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ZAF2VfjvS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中國2020 gdp美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恒大不能救
美國政府拒絕拯救雷曼因為雷曼做了很多虧心事。雷曼在香港賣迷債欺騙目不識丁老人。名為低風險迷你債券,其實是高風險企業票據。雷曼在美國做的好事比在香港做的醜事糟糕幾百倍。要是救了雷曼,此例一開,華爾街必定有樣學樣。殺一儆百才能阻止同樣金融騙局發生。
恒大的情況和雷曼差不多,唯一分別是雷曼欺騙無知市民,恒大欺騙員工和員工家屬、承包商和無知投資者、樓市買家等等。
雷曼以高槓桿投機為主,風險極高,會計和核數都沒有警告。恒大2021年春季發布的3333.HK 中國恒大2020年度財務報告一切正常。其實,恒大當時處於財務崩潰邊緣,負擔有息美元債高達885億美元,總負債超過3,000億美元。負責替中國恒大審計的會計師是香港的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
恒大的官商勾結是雷曼沒有做到的醜事。恒大買入土地,地方政府收取龐大賣地收入。這些錢不是恒大掏腰包支付,合部是金融機給恒大的貸款和市場集資所得。中國國企山東高速集團持有恒大股份約5.6%,投資金額約230億人民幣。2018年,山東高速的營業額只有666億元人民幣。恒大股價高峰期,恒大市值萬億,那就是說,山東高速曾經持有約600億元人民幣恒大股份。這是瞓身支持。官商勾結情況可想而知。
負債嚴重,早就資不抵債的地產公司在中國大陸有數十家,比恒大更糟的也有二十多家。中共如果拯救恒大或者將恒大收歸國有,那就是鼓勵奸商和地方官員勾結。不要以為中國經濟強勁,真實情況十分可怕。中國GDP之中有16%是房地產。個別城市的房地產佔GDP比例高至脫離現實,三亞是86%,海口是44%,鄭州35%,西安31%。
美國地產佔GDP約5%,從來沒有高於10%。即使樓價颷升至滿街露宿者,2020年的美國地產業只佔GDP6%。
中共要搞好經濟,一定先要拆掉房地產債務這個定時炸彈。房地產吸走幾乎所有市場上的資金,中國高科技缺乏資金發展,重工業缺乏資源。拯救恒大是破壞中國經濟的最好方法。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說,習近平不會拯救恒大,將恒大轉為國企也是不可能。最大可能是讓恒大硬著陸,全面破產,誅連富豪和地方官員數千人。這麼一搞,經濟亂局成為清黨口實,大開殺戒。
中國2020 gdp美元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中國2020 gdp美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ZAF2VfjvS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萬598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突破百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3%,增幅雖然是40年來最低,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日,卻是全球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增長的。這意味中國經濟總量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收窄,成為現代歷史上首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七成的國家,亦標誌中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刻。雖然成績亮麗,但中國經濟仍有隱憂,在疫情反覆、消費不振的背景下,今年必須防止「黑天鵝」效應。
蘋果頭條
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許樹昌周日下午表示,油麻地果欄附近的確診個案增加,政府要考慮擴大「封區」範圍。《蘋果》下午到果欄視察,發現仍有數十名市民到場買生果,而各檔主亦照常營業,暫時未有因「封區」消息而將水果減價促銷,惟有檔主希望政府若決定「封區」可盡早通知,「越早通知,所有人都有準備去做嘢㗎嘛。」檔主楊生表示自己在今日曾聽聞不少有關果欄「封區」的消息,但並不知道政府會否真的實行。他指若收到確實的「封區」消息,會視乎當時的供求情況,將積存的生果「平少少賣」。
東方正論
一場疫情,將香港根深柢固的痼疾一次過揭開。一是港府無能,二是本港衞生環境惡劣,三是政治邪毒上腦,三者相加,令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港府無能不用多說,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反而是自詡先進國際大都市的香港,衞生情況之惡劣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單是劃為強制檢測區的油尖旺及深水埗,「三無大廈」遍地開花,垃圾堆積如山,老鼠登堂入室,加上喉管亂駁,污水橫流,港府再不正視問題,疫區勢必陸續有來。本報記者日前到油尖旺及深水埗巡視三無大廈的衞生情況,不看猶自可,一看嚇煞人。
星島社論
政府周六凌晨四時在佐敦劃出受限區域,區內市民經歷三十八小時「禁足」,持有陰性檢測結果和手環者可提早在昨晚六時離開,而整個受限區也在今日凌晨正式「解封」。政府指,期間共有逾七千人完成檢測,暫找出十三宗個案,陽性比率為百分之〇點一七。不過,油尖旺的疫情威脅尚未完全解除,因位於果欄附近一帶的二十六幢大廈,過去兩周累計錄得共七十九人確診個案,政府專家之一的許樹昌建議在果欄一帶大廈再闢受限區域,以便找出更多確診個案。據了解,政府不排除再有下一波圍封行動,但會先檢討是次行動,包括支援居民的方式是否有需要再作改善。
經濟社評
