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要求政府改善空污 給人民健康安全的環境】
今天瑞隆和永續會跨黨派成員洪申翰、張其祿、陳椒華、吳怡玎等立委,共同召開主持「空污防制成效檢討暨務實改善方案」公聽會。瑞隆邀請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經濟部、交通部、台電、中油、中鋼、台船等中央機關,地方政府邀請高雄市、台中市、屏東縣、雲林縣、嘉義縣環保局提供具體改善意見,同時邀請成大環工系吳義林教授、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出席提供具體建議,民間團體也有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出席提供建言,大家期許一同加速改善我們的空污問題。
每年的空污季時,常常是北部空氣品質優良,南部卻頻頻紅害、橘警。以2020年為例,高屏空品區14個測站,平均橘警以上天數達到66.29天;北北基20個測站,平均橘警以上天數僅有14.20天;全國平均33.02天。政府有責任加速空污改善,給中南部鄉親免受空污之苦。我們經溝通討論後,也擬定十點結論,要求加速落實執行:
1. 環保署應就執行中之〈空氣污染防制方案(109至112年)〉每年度檢討各空品區執行情形,並持續按季與經濟部等相關部會盤點國營事業空污管制措施、設備及製程改善等減污措施執行進度、預算投入與執行情形等項目,並加嚴國營事業降載、減排之機制,確保國營事業落實「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改善空污。
2. 環保署應每年度檢討共通性管制之「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並依據最新健康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研究,每年定期邀集學者專家及重要關係人、環保團體等,逐年精進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措施,盡快編制公布HAPs年報。
3. 環保署應於今年空污季前內檢討修正「空品嚴重惡化防制辦法」,將空污緊急應變門檻下修,並應於三個月內對外預告新版「空氣污染排放清冊(TEDS 11)」,以利持續改善空污。
4. 請環保署於今年內完成研擬石化業、水泥業、焚化爐、光電、半導體等特定產業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並盡速公告之。
5. 請環保署於三個月內就現行「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與經濟部工業局、各地方政府環保機關,會商研議適當費率調整方案,並提高空氣污染防制基金運用於協助地方政府改善固定污染源排放管制之經費。
6. 經濟部工業局應於三個月內訂定2022-2023年工業鍋爐空污減排措施(包括持續改善鍋爐、輔導改用潔淨燃料等)新目標,並會商環保署與三個月內研議改善鍋爐安裝氮氧化物之政策。
7. 經濟部工業局應會同環保署三個月內盤點所有工業區,針對空污較嚴重工業區,比照目前由環保署與經濟部逐季檢討國公營事業機制。
8. 請環保署與交通部台灣港務公司推動台中港、高雄港等國際商港列入空氣品質維護區,並請交通部台灣港務公司與經濟部工業局、台灣電力公司就提升國內商港及工業港船舶(特別是空污嚴重地區之台中港、麥寮港、安平港、高雄港)的岸電使用率如何於兩年內提高至五成以上,提出具體措施與規劃。
9. 就改善移動空氣污染源之工作上,環保署應持續推動汰換老舊柴油車,並每年檢討提高目標,於六月底前會商交通部檢討四期以前柴油車現況,研議納入汰舊、濾煙、第六期脫硝、尿素之引擎或電動馬達補助,及相關法規修法工作;此外,並請環保署於今年10月底前,公布111年度補助民眾或換購電動機車政策;以及加強南部地區電動公車補助。
10. 請環保署研議完備下列資料,並於今年研議啟動調查,包括:(一)彰化雲林仍有未知污染源、(二)有機碳佔PM2.5達兩成,污染源不明、(三)油品含重金屬對健康影響及降低油品含重金屬之機制。
空污改善是持續性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努力,給人民更健康安全的家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學老師張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12/29 六點半準時開始 內容以中興環工系微積分期末考考古題為主 12 月底 1 月初就考微積分期末考的同學也可以一起看 題目僅公布於張旭微積分考衝班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anghsumath666.calculus 張旭微積分...
