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公開培訓網軍攻擊異已內幕大公開
【臥底報導】【從「反攻大陸」到反攻民進黨——國民黨網紅青年營內幕特蒐】#報呱獨家
#全程講座聽訓_青年營主軸全是老屁股
國民黨青年部在今(12)日上午舉辦「網紅青年營」,邀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革實院長羅智強等人與會,與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 30 位青年交流。
江啟臣表示,青年是國民黨的未來與活水。青年部也表示,希望透過「戰鬥藍」的發起行動,能號召不分世代、區域、職業的藍營青年夥伴,一同挺身而出,監督執政黨,讓國家更好。
然而,實際活動全程皆為講座,由趙少康、羅智強與黃士修主導演講。內容除了分享自己參與政治的心得、自己的願景,都沒有要和台下青年互動。唯一青年擁有話語權的 Q&A 時間,也只開放兩個問題,回答問題重心仍自我中心,答非所問。其實,不禁感嘆包著青年營外皮的活動,實際上仍是國民黨正常發揮。
#長官演講大超時_青年黨工竊竊私語不敢提醒
基本上,整個活動內容以長官發言為主,時間控制方面更是災難。演講時間表定一人演講 10 分鐘,趙少康竟講了 35 分鐘,後續的行程也隨著各長官發言大延宕。即便如此,底下的幕僚僅敢竊竊私語,不敢明白地提醒講者時間到了,甚至連暗示也不敢。因此很難相信在其他議題的經營上,甚至政策的規劃上,國民黨青年政治工作者能在同一張桌子上自由發言。
雖活動內容重點應放在「網路宣傳、網紅、攝影與青年」身上,但整體的營隊行程安排,卻以聽老屁股演講為主,實際化妝與拍攝的時間非常短暫。同時,攝影的空間與器材顯示出國民黨對經營網紅的大誤會,完全不生活化且僵硬的照片拍攝方式,讓人莞爾。
總的而言,這場活動的 MVP 必須頒發給主辦單位安排的化妝師,不但技術發揮全場最佳,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妝容,且手法精巧,是國民黨本次活動中唯一值得稱讚的環節。
#300篩選到30人_入選成員背景公開
國民黨青年部上午舉辦「網紅青年營」,並表示短短一周內有近 200 人報名,他們篩選掉「民進黨側翼」後,精心挑選出 30 名參加者。國民黨指出,該次報名者履歷相當多元優異,不只有現職的青年政治工作者與網紅,更有年輕的律師、大學老師、商務人士、工程師、演藝人士等各行各業的朋友,甚至是剛滿 18 歲的大學新鮮人夥伴響應。
然而,實際上網紅營成員除了有獨派臥底,更有許多高齡者參加,其中許多年輕臉孔,一問之下也多超過 30 歲。讓人不禁猜想是國民黨對青年的想像太寬廣,還是真的找不到什麼人才參加?
#趙少康公開表示支持暴力政治_簡化新聞資訊❓
本次營隊主軸為「青年反攻」,雖幽微地未公開表示反攻對象,但活動過程中不難發現其戰鬥的主體就是「民進黨」與「側翼」。趙少康演講中指出,中國想要維持現狀,然而親美友日合中的「現狀」被蔡英文破壞。
除了漠視中國對台的威脅,趙少康甚至主張在立院打架,得罪越多人會得到更多支持者。趙少康表示,民進黨支持者眾多,整天都在立院打架、罵三字經。但當國民黨採取類似行動,就會被黨內支持者批評,因此他表示不要害怕爭議「#我主張打。得罪越多人,支持者越多」。
對於未來國民黨在網路自媒體的經營,趙少康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新聞不超過 150 字,文章不超過 300 字」。並表示「3000 字的文章誰會看?若 300 字還講不清楚觀點,乾脆去死好了!」趙少康荒謬想法根本看扁人民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他還指出台灣人不喜歡付錢看媒體,國外新聞收益多從評論而來, 而又臭又長的評論他不想看,只想看自己寫的,甚至高傲表示「我寫得最好」。
從支持暴力政治到提出「新聞資訊簡化」的觀點,可以發現國民黨找到的講師對於青年世代的觀察過於扁平且匱乏。在國內深度報導與專題報導媒體發展逐漸蓬勃的今日,國民黨的網路經營策略彷彿是一台時光機,將帶我們回到資訊不對稱且知識尚未普及的舊時代。
