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原諒了老公,沒想到最後還是撐不下去了 (#文森大叔)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10的網紅Coca-Koala 可樂熊樂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鋼彈0083主題曲The Winner而認識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歌手,工作時聽到她這首40年前的經典代表作仍被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聆聽著。或許就是希望做出「現在不紅,但讓後人感覺挖到寶」的音樂,夥伴們才繼續艱困地玩著獨立樂團吧。慢慢愛與敬意的一首。 [FB 專頁] www.facebook.com/l...
中 年 大叔 樂團 在 大叔聊古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月14日晚上九點,新集數上架:S8 EP7|聊聊在阿姆斯特丹的學琴歲月,以及疫情之下荷蘭音樂家的生存之道 feat. 小提琴家鄭惠文】
已經於阿姆斯特丹居住超過十年的小提琴家鄭惠文,一開始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向拉脫維亞小提琴家格魯伯特Ilya Grubert學習小提琴,之後在室內樂課程組成荷藝四重奏,在Marc Danel擔任總監的Netherlands String Quartet Academy當中,向丹奈爾四重奏學習;同時也在非西方當代音樂技術 (Contemporary music through non western techniques) 課程裡接觸當代音樂,目前加入盧森堡一個演奏當代音樂為主的樂團United Instruments of Lucilin,同時兼顧教學與演出活動。
這一集我們邀請鄭惠文上節目來聊聊,她過去十年來在阿姆斯特丹的求學經歷,以及在荷蘭聽音樂會一些與歐洲其他地方與眾不同的特色,當然也聊起自2020年起的疫情,如何影響了荷蘭許多音樂人的生活。
~~~~~~~~
🙋♂️ 想要鼓勵《大叔聊古典》,那麼就請我們喝杯咖啡☕️ ,讓我們繼續創作吧!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8564fd4f-81f6-4f8b-9c53-57008aaf805b
訂閱《大叔聊古典》Podcast,不漏接每一集:
🎧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npXy1
🎧 Spotify https://reurl.cc/vDKqQo
🎧 KKBOX https://reurl.cc/Ez8L3n
🎧 SoundOn https://reurl.cc/14q8ZG
中 年 大叔 樂團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啓蒙的王子雜誌半月刊;208、209期;民國64.10.01-16出版)夸父收藏。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
中 年 大叔 樂團 在 Coca-Koala 可樂熊樂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因為鋼彈0083主題曲The Winner而認識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歌手,工作時聽到她這首40年前的經典代表作仍被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聆聽著。或許就是希望做出「現在不紅,但讓後人感覺挖到寶」的音樂,夥伴們才繼續艱困地玩著獨立樂團吧。慢慢愛與敬意的一首。
[FB 專頁]
www.facebook.com/lovecocakoala/
主唱/瘦瘦(曾威豪)
吉他/林家鋐
鋼琴/呂家欣
箱鼓/王政元
大叔/尹仲敏

中 年 大叔 樂團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次【鬼滅之刃聯名快閃店】2020年活動順利圓滿|10月30日~11月1日/信義香堤大道廣場
感謝所有參與者以及工作人員還有不具名的粉絲幫忙|完整購物情報→ https://notorious-2019.com
特別感謝Eclive 直播協助
0:00-0:26 館之呼吸 aka.炎柱館
0:26-3:06《鬼滅快閃》活動前置作業
3:06-4:15 發放黑潮水給排隊的民眾
4:15-4:53 活動彩排最後確認
4:53-5:23 反骨男孩(培根、酷炫、艾瑞絲)帶觀眾線上導覽
5:23-5:39 開放前10名入場領電影交換卷
5:39-6:10 開幕發表會_無雙樂團表演
6:10-7:12 館長的祝福影片
7:12-7:39 【惡街訪】牙套妹小蘇 開場
7:39-8:16 黃氏兄弟(哲哲、瑋瑋)
8:16-8:40 第一位排隊的民眾
8:41-8:57 搶過現貨的粉絲
8:57-9:20 水柱富岡義勇的粉絲
9:20-9:38 鋼鐵館粉
9:38-10:20 竹子瀏海捲夾的《鬼滅之刃》假粉
10:20-10:47 小孩和動物是公認最難拍的
10:47-11:10 不Care館長的民眾,此發言不代表本台立場
11:10-11:41 館粉竟然有女粉?
11:41-12:04 牙套/破皮/香腸絞肉機
12:04-12:20 拔瓜肉乾
12:20-12:40 草帽悟空
12:40-13:06 尷尬小勳/耶太嘎/為小勳打Call
13:06-14:09 小勳對質認為我絕非善類的大叔
14:09-14:32【惡街訪】小勳 收尾
14:32-15:07 撐場面大作戰/目標一百五十萬/雙宇出擊
15:07-17:43 小宇唱歌意外好聽?!
17:43-17:51 口白先生亂入
17:51-19:19 美編小劇場《給開司一罐啤酒》/芳晟學長/公道價八萬一
首頁https://bit.ly/2F6O0LS
最新商品 https://bit.ly/3jzRncY
預購商品 https://bit.ly/36ARxgC
IP乳清 https://bit.ly/2F1okjz
📺館長團隊/
統籌/執行 | 林小宇
直播攝影組 | 乙善云、羅羿麟、李承翰、郭禹賢、蔡霈韋、林大宇
採訪記者組|王芳晟、蘇怡方、刁巧真
採訪攝影組|郭禹賢、李承翰、
活動攝影組|陳柏瑋、林大宇
機動組|廖健宏、郭侶威
平面攝影組|劉亦宸、高若駒、曾國瑋
街訪節目LOGO設計|劉亦宸
全能型剪輯濕|宇製播
#館之呼吸 #惡街訪 #宇製播 #街訪 #館長 #Notorious #中二月 #鬼滅之刃 #選賢宇能 #惡名昭彰 #L #真威 #細思極恐 #離奇 #雙宇出擊 #開開勳勳 #館長快閃活動 #大哥沒有輸 #大哥沒有梳

中 年 大叔 樂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年十一月第一個星期天,E大調的銀髮樂手們打扮得端莊整齊,腰板挺得筆直。踏上舞台,驀地回春了。
「東華三院E大調合奏團」(E大調)是香港首個長者管弦樂團,2016年七月成立至今,已聚集了六十多位成員,樂團除了指揮,每一位皆是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當中有人老來重拾年輕的興趣,也不乏退休後才學習樂器的Newbies,有上YouTube自學的,也有夫婦雙雙加入。他們不一定技藝高超,但都在面試遴選中顯示足夠的決心與熱誠,而指揮蘇漢濤(蘇Sir)與樂團統籌相信:「如果他很想入團,他自會克服難題。」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東華三院E大調合奏團 #E大調 #管弦樂團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