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愈辯愈明
首先,謝謝黃敏惠市長的回應,那張證書正說明我想點出高教的問題,不論有無撰寫學位論文,無論攻讀的是在職專班,抑或是大學畢業後報考、申請進入研究所,在畢業證書上都看不出差異。
而這點,可能也是不少人政治人物從事公職之餘,明知無暇讀書、寫論文,選擇在職專班來取得學位的重要途徑。
昨天有人在我的貼文底下留言附上一則新聞連結,2002年《中央社》的報導:「位於嘉義的嘉義大學為了增加知名度,也能吸收來自北部地區的菁英,決定以低價每學分新台幣五千元、師資內容及無需寫論文即可畢業做為三大號召點,希望因此打響EMBA班的名聲。」
以低價搶攻市場,嘉惠學子,這點無妨,但管理學院院長周逸衡的一段話,倒是發人省思,「所有EMBA班畢業前都要撰寫論文,周逸衡表示,其實論文大都以型式上居多,嘉大只要同學交出有關『台灣企業研討』的報告即可抵論文,讓許多忙碌的上班族節省時間」。
節省時間,不須寫論文,可以和大家拿到一樣的碩士學位畢業證書,果然夠吸睛!
根據今天的新聞報導,嘉義大學發出聲明表示,「EMBA碩士在職專班得不修習論文,唯須另修習「台灣企業問題研討」,並繳交專題報告替代」。另外,黃敏惠是在「2004年12月參加企業問題研討公開發表,於2005年1月通過學位口試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甚麼?
正如校方所稱,EMBA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皆為在實務界工作的在職人員,有進修的需求再自然不過!
然而,1996年參選第三屆國代的黃敏惠,經歷是「中山女高教師」、「省議員特助」,1998年參選第四屆立委,經歷多了「國代」和民間團體的董事。2001參選第五屆立委,經歷除多了「立委」,以及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而該委員會監督的主要部會,正是教育部。
簡言之,黃敏惠就讀嘉義大學管理所碩士學分班和在職專班時,她的身分是「立委」,在政治實務界工作。
而黃敏惠呈交所方的「台灣企業研討」的報告,題目叫做「城市品牌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有無取巧?台師大國文系畢業的黃敏惠市長心知肚明!
《學位授予法》(民國93年修訂版本)第六條規定,「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完成碩士學位應修課程,提出論文,經碩士學位考試委員會考試通過者,授予碩士學位」,「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其論文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管理研究所用技術報告取代碩士論文,除適法性有疑慮外,請問黃敏惠,妳說技術報告具有解決實務問題的價值,請問妳的技術報告有甚麼「技術成分」可言?跟「台灣企業研討」有何相關?解決了甚麼實務問題?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訪評意見」點出:「大部分學生皆非畢業於管理相關學系,而目前卻從事管理實務工作之需求;而採行以『專業技術報告』替代碩士論文的彈性作法。以上皆是該專班為反映此教育目標所採行之『學生需求為主要考量』的權變措施。這些措施,對招生業務卻能發揮一定程度的效果」。
高等教育敞開門歡迎各界來修讀,推展產學合作,改善學用落差,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大學不該把自己當作職業訓練所,甚至是學歷文憑發送所,僅著眼於「學生需求」,這類削足適履、甚或降低畢業標準來迎合學生的心態作為並不足取。
其次,該專班的學位證書上名稱是「管理學院在職碩士專班」,改為管理研究所碩士,應該是後來的演變。亦即,不論入學途徑為何,要不要寫論文,最後學位證書上就是合流統一,看不出差異。黃敏惠最初就讀的是碩專班,證書拿到的與一般生無異,學歷確實是「進擊、增值」。
「訪評意見」也指出:「依照大學法第六條規定,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研究所碩士班 學生,其論文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該專班之屬性是否可歸化為「應用科技類研究所」,尚須釐清其中適法性問題」,顯見,該所以技術報告取代碩論,不無爭議。另,所長稱其他各校也要提交碩論,該所到底具備甚麼「特殊性」?可以如此「特立獨行」?
訪評意見直指「該班以技術報告取代碩士論文(少數學生亦會選擇撰寫碩士論文),雖符合該班教育目標及滿足學生在職進修之需求,然而在落實上仍有落差,且其對指導教授在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方面,似乎較無助益。例如,從歷屆所編輯的數冊「台灣當代企業問題研究之技術報告」專輯來看,學生完成的作品似乎是不 夠嚴謹且不夠完整,但又具論文性質之報告」。
不需要寫學位論文也罷,光是技術報告,就被專家學者質疑學生的作品不夠嚴謹且不夠完整。輕易授予文憑,難道不是一種浮濫,把高教學位當作商品化任意授予,無須嚴謹把關?
