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上流社會的社交圈。
這時候你會想到什麼?
那就是一群有著豪門背景的漂亮女人們,穿著漂亮的名牌時裝,出席各種高級場合,
參加各種豪門組織的家庭派對,或受到某些訪談節目或雜誌的邀請。(當然有許多豪門低調堅持不受訪)
事實上,真正的社交名媛,絕非想象中那麼簡單。
一直以來,社交名媛被仰望、被羡慕,在大眾不太了解的範圍,經常被曲解。
現在“上流社會”不是老舊的階級概念。
名媛的生活令人向往,代表的是一種光鲜亮麗的高生活品質,和資本的絢麗。
很多人希望可以和真正的上流社會接觸並成為朋友,更不惜以巨額會費加入到高級社交會所的VIP中。
其實在大型活動中,就算真的有名媛名流,他們也會非常禮貌的對待你,表現得非常拘謹。倒是小規模聚會,通過朋友引見的少人的飯局,是最容易和他們接近,會更真實一些,但是他們的飯局都很隱密,沒有一定的交情和身分地位,也不會讓你靠近。
再來說到男性名流紳士們在社交圈的主角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他們一定是極度品味,低調奢華的穿戴名牌,愛馬仕不是他們的首選,而是有自己的御用設計師、裁縫師來訂製他們的衣著,一件套裝上百萬是常態。
他們欣賞藝術、聽義大利歌劇、背誦中西藝術史,鐘情品鑑紅酒、威士忌,以及雪茄,會流利的英語,打高爾夫球只是入門需求,最好有自己馬場,練習馬術。
男人們在上流社會的社交規則顯然和名媛有所區别,甚至原有的規則正在瓦解。
原因很簡單,有那麼多新近崛起的億萬富豪,富翁,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傳統的社會地位符號已成為昔日黄花。
在這裡會告訴你,舉止高雅並不一定是界定富人的標準了。你必須具備非凡的實力,從智力到財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很重要的是,
如果你想要進入上流這圈子,
"一定要去掉你所有衣服上的Logo"
如果還想把衣服牌子留在領口、袖口,以昭告天下新買了一件香奈兒、阿曼尼,會是很粗俗的作為。
因為上流人士,從不這樣做,他們的衣服都是在法國或英國幾家裁縫舖訂做的,衣服皮鞋都是手工縫製,繡有他們姓名的首字母。
女人也不再是小香包、柏金包那種一眼就能分辨的包款,一定是國際名設計師的獨特稀有的晚宴包。
還有,他們如果不是懂得玩車,那就一定有自己的司機,而且不要布置汽車內部,這屬於小資的表現,不是上流。
被邀請參加各種發表會,被列入邀請名單,那麼意味著你的身份與眾不同,在這些場合要盡量讓攝影師捕捉到你的身影,以便有機會登上各種雜誌的社交版。
也要具有一定的古玩鑑賞知識,對古董,畫作的收藏,富豪不會不知道張大千是誰。還要熟知大拍賣行的新訊息,總能信手拈來說出門道。
而在派對、飯局中,適當的場合適當的閒聊,故作矜持不是好主意,滿場像兔子或蝴蝶一樣亂竄,也不是明智之舉。
最好能在恰當的時機,恰到好處的提到一些駭人聽聞的趣事,但是又不能太超過,讓人覺得八卦,拿捏要適宜。
所以種種加起來,當你接觸過,會知道上流社會不是那麼容易生存的。
所以中庸的環境,也是種平凡的幸福。
#歡迎分享
#我經歷過的圈子
#現在平凡樸實
#由奢入儉不容易
#但內心富足才是真的富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中西 藝術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20130508《殷瑗小聚》中西藝術史--人像藝術的萌芽--下(蔣勳) 的評價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意公子大话中西艺术史01 人类画画竟然是为了这个?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意公子大话中西艺术史03 为什么中世纪要疯狂禁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中西藝術比較心得(藝術史作業) - 個人看板板 的評價
- 關於中西 藝術史 在 圖像思維: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自然史 的評價
中西 藝術史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藝術二二八,府城走讀 ]
▉ 從陳澄波到廖繼春 ─── 走讀臺灣啟蒙記憶
▋ 咱一起讀,他們所作的畫;咱做伙走,他們作畫的所在
▌報名頁面:tinyurl.com/38rowj43
陳澄波與廖繼春,兩位臺灣歷史上代表性的畫家。
他們的時代與畫作,正巧走過了臺灣幾次重要的歷史命運轉折。
出生於1895年的陳澄波,時值臺灣被日本統治那一年。在外來統治下的臺灣,一方面面臨快速現代化的劇烈文化衝擊,同時臺灣意識也開始萌芽,幾百年來複雜的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終於第一次意識到「我們是臺灣人」,並展開政治、社會、人權、藝術......等等的啟蒙運動。
在東京美術學校留學而相遇的陳澄波與廖繼春兩人私交甚篤,在日本時代畫壇發光發熱,二戰後一同經歷了再一次的政權轉折。陳澄波不幸在過程中逝去,而倖存的廖繼春,又怎麼面對再次截然不同的世界?