中央環工所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3/30/2021 「啟動溝通、共尋雙贏方案」座談會網路直播 Part 1
這是由學界發起,邀集政府相關主管單位、民間團體、環保團體齊聚一堂針對桃園觀塘藻礁以及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爭議所舉辦的第一場「啟動溝通、共尋雙贏方案」座談會的網路直播影片。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https://youtu.be/bITkTxkpKjo
PS. 座談會 Part 1 的正式討論內容從直播影片的12分50秒處開始。
==========
【緊急公告】直播於11:25因網路連線不穩而中斷,現已重新開啟
請至:https://youtu.be/3_t4Hnp4rto
學界「啟動溝通、共尋雙贏方案」連署於3月19日發布後,民間與政府均有正面回應,將參與連署小組舉行之座談會,針對具體議題進行討論。會議已於3月30日(週二)於中興大學舉行,採現場直播方式,相關資料已置放於連署網站上供各界參考。本次會議聚焦兩個主題:
(1)非核減煤下觀塘三接案及其他方案分析(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報告)
(2)觀塘+浮動式接收站替代方案(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報告)
討論人:陳國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趙家緯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詹順貴 (本全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志誠 (經濟部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管理會委員)、陳吉仲 (農委會主委)、環保聯盟會長劉志堅(提供書面意見)等。
上午會議結束後,小組下午另安排場地,讓有意繼續討論的各界代表進行深度溝通。 議程和相關資料如有更新,將於本連署網站公告。
學界「啟動溝通、共尋雙贏方案」連署工作小組在此感謝所有座談參與者、連署者的支持,以及各界對此行動方案的關切,並同時在此宣布學界連署已達標完成。後續有賴各界持續溝通,共尋雙贏方案。
#本座談不開放一般民眾現場參與。請上網觀看直播。媒體工作者憑記者證入場。
♡
中央環工所 在 黃守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假如要在台中增加核電機組,我及台中人都堅決反對!」
盧秀燕市長今天在議事堂,用她堅定的反核態度,狠狠打臉了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對於所說的核四「應該要」在台中重啟。在我看來,這也同時表達了她異於國民黨內主流的挺核意向。
雖然今天馬前總統冷不防的使出次元切割刀,說他支持的是在新北重啟核四,遷到台中是天方夜譚。但我想這毫不妨礙盧市長今日為台中市民聲明反核的決心。
盧市長一定很清楚,台灣就位於地震帶上,若因天然災害致使核電廠發生異常,將會帶給台灣多大的傷害。
2016年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對於核四的模擬研究指出,一旦核四發生爆炸,輻射擴散最遠可達屏東的三地門。且會因高山阻擋,落在中央山脈西麓。此處分佈台灣重要的水庫及集水區,一旦遭輻射污染,水資源就會出問題,甚至連山泉水或礦泉水都不能喝。
根據《今週刊》所做民調,有42.7%的民眾,認為若因天然災害,發生像福島核電廠的輻射外洩事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害程度將比福島更嚴重。且有高達66%的民眾支持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發電。足見全台民眾對於非核家園的期待與核災的恐懼。
我想,正是因為盧秀燕市長深知台中市民不願意與核電廠、核廢料為伍,也深知不論核電廠蓋在哪裡,若發生狀況,台中絕對不可能倖免於難。也因此今天她才會公開堅決反對核能機組進入台中,盧市長的反核發言已然對今年重啟核四公投投下了態度的反對票,直接打臉藍營內部挺核聲音。
我也要提醒盧市長,地方首長的意志很重要,不要再繼續卡燃氣機組,要做到讓「台中空汙減少」、「非核家園」、「不缺電」三全其美,不要再強迫市民做選擇。
希望盧市長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的意志,反對核能就要反對到底,勿讓黨意凌駕於市民的健康,不要只是在議事堂做假動作,應勇敢站出來呼籲台中市民,一起來為8月的重啟核四公投,投下「不同意」票!
