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維港跨海通道構想】圖為Hong Kong Daily Press(孖刺西報)在一九一九年一篇有關維港兩岸交通的文章中,展示了一幅維多利亞港大橋的構想圖。這一概念,其實來自殖民地政府船政司林士(R. Murray Rumsey)一九零二年發表的一份部門年度報告。
林士當年鑑於港九發展極不平衡:港島維多利亞城心臟地區——中環及上環一帶有人滿之患,擠迫生活空間成為一八九四年大鼠疫溫床,相反九龍則發展落後;因此提出建造維港跨海大橋,貫通中環畢打街海濱與尖沙嘴羅便臣道(與港島街道重名,後更名彌敦道)、九龍角一帶。這是開埠以來首個正式的維港跨海通道規劃建議。
但這個方案最終從沒實現,原因有許多方面,包括成本鉅大及颱風威脅等,但主要還是大橋把海港切割成兩部份,這很可能制約香港最寶貴資產——海港的長遠發展。
直至大約七十年後,建築技術改進、海底隧道建設變得可行,港府至六十年代末決定以海隧形式,實現建設維港跨海通道。而香港首條海隧於一九七二年建成。
筆者撰寫的《一八九四年黑死病瘟疫 啟發港九跨海大橋計劃》談及這段舊事。閱讀全文登入: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247527
【#舊時香港Patreon 總目錄】
一八九四年黑死病瘟疫 啟發港九跨海大橋計劃:https://bit.ly/3vBO7ny
一九四七:民間倡建維港大橋 紀念香港保衛戰死者:https://bit.ly/3yPr5vE
三十年代:油蔴地小輪「一條龍」開發銀礦灣旅遊:https://bit.ly/3yFz9ip
觀塘工業區規劃失誤 柏立基直斥極為愚蠢:https://bit.ly/3yNLfpy
電廠支援海水化淡?一個沒實現的「解渴」方案:https://bit.ly/3fvde5R
港府不惜工本組運水船隊 解救一九六三年大旱:https://bit.ly/3vsrSQS
一九五九年:女王御賜紋章 菲臘親王交給香港:https://bit.ly/3vw7YEP
九龍皇帝最早文字記錄:彩虹邨郵局事件:https://bit.ly/3uv7o90
香港地標用港貨!康樂大廈鋼筋產自調景嶺:https://bit.ly/3yNyw6s
一八九九:保存宋王臺條例的魔鬼細節:https://bit.ly/3bXEg3C
亂世中煞停!寶雲山新港督府難產記:https://bit.ly/3fWHXrB
曾福笑談摩利臣山變遷:鋼琴「壽高於山」:https://bit.ly/3yJH2mX
何福怒斥歧視 卻阻不了長洲「種族隔離」:https://bit.ly/3vvF73q
牛頭角石頭 煉成瑰麗中環郵政總局:https://bit.ly/2RSM0x4
歲月淘盡仇恨:同治年間荃灣「菠蘿戰爭」:https://bit.ly/2R5redg
六十年代:鄔勵德和他的港人安居藍圖:https://bit.ly/3vJkNM9
海洋公園式改革 九十年前名園試過慘敗:https://bit.ly/3fslnIa
中環竟有小橋流水?那是紅棉路前生:https://bit.ly/3fNWjue
大坑鑄幣廠水壩 維城「撲水」記憶:https://bit.ly/3ozilUz
香港最冷的一天 究竟有冇落過雪?:https://bit.ly/3owJ847
海傍東舊事:軒尼詩道曾是臨海小徑:https://bit.ly/39dW3l0
一九零零年代:荔枝角「移動水庫」計劃:https://bit.ly/2LexBaL
主教山配水庫建成時 九龍還沒水塘 水從哪裡來:https://bit.ly/2Liyijy
主教山配水庫:遠東版的英國貴橡水庫:https://bit.ly/37XitHV
香港開埠前一天:記硫磺號與卑路乍艦長:https://bit.ly/3oXuwMa
英國佔領香港首個足印 或留在文咸街:https://bit.ly/3c2UXdX
長堤伴海灣:高士威道的前生:https://bit.ly/2Mi8DIh