1921年,臺灣人發起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創立臺灣文化協會,成了近代臺灣一連串啟蒙運動的重要起點。今年適逢百年紀念,一起走讀臺灣啟蒙記憶,更是別具意義。
在二二八這一天,我們由臺南美術館二館出發,跟著前輩作畫的足跡,透過一幅幅畫作,一路追尋並思考這些記憶對於我們的意義。
▌集合地點: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時間:2021/2/28,13:30~16:30
▌路線:台南美術館2館「南薰藝韻」展間➜ 忠義國小(原臺南神社外苑、孔廟)➜ 湯德章紀念公園(原大正公園) ➜ 青年路 ➜ 東市場 ➜ 台南神學院,全程約2公里
▌走讀捐款:300元/人(含美術館門票、導覽機、講師費用、保險)
▌里程數:2公里
▌講師+領路人:
#蔡潔妮(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藝術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社會學研究,於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有「潔妮談談畫」專欄)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知名文史工作者,臺灣古寫真上色創辦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計畫臺南高雄區主持人)
蔡潔妮老師會在南美館展間,帶著我們探索陳澄波筆下的台灣特殊性,了解他畫中的美感和價值。
王子碩老師則帶我們,沿著這條路線欣賞認識這兩位畫家實際在臺南寫生的十二幅畫作現場。我們會經過廖繼春日本時代的租屋處(東市場附近),到神學院他們曾作畫的場域。我們會談從日本時代延續到戰後的啟蒙運動,以及畫作中消失的建築和人事物(巴克禮故居、甘為霖故居)。中途我們也會坐下來歇歇腳,喝喝楊桃湯,聊聊天,然後再出發。
▌參加人數:18人(依照報名先後)
▌報名頁面:tinyurl.com/38rowj43
▌ 先來欣賞幾幅,走讀會遇到的陳澄波和廖繼春畫作吧!
〈芭蕉の庭〉(有香蕉樹的院子),廖繼春,1928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CID=2926&ddlLang=zh-tw
〈新樓庭院〉,陳澄波,1941
台南市美術館典藏
https://www.tnam.museum/collection/selected/detail/6113
認識更多陳澄波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index.php
認識更多廖繼春
https://www.ntmofa.gov.tw/ntmofapublish_1048_2477.html
如有任何疑問,請洽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
地址:台南市南區府緯街88號
電話:(06) 222-1080
營業時間: 週二~週六,09:00~20:00
圖片來源:台南市立美術館
中西 藝術史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幅〈東門城〉是繪畫大師李澤藩1981年的作品,充分顯示李澤藩明亮寫實、讓風景充滿生命力的風格。相信不只是我,每一個新竹人看到這幅畫,都會感覺無比熟悉。
李澤藩先生是李遠哲先生的父親,父子都是當之無愧的新竹之光。但對新竹來說,李澤藩不只是一個厲害的名畫家,他是現代美術在新竹生根的播種者,哺育了新竹的城市文化與美學。
1920年代,台灣興起現代美術的潮流,創作、鑑賞、參展交流被視為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台北師範學校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先生,是當時台灣青年美術家的啟蒙者,在他指導與鼓勵下,台灣誕生李石樵、陳澄波、李澤藩等美術大家。
李澤藩在台北師範學校畢業以後,回到新竹第一公學校(現在的新竹國小)教書,之後轉任新竹師範學校。就像當年石川欽一郎提攜了一個世代的台灣現代美術家,李澤藩也在新竹培育學子。退休後更出任新竹縣美術協會會長,繼續推廣美術。
1983年行政院選出十位台灣前輩畫家,李澤藩就是其中之一。
1920年代的台灣現代美術風潮,是台灣藝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當年的台北師範學校現已改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根據北師美術系的傳統,畢業生要交一份原作給北師美術館永久保存。李澤藩先生與他同窗的作品,便保存在北師美術館中。