中央環工所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29 六點半準時開始
內容以中興環工系微積分期末考考古題為主
12 月底 1 月初就考微積分期末考的同學也可以一起看
題目僅公布於張旭微積分考衝班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anghsumath666.calculus
張旭微積分期末考考衝系列預定行程:
【實體場次】
12/28 (一) 新竹,以交大為主 (https://youtu.be/gBSBd5gpMzg)
12/29 (二) 台中,以中興為主 👈 本場次
1/4 (一) 雲林,以虎科為主 (https://youtu.be/gVgZ4-6pGMA)
1/5 (二) 桃園,以中央為主 (https://youtu.be/mqt1QnlbJHc)
1/8 (五) 台北,以台科為主 (https://youtu.be/NrhQ5Kihfqc)
1/9 (六) 台中,以勤益為主 (https://youtu.be/cjhIFAoz4jQ)
以上場次同地區同學可一起參加
但要先加入考衝班社團 (入社問題一定要填寫)
再填寫置頂的正式報名表單才算報名完成
社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anghsumath666.calculus
報名實體場次成功的同學
我們會幫你保留座位並準備講義或題本
若沒報名成功
由於疫情關係我們將不開放額外入場
【線上直播場次】
12/21 (一) 交大應數線上考衝直播 (https://youtu.be/dQd-hPdtF-Q)
1/3 (日) 台大線上考前投稿解題直播 (https://youtu.be/qin0O5RzFj4)
1/7 (四) 台師大線上考衝直播 (https://youtu.be/h6NH-N2pNHE)
1/11 (一) 清大線上考衝直播 (https://youtu.be/40jazDBHxRg)
以上場次任何地區同學均可參加
中央環工所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長還不懂嗎❓
真正讓市民感到生氣的,不單是市府浪費幾千萬在根本不用改的東門城廣場,而是市府用一個標案,就毀了 20 年前透過全民參與所打造出來的新竹之心。
日前我質疑東門圓環的改善工程有問題並跟市府要資料,結果市長只准局處在我總質詢前夕給了我兩張紙。幸好,透過立法委員邱顯智的協助,順利跟營建署要到前後兩個標案的比較表,讓我可以檢視市長的回應。
市長回答說是因為後來發現東門城是古蹟所以要送中央審,加上要改善排水的關係,所以要變更設計,原來的廠商做不來解約,所以重新招標找了新的廠商。
但從營建署提供的比較表中很清楚可以發現,原本圓環人行道經費不見了,增加出來的是親水平台近 1 千萬、廣場優化 5 百多萬、燈光 3 百多萬、機電 2 百多萬,排水只有 160 萬。
市長說另外有一個排水工程的案子 7 百多萬,圓環人行道市府明年也會都更基金來做,但是市長,這些經費都不在原來4 千多萬的標案當中,是市府額外花的錢。
更讓人疑惑的是,市府原先跟營建署申請到的3千萬補助經費,其中主要的項目就是要用來擴大圓環人行道,甚至跟議會專案報告還舉了紐約時代廣場的例子。
結果呢?因為市府挪用經費到其他項目,變成現在要在用市款來做,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其實真正有問題的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這些錢根本花得不值得,也沒有必要,甚至還因此毀了屬於全體市民的城市地標。
深入研究東門城的改造歷史,我才知道,原來 20 年前的市府是如何花了整整四年的全民參與來打造新竹之心,不但有長達一年的歷史研究調查、在戶外廣開十多場的公聽會和說明會,還用電腦動畫模擬改造後的樣貌、讓市民票選東門城的定位。
甚至不同於一般公共工程採用標案的型式,透過參與式的公開競圖,結合居民的想法和建築師的專業,打造出充滿城市光榮感的東門城廣場。
但是 20 年後的東門城廣場改善,市府連一場公聽會或說明會都沒有,根本是閉門造車。
很遺憾,市長認為既然是同個建築師,那就不會有問題,也不需要在設計階段就廣納市民朋友的意見。
經過 20 年,即使是同個建築師想法也會改變,但這 20 年來,新竹之心乘載了許多市民重要的記憶,這點也是無庸置疑的,更是不能夠被忽視的。
就如同當年新竹之心重要推手劉育東教授說的:「公共空間的改造,不只是一個案子,更應該是全民運動。」
呼籲市長能經由這次東門城改善的錯誤記取教訓,未來市府推動重大公共工程,都應該在設計階段納入公民參與,並且尊重新竹市民的共同記憶。
#第十屆第四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
#監督市政 #公民參與 #城市記憶
【媒體報導】
質詢東門圓環工程不符 竹市議員等2週「總質前只收到2張紙」 ETtoday政治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118/1857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