畢打街鐘樓:中環精英的眼中釘:https://bit.ly/3nTThaJ
日本法西斯圖騰 忠靈塔如此倒下:https://bit.ly/3aIIlsE
一九零六年:沙田老虎食人疑案:https://bit.ly/3h8G2jL
皇后大道曾有一片林蔭 彌漫歐陸式優雅:https://bit.ly/3rhNduu
近聽水聲清:蓮花宮的舊日美景:https://bit.ly/38cF0z2
恐怖明信片 記九龍灣刑場舊事:https://bit.ly/2JXZzYd
同治年間舊照:尋回旺角鄉郊風貌:https://bit.ly/3mnKZ9D
吉士笠街:維多利亞城烈女傳奇:https://bit.ly/3qShakU
一八六零年代:英治九龍後首間警署:https://bit.ly/2W8TVVz
優雅地購物:香港首座多層商場柏拱行:https://bit.ly/2Kbek9H
德己立街二十號:太平天國悍將反清再夢碎:https://bit.ly/33Ov9hE
一八六零年舊照 揭美利炮台滄桑舊事:https://bit.ly/2Ihj4df
灣仔最古照片 紀錄醫院山原貌:https://bit.ly/3g4Wzot
猶太港督 讓鄉間小路變康莊彌敦道:https://bit.ly/2KUlwrj
漂流的地名:九龍塘原本位於太子旺角:https://bit.ly/33iBgdO
西角山下養鴨人家:鴨寮街前世今生:https://bit.ly/2V24DNb
咸豐十年古照 發現失蹤了的紅磡山丘:https://bit.ly/3m37X6c
傳世最古荃灣照片:同治十二年的汀九:https://bit.ly/3kGbxln
百年古照紀錄 大角嘴山消失記:https://bit.ly/32OC8qk
大班上陣保衛香港:慘烈北角電廠之役:https://bit.ly/2WLZZUk
被遺忘的中英角力:九廣鐵路華段路權:https://bit.ly/3kzKg3S
幾張照片 看筲箕灣滄桑變化:https://bit.ly/32Ku2z4
尖沙嘴草排村考證 爲香港名字尋根:https://bit.ly/2IiGJd9
尖沙嘴曾有一條尖沙頭村:https://bit.ly/38nqw0Y
1869年英國王室首次訪港 重組當年盛況:https://bit.ly/3l5B0pA
二十年代神秘鐵路 見證深水埗拓荒史:https://bit.ly/3oVQGxV
中環舊郵政總局:香港首座政府合署:https://bit.ly/3oSvF72
漫遊眾籌建成的第一代大會堂:https://bit.ly/38bHfof
1957年「元祖級」紅A書喼 見證香港工業崛起:https://bit.ly/31VJKa9
工潮迭起時:一九五零年羅素街血案:https://bit.ly/2TlN4qv
香港捲入冷戰:被遺忘的粵穗慰問團事件:https://bit.ly/3olhck6
長洲曾有一段華洋分治的歷史:https://bit.ly/34FXRB3
時不與我 九龍電車計劃三度幻滅:https://bit.ly/3dhAVMs
清帝國尖沙嘴炮台 真實影像首曝光:https://bit.ly/33Oo4OF
尖沙嘴村原貌重現 林維喜被殺案現場?:https://bit.ly/31eA3Da
人不可沒有希望!香港重光郵票草稿藏密碼:https://bit.ly/2HiNGdm
北角失樂園:名園遊樂場:https://bit.ly/37g59hO
十五歲黃霑看到、和看不到的雙十暴動:https://bit.ly/3jIjfvE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的網紅陳善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防疫、豪大雨、國手們在東京奧運拚戰奪牌創造佳績...等,這都是近日大家所關注的! 善慧(110/08/02)市政總質詢與市長、副市長及各局處首長探討之重點如下: 一、向奧運的國手們致敬,本市在地選手績優獎勵金加碼發放。 二、感謝所有支援防疫、接...
