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新公司
2021 年缺電議題火熱,這間公司中興電(1513)也被提及,最亮眼的地方莫過於其 2020 年,認列了首樁參與都更住宅建案部分獲利,EPS 大增至 3.59 元,台南七股、花蓮及洄瀾東電等太陽能電廠也將於今年 8 月陸續併聯發電,第一期發電量為 181 MW、可再擴充 35 MW,每年貢獻 EPS 約 0.7~0.8 元。
除此之外,你知道 嘟嘟房停車場 也是它的收益來源之一嗎?
----
💁♂️阿勳的價值投資社團
傳送門 : https://pse.is/3aj2de
----
🧐 中興電 (1513)是怎樣的公司!?
中興電成立於 1962 年,主要為家庭電器、空調冷凍製品、電機電工製品、供電設備、產業機械零組件及製品等製造、銷售。
包括電氣管線承裝、空調電機工程、冷凍、空調設備及系統工程之承攬施工、焚化爐、污染防治工程等施工、供電系統及電力監控系統工程施工、風力、水力發電及變電所統包工程等施工。
此外,也提供微波無線通訊產品、結合無線通訊產品之無線通訊管理系統、停車場設備製造等銷售及經營管理。
-
🧐 公司產品以內銷為主
重電產品以直接銷售方式銷售至台電公司、公共設施、工程公司、及各大工廠等。
2019 年產品營收比重為 :
電機電力業務佔 58%、配電工程業務佔 18%、停車場服務業務佔 16%、其他業務佔 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胡毓棠股海淘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點個股】 : 達能(3686)、宏碁(2353)、華碩(2357)、中興電(1513)、台達化(1309)、彩晶(6116)、崧騰(3484)、興能高(6558)、大田(8924)、東和鋼鐵(2006)、光洋科(1785)、元太(8069) 【重點族群】 : 蘋果概念股、中美貿易戰、散熱族群...
中興電 缺 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停電檢討報告出爐!4防呆措施全失靈還不找元凶 專家批:台電問題大了..... (05/27/2021 蘋果日報)
(許麗珍/台北報導)台電日前短短4天內發生2次大停電,經濟部「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昨(5/26)送至行政院,根據《蘋果新聞網》獨家掌握消息,該分報告直指513事故雖起因於測試人員誤操作隔離開關,但台電電力系統竟有高達4防呆措施皆失靈,令人咋舌,且該檢討報告竟未找出每一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建議再由公正第三方釐清確認。
消基會則痛批經濟部報告不痛不癢、避重就輕,對於懲處更是大打迷糊戰;學者專家則驚訝4防呆措施皆失靈,認為這實在不可思議,代表台電管理有很大漏洞,也不滿該報告避談跳機後停電5小時的影響,沒有凸顯供電機組不足的缺電問題。
台電日前於1周內發生2次大停電,經濟部於5月13日當天第一時間出來召開記者會,宣稱停電是因為「所有最壞狀況的總和」,包括水情不佳導致水力發電量大減、太陽光電上來不來、5月高溫導致尖峰用電量大增及預測負載失準、大型機組正在歲修未歸隊等,經濟部長王美花5月17日要求台電1周內交出2次大停電的調查報告,而經濟部已在昨將「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送至行政院。
首先,經濟部檢討報告上修2次大停電受影響戶數,513大停電影響戶數,從原本對外宣稱的400萬戶上修為462萬戶,賠償4.7億元;517停電影響戶數也從原公布的62.5萬戶上修至100萬戶,賠償1.1億元;2次停電事故總計影響562萬戶,賠償5.8億元。
其次,不同於台電5月21日內部513停電檢討報告,歸因於承纜商中興電工人員解除管制未恢復,破壞防呆機制,及台電維修人員誤操作開關「2個致命失誤」,經濟部檢討報告直指513停電事故直接原因雖是測試人員誤操作,但背後原因是台電系統有高達4個防呆措施皆失靈,這才是真正應檢討與改善的重點。
經濟部檢討報告指出,原有的4個防呆措施失靈,包括氣閥開關應關閉卻未關閉,導致有壓縮空氣送至開關;直流電源開關應關閉卻打開;現場控制面反未貼禁止操作警示膠帶;現場在未監護下,1人單獨操作而誤操作隔離開關,報告也提出多項要求台電改善並建全防呆機制、控管互鎖裝置等具體改善措施。
