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逐漸進入尾聲,學校已經或將要開學,你說那防疫呢,反正許多人吃半價餐吃得好過癮,有差嗎還?已經恢復正常了幾乎。
昨天帶皮蛋參加她最要好朋友的哈利波特主題生日趴,朋友媽媽跟我一樣是驚弓謹慎的亞洲人,所以派對辦在戶外、大家分時段出席保持距離。平素就愛裝神弄鬼、恨不得天天萬聖節的朋友這回宅在家更有空大搞特搞,於是兩週前有天我在煮飯突然有人扔進一個蠟印的信封,裏面是草書手寫的霍格華茲入學通知、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車票和咒語練習紙。
星期六的早上天氣微寒,穿著哈利波特的領帶和黑袍 (幸好平常有囤!) 出門去跑趴。派對以尋寶遊戲為主軸,附近路上牆上貼了各種「線索」,寶藏都是童書裏的金探子、魔法石... 等等,接著來到朋友扮的鄧不利多前玩「霍格華茲賓果」,洗手吃點心,領了派對禮包和蛋糕、打道回府。
這大概是我們在原來小學受邀的最後一個派對,從此各分東西不免有些傷感。皮蛋在這班上和其他三位女孩是 BFF ,在這個很白的白人社區我們是極少數、所謂 BAME 家庭,皮蛋和另一位印度女孩轉學,開派對這位已經正式提出在家教育申請,剩下的那位孩子眼看朋友都離開也不想待了,現在她父母正在物色新學校...
最近大量閱讀學校資料有一些心得 (*)。出乎意料之外,我們轉去的迷你小學仍舊不准學生戴口罩,(如果戴了會要求當場取下),上下學採用「單行道」,分時段開車進校園,大人不准下車,老師會到車門邊接孩子進教室,口罩和放護不准使用,但是要家長簽切結書保證有症狀絕不會送小孩上學、會申請快篩隔離到確定檢測陰性、家裏有旅遊史絕不隱瞞...
其實我還是忐忑不安,畢竟不只機率、更是運氣。我只能小小慶幸開學比別人晚幾天,如果有問題先開學的學校會顯現出來,在英國或美國的讀者,讓我們一起祈禱安然度過秋冬。
* 不知情的人普遍有謬思,「白人區」=好區,也有許多人認為小朋友沒有種族意識,這些都是「大人製造出來的」。住在白人區、小孩讀幾乎都是本地英國人的學校,這幾年我感受蠻深的...
說歧視之類的還真沒有 (至少沒表現出來),但是我覺得人口很白很白的學校有點狹隘,而且可能遇到一些家教不是太好的孩子,他們會從父母那裏學到似是而非的觀念,譬如曾有小孩對印度女孩說『我不跟咖啡色的人玩』或者我去作新年介紹時有孩子說『我父母說我們不喜歡中國人』(我馬上很理解的回她『對啊,我們華人比你們聰明太多了難怪你們討厭我們』)(我就是這麼沒風度 🤣),這些可能不是有心或故意的,但是也能從這裏看到家庭教育的落差。
下一年小學入學參觀日即將開始,強烈建議大家在看 Ofsted 評比之外還要看「英文非母語」和「免費午餐使用」的比例,外國人太少和太多一樣是問題。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車票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常常會想起上海
那個02-05年的上海
我在上海復旦大學鬼混的上海
學校外面有賣五毛錢的炒飯 五塊錢的賈樟柯站台DVD的上海
那時候 沒有淘寶 沒有支付寶 還沒世博 還沒奧運
那時的中國真美 那麼多的傳統民居 房子雖舊但並不破敗 人的衣著樸素 但精神卻自然安詳 老吉士是正經八百的原料 擺盤也認真實在
那時候搭地鐵去靜安寺 跑去常德公寓偷按張愛玲家的電鈴 幻想她會冒出來
那時候地鐵只有兩線跟一條輕軌
那時候的南方週末真好看
那時候的書報攤的 看電影雜誌 一本五塊錢
那時候沒有買火車票不用實名制
沒有外賣 沒有網紅 城市矬矬的 但想起來還是很懷念 還是在心裡難分難捨
那個上海 跟曼禎世鈞的愛 一樣回不去了
常常會想起那個上海
非典肺炎我在的上海
先是駁斥外媒造謠 但等到認清事實 就是天翻地覆的作戰狀態
常常想起那時候跟上海市民的患難與共
但忽然想起我已經不在上海
忽然想起 現在已非江溫體制
忽然想起現在的武漢肺炎
忽然現在面對的是更草菅人命的席維尼
就哀傷起來
以下是03年SARS那個春天的日記
「和我一樣決定留在上海的同學青小文很嚴肅地打電話來問我們是否要先booking回程機票以防萬一。我說妳的口氣真像38年詢問要不要搭船撤退來台灣那樣。她說可不是!只要感冒了就上不了飛機,這裡醫院你敢上?我們連感冒的自由都沒有了!