最近北師美術館正在舉辦「不朽的青春」特展,展出黃土水、陳澄波、郭雪湖、李澤藩等大師作品。無獨有偶,新竹也剛在 林智堅市長 辛苦籌劃下舉辦「新竹設計展」,李澤藩先生哺育的新竹城市美學,正在蓬勃生長。
對美術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也請參觀一下位於我們新竹市的李澤藩美術館,館內展有李先生的畫作、日記、書信,以及生前所用的畫具。
李澤藩先生這幅〈東門城〉,描繪200年前建築的城門、使用100年前引進的現代美術技法,如同新竹市繼承百年來的歷史底蘊,城市美學融貫中西,繼續熠熠生輝。
#文化新竹
#李澤藩美術館
新竹市東區林森路57號3樓
中西 藝術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中西 藝術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秘窗異想個展 #藝術家邱媛專訪
「創作對我來說是:是心靈的寄託、是情緒紓解的憩息地、是打造異想樂園的
唯一途徑。」邱媛如是說。
一個充滿藝術人的家庭
邱媛自小生長在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父親喜歡繪畫,兩個姊姊也都是美術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她自己也對創作有了許多想法和興趣,她回憶國小五六年級曾代表學校組隊,參加寓言故事壁畫的創作,她們以油漆在天母圖書館外的公園牆面作畫,「我記得我們那組分到的主題是后羿射日」邱媛懷念地說道,這也是她人生第一幅大型創作,她說現在想想還有幾分得意呢。
由於從小居住天母,邱媛特別喜歡那裏的氛圍,「天母居住著很多外國人,有種閒適的異國情懷,相較於台北市中心,天母的生活步調緩慢,巷弄間有很多特別的小店,外出散步也讓我有非常多靈感」求學期間,她的繪畫作品常被老師拿去參賽,也常常獲獎,她也曾在—Lili,一間由藝術家李紹榮及時尚名人溫慶玉合資開的畫廊餐廳裡打工,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態度及品味是令人嚮往的,邱媛個人認為此處是天母生活步調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最佳代表地。她的大姊從事室內設計,二姐則是一名服裝設計師,目前往歌唱演藝事業發展。她的父親,常給孩子們追尋自己夢想的勇氣,鼓勵她們勇敢做夢,但當初在現實經濟條件的考量下,他還是選擇了進入一般工作,在工作之餘,仍喜歡藝術、創作不輟,用藝術來陶冶滋養心靈。
不受拘束的自由創作靈魂
父親喜歡油畫,特別是風景畫這種具象的創作內容,但邱媛喜歡的是抽象的
線條,她熱愛不按制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像許多愛畫畫的孩子一樣,
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比起畫靜物素描,她喜歡更自由的揮灑線條,恣意不
受拘束的創作,純粹色彩和內心世界的直觀表現。
浪漫與實際的逐夢者
邱媛大學就讀經濟學系,除了創作,她想更深入了解藝術市場和生態,並具有銷售的概念,她平常也涉獵不同類別的書籍,舉凡藝術行銷、藝術史,藝術心理…等等,可謂十分多元。她提到自己的個性活潑具冒險精神,「很多時候腦中浮現想法就會想立刻去做!」。
衝突的個體
邱媛喜歡和人性及心靈相關的議題,閱讀文學書籍偏好寫實,喜歡不同角度切入、描述人與人的關係和心靈細微的刻,反而不喜歡過多科幻元素。她也喜歡看電影,例如唯美的法國文藝電影、心理驚悚片和懸疑劇情片,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作品她亦耳熟能詳,邱媛笑著說自己其實是個很衝突的個體。
不斷延伸美的觸角
除了藝術家外,邱媛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模特兒。因為身材高挑出眾,當年仍就讀服裝設計系的二姐常請她擔任作品發表的模特兒,所以她在國中即踏入這條路,之後也有姐姐的朋友請她幫忙走秀。大四畢業後她的模特兒生涯也正式展開。
從事模特兒工作,可以接觸到不同材質的服飾衣料,這也觸發了邱媛很多的創作靈感,媒材運用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邱媛認為這是一份美的工作,無論是珠寶首飾、皮件或服裝,時尚和藝術是息息相關的。她也期許自己未來能走向演藝事業有更多發展,進而成為一位專業演員,有更多情感的揣摩和歷練經驗,相信這也會在她的創作上更增深度和視野。