九廣鐵路華段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九六三年:美國軍艦向香港捐水】
香港一九六三年曾經歷一場罕見的旱災,在最危急時刻,當局試過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當年困境烙引在一代人記憶裡。但多麼嚴峻的難關總要渡過,筆者此前翻閱昔日報刊、重溫港府如何開源節流應付大旱時,發現了不少、但又零散的有趣故事。
例如,當年部份經過香港的商船,甚至美軍戰艦原來曾向香港捐水——把船上預計富餘的食水,卸下給香港使用,自己則到下一站才「補水」。《華僑日報》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一段報道便說,多艘停港的商船和軍艦慷慨送水,其中美軍「碧謨號」軍艦就捐了超過二萬二千加侖的水。
但當然,這麼的水量對香港嚴重旱情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外國船艦捐水或許只是一種慰問香港、對香港表達支持的動作。
另外,筆者早前亦撰文談過,港府當年為應對災情,不惜重金租用多國運油輪、組成龐大船隊,循環不斷開赴廣東汲取珠江淡水,注入香港水塘,為這片赤地「解喝」。如有興趣可閱讀:https://bit.ly/3vsrSQS
【#舊時香港Patreon 總目錄】
一八九四年黑死病瘟疫 啟發港九跨海大橋計劃:https://bit.ly/3vBO7ny
一九四七:民間倡建維港大橋 紀念香港保衛戰死者:https://bit.ly/3yPr5vE
三十年代:油蔴地小輪「一條龍」開發銀礦灣旅遊:https://bit.ly/3yFz9ip
觀塘工業區規劃失誤 柏立基直斥極為愚蠢:https://bit.ly/3yNLfpy
電廠支援海水化淡?一個沒實現的「解渴」方案:https://bit.ly/3fvde5R
港府不惜工本組運水船隊 解救一九六三年大旱:https://bit.ly/3vsrSQS
一九五九年:女王御賜紋章 菲臘親王交給香港:https://bit.ly/3vw7YEP
九龍皇帝最早文字記錄:彩虹邨郵局事件:https://bit.ly/3uv7o90
香港地標用港貨!康樂大廈鋼筋產自調景嶺:https://bit.ly/3yNyw6s
一八九九:保存宋王臺條例的魔鬼細節:https://bit.ly/3bXEg3C
亂世中煞停!寶雲山新港督府難產記:https://bit.ly/3fWHXrB
曾福笑談摩利臣山變遷:鋼琴「壽高於山」:https://bit.ly/3yJH2mX
何福怒斥歧視 卻阻不了長洲「種族隔離」:https://bit.ly/3vvF73q
牛頭角石頭 煉成瑰麗中環郵政總局:https://bit.ly/2RSM0x4
歲月淘盡仇恨:同治年間荃灣「菠蘿戰爭」:https://bit.ly/2R5redg
六十年代:鄔勵德和他的港人安居藍圖:https://bit.ly/3vJkNM9
海洋公園式改革 九十年前名園試過慘敗:https://bit.ly/3fslnIa
中環竟有小橋流水?那是紅棉路前生:https://bit.ly/3fNWjue
大坑鑄幣廠水壩 維城「撲水」記憶:https://bit.ly/3ozilUz
香港最冷的一天 究竟有冇落過雪?:https://bit.ly/3owJ847
海傍東舊事:軒尼詩道曾是臨海小徑:https://bit.ly/39dW3l0
一九零零年代:荔枝角「移動水庫」計劃:https://bit.ly/2LexBaL
主教山配水庫建成時 九龍還沒水塘 水從哪裡來:https://bit.ly/2Liyijy
主教山配水庫:遠東版的英國貴橡水庫:https://bit.ly/37XitHV
香港開埠前一天:記硫磺號與卑路乍艦長:https://bit.ly/3oXuwMa
英國佔領香港首個足印 或留在文咸街:https://bit.ly/3c2UXdX
長堤伴海灣:高士威道的前生:https://bit.ly/2Mi8DIh
畢打街鐘樓:中環精英的眼中釘:https://bit.ly/3nTThaJ
日本法西斯圖騰 忠靈塔如此倒下:https://bit.ly/3aIIlsE
一九零六年:沙田老虎食人疑案:https://bit.ly/3h8G2jL
皇后大道曾有一片林蔭 彌漫歐陸式優雅:https://bit.ly/3rhNduu
近聽水聲清:蓮花宮的舊日美景:https://bit.ly/38cF0z2
恐怖明信片 記九龍灣刑場舊事:https://bit.ly/2JXZzYd
同治年間舊照:尋回旺角鄉郊風貌:https://bit.ly/3mnKZ9D
吉士笠街:維多利亞城烈女傳奇:https://bit.ly/3qShakU
一八六零年代:英治九龍後首間警署:https://bit.ly/2W8TVVz
優雅地購物:香港首座多層商場柏拱行:https://bit.ly/2Kbek9H
德己立街二十號:太平天國悍將反清再夢碎:https://bit.ly/33Ov9hE
一八六零年舊照 揭美利炮台滄桑舊事:https://bit.ly/2Ihj4df
灣仔最古照片 紀錄醫院山原貌:https://bit.ly/3g4Wzot
猶太港督 讓鄉間小路變康莊彌敦道:https://bit.ly/2KUlwrj
