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行學》新學期報名
13年來在文山及士林社大開設台灣旅行學課程,有許多人常常無法報上名,因此開設週二班,不管你是退休族、上班族,都要有「活到老、學到老」及「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的精神,課程以「親身體驗台灣」為重要目標,透過旅遊,進而活得健康,到處趴趴走,關心及愛護台灣,結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一、上課時間:
每年分為上、下兩學期,上學期為3月至6月,下學期為9月至12月,每學期八次課程(含一次過夜課程,三天或兩天),原則上隔週二上課,一次一個旅遊主題。若遇到三級警戒封鎖,課程會順延至既定課程結束,上課時間會再另行通知。
二、集合地點:
上課當日上午7:30或8:00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集合,每次上課前會通知。
三、費用:
1.學期費用:共計3400元,(含學費一學期每位2000元,若缺課無法退費。遊覽車資:每人1400元(7次一日課程,三天兩夜另計)),不足車資當天上課同學平均分攤,缺課亦無法退費。
2.當天餐費。(本學期不共餐,採訂個人餐食或自備)
3.景點門票等其他費用。
四、報名:
1.報名可撥0911206210,或私訊LINE:ID為machikang
2.原班級同學優先報名,有名額釋出依報名順序遞補,9/19會通知
五、課表:
(暫定時間,以開學時發送課表為準)
第1週10月5日
林業之旅: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第2週10月12日
原民之旅:南澳
第3週11月2日
花之旅:銅鑼杭菊
第4週11月30日
農業之旅:百壽芽菜農場
第5週12月13、14日
二天一夜:雲林之旅
第6週12月28日
產業之旅:田尾園藝
第7週1月4日
知性之旅:國泰玻璃工廠
第8週1月18日
茶之旅:大溪老茶廠
中正紀念堂 社大 在 小米麻糬愛旅遊(Showme100 Love 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因病毒疫情,台灣也像國外一樣關在家線上上課,社大在上學期,也經歷了一波,講師們從不會到會,這學期,應該說,起碼未來一年,線上課程會是一個像國外一樣例子,要有必須存在的準備,這周學校開學日,小米麻糬一樣來到我熟悉的大安社大金甌校區,它就在中正紀念堂旁,對我這教了十幾年的老師,常常去學校上下課的過程,也會進入中正紀念堂。
這張插畫,就是有一次現場很快速地先手繪下來,再回去上顏色的….
https://showmego.tw/chiang-kai-shek-memorial-hall10519/
#小米麻糬 #插畫 #手繪插畫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 社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正紀念堂轉型
#改造威權空間
#破除崇拜軸線
#移除銅像
昨天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的規劃構想,包含:
1⃣ 1個構想主軸:中正紀念堂轉型成 #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2⃣ 2大轉型方向:
改造威權空間,結合包容、友善多元群體設計;
重構紀念敘事,達成反省與反思歷史功能。
3⃣ 3項處置措施:
移除銅像;
改造功能與外觀;
破除崇拜軸線。
#紀念偉大領袖或走出威權?!
民主國家的首都裡面,有這麼大的威權領導者銅像,代表轉型正義 #沒有好好被處理。
台灣社會無法面對、理解過去的歷史,甚至造成兩極化的對立衝突,我認為實在很可惜。
促轉會拋出反省威權的構想,是勇敢的開始。
我們作為民主國家,願不願意面對蔣介石的威權歷史?解決這個問題,空間轉型就可以順利進行。
轉型 #背後代表的意義,也一直沒有好好被討論。
中正紀念堂該紀念偉大領袖?還是紀念台灣人民走出威權統治的歷史?兩個紀念,概念完全不同。
#轉型從改變導覽內容開始
去年10月,我在立法院質詢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當時中正紀念堂展出蔣介石的相關文物,包括蔣使用過的硃砂筆。
有文史專家曾經指出,這支硃砂筆可能有被用來勾決改判軍審死刑;但文物說明對這支筆只有滿滿的崇拜和緬懷,並沒有展現史料中的多元觀點。
和當前許多的史料研究指出的,「偉大領袖」有著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一樣,我認為蔣介石也是。
中正紀念堂的職責,應該包括依照新的史料,調整對於蔣介石的紀念詮釋方式,當時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當場給我兩點承諾:
① 史蹟研究與呈現,不應只有歌功頌德,也應該有多元的內容呈現。
② 支持擴大舉辦歷史小旅行等多元導覽路線,豐富民眾的歷史認識。
#促轉接棒啟動討論
質詢之後,我持續要求中正紀念堂轉型要有具體規劃與進度。
很高興昨天促轉會,勇敢提出格局更大的構想,也明確告訴社會大眾未來的計畫時程。
期待促轉會能不畏爭議、帶領更多社會對話,讓轉型議題成為對歷史的反思。
#文化部請繼續加油
除了給予促轉會肯定,中正紀念堂目前仍由文化部管轄,我也要期許文化部。
文化部過去已經完成轉型資訊平臺網站、藝術策展,也辦理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
期待文化部要善用這些珍貴的成果,協助促轉會完善轉型構想,並且排除落實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最終版本還沒有定案。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構想,可以讓台灣社會更積極思考要以什麼方式看待威權時期的領導人。
我想,當我們認為民主台灣不再需要以這樣的空間來紀念威權領袖的時候,才代表我們真正共同面對 了這段歷史。
--------
以下是 #中正紀念堂轉型案,我國會辦公室近一年來努力與追蹤的過程:
2020/9/22:民間團體拜會本辦公室,討論轉型方案。
https://pse.is/3n2kfk
2020/10/28:針對中正紀念堂文物展覽僅有歌功頌德觀點提出質詢。
https://pse.is/3p242l
2020/11/11:凍結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營運與發展預算。要求文化部督促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善用既有資源,規劃增設多元導覽路線,並提出書面報告。
2021/3/27:和 #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小旅行第一場啟動。
https://www.facebook.com/daan4fanyun/posts/290944549057445
另有導覽員培訓,除了導覽實務,還包含空間解構、歷史反思、跨國比較和教案設計;邀請葉浩、楊翠、林佳和等專家學者擔任講師培訓。(持續開課中,最新一期9/4開課已額滿 https://pse.is/3nqrgq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
我在立法院前三會期有關轉型正義的成果:
https://pse.is/3p2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