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吃對益生菌,吃錯易生菌。(咦?)
鄉民更流傳,人帥益生菌,人醜易生菌。(喂!)
你可能聽過益生菌與”嗯嗯”有關,但可能不知道搭配健康飲食與運動更能幫助維持健康體態。
過去研究發現,久坐缺乏運動高脂飲食者壞菌多、菌相差 ; 規律運動低脂飲食者的菌相是較好。(註1)
有人會問:菌相差so what?我還是活著呀!
是呀,還活著但菌相差有機會讓「拉撒咪」進入體內,造成「慢性危機」這也是容易「發福」的原因之一。(註1)
這麼說,補菌就行嗎?
OH~ NO~ NO~ NO~ (搖手指)
有的菌對人有益或沒發現有幫助或是有害的!因此益生菌只是一種對人有益的微生物的「統稱」
(打個比方就像植物有很多種,益生菌就像能給人們提供營養的可食類蔬菜,但有的植物是對人體有害的。)
而且就算是常聽到的「乳酸菌」也不是全部都有益,就像姑婆芋也是芋,但吃了ㄟ出代誌!!
(ㄟ...你是不是想到...)
所以 #補對好菌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因此挑選益生菌建議要挑有上學術期刊有研究證明的菌株較安全、可信賴度較高。
有些產品為求讓消費者一吃就快速”嗯嗯”的「速效感」,額外加入食用過量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例如: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番瀉葉萃取物、Senna等。這類似是瀉藥效果,那這種宣稱含有益生菌或酵素產品就不適合長期使用!(註2) (註3)
so,本文重點來了!我挑益生菌產品一定會注意以下幾點:
1.產品用的菌株與作用是否是有學術研究證據來源,並且我會去閱讀。
2.產品是否含有不適合長期食用的成分(例如:不能含類似讓排泄物變軟相關成份)。
3.每包菌數,太少的菌數量我會再考慮考慮...。
4.若知菌株需於低溫保存也願意花錢低溫保存運送更加分。
5.額外添加消化酵素、膳食纖維也是更加分。
像這款我跟我的神隊友吃了一陣子的 InSeed 益喜氏.機能益生菌 #益菌寶 #代謝益生菌 就都滿足以上幾點,這是一間只做益生菌產品的專業品牌,由蔡英傑教授領導開發,使用的是有研究證據的專利菌株 #植物乳桿菌K21 (註4),酵素是用來自日本百年大廠的綜合酵素,神隊友使用也很有感,不僅幫助代謝和排便變順暢,體態也更健康了!我自己吃了以後搭配運動與飲食,線條和體態都保持得不錯,也幫助消化維持的很好。我之前還送一些朋友,幾個經常因為壓力而消化就不好的朋友使用後都很有感,脹脹的感覺也舒暢多了!尤其第4點,它是冷藏送來的!
至於K21研究內說什麼效果呢,因為法規限制,我只能說有:促進代謝、降低囤積、輕盈順暢、幫助消化、養出健康好體態....~“~
但想知道更多研究內容 私訊我粉專來跟你說。
有興趣試試的朋友我提供網址 https://lihi1.cc/Rrq3d 與 #折扣碼Neo300
最後,跟大家分享在運動營養界對益生菌的探索也有很多驚喜成果。過去在我面談、講課、教學才有機會聊到。
但我有個心得感想...
無論誰,好菌壞菌都住在你軀體,它們都是你的「房客」,你怎麼生活、怎麼吃喝,都決定你養的房客怎麼對待你的「房子」。
你希望多養好房客,那麼善待好房客需要的,它們會回報「房東」,反之...養了爛房客(我就爛,怎樣)
你想趕還不一定如你所願勒!!(就想賴著你,啾咪)
祝各位房東們
補進好房客 收租順利 賺大錢
到時別忘了小弟我啊 XD
資料來源:
註1. Escobedo, G., López-Ortiz, E., & Torres-Castro, I. (2014). Gut microbiota as a key player in triggering obesity,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Revista de investigacion clinica, 66(5), 450-459.
註2. 訂定「食品原料『番瀉』之使用限制及其標示」,並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一日生效。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735
註3.【合法瀉藥害黑腸】保健品含番瀉葉未標示清楚 衛福部7月起開罰 https://www.tfif.org.tw/businews_page.asp?id=1036
註4. Wu, C. C., Weng, W. L., Lai, W. L., Tsai, H. P., Liu, W. H., Lee, M. H., & Tsai, Y. C. (2015).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 K21 on high-fat diet-fed obese mic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5.
#InSeed益喜氏 #益生菌新革命 #蔡英傑教授領導開發
中 年 發福 才 不是 因為 代謝 變 慢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年發福,才不是因為代謝變慢!】
因為新陳代謝變慢,步入中年後,體重就會直線增加?許多人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預防?以下為你解答👇
中 年 發福 才 不是 因為 代謝 變 慢 在 林達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了兩個月,減重13公斤。趕在暑假結束前,回到大一升大二那年夏天環島旅行的體重。
⠀⠀⠀
⠀⠀⠀
上次這麼認真減重,已經是十年前了。學生時期的尾聲,為了準備自己最後幾次的排球隊盃賽,控制飲食狠狠操練,一個多月瘦了10公斤。回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可能是太難忘了,這段過程還寫進了之前出版的《青春瑣事之樹》裡,每次翻看都覺得在看別人的故事,古人造金字塔或是擺巨石陣喔喔喔好厲害好震撼那種感覺。10公斤就是七萬七千大卡,除了一開始或許水腫之類原因快速減去的幾公斤,每天───每天喔,在基礎代謝之外還要多消耗超過兩千大卡的意思。以前到底怎麼弄的?
