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立刻召開聽證會釐清藻礁保育的疑義
今天我跟著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一同到大潭藻礁進行現地勘查。
突破六十萬人連署的 #粉紅風暴,終於召喚到各黨立委的重視,今天所有桃園的在地立委,以及衛環委員會的委員,都出席這場現勘會議。
會勘前,分別由經濟部、中油、海洋保育署、環保署、營建署、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以及環保團體(蠻野心足協會及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進行報告。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會議中不斷地說:「我們可以跟大家保證,你在照片中看到的那片粉紅色的藻礁,我們都不會開發;工業港下面有礁體,但是,我們派潛水員下去看,水很混濁,並沒有發現什麼生物。」
潘忠政老師則現場反駁,依照台大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出,#藻礁至少向外海延伸三到五公里,中油潛水員看不到藻礁,不代表他不存在;此外,藻礁是一整個生態系,多孔隙的環境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這個育嬰房關係到整個生態系,從沿海一直到外海都需要被保護。
會後,我們一同到大潭藻礁區進行現地勘查,左邊是堤岸,右邊是中油正在施工的棧橋,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潘老師指著腳下礁石白色的碎粒部分:「這就是受到中油施工影響,所被刮除的藻礁屍體,隨著海浪被打上岸來。」
趁著大退潮,在潮間帶尋覓各種生物的蹤跡。從照片或圖面上,看不出來什麼美麗的風光,只會覺得腳下的礁石混雜著海水泥沙,讓人寸步難行。
然而,正是因為如此高凸崎嶇的礁體,才讓各種海洋生物得以躲藏其中,讓每一個小生物,都能擁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休憩、覓食、孕育。
環境團體出身的洪申翰委員,在會議中表示,目前還有三個疑慮尚待確認:
1️⃣工業港區下方的海域究竟是否有藻礁存在
2️⃣如果有藻礁存在,施工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3️⃣台灣的能源轉型過程中,什麼部分做得到、什麼部分做不到、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有鑑於藻礁議題與能源政策之複雜性,舉辦聽證會是相當必要的,讓更多的資訊公開、攤在陽光下,目前各說各話,文宣圖卡都只能傳達片段的訊息,除了煽動民眾的情緒外,並沒有辦法成溝通目的。
桃園黨部也即將在3月21日以及3月27日辦理兩場座談會,分別針對桃園沿海生態以及台灣能源政策進行深入的討論,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真理越辯越明。
#藻礁議題需要更多的公民討論
✅報名連結:https://npptw.org/r4txq9
☀場次一《#藻礁保育及桃園海岸生態》
時間:2021年3月21日上午十點
地點:瑯環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
主講人:陳昭倫博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人: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辦公室主任、邱顯智委員助理)
☀場次二《#藻礁公投所面對的能源爭議該如何解決?》
時間:2021年3月27日下午兩點
地點:南崁多加教會(桃園市蘆竹區南福街100號)
主講人: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主持人: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辦公室主任、邱顯智委員助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好家在森林」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黃仕傑 森林是無數生物不可或缺的家園 唯有生命多樣的原始林 才能守護我們珍貴的大地 就我個人來說,一個沒有鳥,沒有森林,沒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動物的世界,我寧願不要活在其中。……牠們是沒有聲音,沒有投票權的最大多數,沒有我們的幫助,牠...
中研院地球所助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藻礁的難題 》系列講座
#藻礁議題需要更多的公民討論
✅報名連結:https://npptw.org/r4txq9
藻礁生態系,存在地球7600年,從邊緣冷門的議題,一夕之間變成粉紅風暴;超過60萬人連署,要求中油重新評估開發場址。
過程中所引發的爭議,有環境保育的初心,也有對政治投機的不滿。
如今公投案成案在即,更多的對話與溝通勢在必行,時代力量桃園黨部「藻礁的難題」系列座談,盤點相關爭點,並邀請大家一起抽絲剝繭,探索最佳的解決方案,推動公民社會的前進。
#第一場是由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博士主講,他是海洋生物的專家,2017年踏入大潭藻礁後,發掘出許多珍稀的保育類動植物,包括柴山多杯孔珊瑚。
究竟藻礁保育與海洋生態的重要性為何,其中經濟部與執政黨所提供相關數據資料中,與環團及學者研究報告的落差甚大,在「藻礁已死遍無保育價值」vs.「藻礁經7600年生成具多樣保育類生物」之間在事實面有無交集?