#演講頻頻破音_羅智強精準自嘲是_戰鬥的傻瓜
在所有演講者當中,失意多年的羅智強的發言最具情感。羅智強不但抱怨自 2016 總統大選後便失業五年,期間曾打算把台北的房子賣掉、搬去花蓮住,更頻頻破音哭喊在國民黨戰鬥的都是傻瓜。他表示,在民進黨,當戰鬥者會爬雲梯,步步高升,但國民黨卻往往是越戰鬥越怕。羅智強憤慨表示,在國民黨戰鬥時,當你往前衝,不但隊友會往後跑,甚至還會從背後射你兩箭。演講到情緒瀕臨潰堤的羅智強,自嘲自己就是頭腦不清楚、腦袋有問題。才坐在這裡戰鬥。
雖表示自己看不慣民進黨踐踏民主才會出來戰鬥,但羅智強的發言非常誠實,讓我們能看到國民黨不但對自己人刻薄,為這個政黨而戰更是「傻瓜」的行為。
#黃士修提未來戰略_透過公投綁大選_成功撤掉高端EUA
黃士修在演講中承認,自己當初有煽動國民黨在核能議題上合作,他指出自己所經營的核終,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國民黨側翼。對於策動網路攻擊,他提出了一套矛盾的見解為自己解套,他表示拿錢辦事沒有錯,之所以民進黨的 1450 該被譴責,國民黨網軍不是問題,是因為民進黨幹壞事,而國民黨不是。
除了在演講中大力吹捧「核能就是科學」、反核就是反人類、反科學,黃士修在網路攻擊上提出了「少數疊加策略」,表示將透過未來各個議題所觸及到的群體,吸引潛在支持者。對於國民黨青年網紅未來的發展方向,他也提出幾個未來可以主打的議題,包含疫苗、紓困五倍金、公投綁大選與藻礁連署。更現場教學表示,將透過推廣「用 2022 公投把 EUA 撤掉,就可以不用打高端」來宣傳公投綁大選。
黃士修表示,他認為蔡英文是「故意造成國際疫苗短缺」逼迫人民打高端,若公投綁大選成功了,等於一百個公投列車開了,國民黨能夠趁機以此獲取政治利益。
同時,黃士修也介紹了煽動媒體與新聞的案例,2018 年他曾經主導「以核養綠」公投,當年因中選會認為依法送案只能點收一次,連署書遭拒收。他表示,當時媒體拍攝到他情緒激動近乎送醫的情況,有演戲的成分。為滿足強制緊急送醫的要件,#黃士修故意大量灌水流失電解質,#並故意在媒體面前讓自己情緒憤慨,#導致心跳飆高。他指出,當時絕食並不餓,但很想睡覺,且因絕食場地對面就是醫院,他設計了自己的緊急送醫後,#便到醫院睡午覺。
#國民黨清楚公投是主戰場
在今天這場活動中,不必要擔心國民黨操作網路的攻擊能力,也不需擔心出現青年人才,但國民黨深知其強項在於公投,也打算操作一連串的攻擊,透過讓公投綁大選,達到未來選戰上的優勢。
然而,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國民黨作為在野黨,其最大目的並非監督執政黨,而是「逢民必反」—— 這個「民」主要當然是民進黨,但更多時候其實也是「人民」—— 因為他們不管國際局勢、不管議題好壞、不管人民福祉,他們在意的是「#如何在每一個議題裡鬥臭民進黨讓自己得分」。
但整天下來我不禁思考,如果中國國民黨要服務的不是人民,那麼以他們的所作所為「會讓誰會得利、誰最開心」來思考,他們究竟為「誰」服務,答案也就再清楚不過了。
圖/趙少康粉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花蓮地檢署與廉政署追查台鐵太魯閣事故案,昨天下午擴大約談台鐵官員以及監造商聯合大地人員,經漏夜偵訊,台鐵花蓮工務段熊姓施工主任、主辦工程司潘姓工程師、聯合大地建造李姓主任、張姓安衛人員皆依涉過失致失罪,諭令15到50萬交保,而共同被告-逃逸外勞阿好,事後後立即騎車逃離現場的影像也在今天曝光。 詳細...
主辦 工程師 英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周的H&M,有不少我看過且大力推薦的作品喔。
首先就一定要推薦─走向共和!
這是我心目中的神劇,我甚至會說,我自己最初創作清末民初的歷史作品,很大一部分借鏡本電視劇。
歷史課本或是比較初階簡單的歷史著作(像是什麼偉人傳之類的),描寫歷史人物都非常的單面向。例如:慈禧就是奢華守舊、康有為就是銳意變法、孫文就是革命英雄、袁世凱就是野心滿溢......
