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台灣出現二例「變異病毒」之後,指揮中心已經宣佈提升 #邊境管制層級。這二天,我也遇到不少鄉親表達對疫情的關切,我的答案很簡單:無須過度恐慌,保持正確的防疫觀念、落實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就是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方式。
以下分享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翁瑞宏教授 的分析:
B.1.1.7病毒株最早於英國在九月被採集,其官方傳染病監測系統在過去的四週觀察到此病毒株在快速增長,在其他地方也發現,表示該病毒株在擴散,甚至經由旅運而擴及其他國家,包括台灣。
此病毒株有1623個基因組,攜帶的遺傳變化量比一般的大。迄今為止,比對COVID-19大流行的全球病毒基因組數據,CoV-2病毒株以每月約1-2個突變速率在累積核苷酸突變。B.1.1.7病毒株具有較快的分子進化速率,推斷原因在於氨基酸的改變,有14個非同義突變和3個缺失,反應著涉及病毒的自我適應之分子進化過程。
為何產生B.1.1.7病毒株?這要從它具有的高突變率說起。從病例證據知曉,病毒在感染COVID-19的免疫缺陷或抑制患者中,在短時間內可產生高突變累積率,並且在2-4個月內或更長時間可檢測到SARS-CoV-2 RNA。使用恢復期血漿來治療病患,通常還會使用瑞德西韋來治療,而將這些感染的病毒基因組進行序列檢測,顯示出異常多的核苷酸變化和缺失突變,並且通常存在高比例的非同義與同義變化。當患者的病毒載量很高時,在英國經常給予恢復期血漿;也就是給予血漿治療後,患者體內病毒的遺傳多樣性就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病患體內的病毒種類的進化動態和選擇性壓力就不同於典型感染的病毒。首先,在免疫缺陷/抑制的患者中,從自然免疫反應中進行選擇會很困難,甚至沒有。其次,由於高抗體濃度,抗體治療的選擇可能很強。第三,如果在數週的慢性感染後進行抗體治療,那麼在施加抗體介導的選擇壓力時,病毒可能會異常龐大且具有遺傳多樣性,從而為病毒變化創造了快速又適當的環境。從這些考量,或可支撐假設,也就是B.1.1.7病毒株的異常遺傳變化可能部分是由於慢性感染個體的病毒進化所致。儘管這種感染很少見,而且從慢性感染個體再繼續傳播的可能性甚小,但鑑於正在進行的大量新感染的情境,因而爆發大流行並非不可能。
在這一年來,我們都注意到冠狀病毒的傳播關鍵在脊蛋白 (spine protein)。重要的是,B.1.1.7病毒株的多個突變點就發生在脊蛋白,病毒結構的受體結合結構域 (RBD) 中具有關鍵性的接觸殘基。實驗表明突變的N501Y可以增加ACE2受體的親和力,P681H在S1和S2之間產生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這是在以前就被提醒和傳播有關的重要位點。在脊蛋白之外,在病毒的開放閱讀框架 (open reading frame, ORF) 突變會截短蛋白或使其失活,從而允許下游突變之產生。在疫情早期,在全球分離出多個帶有導致ORF8表現缺失的病毒株,包括在新加坡。關鍵的是,在新加坡的病毒株於三月底消失了,這應該和新加玻的管控成效有關。也就是說,這株病毒是可能可以被控制住,只要落實防疫管控。後續的工作發現,與沒有缺失的病毒相比,ORF8缺失對於人類呼吸道細胞中的病毒複製僅具有非常適度的影響。
對於從英國蔓延出的B.1.1.7病毒株,出奇意料的傳播速度應該和大量遺傳變化有關,包括在受體結合域中以及與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有關。必然地,包括台灣,世界各地實驗室必須針對此病毒株進行監測。還是要提及,新冠病毒在未來呈現像流感一樣週期性出現的可能性即可。而此病毒要生存,就不會讓宿主太容易死亡,應該還是依循中度進化,目前並未傳出對於個體產生太嚴重後果的明確證據。
至於台灣對於此變異病毒株之管控建議,國家的重點應著重在旅運,也就是嚴守邊境管制,必要時必須加嚴。近幾個月來,隨著入境旅客之增加,預期的境外個案數目也就有所增長。雖然入境旅客尚須執行居家檢疫,攜入病毒之可能依然存在。對於旅客來自疫情炙熱之國家,其邊境管控更需嚴謹,檢疫人員為國人善盡把關之責,直至航線對接國家沒有出現其本土個案達國際所接受之日數,如兩個平均潛伏期的28天。而在英國的留學生和僑民眾多,外交部、交通部、教育部、衛福部應該要提前部署,擬定接回計畫,共同合作。
雖然,台灣的防疫相當具有成效,對於病毒傳播的防範並非就此停止。特別要提出的是,群眾仍應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參與大型聚會,以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性;這也將為醫療衛生人員提供喘息時間,並留出足夠資源來為未來的可能疫情變化做準備。社會亦須對於重新席捲而來的疫情準備,尤其是大規模的檢驗量能與個人防護裝備,包括供應鏈與物流的建構。社會還需進行各階層的系統測試,包括學校與企業,要評估自我應對疫情的能力,以及建構未來應變的人力與程序。防疫要成功的關鍵,不是在於病毒變異與否,而是取決於各界對於防疫措施的共同實踐。
中山 大學 校 安 防護組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懸浮微粒可散播新冠病毒,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跨國研究榮登國際期刊」
世界衛生組織定調新冠病毒傳播方式為接觸與飛沫傳染,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學者、傳染病學專家共同合作發現,新冠病毒更可透過「懸浮微粒」傳播,該論文【註1】也獲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刊登。
王家蓁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氣膠中心主任Kimberly A. Prather、傳染病學專家Robert T. Schooley攜手合作,發現導致肺炎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能以極細微的氣膠懸浮微粒或液滴形式於空氣中傳播。特別是無症狀患者,在不知染病、未配戴口罩或防護措施下,可能使氣膠傳播成為主要感染途徑。
王家蓁強調,人們平時講話、唱歌、咳嗽、或單純呼吸,就會釋放大小在1微米以下的氣膠微小液滴。含有病毒的微細氣膠經由患者呼氣釋放到環境中後,不僅可存活16小時以上,更可傳播到比WHO目前所建議的安全社交距離更遠的距離。一旦被吸入到人體內,可進入肺部更深處導致感染。
■ (完整新聞)資料/照片來源,詳: 中時電子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31002439-260405?chdtv
Reference:
【註1】
