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效應,傳統產業迎向減碳新商機!
👨💼2021年以來,包括鋼鐵、石化、水泥、紙漿、玻璃等各項 #傳統產業 的原物料價格皆上漲,許多低階產能陸續淘汰,進入新的供需轉捩點,加上「#碳中和」等環保成本增加,高價原物料恐成為新常態。
因此節能減碳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各國都在追求碳中和目標的同時,產品輸出也可能要被課徵碳關稅,企業必須及早因應💪
國內的傳產大廠如中鋼、台泥、華紙、台玻等企業皆呼應這項趨勢,認為在未來,能取得綠色認證的廠商如同取得「✅通行證」,可以趁勢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率先取得與國際大廠的合作機會,因此碳中和不僅是未來趨勢,更是永續發展的新契機💖
🔎什麼是碳中和?
指將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所產生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 #自我減量 及 #外部抵換,來抵銷碳足跡達成 #零碳排放,即為碳中和。
中鋼碳足跡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勢所趨,亞洲首例..... 中鋼明年鋼材將開始收取碳附加費!!(06/15/2021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全球碳中和、低碳經濟發展趨勢不可逆,中鋼(2002)決定明年起外銷鋼材加收「碳附加費」,這將是亞洲鋼廠首例,可望引領各國高爐鋼廠跟進,有效提升台灣鋼鐵工業國際能見度,同時可促進國內鋼鐵產業正向轉型,創造一舉數得綜效。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證實,中鋼內部積極討論「碳附加費」的議題。他認為,低碳要求不應該停留在口頭宣傳,須直接與鋼鐵價格連結會更有感。
翁朝棟說,全球七大工業國G7峰會強調,在2030年前碳排放減少至2010年水準的一半,碳中和的大趨勢不可能回頭,期待海內外所有用鋼產業一定要面對碳排放,透過使用者付費,把抽象的理念具體化,上下游共同落實節能減排,鋼鐵外銷才會更具競爭力。
鋼鐵專家指出,目前歐洲塔塔鋼鐵集團在每公噸鋼材內加收12歐元(約新台幣400元)「碳附加費」,中鋼明年第1季實施後是亞洲首例,對大陸、日本、南韓以及東協一級高爐煉鋼廠,將產生示範效果,同時對台灣善盡國際責任的形象往前推進一大步。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全球碳中和、低碳經濟的壓力愈來愈大,一定要有動作因應,鋼廠與相關供應鏈早晚都要共同面對,尤其外銷美國、歐洲等地更是如此。目前初步決定明年首季先從外銷鋼材導入,內銷市場暫不考慮。
黃建智說,鋼鐵報價表中有尺寸附加、材質附加等項目,明年起外銷鋼材會增加「碳附加費」,具體金額多少還要深入討論,但是碳附加費不是齊頭式平等。舉例來說,薄頂規電磁鋼片主要應用在電動車,而電動車有助減排,因此針對外銷薄頂規電磁片的碳附加費就會少收甚至不收,主要依相關鋼材的「碳足跡」而定。
黃建智指出,董事長很重視碳中和,執行碳附加費是新局面的開始,後續雖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說不定很多客戶都會認同,碳附加費的政策會有獎勵措施,只要對鋼廠與社會節能減排有助,少收或不收都可能,未來再逐步完善。
中鋼表示,目前外銷量每季約120萬公噸,全年外銷接近500萬公噸,扣除子公司供料,每季實際外銷量約100萬公噸左右。
圖片說明:中鋼推行碳附加費的概況與意義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5532522
♡
中鋼碳足跡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直言,很多人以為有問題就找民意代表和政府,但碳足跡是你自己排放的,沒有人能幫你承擔,被課了30%的碳稅,你還會有競爭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