但我跟XXY都不只一次說過,歷史是有很多面向,而人更是如此(畢竟歷史的核心其實就是人呀)。
孫文的確銳意革命,但不代表他有好的方法以及施政才能。
袁世凱的確野心滿溢,但他的崛起之路,非但會視今天很多人會稱讚的狼性,他在過程中著實辦了不少實事以及展現他強大的智慧手腕(尤其相比上面那位孫文,那更是完全的輾壓)。
慈禧,我不只一次說她大部分時間並不守舊,或是說,即便她有守舊的皇權思想,可是如果以維穩來看,葉赫那拉老太太也真的幹的不錯,起碼她在世的一日,大清都沒有倒下(當然不是說她沒有錯,事實上電視劇中就有展現他犯下的滔天大錯─義和團,但那非慈禧迷信,而是充滿著濃厚且複雜的政治鬥爭)。
這部電視劇還重現了當時的時代氛圍,我就講一點:這部戲大部分稱呼人,都是稱「字」。在古代,連名帶姓叫人,除非你是上司或是長輩,面對平輩,都只能稱呼「字」或是「號」,所以這部電視劇其實在重現時代場景時,也是在考驗觀眾的歷史知識。
比如有一段,袁世凱建立小站新軍,裡面一堆袁世凱將官,什麼:菊人、芝泉、華甫......我最初看的是一愣一愣的,這都是些什麼人物?結果當他們自報姓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挖靠!如果是對民國史有點研究的人,豈會不知道這幾位大人物?又怎能不提這幾位大人物?
總之,這是一部超級強大且優質的電視劇(從它被對岸央視禁播,就知道它到底有多優質了),絕對絕對絕對推薦給大家!
講到一戰,它的影視資源相對二戰來說,簡直稀少的太多。(不過也沒差,現在在高中新版本教科書中,二戰篇幅只占半頁,一戰還稍微多一點,大概是一頁多一些。)
幸好前一陣子出現了「1917」,可以讓學生清楚了解到壕溝戰以及當時西線戰場中的衝突(順帶一提,播放效果超好),但如果要更紀實,我非常推薦「他們不再老去」。
這是結合歷史紀錄影像,主要以英國角度去描述一戰的進程概況。我覺得它珍貴的地方,就在於真實的影像素材,以及很多時候出現處於前面但處於休息狀態下的士兵。我們可以看到士兵顯露的疲憊,還有骯髒的環境(你能想像蒼蠅不只滿天飛,甚至還爬行在你的眼皮上嗎),而在隨時會掛點的不確定中,士兵友仍要苦中作樂,這才能勉強的熬過現況。
這是一部我看了很有感觸的作品,也是我會想放給學生看的作品,對於一戰想要認識更深,而且是追求史實的朋友,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作品。
電流大戰,這部片我有看過ㄟ。甚至我一位做機械維修的工程師朋友也看過,不過他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期待有更多特斯拉的場景,但本片比較多聚焦在愛迪生,還有西屋電器創始人,也就是品用特斯拉開展交流電系統的威斯汀豪斯(其實如果照英文名字─ Westinghouse做直譯,這位老兄就叫西屋,所以他的公司叫西屋電氣,不過如果我真的稱呼他叫西屋......484感覺挺奇怪的)。
我知道很多人會以愛迪生當作勵志故事典型,我也知道有不少人狂黑愛迪生,那我可以說,無論你是愛迪生粉,還是愛迪生黑,這部片都有角度可以滿足你。
而愛迪生除了燈泡,其實他也是電影的發明人之一,但諷刺的是,愛迪生這一聲最喜歡就是申請專利權,然後仗著專利權去打壓迫害其他後起之秀,這樣他就更能賺取利潤。殊不知,就是因為他的強大打壓,讓眾多電影相關人士離開本來產業重鎮的東岸,而跑到相對開展自由的西案發展電影產業,這就是日後好萊塢的誕生背景,而東岸電影產業卻在愛迪生的壓制下走向衰弱(事實上,愛迪生醫生都在促進新產業誕生,卻又再發展期成為蠻橫的壓制者,以至於產業在衰弱同時,卻又無意之間迸發出他料想不到的新生機,這當中的曲折,大家去看電影會有相當的體會喔)。
最後,奧運期間,搭配一部描述那歲主辦下的柏林奧運往事,我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我就準備去看XXY的推薦影單了)。
大家對於本周的電影以及歷史事件有何想法呢?除了在本篇留言,也希望大家多多觀看轉發分享H&M的相關影片,我想對於喜歡電影或是喜歡歷史的人,絕對會是一種享受喔!
主辦 工程師 英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七月的第一天,虹安在線上參加了第十屆工程、技術與STEM教育研討會,今年主辦單位是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協辦單位是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IEEE台北分會 Young Professionals Group,研討會主題為「結合跨領域的工程教育」。虹安從資訊學碩士再到機械博士,現今又在立法院服務,橫跨了三個領域,當天的演講主題是「數據科學與國家治理」,由於疫情的關係,只能在線上跟各位老朋友、學界伙伴相見。
💡 科普時間:什麼是STEM教育?