但吊詭的是,該報告竟未找出每一防呆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防呆機制被誰解除尚待釐清,還建議再由公正第三單位予以釐清確認;至於責任、懲處,有關台電總經理以下人員的責任,則將由台電提報經濟部。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表示,2次大停電造成民眾非常大不便,經濟部報告卻不痛不癢、避重就輕,若513確定是人為疏失,就要找出每一防呆措施失靈是由誰造成,只要歸納出有權限及權責更動防呆措施的人員即可,事實上這不難找,顯見這份報告應是內部喬不攏,「經濟部不想當壞人,想藉助外部第三方,另找第二套人背書」,既然找不到真正凶手,當然對於懲處更可大打迷糊戰。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兼任教授陳在相則說,高達4個防呆措施皆失靈,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因4個防呆措施就像4道關卡,若其中有1道發揮效用、擋下失誤,也許就不會造成那麼大的停電事故,「每個施工過程都有SOP及防呆機制,4個防呆措施都失靈實在很難想像,可能性很低,可見台電人員操作時想開就開,想關就關,不嚴謹地遵照SOP,管理上有很大漏洞」,應找出防呆措施失靈的真正原因,才能預防下次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另針對外界質疑預估備轉容量高,為何發生限電,經濟部報告則解釋,若單一大型機組跳脫,供電損失100萬瓩是目前台電電力系統頻率能承受的最大極限,513停電時,首波損失供電能力158.9萬瓩,電力供需瞬間失衡,才引發低頻卸載,即使水情良好也無法避免,要求台電檢討備轉容量率的計算方式、加強「夜尖峰電力調度」與「緊急應變能力」等,未來並推動「彈性夜減方案」。
對此報告,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則說,「無法避免低頻卸載」是跳機前的原因,但即使備轉容量高,也無法避免低頻卸載,則應正視跳機後的影響,凸顯的是供電機組不足缺電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基載發電嚴重不足,導致原本做為「中載發電調度」的燃氣機組全時滿載發電,一旦臨時出現電力缺口,燃氣發電已無「備用」提升空間。
黃士修批評,該報告僅間接提到檢討備轉容量率應隨夜尖峰負載調整,迴避廢核與大量燃氣政策的根本問題。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527/BVHJXXMRQ5BTTD4UYQ4ALGDOCU
♡
中興電 缺 電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的電力出了什麼問題-上文
《 台電五月大停電,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
在五月肺炎疫情的最高峰,臺電接連發生513與517兩次大停電。正如同總統所說,讓人無法接受。而在野黨發動的公投在即,擁核勢力蠢蠢欲動,行政團隊若無法徹底檢討,拿出兼顧務實與前瞻的能源發展論述說服社會,恐讓這些年施政的成果,淪為「只打上半場好球」。作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委員,治芬將各種專業意見進行整理,希望與大家共同討論,作為能源政策滾動檢討基礎。
一、 精進臺電管理,政府責無旁貸
今(21)天媒體已經披露,513大停電臺電內部調查報告,源頭指向外包廠商中興電工的工頭未依規定恢復管制狀態,導致設備防呆設計失靈。不過臺電數十年來皆仰賴專業外包商進行各項工程系統服務,出事的時候,卻往往只針對單一事件進行檢討。經濟部與臺電實有必要對於臺電的委外管理機制,徹底檢視,才可能帶來系統性的改變。
而社會大眾更關切的,恐怕是「電到底夠不夠用?」然而這牽扯到的是兩個層次的問題:規劃與緊急調度。513大停電時,一次跳機就少掉220萬瓩電力,而因時間點發生在下午,剛好是太陽能供電量下降時。解決之道原本是透過抽蓄發電所進行的儲能,但是受到水情影響,抽蓄發電減少達100萬瓩。
但從規劃的角度,正如同經濟部長坦承,臺電在安排機組規劃時,並未參考近年的天氣變化,而氣象是個持續變遷的過程。所有發電設施本來就要輪流進行歲修與預檢修,如被在野黨誤為「神主牌」的核電,因為設施老化檢修時間就越拉越長,但這類的歲修與預檢修都是事先安排的行程(並非壞掉了拿去修!)。而作為儲能及應變主力的抽蓄與慣常水力因水情能量不足,今年初即已掌握,為何仍無視主客觀條件進行調整?以能源跨部會級的重要性,行政院應該要好好檢討!