漂流的地名:九龍塘原本位於太子旺角:https://bit.ly/33iBgdO
西角山下養鴨人家:鴨寮街前世今生:https://bit.ly/2V24DNb
咸豐十年古照 發現失蹤了的紅磡山丘:https://bit.ly/3m37X6c
傳世最古荃灣照片:同治十二年的汀九:https://bit.ly/3kGbxln
百年古照紀錄 大角嘴山消失記:https://bit.ly/32OC8qk
大班上陣保衛香港:慘烈北角電廠之役:https://bit.ly/2WLZZUk
被遺忘的中英角力:九廣鐵路華段路權:https://bit.ly/3kzKg3S
幾張照片 看筲箕灣滄桑變化:https://bit.ly/32Ku2z4
尖沙嘴草排村考證 爲香港名字尋根:https://bit.ly/2IiGJd9
尖沙嘴曾有一條尖沙頭村:https://bit.ly/38nqw0Y
1869年英國王室首次訪港 重組當年盛況:https://bit.ly/3l5B0pA
二十年代神秘鐵路 見證深水埗拓荒史:https://bit.ly/3oVQGxV
中環舊郵政總局:香港首座政府合署:https://bit.ly/3oSvF72
漫遊眾籌建成的第一代大會堂:https://bit.ly/38bHfof
1957年「元祖級」紅A書喼 見證香港工業崛起:https://bit.ly/31VJKa9
工潮迭起時:一九五零年羅素街血案:https://bit.ly/2TlN4qv
香港捲入冷戰:被遺忘的粵穗慰問團事件:https://bit.ly/3olhck6
長洲曾有一段華洋分治的歷史:https://bit.ly/34FXRB3
時不與我 九龍電車計劃三度幻滅:https://bit.ly/3dhAVMs
清帝國尖沙嘴炮台 真實影像首曝光:https://bit.ly/33Oo4OF
尖沙嘴村原貌重現 林維喜被殺案現場?:https://bit.ly/31eA3Da
人不可沒有希望!香港重光郵票草稿藏密碼:https://bit.ly/2HiNGdm
北角失樂園:名園遊樂場:https://bit.ly/37g59hO
十五歲黃霑看到、和看不到的雙十暴動:https://bit.ly/3jIjfvE
九廣鐵路華段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時香港Patreon」平台已設立,我們將持續刊載香港掌故或冷知識文章,與大家一起穿越時光隧道,認識和欣賞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
#舊時香港Patreon 總目錄更新:
歲月淘盡仇恨:同治年間荃灣「菠蘿戰爭」:https://bit.ly/3t3VWS4
香港開埠前一天:記硫磺號與卑路乍艦長:https://bit.ly/2Ykgrf8
英國佔領香港首個足印 或留在文咸街:https://bit.ly/3nDzJXa
六十年代:香港市花競選 最後五強係......:https://bit.ly/3iG4n18
六十年代:鄔勵德和他的港人安居藍圖:https://bit.ly/3o6g8z4
海洋公園式改革 九十年前名園試過慘敗:https://bit.ly/2XZVy92
棍扑手打!曾經的大坑洗衣工業(影片):https://bit.ly/3itA79x
中環竟有小橋流水?那是紅棉路前生:https://bit.ly/2LWL0og
大坑鑄幣廠水壩 維城「撲水」記憶:https://bit.ly/3ozilUz
香港最冷的一天 究竟有冇落過雪?:https://bit.ly/3owJ847
海傍東舊事:軒尼詩道曾是臨海小徑:https://bit.ly/39dW3l0
一九零零年代:荔枝角「移動水庫」計劃:https://bit.ly/2LexBaL
主教山配水庫建成時 九龍還沒水塘 水從哪裡來:https://bit.ly/2Liyijy
主教山配水庫:遠東版的英國貴橡水庫:https://bit.ly/37XitHV
長堤伴海灣:高士威道的前生:https://bit.ly/2Mi8DIh
畢打街鐘樓:中環精英的眼中釘:https://bit.ly/3nTThaJ
日本法西斯圖騰 忠靈塔如此倒下:https://bit.ly/3aIIlsE
一九零六年:沙田老虎食人疑案:https://bit.ly/3h8G2jL
皇后大道曾有一片林蔭 彌漫歐陸式優雅:https://bit.ly/3rhNduu
近聽水聲清:蓮花宮的舊日美景:https://bit.ly/38cF0z2
恐怖明信片 記九龍灣刑場舊事:https://bit.ly/2JXZzYd
同治年間舊照:尋回旺角鄉郊風貌:https://bit.ly/3mnKZ9D
吉士笠街:維多利亞城烈女傳奇:https://bit.ly/3qShakU
一八六零年代:英治九龍後首間警署:https://bit.ly/2W8TVVz
優雅地購物:香港首座多層商場柏拱行:https://bit.ly/2Kbek9H
德己立街二十號:太平天國悍將反清再夢碎:https://bit.ly/33Ov9hE
一八六零年舊照 揭美利炮台滄桑舊事:https://bit.ly/2Ihj4df
灣仔最古照片 紀錄醫院山原貌:https://bit.ly/3g4Wzot
猶太港督 讓鄉間小路變康莊彌敦道:https://bit.ly/2KUlwrj
漂流的地名:九龍塘原本位於太子旺角:https://bit.ly/33iBgdO
