌幫藻礁公投連署逼出天量,現在又用鑿井逼出國人的智商,#儼然神鬼戰士。我們希望執政團隊能夠加把勁,對於水電等資源利用與農產品產銷問題,專心做好長期規劃,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淪為讓人看破手腳的神鬼戰隊?!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Q日誌
【3Q壘球隊 vs 台中媒體壘球隊】
今天很開心,能夠活動筋骨。在烏日榮泉球場,帶著3Q壘球隊和台中媒體隊,進行友誼賽。手氣不錯,第一打席就打出一支帶有2分打點的三壘安打,但媒體隊的守備也不容小覷,第二個打席後,就被以嚴密的防守佈陣回敬。雙方有來有往,打得很過癮,希望能號召更多對壘球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投入壘球運動!
【霧峰 阿罩霧文化辦桌活動】
霧峰舉辦在地特色展:「阿罩霧文化辦桌」,有新健康農業、探訪綠活村、在地文藝復興、詩情民主運動、全人生態教育、企業倫理深化等等,共6個主題。還安排了霧峰當地,最具代表的兩種鳥類 --
黑翅鳶和貓頭鷹的結親趣味活動,我也和天生議員穿上古裝體驗。活動迎親隊伍遶行霧峰市區,從中正路到樹仁路商圈,熱鬧有趣!現場還有還有公民審議推動投票,我也去投了一票。行程現場有位姊姊想找我爭論食安議題,在我耐心跟姊姊解釋後,姊姊說很欣賞我願意溝通的態度。
【十八庄迎媽祖、白陽聖廟落成典禮】
什麼是十八庄迎媽祖呢?傳說是台灣早年先民,因種植稻米受蟲害所苦,現今的大里、烏日、太平、霧峰等等地區,共計十八庄的住民,請求媽祖賜福,這個十八庄迎媽祖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固定於農曆3月1日起駕,22日返回。今年因為疫情,延至10月17日起駕,天數從原本的23天,縮短至5天。很榮幸今天能和清德副總統、盧市長、其昌副院長、欣純委員、萬堅委員,以及在地議員、仕紳一起參與樂成宮起駕儀式。我也誠心祈求媽祖賜福台灣,讓疫情早日落幕,並紓解台灣比較緊繃的水情。
此外,歷經20多年建造的一貫道祖師紀念館白陽聖廟,也在今天舉行落成典禮,小英總統、清德副總統、監察院長菊姐、立法院其昌副院長、交通部佳龍部長、內政部國勇部長、台中盧市長、台北市蔡副市長、欣純委員、競程委員,以及在地民代、議員、鄉親耆老,都來參與典禮。聽說白陽聖廟,將向金氏世界紀錄申請「世界最高銅鑄圓頂建築」的認證。建築本身真的壯闊寬廣,總統蒞臨時,我和其他民代前輩,在樓梯上要用跑的才來得及,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霧峰 明台高中、林獻堂博物館,萊園、五桂樓、林獻堂先生祖塋獻花、草地音樂會、尋找1920紀錄片及映後李崗座談會】
1921年的10月17日,蔣渭水、林獻堂等有志之士,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而文化部永得部長也特別在17日來林獻堂先生的故鄉 -- 霧峰,並和其昌副院長、欣純委員,洪顧問慈庸姐接,以及在地議員、各界代表,一起參與「霧峰民主草地音樂會」。霧峰草地台上開民主音樂會,我也在行程中,中途插花在地民眾的滿月酒席,上民眾的野台唱了「腳踏車」,這就是台灣可愛的地方。
說到林獻堂先生,可以說是台灣歷史的縮影。舊稱阿罩霧的霧峰,位於中彰投三行政區交界,也是平原與丘陵交會處,因此發展很早。由於農產發達,人文薈萃,霧峰在台灣的近代史上,其實有很重要角色,稱之為「民主古都」也不為過。
霧峰林家的林獻堂,在日治時期積極推動議會民主,是體制內非暴力抗日代表人物,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還有正牌的台灣民眾黨內,都扮演重要角色,可說是台灣民主運動的老師祖。在戰後,國民政府佔領台灣,曾經心向「祖國」的林獻堂被選為省參議員,但親眼目睹228事件國府清鄉鎮壓,自己甚至被中國國民黨政府列為「台省漢奸」,心灰意冷下走避日本,客死他鄉,然而他播下的民主種子,只是休眠,並未凋亡。
今天能為林獻堂先生獻花,並參觀林家的萊園、五桂樓,是我非常榮幸的事情。我在選前也曾提出「霧峰民主城」的提案,即結合霧峰林家歷史,與省議會紀念園區、立法院議政博物館、南溝故宮,可以成為台灣奮鬥歷史的重要紀念史蹟,並結合「國會遷台中」計畫,發展民主觀光行程,讓國內外旅客,能了解百年來台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的努力與成果。
我很希望,我們這些後輩做的微小努力,能讓林獻堂前輩等人,稍有寬慰,台灣之路,就交給我們繼續接棒努力!