陳昭倫博士為了藻礁奔走全台,我們好不容易從他忙碌的工作空檔中,找到時間邀請他來到中壢,機會難得,精彩可期,敬請期待。
#第二場邀請到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副執行長蔡中岳,蔡中岳為能源議題與政策研議的專家,我們特別邀請他來分析藻礁公投所面臨的政策難題。近日行政院將藻礁議題定調為「環境vs環境(藻礁與空污的取捨)」,以及擁核人士所稱的「以核養綠」,都突顯出藻礁議題,所代表的意義不只是環境保育而已,更涉及台灣經濟轉型途中,所經歷的各種艱難選擇。
這系列命名為「藻礁的難題」,正是因為目前資訊繁雜,各說各話,更不乏片面訊息斷章取義。我們期待透過系列講座,邀請無論是支持或是反對的民眾,一起來對話討論,促進公民社會的推進。
☀場次一《#藻礁保育及桃園海岸生態》
時間:2021年3月21日上午十點
地點:瑯環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
主講人:陳昭倫博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人: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辦公室主任、邱顯智委員助理)
☀場次二《#藻礁公投所面對的能源爭議該如何解決?》
時間:2021年3月27日下午兩點
地點:南崁多加教會(桃園市蘆竹區南福街100號)
主講人: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主持人: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辦公室主任、邱顯智委員助理)
【延伸閱讀】
✅陳昭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大潭藻礁研究與保育
https://e-info.org.tw/node/221659
(這篇文章記錄了陳昭倫博士研究藻礁多年來的心得,非常精彩,值得一讀)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854/5279052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下):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重啟核四?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854/5289215
中研院地球所助理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炭也能救地球? 🌏
全球可耕種農地土壤普遍面臨有機質耗損、地力衰竭的現象,加上氣候變化引起的降水不均,過度施用化學肥料造成土壤酸化和鹽鹼化等問題,進而影響農業產能。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邱志郁研究團隊發現,在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可以調節 #土壤酸鹼值和影響微生物族群結構和功能,將來可望依材料性質和土壤的條件調整生物炭性質,強化土壤微生物的機能,藉此改善土壤品質,並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
#重點 #不是拿來烤肉
🔴讀前邏輯暖身🔴
地球農地土壤酸化或鹽鹼化→ 影響農業產能→土壤施用 #生物炭→調節酸鹼值、微生物族群結構和功能→可望恢復貧脊土壤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炭是什麼?
泛指以高溫隔氧熱裂解(悶燒)生物資材所製成富含碳的固體物質,所使用的原料包括木材、農業廢棄物。市面上販售的木炭 、竹炭就是典型具備商業價值的生物炭。
🌚生物炭的功用為何?
生物炭的疏鬆富含微細孔洞的特性,可保持水份且提供土壤微生物適宜生長的環境,遂能有效地將各類有機物和氮磷鉀營養要素轉化固定在土壤中,維持土壤的肥力。
先前研究也已知生物炭可提升土壤品質及間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但是,生物炭在土壤中對於 #微生物 的作用功能及其間的 #調控作用機制,迄今尚未能確實釐清。
🌚研究發現了什麼?
透過 #大數據 分析,結果發現:
1. 較高pH值(偏鹼性)的生物炭會降低土壤中細菌、真菌、放線菌的數量。施用生物炭會對土壤中的真菌族群構成直接的影響;細菌族群則是間接經由土壤性質的變化而改變。
2. 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對真菌量及微生物多元功能活性有明顯的施用效果。反之,在鹼性土壤中並不明顯。
🌚下一步呢?
1. 根據農產廢棄物材料的性質,開發製成適切的生物炭成品,加速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和提升土壤的品質。
2. 利用生物炭可提升植物益生菌在土壤中的作用效能。
3. 檢視生物炭在不同類型瘠劣土壤的施用效果。並深入探討施用生物炭對於耕地土壤微生物相和功能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文第一作者為邱志郁研究團隊的研究助理許文歡。通訊作者為邱志郁研究員。該項研究的部分成果─〈施用生物炭對於土壤微生物族群和功能的影響〉,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全球生物變遷─生質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Bioenergy)」。
🌏論文連結:http://dx.doi.org/10.1111/gcbb.12773
🌏YouTube: https://youtu.be/CFH20JFGAXA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7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新聞
[中央社]生物炭提升土壤品質 中研院大數據分析調控機制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12040121.aspx
[自由時報]生物炭改造地力、減用水 台灣造出全球首座不外接能源炭製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71223
[東森新聞雲] 全球農地耗損嚴重 中研院:「生物炭」可提升土壤品質、封存二氧化碳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04/1869219.htm
[公視] 中研院紋藤壺研究發現 微塑膠毒性影響潮間帶生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2955
#二氧化碳 #土壤 #微生物 #氣候變遷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 #邱志郁研究員
中研院地球所助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好家在森林」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黃仕傑
森林是無數生物不可或缺的家園
唯有生命多樣的原始林
才能守護我們珍貴的大地
就我個人來說,一個沒有鳥,沒有森林,沒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動物的世界,我寧願不要活在其中。……牠們是沒有聲音,沒有投票權的最大多數,沒有我們的幫助,牠們不可能生存下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要努力遏制人類對地球的可怕褻瀆,我在用我僅知的法子,盡力在做,但我需要你的支持。
英國著名作家杜瑞爾的這段話足以說明這本『好家在森林』的出版宗旨,出版自然書籍是我們僅知的方法,而穿梭各地的珍貴雨林、森林,為許多森林住客一一留下寶貴影像的作者黃仕傑,不也正盡力在做,為大自然略盡棉薄之力。
作者黃仕傑十餘年來不計成本跑遍台灣各山區,足跡更遠至東南亞、印度以及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2016年遠赴南美秘魯,深入亞馬遜雨林的上游,而這些努力的背後其實是種難以言喻的急迫感,擔心森林的大肆破壞,以及動植物的大量消失。
如果沒有那些豐美的森林,沒有那些各式各樣的奇特生命,本書所有精彩的生態攝影作品是不可能完成的。欣賞讚嘆之餘,我們更要進一步保護森林,因為森林是無數生物不可或缺的家園,唯有生命多樣的原始林才能守護我們珍貴的大地。
作者簡介:黃仕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就喜歡觀察自然、拈花惹草、飼養動物,退伍後因工作傷害,右手四隻手指遭截肢,但對於生態的興趣不減反增,一直是台灣原生動、植物的愛好者,同時也戮力從事生態攝影。近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
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為《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同時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著有: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