📋(Science)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 Author:Kimberly A. Prather, Chia C. Wang, Robert T. Schooley
■ Link:https://bit.ly/3dsjlog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王家蓁
#懸浮微粒 #新冠病毒
#2019COVID19News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NSYSU)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Aeroso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中山 大學 校 安 防護組 在 《海琪的天空》 陳海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班庸官累死香港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數據認識經濟】回顧2003年SARS對香港社會的影響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在剛過去的週末大幅增加。截至1月21日早上8時,內地各地累計錄得219宗個案。確診人數集中在武漢,共198宗。其中,武漢確診個案中有4人死亡,而武漢市內共有15名醫護人員確診。廣東省四個城市共14人確診:深圳錄得9宗,珠海錄得3宗,湛江及惠州各1宗。另外在北京錄得5宗個案,上海錄得2宗。而泰國、日本及韓國均錄得確診個案,輸入個案全部是武漢人。香港雖暫未有確診個案,但因應鄰近地區的情況,港府亦加強監測,新增要求武漢抵港航班乘客填寫健康申報表。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20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必須高度重視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並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明確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已經出現人傳人,病源相信來自野味,但不知道是哪種動物,呼籲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表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根據官方首例發病是在2019年12月12日,當時防護系統可能沒有那麼敏感,在醫學上可能實際的早發病例要向前推大概半個月到一個月,因此最初的發病可能是11月20日至12月1日期間。管軼進一步解釋,當年SARS疫情,首例發病時間是2002年11月16日,到次年1月底出現第一個「超級傳播者」。現在已經是2020年1月20日,這麼看,這個病毒在人群傳播和適應能力、以及發病情況和致病能力都跟早期的SARS發展曲線相像。管軼表示:「我希望我們能接受SARS的惡劣教訓,也希望我們的防控情況和作風不要跟SARS高度相像,否則會在百姓和全球間引發負面影響。」
既然兩者高度相像,我們不如重溫當年SARS對香港民生的影響有多嚴重?
2003年2月21日,當時一名染病的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教授來港,並入住旺角京華國際酒店,有關病毒正式進入香港。至3月初,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的醫護人員及病人相繼出現急性肺炎,及後迅速感染醫院訪客、相關人士的鄰居、同事,疫症終在3月中在社區爆發並蔓延。之後,隨疫情不斷擴散,世界衞生組織對香港發旅遊警告,學校亦需停課,當中大批住客受感染的淘大花園E座更被頒令隔離。
當年感染人數由4月尾起穩定下降,5月23日世衛解除香港旅遊警告,自6月12日起香港再未有新增個案,並終在6月23日從疫區名單中除名,疫潮告一段落。整個過程歷時四個月,期間共有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包括6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和2位私家醫生,是香港近年最嚴重的瘟疫。
當時受SARS疫情影響,香港人心惶惶、百業簫條,各行各業大受打撃,很多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更出現減人工、涷薪、集體解僱的情況。2003年5月香港的失業率升至8.7%。至於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亦由2月底的35.49點跌至8月的31.77點,跌幅達到10.5%。至於恒生指數,在2003年2月21日時收報9250點,隨著疫情大規模爆發,恒指至4月25日時跌至全年低位8409點,期間跌幅達9.1%。
製圖/文字:Business Digest
網站文章:https://businessdigest.io/post/1826/
—————————
【搶先看,讓你更緊貼商業世界】:
https://m.facebook.com/BusinessDigest.io/follow_menu/
【立即追蹤Instagram,緊貼獨家IG Story】:
https://www.instagram.com/business.digest.io/
中山 大學 校 安 防護組 在 中山大學收發室分機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中山大學 收發室分機. 校安防護組、值班室、收發室·校安防護組·辦公室位置:行政大樓1樓1002室·業務洽詢:07-5252000轉分機(點我查詢業務服務人員分機)·值班室·辦公室 ... ... <看更多>
中山 大學 校 安 防護組 在 機關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 標案瀏覽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 類型 代碼
20220527 公開取得報價單或企劃書公告 111CX002
20220527 無法決標公告 111WC005
20220527 公開招標公告 111WC005 ... <看更多>
中山 大學 校 安 防護組 在 看直播抽大獎,110學年度新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事務處, profile picture ·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事務處 ... I 110視訊報案系統介紹、交通安全須知、防災避難教學---總務處校安防護組盧文斌校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