西角山下養鴨人家:鴨寮街前世今生:https://bit.ly/2V24DNb
咸豐十年古照 發現失蹤了的紅磡山丘:https://bit.ly/3m37X6c
傳世最古荃灣照片:同治十二年的汀九:https://bit.ly/3kGbxln
百年古照紀錄 大角嘴山消失記:https://bit.ly/32OC8qk
大班上陣保衛香港:慘烈北角電廠之役:https://bit.ly/2WLZZUk
被遺忘的中英角力:九廣鐵路華段路權:https://bit.ly/3kzKg3S
幾張照片 看筲箕灣滄桑變化:https://bit.ly/32Ku2z4
尖沙嘴草排村考證 爲香港名字尋根:https://bit.ly/2IiGJd9
尖沙嘴曾有一條尖沙頭村:https://bit.ly/38nqw0Y
1869年英國王室首次訪港 重組當年盛況:https://bit.ly/3l5B0pA
二十年代神秘鐵路 見證深水埗拓荒史:https://bit.ly/3oVQGxV
維園VS歷山大廈 女王銅像為何遷出中環?:https://bit.ly/3a3tG9k
中環舊郵政總局:香港首座政府合署:https://bit.ly/3oSvF72
漫遊眾籌建成的第一代大會堂:https://bit.ly/38bHfof
1957年「元祖級」紅A書喼 見證香港工業崛起:https://bit.ly/31VJKa9
工潮迭起時:一九五零年羅素街血案:https://bit.ly/2TlN4qv
香港捲入冷戰:被遺忘的粵穗慰問團事件:https://bit.ly/3olhck6
長洲曾有一段華洋分治的歷史:https://bit.ly/34FXRB3
時不與我 九龍電車計劃三度幻滅:https://bit.ly/3dhAVMs
清帝國尖沙嘴炮台 真實影像首曝光:https://bit.ly/33Oo4OF
尖沙嘴村原貌重現 林維喜被殺案現場?:https://bit.ly/31eA3Da
人不可沒有希望!香港重光郵票草稿藏密碼:https://bit.ly/2HiNGdm
北角失樂園:名園遊樂場:https://bit.ly/37g59hO
十五歲黃霑看到、和看不到的雙十暴動:https://bit.ly/3jIjfvE
九廣鐵路華段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防疫、豪大雨、國手們在東京奧運拚戰奪牌創造佳績...等,這都是近日大家所關注的!
善慧(110/08/02)市政總質詢與市長、副市長及各局處首長探討之重點如下:
一、向奧運的國手們致敬,本市在地選手績優獎勵金加碼發放。
二、感謝所有支援防疫、接種站之基層公務員、警員的辛勞,建請市府放寬考績、獎勵限制,以鼓舞士氣,成就更美好的高雄。
三、雨污混流問題解方:
1.污水接管需確實。2.污水幹管加強維護。3.建置污水緊急排放系統。4.預防性抽排污水。5.研議住宅雨污分流改管施工補助。6.於易因雨污混流造成淹水地區增設之溢流管。
四、左營軍區污水接管工程應嚴格監督,避免雨污混接問題再造成右昌地區災情。
五、污水幹管內屢見嚴重淤積並溢流至住家案例,應確實維護、定期清淤,保障接管用戶權益。
六、楠梓交流道周邊遇豪大雨有多處路面積水問題,建請水利局應做好排水設施,並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協力改善楠梓交流道周邊排水問題,解決因強降雨阻斷交通問題。
七、110年6月6日、6月20日高雄大學特區及援中港舊部落多處發生積淹水,督促援中抽水站工程請如期如質完工。
八、潮位之高低易影響排水系統之運作,完善滯洪、排水規畫,可改善右昌低窪地區淹水問題,建請盡速規畫施作。
九、規劃中之地下雨水調節池,其地上物建請進行多目標使用,提升地方社福品質。
十、民昌與智昌街旁停車場、廣場用地,善慧議員於108年04月30日邀集時任社會局長與相關單位至現場會勘研議設置多功能活動中心及社福據點,本次總質詢向市府追蹤進度,並儘速規劃多目標使用,並提供週邊五里使用之多功能中心用途。
十一、追蹤高雄煉油廠污染整治進程,中油高煉廠土汙整治案與中油簽立行政契約,土汙整治將做到第3區,全案6月23日公告,評選廠商後會即請廠商開工,預訂112年12月31日完成,善慧議員督促市府應落實監督機制,並力求於112/12/31前完成整治。
十二、高雄煉油廠廠區交通受鐵路軌道區隔限制,建請市府盡速執行楠梓鐵路地下化可行性評估。
十三、高雄煉油廠舊址都市計畫變更務必提供後勁及周邊鄉親一條便捷安全的道路,解決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壅塞問題、降低廠區前平交道交通事故的發生、舒緩楠梓百慕達的交通,對於後勁地區居民、仁武地區居民(例:中華社區)及省道沿線居民要往返後勁地區或楠梓加工區上班時更加便利安全,消防、救護、警察及其他單位再執行緊急勤務多了便利性。
十四、農業局於110年07月30日邀集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農友與農糧署、農水署等單位,在燕巢區公所會議室召開說明會,向農友說明新有機農業示範區規劃,會議裡有很多農友反應對於未來新的專區問題,農路規劃、水電設置,等相關基礎建設,善慧議員於總質詢向市府督促,務必信守說明會中對中崎有機農場遷移計畫與進駐補助之各項承諾,不能跳票!