#離開的人無離開
#愛一步一步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景區位於美麗的國際花園城市——中國廈門,是華夏文旅集團斥資28億元傾力打造的一部文化旅遊巨作,景區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及神游華夏大劇院兩部分,已被列為廈門市重大項目和福建省文化產業十大重點項目,已於2015年正式對外開放 。老院子景區規劃建設兩大模組,包括一場:“神游華夏”室內演藝劇場,即神游華夏大劇院。全天候表演360度大型室內山水實景演藝《閩南傳奇》,在現代高新科技造就的震撼場面中上演閩南獨特的歷史文化經典。該演出申請了使用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20多個,保證了演藝的不可複製性;一園:老院子民俗風情園,規劃設計建設媽祖文化園、民俗文化村及中華姓氏文化園等,在建築風格及佈局樣式上注重體現廈門當地的文化符號,著力將其打造成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休憩園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通過閩南漁家百姓尋常的生活場景,講述下南洋幾代人的生活、創業經歷,集觀賞性、體驗性、文化性於一體,從多角度展示閩南當地的漁村文化、民俗文化、媽祖文化、南洋文化以及尋根溯源的始祖文化。園區在建築風格及佈局樣式上注重體現閩南當地的文化符號,集休閒娛樂、餐飲、購物於一體,著力打造成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休憩園區。走進漁村老院子,尋跡閩南特色民俗文化脈絡。漁村文化區:夕陽西下灑落在院子前的大榕樹下,光影稀疏跳躍不止,遠處海平線上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自漢朝以來絲綢之路上各國頻繁往來,民族文化豐富。閩南地區東臨大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閩南人很早就開始發展商貿,進行海外貿易,通過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立足海上絲綢之路地點,生動刻畫了百年前閩南漁家百姓尋常的生活場景,用故事將各個場景串聯起來,從多個角度展示閩南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南洋文化,詮釋海上絲綢之路顯露的歲月滄桑以及留下的厚重人文歷史。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一個特殊的民間風情,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內外。惠安女,從狹義上來說其實是惠東女,主要分佈在福建惠安東部崇武、山霞、淨峰和小岞四個鎮,是地地道道的漢族。她們的服飾,也深深地影響著周邊的鄉鎮,如東嶺、東橋和輞川等。據當地人說,幾百年前,她們由中原移居於此,因海邊生活為防風而佩帶花色頭巾和橙黃色的斗笠,花巾上還有編織的小花和五顏六色的小巧飾物;上身穿著緊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臍;下身穿著特別寬鬆肥大的褲子,腰帶是紮在肚臍下麵。 惠安女穿著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頭披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臍,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 媽祖文化區:閩南沿海鄉人多往海洋發展,但海洋生涯風險較大,故多數拜仰神明來保佑,尤其航海人依靠“媽祖”導航,寬慰旅懷,祈求平安。媽祖是海峽兩岸人民虔誠信奉的海神,閩台一體,信眾之多,有如過江之鯽,故有“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建有世界獨一無二的“三面媽祖”水中顯聖的大型動態音樂景觀,已獲國家多項發明專利,媽祖神像高32.3米,表演時加以新穎奇特的燈光、音樂、舞美及移動平臺的巧妙結合,將吸引海內外眾多的媽祖信眾來此頂禮膜拜。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張耀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即時報導】2014.05.08
台中市府要在大安區設置大安港媽祖主題園區,即將進行招標,其中最具代表性是32公尺高的媽祖神像;市議員張耀中、張廖萬堅今質詢指出,光是媽祖神像加基座工程需6億元,包含神體主體1億元及基座5億元,外傳工程使用特殊工法及材質,並預計採「異質採購最低標」,疑給廠商上下其手機會?
市府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強調,招標一定依據「政府採購法」嚴格規範,招標契約絕不會有所謂特殊工法、材質,針對議員提醒會特別留意。 張耀中說,神像高達32.3公尺,台灣廠商是否有能力施作?外傳已有特殊團體和中國大陸廠商合作,將出最低價投標。
觀光旅遊局表示,大安濱海樂園規劃北園(原濱海樂園及週邊設施)及南園(大安港媽祖主題園區),南園5月底前辦理上網公開招標,若招標順利7月可決標。因工程難度較高如薄殼工法、高樓層支撐工法、基樁工法、高空吊裝法等,確需有大型神像石雕技術,如僅以最低價者得標,恐有品質不佳疑慮,因此市府確會採異質性最低標。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台中大安媽祖園區現僅建基座硬體問題多遭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中市大安 媽祖園區 只興建基座, 媽祖 雕像2024年才會完成,但硬體已經開始破損,室外欄杆鋼筋外露,內部空間的空調與廁所也有故障,引發批評, ... ... <看更多>
中國 媽祖 園區 在 雲林新秘境!信徒斥資億元打造「媽祖園區」 限時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雲林縣斗六市近郊最近出現一處美麗的 媽祖 山水 園區 「寧濟御庭」,從事建築業的張凱然是虔誠 媽祖 信徒,花費上億元打造這處占地1公頃的 園區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