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英文專長的老師教藝能科是偽專業
#英語能力人人重視但切記雙語教育需循序漸進
近期讓全國教育圈討論炸鍋的議題,非「台北市國中教師甄選」莫屬。英語能力是台灣走向國際的必要能力,蔡總統推動的 #2030雙語國家政策 獲國人認同,然而中央政策到了台北卻變了調。
全國在推動雙語教育最大的問題,是 #師資培育的問題,台北市教育局公告的「#110學年度市立國民中學正式教師聯合甄選簡章」,恰好就體現了這點。
教育局公告今年雙語教師,甄選類科一共8科、缺額合計60名。然而這8科全部都是 #藝能科,其中健康教育、體育、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童軍等科,甚至只有開 #雙語缺,沒有半個 #一般缺。
再來看雙語缺的 #報考資格:1.具合格之該科目教師證。2.具「合格英語科教師證」、或畢業於英文(語)相關系所或畢業於外文系英文(語)組、或畢業於英文(語)輔系、或達到CEFR架構之B2級以上。
雙語缺的英文門檻,約等同能錄取國外大學的程度、全民英檢中高級、多益785分!這樣的高標準,對於藝能科的老師,有需要嗎?這同時會讓部分留學海外的藝能專業老師更具優勢,形成教師階級。
藝能科老師苦等多年都等不到一般缺額,好不容易開了雙語缺,卻因為英文能力的高門檻, #連報考資格都不符合,最後讓具英文專長,卻不具藝能學科專業的老師錄取,這是雙語教育期待的結果嗎?
有鑑於此,今天我緊急召開協調會,要求教育局:
1. 由於今年報名已經截止,為了確保雙語類科專業學科的教學能力,我要求教育局在複試時, #需增聘學科專業評審,進行專業能力的把關;如果公告類科的錄取缺額沒有徵滿,要另外規劃今年雙語代理老師真除專班,且將英文能力放寬至CEF B1等級。
2. 雙語教育不宜躁進,我要求教育局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具體檢視並回應明年度教師甄選的雙語類科項目和名額,並且需將雙語類科的報名門檻降至CEF B1等級。
3. #現職教師的增能需加強辦理,並且將英語門檻從現在的CEF B2等級,放寬至CEF B1等級,保障真正需要增能的教師,並需提供老師支持系統。
4. 針對目前申請為雙語教育的學校, #請教育局研議倘若辦理成效不彰的退場機制。
台北市政府切勿設定2025年年等門檻,為搶政績而躁進辦理,不該將學生當成白老鼠,雙語教育應循序漸進,配合中央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期程妥適達成!
#雙語教育勿躁進 #檢討雙語教師甄試資格
中央大學英文畢業門檻申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25 星期一 絕對音樂】
「想幸福,就要有執行力,做一點是一點;
做,就有一分,光想不做,連一分都沒有;
自己的幸福自己找,不要抱怨為什麼不幸福、不快樂。
沒有人該給你快樂,你要付出,才有成果;
這好像很教條,但卻很真實…。」 BY張小燕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KISS RADIO FM99.7
把耳朵借給我,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與學習障礙共處 她畫進紐約時報…》
來自台灣的插畫家Julia Yellow,大學時便因為Illustration West金獎嶄露頭角,固定供稿給紐約時報,至今六年,目前客戶群遍及義大利、比利時、黎巴嫩和台灣。並於2014年被美國PRINT雜誌選為年度新銳插畫家TOP20。
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插畫系畢業時,她代表畢業生上台致謝詞。雖然大學時期成就亮眼,但她的求學路並不順遂,曾在國中一年級時輟學。她揭露自己的過去:「八歲時,我被診斷出有學習障礙。那時,台灣人幾乎不瞭解學習障礙是怎麼一回事。成長的路上,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人。我別無選擇,只能畫畫。像一個小瓢蟲,在急流中快要溺斃,藝術是從旁漂過的浮木,救了我的命。」這段剖白讓台下許多有類似經驗的畢業生及家長動容。
資優家庭的異類 恐懼被遺棄
學習障礙的孩子多半智力正常,但腦神經中某種學習功能異常,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算上遭遇一項或多項困難。Julia的弱項在數學和閱讀,從幼稚園大班開始,她的數學能力就特別差,從一數到一百,她常會漏掉幾個數字,進位時容易出錯。小學低年級時,怎樣都背不會九九乘法表,成績總是倒數。