十五、高雄捷運北環圈興建工程建請加速推動,為未來高雄重大建設做好「超前部署」。
十六、追蹤高雄捷運高架段(世運站到南崗山站)月台門進度,市府捷運局應積極輔導高雄捷運公司裝設月台門,提高對旅客安全防護,防止落軌意外憾事發生!
十七、儘速規劃於翠屏國中小(德豐街附近)旁新建跨越後勁溪兩岸的通行便橋,方便周邊居民通學、通行。
十八、建請市府於惠誠街與楠梓路269巷旁興建天橋,方便惠民里鄉親通學,東寧里鄉親及楠梓國中小學生搭乘捷運便捷考量。
✍️因總質詢時間有限,其他議題將透過書面質詢、提案等方式持續與市府追蹤討論,以傳達鄉親的心聲,讓市府牢牢記住我們的期待。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九廣鐵路華段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mlNw1HmER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舊病復發,以健康理由辭職。安倍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任內提出「安倍經濟學」,務求振興經濟,政治方面則力倡修改和平憲法、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然而疾病卻一再令安倍好夢難圓。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惡化,經濟衰退嚴重,過去7年累積得來的經濟增長「一筆勾銷」;任內完成修憲、見證東京再辦奧運,是安倍多年宿願,現在亦因為個人健康及疫情而無法實現。安倍任內中日關係起落甚大,歷史問題、釣島爭議、經濟合作等影響糾纏交織,當下中美關係惡化,安倍此時因病請辭,為日本內政外交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後安倍時代日本何去何從惹人關注。日本首相輪替如走馬燈,平均每隔兩三年便換人,安倍能夠連續出任首相7年半,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位最長的首相,既有個人成功之道,亦有時勢因素。戰後日本奉行民主制度,政黨輪替次數卻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是自民黨一黨獨大,首相人選往往由派閥政治決定,能夠躋身權力核心者,大多來自政治世家。
蘋果頭條
中國海警日前在粵港東南方海域截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有消息指船上載有12名因反修例運動被捕的青年,包括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的李宇軒。消息人士透露,12人現於深圳鹽田看守所,最少數人的家屬已接獲當局通報,因目前各人遭強制拘留,家屬未知道是否可探望,正尋求是否可聘用內地律師協助。據了解,12人因颱風關係提前出發,香港警方知悉事件,通報內地當局加強搜捕。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於社交網站發文,指港府有責任確保被捕港人獲人道待遇,以及享有會見律師等基本權利,並呼籲市民關注事件:望天佑義人。中共喉舌《文匯報》及《大公報》今日(28日)分別以「國安疑犯乘艇潛台 十餘獨暴一網成擒」,以及「黑暴末路 李宇軒着草被擒」為題在頭版報道,詳細列出案情。《文匯報》指涉事快艇於本月23日晚上由西貢區布袋澳出發,原計劃先到距離香港約300公里的台灣管轄範圍東沙群島,再轉乘大船到台灣屏東。
東方正論