本港爆發新冠疫情剛逾1年,病例突破1萬宗,政府周末首度圍封佐敦,暫時找出13宗陽性個案。受限區域確診比率高,無疑回應了外界對行動成本效益的疑憂,但實質執行始終缺乏經驗,令居民怨聲載道。隨着專家紛紛促請對愈見高危的果欄一帶實行相類「禁足令」,當局定要汲取事事拖沓的教訓,立下決心盡快做好強制檢測,避免要再走今次最極端的一步。政府周六凌晨在佐敦吳松、南京、炮台和甘肅街劃出「受限區域」,強制約1萬名居民留區接受檢測。在逾7,000名已化驗人士中,有13宗確診,陽性比率達0.17%,遠超全民檢測、以至高風群組檢測等多項計劃,僅低過有病徵人士求診私家醫生後確診的0.43%,成效尚算不俗。
中國2020 gdp美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APf7jmLfnLw
明報社評
香港抗疫陷苦戰,單日確診病例過去數天雖能勉強保持雙位數,可是不明源頭個案眾多,留院重症患者除了人數見新高,更有年輕化之勢,不少人誤以為只要年輕兼無長期病,就算染疫也可以很快無事,真實病例卻說明,倘若忽略病徵延遲醫治,病情可以急速惡化,甚至有生命之虞。當下社區存在大量傳播鏈,市民必須避免高風險群聚,即使冬至聖誕將至,所有人亦得嚴守抗疫紀律,不能掉以輕心。外圍疫情未見改善,最近英國南部發現變種新冠病毒株,涉及逾千宗感染個案,當局不排除新變種的病毒傳播能力更強。現在正是本港留學生從歐美返港的高峰期,港府必須密切留意病毒變種情况,做好外防輸入把關。
蘋果頭條
中國最大票務網站貓眼娛樂(1896),正式奪得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標書,惟總代價竟然低至9,170萬元,比7年前更便宜;在康文署營運服務近14年的購票通(Cityline)直言相同價錢在港聘請相關IT人才及資源存相當難度,其將於2021年底黯然退場。市民欲訂票紅磡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等28個場地,必然經過中資關卡。有專家憂心用戶私隱事宜。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今年初重新招標。知情人士指共有4間公司入標,除貓眼娛樂及爭取續約的購票通外,亦有新世界(017)旗下快達票及本港初創公司iMusic,各間公司擬邀香港寬頻(1310)及電盈(008)在技術層面上合作,令競爭白熱化。
東方正論
昨日本報頭版報道葵涌天台貨櫃屋事件,問題核心源於房屋供應短缺,基層排隊等上樓,但政府起公屋進度緩慢,造成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致令僭建天台屋亦有人爭相租用,否則難道舉家瞓街?政府經常喊窮,警告未來財赤連年,然而香港家底本來特厚,過往豐盛經濟成果到底去了哪兒?原來統統都給政府倒錢落海,更可惡是受惠的並非香港市民,而是破壞香港治安的假難民。今年首9個月被捕的非華裔人士有2,225人,較去年增加,其中持行街紙被捕的人士共有641人,增幅近三成,涉及觸犯刑事罪行包括店舖盜竊、爆竊、傷人以及毆打等等。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本港昨新增九十八宗個案,當中八十九宗均為本地個案,包括三十宗源頭不明個案。本地群組繼續擴大,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大埔豐年樓外傭宿舍群組。相關群組昨再添十人確診,有六名為曾到外傭宿舍的外傭,而四人則為日前確診外僱的僱主一家,包括一名六個月大嬰兒。相關群組至昨日已有十二人確診,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昨日共追蹤到三十三人須接受強制檢疫,另又指示上月十五日或之後到訪過豐年樓1C單位兩小時以上人士要接受強制檢測。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當局未有針對外傭提供恒常檢測,或會成為防疫漏洞,建議停留外傭宿舍的人士要強制檢測。
經濟社評
中國公布11月經濟數據,顯示復甦勢頭持續,惟中國經濟增長回暖並不能帶動環球經濟復甦,因中國本身仍存在眾多挑戰;當局最近提出需求側改革,希望藉此釋放消費力和民間投資,促進內循環,為未來經濟增添新動能。繼早前公布11月出口(美元計價)按年增長21.1%,創近3年新高後,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5%,均創下年內高點,反映三頭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繼續回暖。統計局更預期第四季GDP增長進一步加快,中國今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2020 gdp美元 在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早晨財經速解讀】2020/10/20(二) 美元是如何收割全世界的?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亂世中保存財富的七大祕訣
新刺激法案前景難以捉摸 道瓊尾盤急殺400點
終止連三賣 外資買台股百億
中國第三季GDP年增4.9% 不如預期
——————————————
每天早晨8:30 讓我們一起解讀財經時事
主持人:游庭皓(經濟日報專欄作家、小一輩財經人話翻譯機)
音頻收聽請在Podcast或Soundcloud搜尋『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本日推薦書籍: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亂世中保存財富的七大祕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2879
我的Youtube頻道:http://sc.piee.pw/vecme
Telegram: https://t.me/yu_finance
免責聲明:《游庭皓的財經皓角》頻道為學習型頻道,僅用於教育與娛樂目的,無任何證券之買賣建議。任何形式的投資皆涉及風險,投資者需進行自己的研究,持盈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