⠀⠀⠀
⠀⠀⠀
本來真是忘了(可能也根本不想記得),這次全部想起來了。當然現在出了社會,時間自由度不能和學生時期相比,中間還經歷了兩攤喜酒、三場營隊駐營、和一些零星的家族聚餐同學會應酬活動小型旅行之類身不由己的場合,當場吃還是要吃,但回來哭也還是要哭,跑步機滑步機上流的汗,都是席間盛情難卻吞下肚的糖水油水。
⠀⠀⠀
⠀⠀⠀
但除此之外,最現實的變化還是意志力和身體素質。肌力提升的速度就是慢了,代謝的狀況就是差了,奮力操練後等待體能恢復、痠痛退去的心情,像是小沙彌坐在大殿前等師父開示:我這樣算頓悟了嗎?高高在上的師父低眉眼睛看著別處說明天再來;隔天來了再問師父說我這樣算頓悟了嗎?師父又低著眼睛看別處說明天再來.......(是軍中跑公文嗎?)
⠀⠀⠀
⠀⠀⠀
除了經驗,一切都不如從前。但減重不是放置型手遊,再好再多經驗也要有人實踐才能變成真的,體能訓練或體重管理這種事可沒辦法聘工讀生或助理或委外辦理,嘴巴上知道說如何如何,但身體是最誠實的,就是會累,就是會餓,就是會疲乏,就是會有情緒。當然覺得委屈,當然會有難處,這些當然也都正當真確,但就是要克服。而且只能自己克服。拚盡全力找回一點點青春感覺的瞬間,才真正意識到以前高中大學時輕易掛在嘴邊口香糖一樣嚼啊嚼的「老」字,時時刻刻正在發生。
⠀⠀⠀
⠀⠀⠀
其實說起來也不是多光榮的事,減了13公斤,意味著你這段時間在茫茫人海滾滾紅塵柴米油鹽雞排珍奶之間忘我的胖了13公斤。因果報應終有時。如果遲遲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身體紀律,你的身體也會漸漸不再是你的身體。這怎麼算光榮呢?回頭看看身邊,也是有人從大一到現在體重加加減減從未超過兩公斤的,歲月的浪頭來來去去,他的體重波瀾不興,最後在旁邊拍手笑著衷心稱讚別人說你好厲害我都沒辦法減這麼多的往往都是這種。減重者聽在耳裡爽歸爽受用歸受用,其實自己心底也一清二楚,It’s a sign,那些從來不減肥的人是因為從不發胖,之所以能從不發胖,就是都早早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與平衡,才能在自己的價值觀上建立穩固的身心堡壘。像這種一言不合就減肥(?)的事,已經不再是這個階段的他們所擔憂的了。還在「減肥成功」的也就是發福成功的,譬如我,仍像當年那樣只懂憑著衝動和血氣做事───看起來雖然還是快意還是過癮,但心裡自己都知道,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還是意志還是運動反應,無論透過數字還是感覺去度量,比起從前,在暴烈的完成一件事這方面,我就是變慢了......
⠀⠀⠀
⠀⠀⠀
說起來好像也是講創作。說起來好像也是此刻人生階段的生活縮影:和從前那種傷春悲秋充滿敵意的厭世不太一樣,像是一個剛過了山頭、午后開始趕著下坡路的旅人,和上坡時那種目標明確的一鼓作氣或者邊疲累趕路邊想放棄的感覺不同了,有一點蕭條無聊,有一點怎樣都好,靜下來好好呼吸比沿途叨叨敘說更讓人安心,偶爾,單單是抵抗的姿態(例如減重或換個新的方法創作),單單是平安順利(例如接到讀者回饋或活動邀請),就是很迷人的風景。而比起跑來跑去看大山大水,這樣回返自身的看望,好像才是會令現在的我入迷的風景了。
⠀⠀⠀
⠀⠀⠀
總之無論如何,兩個月瘦下13公斤,還是值得發一篇久違的長動態、胡亂聯想領悟一些什麼吧?有人曾說到了這個人生階段,減重或增肌是最好最公平的事情:和那些費盡你日常心思的職場發展人際關係理財規劃不同,你只要懂得方法、好好努力,時間到了,就一定能得到合理的回報。整體來說是對的,但我覺得這中間還是忽略了很多磨人的細節,例如孤獨,例如身體上的痛苦,例如時間剝奪,以及例如深刻感覺到「自己並不特別」等等。但相形之下確實都是小事。只是這或許也是倖存者偏誤的結果:教你職場世故和感情攻略的,都是存活下來的人,而不是仍努力求存中的。能發長動態談減重經驗的(例如敝人小弟在下我),也只有瘦身成功的人,而不是還在跑步機上崩潰奔跑覺得自己是薛西佛斯尸毗王還是吳剛的那個。
⠀⠀⠀
⠀⠀⠀
生活裡可能沒有一件事簡單,每件事或大或小,都是對自己某種陌生無禮的試探與侵擾。也許別的領域我也失敗,但這次在這裡成功了───回到舒服健康的體態,得到了某種寧靜的快樂,是我近幾年遇到最好的事情(希望下一件好的事是我再也不用減重謝謝),而且重要的是,這樣的事情,是來自我自己非常、非常認真的努力。
⠀⠀⠀
⠀⠀⠀
這給了我蠻大的鼓勵。這年頭這年歲鼓勵多稀有你也知道。寫那麼多字很囉嗦,有點不好意思,但就是想也分一點鼓勵給看到這裡的你。
⠀⠀⠀
⠀⠀⠀
希望你也能經過全心的努力,遇見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