三日一小鑊,五日一大鑊,已成近年港鐵常態。每有事故發生,港鐵總是賴天賴地,最終大部分都是信號系統出問題。事實上,現時使用的鐵路信號系統已經老化,奈何新系統同樣亂象叢生,單是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便在測試階段屢生意外,連帶更換列車計劃都一延再延,牽一髮動全身。港鐵正更換東鐵線信號系統以配合沙中線過海段,並打算陸續將舊有十二卡列車更換成南韓製的新式九卡列車,原定六月中實施兩款卡車「混合跑」安排,詎料五月進行實地測試時發生多次意外,一度被機電工程署勒令暫停測試。港鐵昨日終於宣布,新的九卡車將於九月中投入服務,本來已較原定計劃延遲三個月,而九卡車加入後,將有十八個月與十二卡車「混合跑」的過渡期,以港鐵事故層出不窮觀之,期間會否再生意外,實在令人無信心。
星島社論
涉違《港區國安法》落網擬潛逃台灣被截的李宇軒等十二名港青身分曝光,他們俱曾參與反修例暴力示威,其中至少四人是激進組織「屠龍小隊」成員,已被控暴動、製造炸藥等不同罪名,卻趁保釋或缺席聆訊期間偷渡赴台,但在南海水域被廣東海警截獲,目前在深圳鹽田看守所接受調查。保安局指香港警方表示已接獲通報,並陸續通知被捕者家屬,本報昨獨家攝得警員到牛頭角一單位,向戶主夫婦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包括「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在內的十一男一女被捕者(十六至三十三歲)(見附表),目前仍被內地執法部門扣查,其中至少四人是「屠龍小隊」成員,涉及去年十二月九日華仁書院炸彈案等有關。其中一名成員、十八歲港大學生郭子麟,涉去年十一月十八日「理大衝突事件」中參與暴動,被控一項暴動罪。昨午三時許,三名軍裝警員帶備相關文件,前往郭位於牛頭角彩霞邨公屋寓所,向郭的父母告知其子在內地被捕消息,其他被捕者家屬亦陸續接獲通知;另三名「屠龍仔」包括二十二歲公開大學學生張俊富、二十歲無業青年張銘裕及二十一歲學生嚴文謙。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計劃下周展開,市民對計劃存在一些疑慮,港府固然要做好宣傳,深受疫情打擊的企業,為了盡快重啟經濟,更應動員業界積極參與,而名人可履行社會責任,透過分享檢測的安全便捷體驗,變成社會潮流,提高市民參與率,從而找出隱形病人,切斷傳播鏈。港府昨公布全民檢測預約安排細節,市民今晨7時起可登入網站,簡單輸入姓名、身份證和手機號碼,預約在何時何地檢測。全港共有141個檢測中心,遍布18區,主要是社區中心、官校和康文署體育館,當局招募6,000名醫護人員或醫護生負責為市民採樣。全民檢測在疫情放緩才展開,反應恐大打折扣,因市民對疫情的恐慌情緒減退,更憂心檢測中心環境不安全,此時去檢測反而易中招,又擔心採樣等候時間過長,令不少人對檢測可能提不起勁。

九廣鐵路華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城市「土爾沙」,結果消息一出立刻被戰翻。
首先,6月19日是美國Juneteenth「六月節」,也被稱作獨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為了紀念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美國最後一個州也就是德州,宣布解放奴隸,這天被視為黑人民權里程碑。
而地點選在「土爾沙」更敏感。1921年5月31日,有一群白人至上主義者,跑去當時美國最有錢的黑人社區,號稱是土爾沙的「黑華爾街」,持槍濫殺黑人居民、搶劫燒毀企業和民宅,甚至開私人飛機轟炸,造成近300人死亡,這場大屠殺,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之一。
這個時間地點對非裔美人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你川普己經被人家叫做白人至上的總統了,還一定要選在這一天去Tulsa造勢,是想要踢館嗎?如果是故意的,就是在人家傷口灑鹽,如果是不小心的,那也太白目了吧?如果是在台灣,簡直像選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跑去天馬茶房外面造勢一樣,不被罵翻才怪!
