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162篇
《年節習俗甜點》篇之29 重陽節之二
重陽節的習俗
佩帶茱萸 :
古人將茱萸作為驅邪的神物,每逢重陽節,
人人佩戴,後世稱之為「茱萸會」,
或稱重陽節為「茱萸節」,現今佩茱萸的習俗已沒有了。
賞菊、飲菊花酒
酒是節慶必備的飲料,重陽節是九月九日,
九九與菊酒諧音,所以要喝菊花酒。
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開,故九月又稱「菊月」
吃重陽糕 :
唐朝及宋朝時,重陽節講究吃糕,
就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應節的食品。
因「糕」與「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皆高」的說法,
所以重陽節登高的時候吃糕,象徵步步登高。
到了宋代,在重陽節吃糕已十分講究,
明清人們吃花糕也頗有講究,在重陽日清晨,
把花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上,
祝福道:「願兒百事俱高」。
這充分表現出古人望子成龍的美好心願。
登高郊遊:
重陽節前後,天氣漸涼,是登山活動的好時辰。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就喜愛重九登高,
因此描寫重陽登高遠眺、欣賞山河美景的詩相當的多。
到今天,登高已經是廣受喜愛的健身活動,
大家利用星期假日,扶老攜幼登山健行,
從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舒展筋骨,鍛鍊體魄,
調劑心情,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真是一舉多得的活動。
許多團體也利用慶典,舉辦登山活動,都受到歡迎。
放風箏:
風箏也叫「鷂」,最早的風箏是用木或竹做的,
所以叫做「木鳶」,
到了東漢以後,才出現用紙做的「紙鳶」或「紙鷂」,
到了五代時,李鄴曾在宮中放紙鳶,
紙鳶上裝有響笛,風一吹,便發出近似古箏的聲音,
因此把紙鳶稱為「風箏」。
「九月九,風吹滿天嘯」,
就是形容重陽以後,風箏滿天飛的情形。
敬老活動:
「九九」諧音「久久」,代表老人高壽,
內政部為了弘揚「敬老崇孝」的傳統,
特別訂定以重陽節為「敬老節」,
此後每年的這一天,各地都展開敬老活動,
喚醒民眾重視老人、尊敬老人以這一天為「敬老節」
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文字來源,部份取自民間傳說及網路
#此篇貼完《年節習俗甜點》也將告一段落,
#國立教育電台還會繼續播到年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現代人重陽節登高祭祖,習俗起源自古有多個說法,成就了不少以此為據的詩詞歌賦。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即是桓景於九月九日帶家人登山,飲菊花酒避難的故事。 ...
九月九日 登山 在 煲湯媽咪 幸福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
相傳重陽由來自南北朝《續齊諧記》中記載:東漢時,汝南桓景隨道人費長房遊學多年。一日,費長房告訴他九月九日他家中會有災難,應急回並令家人用絳色各做一個小袋,裡面裝上茱萸,繫在臂上,登高飲菊花酒,可除此禍。桓景如言舉家登山,晚上回來果見雞犬牛羊全部暴死。於是世人重陽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這種習俗在唐代更為興盛。從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可見一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醫認為,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等傳統習俗本身就具有養生的作用。
俗語說:「登高解秋鬱」,人們可以借登高拋開煩惱,通過與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鬆自己。
而古書有記載:「九月九日,探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另陶淵明《九日閒居》詩中也提到:「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重陽飲菊花酒,「菊酒」與「九九」諧音,因此被認為喝菊酒可以延年益壽,活得更「久」。
菊花對有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及一定的降壓功效對高血壓、急躁易怒的人非常適用。
來杯菊花茶不僅氣味芳香,還可以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不光在重陽節,整個秋冬季節,菊花茶都是很好的生津飲品。
吃件菊花糕 - 將菊花拌在米漿裡,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製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煲碗舒筋活絡的靚湯,令家中長者可以勇健登高 延年益壽~
舒筋活絡安眠湯
天麻 田七 牛膝 丹蔘 黃耆 杜仲 枸杞 蜜棗 黑豆 冬菇煲尾冬骨 (此湯孕婦不宜喔~) 暖心暖身舒筋好眠....
九月九日 登山 在 張嘉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農曆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因為「九」隱含著「久」的諧音、有「長久」的含意,所以這個節日一向有著崇孝敬老的傳統,很多人也會在重陽節登山掃墓、祭祀祖先。
臺灣現在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尤其是我們雲林,因為出生率低、青壯人口外移嚴重,照顧長輩便成為首要的任務之一。嘉郡可以理解,很多長輩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地方可以更多活水、更便利,但或許面對資源的匱乏,長輩們也感受到了些許的不安。
然而,照顧長輩本就是我們應負的責任,嘉郡發現許多地方建設,在過去幾年當中幾乎停滯,地方的長輩們也都告訴嘉郡,他們希望可以安心養老、頤養天年。今天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嘉郡要送給雲林長輩們一個最莊嚴的承諾,未來重返立院,一定要一步一腳印,為長輩們爭取足夠的長照經費,讓長輩可以安心在這塊土地上終老。
我們最愛的家園,我們一起攜手努力。
#重陽節快樂
#長照經費我爭取
#爺爺奶奶high起來
九月九日 登山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現代人重陽節登高祭祖,習俗起源自古有多個說法,成就了不少以此為據的詩詞歌賦。最為人熟悉的,也許是是南朝梁時期,史學兼文學家吳均的著作《續齊諧記》,即是桓景於九月九日帶家人登山,飲菊花酒避難的故事。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