談到潑灑創作的啟發,邱媛說一開始家裡剛好有一些油漆、廣告顏料和噴漆使她開始產生抽象畫的創作動機,她自己也喜歡蒐集許多各式指甲油,過期的指甲油她覺得丟掉很可惜,於是靈機一動,用去光水稀釋指甲油並潑灑、噴甩在畫布上,沒想到創造出很特別的效果。之後接觸壓克力顏料除了顏色的多樣性外,她特別喜歡選用金屬色系的顏料,也因為能溶於水的特性能夠製造渲染效果而深受吸引。邱媛於創作時在顏料中會加入一些亮粉、黏著劑、砂粒,結合不同媒材,讓顏料在畫布上流淌,更加豐饒了色彩濃淡虛實的變化。
每人心中都有一扇秘窗
這次展覽主題發想部分是從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驚悚電影—《秘窗》而來,揭露人們內心都存有一扇不可告人甚至晦暗的窗扉,窗戶帶給人一種神秘可窺視的觀感,在現代社會,人們透過電腦視窗」,在網路中建立虛擬社群的關係,大家習慣包裝自己,只顯現想被看到的姿態,網路成為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同時它也是絢麗多姿,充滿誘惑的。
被譽為華人抒情抽象「美的推手」的陳正雄,是邱媛景仰的藝術家之一,90年代初期,陳正雄因一趟俄羅斯之旅,無意中發現「聖像畫」的方框構圖;又從兒子的電腦中,知道了「視窗」的原理,於是展開「窗」及「數位空間」的系列創作;對他來說,「窗」是一個通往神聖世界的天窗,「窗」系列作品是在畫面放置生氣蓬勃富有規律的「狂草」,搭配獨特色彩繽紛的抽象畫,乍見似俄羅斯的「聖像畫」,卻又表達出網路世代虛實相生的「視窗」。
除了藝術家外,邱媛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模特兒。因為身材高挑出眾,當年仍就讀服裝設計系的二姐常請她擔任作品發表的模特兒,所以她在國中即踏入這條路,之後也有姐姐的朋友請她幫忙走秀。大四畢業後她的模特兒生涯也正式展開。代人幾乎仰賴網路維生的現象,反思此種壓抑的,沉迷的,快速的,交雜在虛實間的人際關係。
在作品畫面中內框潑灑的部分是為了攫住觀者的目光—如同網路資訊般斑斕
漫奪目,細部的亮粉,不同顆粒大小代表大量繁雜的訊息,邱媛認為抽象繪畫最適合表現人內在的情緒及感受,是種“虛“的感官具體呈現的創作方式,此“虛“也如同網路所建構的“虛“擬世界。而外框的部份,就色彩表現而言以色階呈現空間感,就涵意而言象徵視窗外拘束受限的真實世界,邱媛說那可能是自己的房間、辦公室或是任何你會處於在的一個空間裡。作品整體充滿著韻律、快速節奏之感。
邱媛的首次個展「漫遊者」展出時,《典藏藝術雜誌》社長簡秀枝女士前往觀展,簡社長認為她的畫作很適合跟商品結合,並提出衍生商品的建議,她便把這樣的想法放在心上,目前和攝影師好友詹慶紅也已經製作出一套實驗性的服飾,用自己的畫作印製成布料,設計成一款服飾,作品(原畫作)和作品(服飾設計)的重疊加上攝影,富有層次感,而這件作品也將於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展出並販售,邱媛期待在跨領域的創作中擦出更多火光。
她提到之後想結合版畫、嘗試裝置藝術,讓自己的作品和不同空間作結合,讓藝術融入生活,邱媛認為藝術是國際跨界的交流,在世界不同角落都可能存在著欣賞自己創作的伯樂。(文:金車文藝中心)
邱媛簡歷:
1989年生於台北,畢業於真理大學經濟系,現職為模特兒、演員。透過演藝生涯的所看所悟轉化為藝術作品的呈現,在時尚圈裡感受精緻細膩的織品剪裁及配飾,在戲劇圈裡體會人文心思情緒的變化,將內心所感受關於美的事物作為靈感來源。藝術創作啟蒙於台灣抽象畫之父陳正雄,相信創意作品是永遠不死的;沒有創意作品未生即死。
中西 藝術史 在 意公子大话中西艺术史01 人类画画竟然是为了这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周同步更新,欢迎订阅官方频道,获得最新推送! 人类为什么要壁画?做大胸部、大屁股的雕塑?2分钟满足你~ ============= 用平易近人、轻松愉悦的 ... ... <看更多>
中西 藝術史 在 意公子大话中西艺术史03 为什么中世纪要疯狂禁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周同步更新,欢迎订阅官方频道,获得最新推送! ooxx时不能脱衣服,还不能有表情,这个时代没办法活了! ============= 用平易近人、轻松愉悦的方式 ... ... <看更多>
中西 藝術史 在 20130508《殷瑗小聚》中西藝術史--人像藝術的萌芽--下(蔣勳) 的推薦與評價
20130508《殷瑗小聚》 中西藝術史 --人像藝術的萌芽--下(蔣勳). 17K views · 10 years ago ...more. TzuchiDaAi. 53.5K.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