生在普通家庭,也許情況不會那麼明顯,但因為與她相差六歲的姊姊,總是第一名,大學就讀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父母拿獎學金在美國留學,回台後父親任職中央研究院,全家住在中研院宿舍,鄰居小孩多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生活圈盡是優秀的人,顯得她格格不入。這使她幼稚園到小學四年級時,經常做被遺棄的噩夢而哭醒。她打從心底害怕,有天媽媽發現她那麼笨,就不要她了。
由於睡前經常發脾氣,上學前會肚子痛,表現出強烈抗拒,母親確認Julia有學習障礙後,便把她送到體制外的種籽親子實驗小學。種籽實小特殊之處,在於有選修制度,除了國語和數學必修外,其他課程都讓學生自由選擇。但Julia對數學的恐懼還在,不願上課,曾經把老師都鬧哭了,得到「鬼見愁」的封號,四年級時一度中斷數學教育,直到六年級才重新拾起。種籽實小畢業後,回到常規國中就讀,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讓敏感的她對同學間你來我往的酸言酸語適應不良,常處於情緒崩盤狀態,經過學校都會害怕,沒念完國一就輟學了。
找到熱情 學習路上轉捩點
如同許多青少年,Julia那時非常著迷日本漫畫,也很喜歡畫漫畫,想去日本大學讀漫畫系,因此在一間入學門檻很低的高職,就讀應用外語科日文組。高二那年,學校把她和一些普通班同學分到升學班,班上師生看不起她們,Julia不服氣,開始努力自修日文,成為當年全校唯一通過日本交流協會二級日本語能力試驗的學生,從此自信大為提升。她發現,只要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即便一開始落後,也能趕上並超越別人,只要自己有心,很多事都不是太難。
之後她進入一所外語學院,繼續修讀日文。但大一程度的日文對她來說,太過簡單,因為畢業的標準是她早已達到的二級日語能力。於是她再度休學,赴美留學。當她進入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插畫系時,已近22歲,足足比別人晚三年。
同學都是18歲第一次離開家,對花花世界充滿嚮往,玩樂少不了;她則全心全意專注在學業上,充滿戰鬥精神。由於拿獎學金入學,很怕成績不到標準會被取消,從第一堂課就戰戰兢兢,老師要大家交一份作業,她都做兩份,引來努力過頭的嘲笑;成績不如意,她便主動找老師談,看能如何改善,讓師長對她印象深刻。
剛開始由於語言能力不夠,找老師談話時,總是緊張到發抖。閱讀方面的障礙,讓她閱讀英文教材的速度非常慢。所幸美國大學有相關機制輔助,她向輔導室申請過延長考試時間、在減少干擾的空間單獨考試,以及用可以檢查拼字和文法的電腦考試。她說,比起台灣直接讓學習障礙者加分,美國學生必須自行帶診斷書向輔導室申請,再跟授課老師溝通;這些措施不損自尊,也不會讓其他學生感到不公平。
成功滋味 來自比別人更珍惜機會
大學三年級時,她參加老師主辦的「紐約行」活動,參訪各種展覽和雜誌社,也向紐約時報的藝術指導取經。紐時的藝術指導便有了給學生機會的念頭,原本向另一個學生邀稿,但他沒答應,機會便落到已有得獎經歷的Julia身上。雖怕不能勝任,她仍硬著頭皮答應。本來在三天內交出三四張黑白草稿,已是不小的壓力,但她熬夜交出九張彩色草稿。紐時藝術指導欣賞她敬業的態度,多給兩百美元報酬。此後,她就定期供稿給紐約時報,也打開在美國接案的大門。
Julia也以「焯両黃」為筆名,為一些中文刊物畫插畫。她說,台灣客戶的要求比較簡單,插畫像是配圖。而紐約時報的藝術指導則會要求改稿、甚至退稿,因為「插畫是文章的視覺引言,必須把文章的精髓抓出來」。因此接到案子後,她會先把文章細讀四、五遍,查清其中的生字和相關背景,以理解內容,再把文章概念圖像化地表現出來。紐時文章以深奧出名,頭一年接案時,她深怕插畫生涯毀於一旦,總要熬夜準備。現在速度快多了,因為「腦中有塊肌肉訓練好了」。
想到在美國畢業致詞後收到的回響,Julia有個心願—和母親一起出書,把自己學習的心路歷程寫出來。她想讓那些在體制中摸索學習方式的孩子知道,曾經她也彷徨無助過,他們並不孤單;但不管目前的路有多黑暗,有信念,一切都可以克服。小時候看過媽媽崩潰大哭,她知道選擇特殊教育的母親有多辛苦,而且傳統價值觀,「孩子學得不好,大家都怪媽媽。」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提供一些陪伴與給力。「我對這個議題有熱情,只要能力所及,我很樂意來做」
作者:陳姿羽
(文章來源:http://www.verymulan.com/…/%E8%88%87%E5%AD%B8%E7%BF%92%E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