✒ STEM,是四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結合而成--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是近年相關產業最喜歡用的關鍵字,歐美也有許多STEM教育的相關計畫,希望未來教育能從「知識傳遞」進化為「學以致用」,著重於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跨領域資訊整合,使知識成為可用資源的思維。
虹安首先以自身的學習、工作經歷作為開場,就讀資訊工程系所時的虹安,也跟你我的學生時期一樣,熬夜寫程式debug、拼命K書📚、做研究;到了機械博班的階段,要在博士班的過程一口氣弄懂機械系學生四年學到的內容,結合自身的資工背景,激發出insight 💡變成博士論文。過程中也曾經怨嘆過為什麼想不開,為什麼要跨領域讓自己這麼累;再到了科智的創業時期,獲得了 #全球創業賽第一名 的殊榮,跨領域的學習逐漸展現出成果;接著又到了鴻海集團擔任工業大數據辦公室主任貢獻所學,同時也擔任郭台銘創辦人的特助,命運的際遇讓我來到了立法院擔任第十屆立法委員。這次跨離了工程領域,虹安仍然戰戰兢兢,但過往累積的經驗與能量,使我能把立委的角色擔任好,虹安的大數據專長讓我問政時更能以事實和邏輯分析為根據,以數據避免政治口水,也為立院帶來了不同的科技思維。
#而且立院的同事跟科技業的很不一樣
接著,虹安以「數據思維的重要性」作為切入,說明了零售業龍頭Amazon建立了「線下」實體通路的用意是什麼、又如何決定什麼商品該在架上展示,現今的一切,不再用經驗法則決定,而是 #大數據驅動的結果,「妥善用數據分析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價值」。在2011年,發源於辛辛那提的奇異(GE)公司,發表了GE Industrial Internet System,舉例說明了 Product (or Service) Data Life Cycle,強調了數據收集、數據比對與分析、決策改善等三個要素的Life cycle,這Life cycle適用於各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和應用,重點是,以數據驅動需求的首要原則是:From gut feeling To data agility,將主觀意識下有限的數據來源,轉變到客觀心態下更大更完整的#開放式數據來源,如此一來,養成數據化的工作模式,就能得到洞察數據敏感力,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價值。
而在 #國家治理方面,虹安舉了去年質詢陳時中部長的 #口罩地圖 為例,說明了大數據分析用於口罩分配的成果😷,並可解決城鄉口罩用量不同的物流輸送問題,使每個需要的人都可以買到口罩。各縣市的口罩分配不應該只是齊頭式平等;而我用的方式,就是上述的「數據收集、數據比對與分析、決策改善」三要素;虹安才能以明確的數據質詢蘇院長,7600萬片口罩到底去了哪裡。除此之外,虹安在立院密切關注的,還有 #數位發展部 的成立。數位發展部源自國家對於數位科技產業及發展的重視,成立數位發展部以進行國家數位發展政策之規劃、協調、推動與法規擬定及執行,並著重國家資通安全政策、法規、重大計畫與資源分配之擬定、指導及監督,這會是虹安在立院第四個會期的重要工作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會後教授們的提問十分精闢,虹安大致整理如下:
①女性工程師的教育環境、社會支持的情況
②科研成果的產出,凝聚成政策推動的的能量,再從政策回到高等教育的增進,形成正向循環的方式
③數位發展部的角色對於高等教育的影響,是否與科技部/國科會有所不同
很謝謝學界朋友的交流,這次的演講讓我暫離政治圈回到本業,虹安將會從這些面向進行研議與推動,希望我的分享也能給予學界跨領域的交流與互動。
#回歸自己的本業既熟悉又開心
#跨領域最難的是要花很多時間讀書
#想了解虹安的歷程可看面試郭台銘
主辦 工程師 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花蓮地檢署與廉政署追查台鐵太魯閣事故案,昨天下午擴大約談台鐵官員以及監造商聯合大地人員,經漏夜偵訊,台鐵花蓮工務段熊姓施工主任、主辦工程司潘姓工程師、聯合大地建造李姓主任、張姓安衛人員皆依涉過失致失罪,諭令15到50萬交保,而共同被告-逃逸外勞阿好,事後後立即騎車逃離現場的影像也在今天曝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08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yWIoL7YX-M/hqdefault.jpg)
主辦 工程師 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花蓮地檢署與廉政署追查台鐵太魯閣事故案,昨天下午擴大約談台鐵官員以及監造商聯合大地人員,經漏夜偵訊,台鐵花蓮工務段熊姓施工主任、主辦工程司潘姓工程師,清晨分別被依涉違反過失致死等罪,諭知15萬、30萬元交保;聯合大地建造李姓主任、張姓安衛人員則分別諭知50萬元及30萬元交保。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08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VVGW3f2OR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