二、 技術日新月異,儲能與調度也該精進
電力基礎設施的新建與維護,都是數以十億起跳的龐大金額,就算如在野黨網軍宣稱的,大舉拉高所謂的「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不考慮調度的彈性與設備的妥善率,關鍵時刻電才真的發不出來。以先進國家近年配合電力技術革新的成果,除了蓋綠電與新型天然氣機組,也要重視儲能與調度。
根據臺電資料今年臺電儲能目標值是49千瓩,2025年目標值590千瓩。在已實現的部分,設在台電變電所的聯合再生15千瓩與華城電機15千瓩,再加上對外購買儲能服務5處設施,應已達45千瓩,惟2025年綠能裝置容量目標值為25百萬瓩,若以10%即2.5百萬瓩計算儲能需求,超過儲能設施與抽蓄水電加總。
用來維持電網穩定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加速傳統發電廠的調整速度。天然氣不但是相對低碳排的發電方式,啟動時間3小時更比燃煤電廠快一倍,然而如麥寮電廠推動煤轉氣就遭到雲林縣政府的冷對,不但不顧民眾健康,其實也有害用電安全!
三、 電源開發相關工程,應得到更多重視
必須要承認的是,各種綠電設備的建立,在工期上與目標值仍有一段差距,我們要給第一線工程人員更多鼓勵,但政府也必須拿出方法,讓民眾與開發單位能夠有效對話、有制度遵循,而不是如許多陸域風機在開始施工後才發現問題,進而影響電源開發進度。
而現在不是威權時代,所有的公共建設都會有不同利害關係人必須要協調,綠電如此,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一樣如此。擁有最多資訊的行政團隊也應該要主動說明提供資料,一切都搞神秘,才是對能源政策許多誤解的起因!
四、 公民參與電力發展的機制仍待建立
從國際能源轉型的歷史來看,藏電於民的公民電廠、合作社非常重要。然而因其併網調度困難,目前全國僅有5家綠能合作社,其所建置之公民電廠總裝置容量不過約1000瓩。政府對合作社以及社區公民電廠的獎勵推廣真的需要加把勁!尤其社區微電網規模雖小,但臺灣山高水深,「防災型微電網」對許多地區是有用且經濟的。針對經常性災害導致斷電形成孤島的地區,結合當地政府與學校等防災避難處所,打造在沒有外來電源時也能自主運轉的電網,讓在地居民得以安全等待後續生活機能的恢復。
而現在臺灣民間熱錢眾多,民間資金若能引導投入基礎建設、賺取合理利潤,可創造更大的效益。然而針對大型綠電與儲電投資,一般民眾就算有意願,也缺乏完整合理的投資分潤機制,政府在規劃後續能源政策時,也應同步思考。
五、 對新型發電方式欠缺重視
臺灣投入太陽能發電較早,而風力發電則是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發電方式。然而除了相對成熟的太陽能與風力外,雖然過去能源國家型計畫從地熱、生質能、可燃冰列舉洋洋灑灑,相對鄰近國家已明顯落後。以地熱而言,目前對地熱資源的探勘,往往仰賴1970年代的探勘資料,這和當前的技術是否相符呢?又比如當前先進國家紛紛投入將離岸風電等便宜的再生能源電力轉成易儲存可運輸的氫能的研究,我國這時的未來發展圖像又在哪裡呢?
改革總是艱辛的,光是相對單純的太陽能饋線,目前就有400瓩、1100個案場在排隊。但改革也是必要的。根據國際知名經濟學家Claudia Kemfert博士的研究,能源轉型顯著有利於經濟發展。在改革的過程中,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來疑問,管理失當更會引起對改革方向的全面質疑。希望行政團隊要徹底檢討,不要輕忽、不能心存僥倖。(上文)
中興電 缺 電 在 胡毓棠股海淘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重點個股】 : 達能(3686)、宏碁(2353)、華碩(2357)、中興電(1513)、台達化(1309)、彩晶(6116)、崧騰(3484)、興能高(6558)、大田(8924)、東和鋼鐵(2006)、光洋科(1785)、元太(8069)
【重點族群】 : 蘋果概念股、中美貿易戰、散熱族群、特斯拉概念股、遊戲概念股、防疫概念股
胡毓棠是協助投資人投資決策的合格分析師,非凡財經台特約來賓,提供國內外重大財經新聞、理財建議,股票、期貨,AI期貨程式。免付費專線 : 0800-615588
加入胡毓棠Line群組享受最即時投資資訊 : https://line.me/R/ti/p/%40ssn1438l
【專長介紹】
學歷:台北大學統計系、政治大學國貿研究所
經歷:非凡財經台、商業台節目來賓:錢線百分百、股市現場、財經晚報等
專長:深入產業研究,對於市場有極高的敏感度,擅長挖掘中小型黑馬股。
操作特色:穩中求勝,結合技術面、籌碼面操作輔助,追求穩定利潤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