脫口秀名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嘴爆川普的機會,被各界強烈抨擊後,川普團隊才同意延後造勢,把紀念日當天「還給非裔美國人」。相較於川普的「不知不覺」,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從政府到民間,都出現反省蓄奴歷史、檢討西方文明的聲浪,在英國、比利時,跟蓄奴、種族主義沾上邊的雕像,紛紛被推倒。
這段剝削非裔的往事,不但是「貨出去、人進來、美國發大財」,甚至成為美國建國的基礎,我們今天就要翻開這本,恐怕連美國人自己都不太清楚,或根本就不想面對的美國蓄奴史。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1619年白獅號揭幕)
距今400年前的1619年8月下旬,一艘英國海盜船「白獅號」,抵達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州的「康福特角」(Point Comfort),船上「卸下」20多名從葡萄牙奴隸船搶來的非洲裔戰俘,這些來自安哥拉的無辜民眾,被海盜拿來換取食物,成為第一批被賣到美國的黑奴,也開啟了美國長達246年的野蠻蓄奴時代。
奴隸買賣是「三角貿易」的主角。歐洲人把布匹、槍支和金屬鍋等貨品,拿到非洲進行買賣,換取在非洲大陸西岸抓獲的俘虜,再把這些俘虜運往美洲沿岸,這些被賣到西半球的非洲人,大多來自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他們被迫從事苦力活,種植甘蔗、稻米、棉花和菸草等,美洲再把這些原物料賣到歐洲。
這龐大的共犯結構,涉及歐美非三大洲、交通業、銀行業,甚至宗教團體,教會「善款」來自奴隸買賣的黑心錢,連神職人員都蓄奴。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待遇牲畜不如)
這些奴隸出發前會被葡萄牙人強迫受洗,改成基督教的新名字,抹去文化和背景。根據美國埃默里大學數據,從1525年算到1866美國廢奴隔年,大約有1250萬名非洲人被抓、送上了開往美洲和加勒比海的船隻,但其中只有八成六、也就是1070萬的男女以及兒童,在航程中倖存下來。
這些奴隸被捆綁,在甲板下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幾乎沒有水和食物,一旦生病就會火速蔓延開來,病死或是不聽話,就被丟進海裡。男性在海上必須做粗活,跳舞娛樂船員,常常被鞭打虐待,女性動不動就被性侵懷孕。古時候的交通可不像現在搭個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當初哥倫布可是花了70天才從西班牙抵達美洲大陸,整段航程宛如人間煉獄。
這些非洲人上岸後,往往像牲畜一樣被暫時關在殺牛的「待宰室」或私人監獄,短則幾天,長達好幾週,然後直接在監獄裡出售,或是光天化日下進行拍賣。從河岸、路邊、火車站、小酒館到城市廣場,甚至法院和市政廳前的台階上,整個城市都是他們的拍賣場,歷史學家形容,奴隸拍賣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賣魚賣菜一樣,這麼的赤裸裸、血淋淋。
這些被奴役的人一無所有,完全不被當人看,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抵押、買賣、贈與和暴力對待的財產,有些奴隸一輩子被賣了6次,妻離子散。奴隸不能合法結婚,也被禁止學習閱讀,更沒有法律地位,主人可以任意強暴或謀殺奴隸,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奴隸生下來的孩子也還是奴隸,就像電影《自由之心》裡演的那樣淒涼。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苦了奴隸富了商人)
許多美國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買賣奴隸賺到的。從1820年代末期到1830年代,最大的奴隸貿易公司是維吉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和「阿姆菲爾德」,在他們的全盛時期,每年可以賣出1000到2000名黑奴,等於一天成交3到5人,1846年富蘭克林去世時,他的財產價值高達71萬美元,等於今天的近2400萬美元,幾乎全都是靠賣奴賺來的黑心錢。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奴隸拍賣,發生在1859年2月8日,為期兩天的拍賣,一口氣賣出436人,總成交價30萬3850美元,奴隸販子賺飽飽,但這場拍賣被歷史學家稱作「哭泣時刻」。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建立美國經濟)
這群被奴役的人十分百搭萬用,拓荒、農耕、甚至打仗都用得上,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幫忙開墾殖民地,獨立戰爭後又幫忙建立新的國家。
當年棉花的地位,就像20世紀的石油一樣,從衣服到醫療用品,到處供不應求,誰掌握了棉花,就掌握了經濟命脈。美國獨立戰爭後,棉花產量迅速增長,1793年美國人發明了「軋棉機」,棉花去子效率提高50%,讓主要棉花產地美國「深南」部,對棉花奴工的需求暴增,當時棉花佔美國所有出口商品的一半,全球66%的棉花都是來自美國。而把棉花運到北部紡織廠的鐵路,也是這些奴隸鋪的,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
雖然1808年國際販奴禁令上路,但因為他們不能再從國外進口新奴隸,只能境內交易,反而導致美國境內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當時北方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較高,對奴隸需求量沒那麼大,反觀南方各州需要大量奴隸種植棉花,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做起奴隸南北交易,轉手獲取暴利,甚至把奴隸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又把奴隸抵押打包成金融商品,賣給紐約或倫敦的銀行家,為北方和南方白人,都創造巨大財富。
專家統計,在1860年南北戰爭開始前的蓄奴高峰,美國境內400萬奴隸帶來的產值高達35億美元(1050億台幣),超越所有製造業和鐵路的總價值,是整個經濟中最大單一資產,這些靠剝削奴隸得來的錢,不但幫美國還清戰爭債務,還為美國資本主義打下基礎。
雖然南北戰爭後的1865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全美正式廢除奴隸制,但155年來,美國以白人為主流的政權,對待非洲裔的方式,仍然飽受批評。
誰沒有黑歷史呢!正對歷史是為了讓同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要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蓄奴建國 #美國黑歷史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