曾為三屆立法委員、三任嘉義市長、國民黨副主席,且是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對於高教亂象沒有積極作為,甚至聰慧地運用此一巧門取得學位。李眉蓁抄襲論文拿到學位,而黃市長不須寫碩論同樣可拿到碩士文憑,不是更省力?
最後仍是想請教黃敏惠市長,您的那份名為「城市品牌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的技術報告,與『台灣企業研討』的關聯性為何?或是解決了甚麼實務問題?請公諸於世,讓國人一睹,以昭公信。
後記
黃敏惠稱2001年嘉義大學是教育部當時唯一核准「碩士論文」與「技術報告」雙軌並行的碩士在職專班學校,那是因為嘉義大學為嘉義師範學院與原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合併,存有不少技職色彩的系所,包括應用科技類,但管理所並非藝術或應用科技性質,卻一體適用,本來就有適法性疑慮。教育部應非單獨核定管理所報准可以這麼做。這就是巧門。
中央大學碩士學分班 在 游錫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重返校園,重溫一堂《 台灣史 》
為立法院職員開設的「台灣史碩士學分班」今天開班了,由政治大學的薛化元教授講課,我也來跟院內同仁一起進修。年過七十,對與台灣相關的種種,仍想認識更多,更高興的是,還多了許多新同學。
身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無論是台灣國際地位的演變,還是民主的進程,記得自己從哪裡來,才能知道自己將往哪裡前行。我勉勵同仁,也勉勵我自己。
【 中央社 】 游錫堃:亡國必先亡史 應加強台灣史教育 https://reurl.cc/Mvn48n
中央大學碩士學分班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遇到好的顧問讓你上天堂,遇到惡劣的顧問讓你下地獄。」這對很多企業的資安或IT部門而言,是每天都在眼前發生的事情。
尤其企業規模越大,經手的專案越複雜,不見得是企業內部不具備專業人力,更多的時候,企業往往是需要透過顧問的同業或產業經驗,提供企業針對專案從規畫到執行,能有不同的啟發和視野;有些時候,則是藉由顧問公司的整合能力和資源,協助企業能夠成功完成新的專案。
對許多企業而言,顧問不只是提供建議的顧問,有更多時候,則是一起完成專案的夥伴、達到願景目標的好幫手。
但說實話,顧問這一行業的水很深,即便是擁有資源大型的跨國顧問公司,手邊的顧問往往也會良莠不齊,有具備遠見高度的顧問,當然也有短視近利的顧問。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具有6年以上資訊安全管理顧問產業、5年以上舞弊偵防分析與數位資料鑑識分析,以及3年以上Fintech暨大數據應用分析顧問經驗的臺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理事暨電腦稽核協會理事曾韵(Christina Tseng),於2020年7月2日中午12點,來到「大話資安」直播節目現場,以「企業如何選擇資安顧問」為題,將企業選擇資安顧問分成「需求階段」、「選商階段」、「執行階段」以及「專案完成」階段。
曾韵依據多年來,在大型跨國顧問公司並面對各行各業的產業客戶,親眼見識到,各種不同產業別選擇資安顧問時面對的種種千奇百怪的經驗談,在這次直播中,則以專業顧問身分,從企業資安或IT部門的角度,提供不同階段應該如何選擇資安顧問的重點。
曾韵也根據過往的經驗,提供企業在選擇資安顧問時,應該考量的建議點為何,甚至也提供一個好顧問的作為為何,以及企業應該如何破解顧問的花言巧語。案例精采、內容豐富,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題目:企業如何選擇資安顧問
@日期:2020年7月2日(四)中午12點
@來賓:
‧臺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理事暨電腦稽核協會理事 曾韵(Christina Tseng)
@背景簡介:
‧經歷:
曾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副總經理;致遠會計師事務所資深顧問。
‧參與過國內外知名企業之舞弊分析調查案件,並協助企業之營運持續管理、資訊安全管理與個人資料保護相關專案。
‧專精流程與資料流向之分析、設計管理組織、規劃控管流程與預警通報機制,使客戶能有效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服務過的客戶包括金融服務業:富邦金控、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台新金控 、財金資訊、保德信人壽、 康健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臺灣銀行、中國信託、 中華郵政等;電子電信業:精誠資訊、台灣大哥大 、遠傳電信等;製造業:鴻海精密、聯華電子等。
‧學歷:東吳巨量資料學院在職碩士;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臺大法律學分班
‧專業證照:舞弊查核師(CFE);國際電腦稽核師(CISA);道德駭客認證(CEH);營運持續管理專家(CBCP);資訊服務管理師(ITIL Foundation)
臉書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ithomeonline/videos/50994467973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