四周的肅殺氛圍到底把摩登上海打回共產國家原形。
公布真實疫情後不到三天,整個城市就可以翻過來。在大眾傳媒之外,有一套類似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我們所看不見的傳播通報體系,效率好得神奇。「四早三好」、「響應號召、珍惜生命、草藥七付、遠離非典」神龍教一樣的口號早在大街小巷喊得擲地有聲。
相關約束的法令馬上就落實:嚴格禁止離開上海市,進出校區一律佩帶校徽攜帶證件。學校風聲鶴唳地清查貪圖便宜房租住在學生宿舍的非法住戶。到處都貼著告示歡迎舉報非法住戶和疑似SARS患者,察經屬實有獎金鼓勵。
所以去北京私人遊歷回來的同學馬上收到校方通知隔離就不是一件太意外的事情。
去超市幫他買所需的日用品,週遭的人十個有八個都帶上口罩了,是這裡的人真是太好煽動,還是那個隱形的通報傳播系統太利害了? 超市中廣播字用捲舌的北京腔說嚴防死守,眾志成城,客觀中性的醫學語言陳述,於是帶上了一種戰爭的修辭。
SARS很可怕,在高密度人口、交通便捷的大都會是應該小心,但用一種面對瘟疫的亢奮和驚恐態度去面對會不會太戲劇化了?病毒沒有壓抑住,人心先摧折一半。買妥東西沒有帶證件正門無法進去就從側門溜進來,四月的天氣很應景的風雲變色,一下子天又沉下來,前天大太陽底下曬了一天的羽戎服,還得拿出來。風刮得有肅殺之氣。隨風飄散的除了無色無味的病菌,還有傳播種種謠言的興奮和人心之間的猜忌和堤防。
戲劇化的氣氛讓人聯想起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有一段是這樣的:鞏俐靜靜的做著針線活,廣播普通話很標準的平穩地說毛主席裁示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口氣宛若宣告著颱風警報一樣的謹慎平穩。鞏俐抬起頭,外面下著雨,爐上的水滾著,歷史總是在平靜的日子翻轉一頁。」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車票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常會想起上海
那個02-05年的上海
我在上海復旦大學鬼混的上海
學校外面有賣五毛錢的炒飯 五塊錢的賈樟柯站台DVD的上海
那時候 沒有淘寶 沒有支付寶 還沒世博 還沒奧運
那時的中國真美 那麼多的傳統民居 房子雖舊但並不破敗 人的衣著樸素 但精神卻自然安詳 老吉士是正經八百的原料 擺盤也認真實在
那時候搭地鐵去靜安寺 跑去常德公寓偷按張愛玲家的電鈴 幻想她會冒出來
那時候地鐵只有兩線跟一條輕軌
那時候的南方週末真好看
那時候的書報攤的 看電影雜誌 一本五塊錢
那時候沒有買火車票不用實名制
沒有外賣 沒有網紅 城市矬矬的 但想起來還是很懷念 還是在心裡難分難捨
那個上海 跟曼禎世鈞的愛 一樣回不去了
常常會想起那個上海
非典肺炎我在的上海
先是駁斥外媒造謠 但等到認清事實 就是天翻地覆的作戰狀態
常常想起那時候跟上海市民的患難與共
但忽然想起我已經不在上海
忽然想起 現在已非江溫體制
忽然想起現在的武漢肺炎
忽然現在面對的是更草菅人命的席維尼
就哀傷起來
以下是03年SARS那個春天的日記
「和我一樣決定留在上海的同學青小文很嚴肅地打電話來問我們是否要先booking回程機票以防萬一。我說妳的口氣真像38年詢問要不要搭船撤退來台灣那樣。她說可不是!只要感冒了就上不了飛機,這裡醫院你敢上?我們連感冒的自由都沒有了!
四周的肅殺氛圍到底把摩登上海打回共產國家原形。
公布真實疫情後不到三天,整個城市就可以翻過來。在大眾傳媒之外,有一套類似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我們所看不見的傳播通報體系,效率好得神奇。「四早三好」、「響應號召、珍惜生命、草藥七付、遠離非典」神龍教一樣的口號早在大街小巷喊得擲地有聲。
相關約束的法令馬上就落實:嚴格禁止離開上海市,進出校區一律佩帶校徽攜帶證件。學校風聲鶴唳地清查貪圖便宜房租住在學生宿舍的非法住戶。到處都貼著告示歡迎舉報非法住戶和疑似SARS患者,察經屬實有獎金鼓勵。
所以去北京私人遊歷回來的同學馬上收到校方通知隔離就不是一件太意外的事情。
去超市幫他買所需的日用品,週遭的人十個有八個都帶上口罩了,是這裡的人真是太好煽動,還是那個隱形的通報傳播系統太利害了? 超市中廣播字用捲舌的北京腔說嚴防死守,眾志成城,客觀中性的醫學語言陳述,於是帶上了一種戰爭的修辭。
SARS很可怕,在高密度人口、交通便捷的大都會是應該小心,但用一種面對瘟疫的亢奮和驚恐態度去面對會不會太戲劇化了?病毒沒有壓抑住,人心先摧折一半。買妥東西沒有帶證件正門無法進去就從側門溜進來,四月的天氣很應景的風雲變色,一下子天又沉下來,前天大太陽底下曬了一天的羽戎服,還得拿出來。風刮得有肅殺之氣。隨風飄散的除了無色無味的病菌,還有傳播種種謠言的興奮和人心之間的猜忌和堤防。
戲劇化的氣氛讓人聯想起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有一段是這樣的:鞏俐靜靜的做著針線活,廣播普通話很標準的平穩地說毛主席裁示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口氣宛若宣告著颱風警報一樣的謹慎平穩。鞏俐抬起頭,外面下著雨,爐上的水滾著,歷史總是在平靜的日子翻轉一頁。」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車票 在 畢典送夢想車票票價9又3/4--蘋果日報2014061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車票 ,從「竹崎出發到夢想」的嘉義特快 車票 ,而且將票價訂在 9又4分之3 ?其創意來自哈利波特裡的 9又4分3月台 ,意謂有無限可能。校長羅茂順將於今年7月 ... ... <看更多>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車票 在 Mílù_map - 我知道我的車票邀請函很假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月台,只有巫師才能通過。麻瓜是無法見到或使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哈利波特) · #請利用臉書訊息或LINE@預約. Nessun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