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上映時我是去電影院看的,
講述丹麥畫家夫妻Einar Mogens Wegener與Gerda Wegener的故事,
先前的觀影經驗,被演員的演技吸引到無暇他顧,
妻子的模特兒沒空,Einar穿好絲襪,披裙裝上陣,
那一瞬間,他眼裡出現了某種光芒。
然後穿上女裝的他有了另一個名字:LIli.
那是旅程的開始。
談起《丹麥女孩》,一定會觸及性別重置手術,
我也聽過一些單位將此片列為教材,
是開啟跨性別議題的很好起點。
但幾年後重看,我覺得這是個太強大的愛情故事。
隨著社會進步,性別認同漸漸從二元走向多元,
我自己有個很簡單的判定方式,就是各類問卷中的性別選項,
除了「男」與「女」外,出現「其他」的機率變高了。
如果沒有,我會誠誠懇懇地作答,稱讚這個店家或是機關一輪,
最後在建議的部分,建議他們加上這個選項。
性傾向更難以明確釘定,
會挪移,會調整,會有在光譜上移動的可能。
先前看電影的時候,觀眾的眼睛追著Lili跑,
這次重看,卻發現了看著Lili的另一個人。
Gerda畫Lili,在她筆下,Lili降生,
她也看著Lili漸漸滲透Einar的時間與身體,
看Lili第一次親吻男人,然後陪著Lili踏上整場旅程。
Gerda愛丈夫,也愛丈夫想要成為的女人,
她接受之前、之後,以及中間,納進了整個光譜。
她在婚姻裡受傷,失去了所愛之人,
然後在對方重生之前,她先重置了自己的認知,
她才是關係裡的強大推進器。
人們記得登陸月球的人,讚嘆泳渡海洋的人,崇拜攻頂者,
外在世界的冒險深植人心,甚至成為考題,
內在的部分,總是比較晚被看見。
如何成為自己,已經是很現代的命題了。
只是在這場尋找的旅程中,有些人得用刪去法,
需要知道自己不是什麼,才能夠重生為另一個什麼。
這次看的是藍光版,許多片段的光影美得像畫,
許多片段則完全就是畫,
並且收錄雙面劇照美術卡及全球獨家電影書,
想看的人,底下有快樂的折扣碼,
希望你也會有許多快樂的發現。
謝謝 CX Media 傳訊時代多媒體 環球家庭影音 邀請,
1/15至2/28,只要在結帳頁面輸入折扣碼【A811PY】
就可以85折帶回 #丹麥女孩藍光收藏版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i1pk6o
*折扣碼每人限使用一張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