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批評人地個樣,可以話:「你個樣好辱華!」
(開啟字幕) 清華大學「辱華」了,美術學院時裝展用鳳眼model被批「自我醜化」,最美脫北者朴延美批美國比朝鮮更瘋狂,202106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ESY12Nv4w
同時也有6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的推薦目錄: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國杜塞道夫學派在台灣系列活動,5月好評加碼!
繼3月底【典藏王道論壇】後,五月份好評再加場,5/1力邀藝術家姚瑞中老師從德國杜賽爾道夫藝術學院「貝歇爾攝影學派」(Becher School)緣起與影響談起,漫談師出二人門下的著名攝影藝術家,以及其他德國重要攝影家,兩小時完整認識一定要認識的攝影創作者! 5/15則邀請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曾少千老師從觀念攝影和挪用藝術談起。
📌影片回顧典藏王道論壇>> https://bit.ly/3cvon4Y
【#姚瑞中主講】全面認識貝歇爾學派重要攝影創作者&德國攝影家
時間:5/1(六) 14:00-16:00
地點:典藏咖啡館長安店(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8之1號4樓)
講師:姚瑞中(藝術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Bernd and Hilla Becher(貝歇爾夫婦)是杜塞道夫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精神領袖。深受他們的影響,杜塞道夫學派強調一種「旁觀者」的角度,以及冷靜而理性的紀實態度。通過貝歇夫婦的創作,更通過他們的學生引起強大的杜塞道夫效應,從而引領了當代攝影的方法論、技術美學與風格潮流。貝歇夫婦培養了多位當今攝影領域著名的攝影藝術家Thomas Ruff、Andreas Gursky、Candida Houmlfer、Jörg Sasse、Andreas Gursky)等人,史稱「杜塞道夫學派」。本堂課姚瑞中老師從德國杜賽爾道夫藝術學院「貝歇爾攝影學派」(Becher School)緣起與影響談起,漫談師出二人門下的著名攝影藝術家,以及其他德國重要攝影家。
講座報名>> https://bit.ly/3uG4kXT
【#曾少千主講】影像之生:淺談觀念攝影和挪用藝術
時間:5/15(六) 14:00-16:00
地點:典藏咖啡館長安店(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8之1號4樓)
講師:曾少千(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在1839年攝影術發明之初,攝影是為藝術服務,僅做為紀錄與再現真實之用,它被視為一種工藝,地位完全不如繪畫或雕塑。而在1960年代觀念藝術興起時,藝術的媒材產生改變,攝影的藝術地位也藉由觀念藝術得到提升,是觀念藝術家意圖反藝術、反美學,而又能客觀傳遞意念的媒介之一。
攝影的藝術地位提升,主要可從1970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的「訊息」展覽觀察到,在這一個展覽中,展出100件歐美藝術家的動態影像與裝置藝術,探討訊息該如何被傳遞,並開始有大量的藝術作品以攝影作為媒材來呈現。 挪用(Appropriation)在藝術領域的含義就是利用預先存在的對象或圖像,對它們沒有或很少轉換之後用於新的創作。使用挪用創作手法在藝術歷史(文學、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視覺藝術領域,挪用意味著對人造視覺文化的整體或部分樣本進行適當地採用、借用或循環利用。
講座報名>> https://bit.ly/2RsLzJh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菌如何獵捕線蟲呢?
中研院研究員從野外採集、實驗室驗證,到自行研發分析軟體,而研究成果亦登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等國際期刊,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 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
看真菌如何獵殺線蟲,開啟寄生蟲治療藥物新曙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6282
比傳說對決更精彩!線蟲與真菌的生死之戰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50898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ParkYeonm
#為了活下去
#東方主義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中央 美術 學院 研究 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集主題: 神話製造.製造神話個展 蕭博駿專訪
神話,是先民所述說流傳關於天地初創、神靈奇蹟的悠久故事。在旅行中受到敦煌石窟洗禮啟發的蕭博駿,於創作裡結合了莊嚴神聖的宗教意象,在一尊尊、一幅幅肅穆的佛像壁畫間,與作品之外的觀者所串連起來的是各種時下可見的流行元素,這些名牌包、平板電腦、搜尋引擎等等走在尖端的名貴精品、3C產品,彷彿使崇高的信仰具象覆上世俗化的外衣,也彷彿使虔誠的凡人心靈昇華至精神性的世界,巧妙地突顯並平衡了兩者之間的差異性。蕭博駿透過礦岩、金屬箔泥、絹本等多種媒材,藉由細膩手筆令畫面呈現出既華麗又古典、既高貴又俗世的衝突特質,散發出一種優雅的神秘光彩,竟給人宛若身處現代電子石窟的有趣錯覺。這正是現代人的心靈寄託、屬於當代的誌異神話──藝術家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場過往神話的再製魔法,同時亦是一場紀錄嶄新神話的初創奇蹟。( 文/柯佩儀文)
創作論述:
採取東方佛教題材做為創作之來源,將時下所見到的流行、時尚元素融入宗教元素中,藉由詼諧趣味的表現手法與宗教的莊嚴感,帶出兩者間的衝突與差異性。創作都與宗教中壯觀的古代佛教壁畫、造像在語言風格、精神追求乃至藝術趣味、美學意境等方面有著這樣或多或少,至深至淺的關連與共鳴,在在都是反映出人們對於宗教虔誠的精神崇拜所造成的偉大奇觀,經由觀看與膜拜的實踐過程,最終達到精神性的心靈滿足。
宗教藝術中所汲取的不只是該宗教內部的情懷意理,也不僅是感召著人們對於情感上的信仰寄託,而是專注於自我在精神妙理上的昇華與體悟,有著高度人文價值與內涵之所在。至今,在異時異地的文化斷面之中,將傳統宗教的視覺語彙貫與時下的物質當中,讓宗教藝術的視覺性經由移存、轉化、再現的過程後,醞釀成為當今人文氣質的擴張與再體驗。
蕭博駿(HSIAO PO CHUN)簡歷:
1991 生於台灣新北市
2016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畫學院 交換學生
2014 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研究所 水墨創作組
個展:
2012 大地情懷 蕭博駿個展,新北市,台灣
2015菩提剋思-CHUN 2015 F/W蕭博駿創作展,華山藝文特區,台北,台灣
2015-2016時代的信仰 跨年度個展,BlueOwl Coffee,台北,台灣
2016菩提剋思-CHUN2016 S蕭博駿創作個展,新北市藝文中心 特展室,新北市,台灣
2016念想斑斕 蕭博駿當代水墨個展,名揚水墨工作室,台北,台灣
獲獎:
2013第60屆中部美展,水墨類優選
2013第60屆中部美展,水墨類,總太地產收藏獎
2013台北南海扶輪社全國水墨類比賽,第二名
2013桃城美展,書畫類,入選
2014第61屆中部美展,水墨類,第三名
2014第15屆磺溪美展,水墨膠彩類,入選
2015第62屆中部美展,膠彩類,入選
2015 104年全國美術展,膠彩類,入選
2015 104年新北市美展,膠彩類,第三名
2015第33屆桃園美展,膠彩類,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