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瑩今天到台北榮總兒童癌症92和93病房陪孩子讀書,這些孩子沒辦法和ㄧ般孩子一樣出門玩,小小身軀禁錮在疾病的陰影中,格外令人不捨!
孩子們在現場和馨瑩曾分享他們的心願,有些孩童希望自己出院後有機會可以和曾老師一起打籃球PK、也有孩子許願希望出院後可以和曾老師一起去動物園玩,甚至有些孩子想一起跳舞!孩子的心願樸實又令人心疼!
馨瑩陪著讀書,藉由書中的正能量,鼓勵孩子與他們的家人!跨越苦痛的過程,迎來幸福的未來,不要放棄,勇敢面對!也在這裹對照顅所有病童的醫護人員致上最深的敬意!
#4月23日世界閱讀日
#曾馨瑩懷抱正能量
#愛閱讀分享愛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6萬的網紅英雄日常Herois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邀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協力 麗嬰國際 訂閱英雄►https://www.youtube.com/user/herosbaga?sub_confirmation=1 二站►https://youtu.be/sIuWV4gEXEg 英雄日常FB►https://www.facebook.com/he...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在 郭台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祝馨瑩QQ生日快樂
1111是我太太和小女兒QQ的生日,我太太說給孩子的禮物就是要給她一顆感恩的心,並且懂得如何關心別人,貢獻社會!所以他們每年在這個共同的生日裏都期許自己能做一件關心他人的事,分享愛,分享幸福!
今年因為疫情,很多無法上學的孩子在家,也更有許多病童因為是高風險族群,比較好的選擇是待在家中,所以今年馨瑩選擇透過捐贈書籍陪伴孩子,透過書本增加孩子對世界的認識、知識的渴望。馨瑩和QQ捐書給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跟中華民國喜願協會,還有其他資源不足的偏鄉跟弱勢學童,盡他們的微薄之力,疫起學習、愛不止息。
馨瑩也和我一起攜手統一集團「千禧之愛基金會」發起的健康ATM檢測,透過超商的健檢機台,三年來,超過500萬人次使用,在社區鄰里間宣導民眾預防醫學的重要與衛教觀念。三年有成,也謝謝馨瑩擔任健康大使!
#祝馨瑩QQ生日快樂 ❤️❤️❤️
#愛閱讀分享愛捐書公益活動
#給孩子的禮物施比受有福
#健康ATM三年有成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在 錢宇珊 出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堂必修的父母課程》👇👇👇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CPRT 親子關係治療
❤️ 大人的親子工作坊 ❤️
10/17 聽孩子的聲音:如何遊戲中與孩子連結
報名 👉 https://www.surveycake.com/s/Obe9G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是門深奧的功課,
每位家長試圖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
卻有時有種「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怎麼了?」的感受。
「遊戲」是孩子天生的語言,
生理發展中,孩子開始透過行為與觀察認識這個世界,
遊戲便是孩子與這個世界連結的渠道。
大人隨著社會化與壓迫的生活節奏,
漸漸失去了用遊戲與孩子溝通的能力。
工作坊中,帶領者將引導大人開始「陪伴遊戲」,
再次打開遊戲的溝通語言,
進而,協助大人培養起理解孩子,
建立起孩子溝通的平台。
🎠🚥✈️⛺️🥁🎨🚗
工作坊帶領者 羅明榮心理師:
『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喜愛旅行、聽故事與分享,相信陪伴、真誠與愛是這世界無一不二的心門鑰匙。』
[專業證照]
美國北德州州立大學 諮商及高等教育學研究所 (遊戲治療發源地)
諮商心理師執照 (諮心字第001966)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認證督導(臺諮心證書字第106011號)
青年活動企劃師 (九四) 青企師證字第001號
[現職]
吾心基金會諮商工作室 諮商心理師
各級學校 兼任諮商心理師/特約心理師督導
亞洲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諮詢顧問
企業主管訓練及員工協助方案(EAP) 長期合作講師
[近年兒童工作經歷]
台北市親子館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
康橋幼兒園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與介入
台北市陽明中學特教組 特約心理師
新北市私立裕德國小及中學 特約心理師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志工培訓講師/重症病童關係建立
美國德州北德州州立大學child family resource 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親子團體
美國德州crossroad family services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遊戲治療
👧🧒 什麼是「親子遊戲治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1215
親子遊戲治療(Filial Therapy),或者稱為親子關係促進治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Therapy),它是以父母為輔導對象的輔導活動,在輔導過程中訓練父母學習個人中心治療取向的原則,藉此增進家庭成員之間良好的互動以及鼓勵他們多去了解自己及孩子,父母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取向諮商師督導下,和其子女進行親子遊戲時間,使父母成為改變孩童最重要的來源。
這模式最早是由Guerney夫婦在1964年所創立,他們在1964年時運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為理論基礎,發展小團體或個人模式的訓練,主要是訓練父母親成為治療的代理者,在家中與有偏差行為和情緒困擾的孩子進行固定、受督導的家中遊戲單元,後來Landreth修改Gureney低結構長期的團體訓練模式為固定十週的結構化團體治療方案,並將對象逐漸擴及一般兒童的父母及幼教、小學教師、社工及與兒童相關的志工訓練上。
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為期十週,每週進行一次,每次兩小時,團體帶領者需教導父母親有關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的技巧,像:專注、行為追蹤、回應性傾聽、給選擇、非處罰性的設限等技巧。在團體進行過程中,參與的家長必須在家中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一週一次的遊戲單元,並在團體中分享彼此親子互動的經驗。在家庭中每週的親子互動遊戲時間內,父母需扮演跟隨者的角色,讓孩童去主導遊戲的進行,父母還要仔細觀察孩童的遊戲行為、動作、想法和情緒,適時的回應對孩童的理解。
經實證研究指出,此團體治療方案可以增進父母對孩童的尊重、接納,增加正向的親子互動行為,降低父母的教養壓力,甚至進而改善親子關係,提高父母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對參與家長的孩子,也產生了正向影響,如降低這些孩子的焦慮,以及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更可以正向的提高孩子的自我概念及情緒適應能力。
國內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也參考Landreth的模式,開始應用在家長的團體及個別諮商工作上,高淑貞老師於民國87年所著的《親子遊戲治療》一書(桂冠出版社出版),對於親子遊戲治療的原則及進行方式有極為詳細的介紹,若各位對於親子遊戲治療有興趣者,可以參閱該書,這是一個融合遊戲治療、家族治療、團體諮商、親職教育等的親子關係介入模式,值得國內從事兒童諮商及兒童教育者學習。
(轉載自 遠東科技大學 連廷誥)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在 英雄日常Herois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邀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協力 麗嬰國際
訂閱英雄►https://www.youtube.com/user/herosbaga?sub_confirmation=1
二站►https://youtu.be/sIuWV4gEXEg
英雄日常FB►https://www.facebook.com/herosbaga
英雄日常繪畫工作室►http://www.jibako.com/gigs/194
英雄本舖►https://tw.bid.yahoo.com/booth/Y6789613507?bfe=1
郵遞信箱: 71099 台南郵局第 8-90號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