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如何設計】失憶當紅佈局X2
新聞報導說有大冠鷲疑似中毒路倒,被熱心民眾灌食藥酒,結果送去救援醫療時,牠一臉茫然又ㄎㄧㄤ ㄎㄧㄤ的。
其實不只是大冠鷲,推理小說中的男女主角也很常這樣:一臉茫然又ㄎㄧㄤ ㄎㄧㄤ的醒來,心想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然後就發現自己失憶了!
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推理小說的大絕招-失憶梗,大概和洛哈教授的記憶咒有87分像,不過故事主角人設不同,失憶相關劇情也會隨之產生差異。
像世界暢銷小說家丹.布朗(Dan Brown)《地獄》(Inferno)就會有無敵正妹一路相伴,來面對敵我難分的神秘組織大逃殺。
而德國心理驚悚天王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情節脈絡幾乎很像,一個因失職無能自責又內疚不已的親職角色(通常是父親)陷入崩潰與瘋狂,但這樣還翻得出創意與新花樣,也算他厲害,就不計較了。
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系列與其他的類仿作品,則多見一女繞二男或以上的花痴爛漫粉紅泡泡與病態人格的枯燥日常,來完成意料外真相的翻盤。
其實要讓主角失憶很簡單,最直截了當的辦法,就是開頭在主角的對話框「」內,放入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裡就好(我說真的)
就像一些穿越重生的言情小說設定一樣,反而更添懸疑感,反正到最後讀者自然會得到解答,只是作者自己要先想好-
到底是因為各種乍看合理,實則天災人禍意外事故造成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還是主角(被)使用藥物、遭受外力撞擊或刺激後的失憶?
想起電影《返校》裡,盤旋在國民學姐內心久久不去的字句:「妳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就可以大致理解:
失憶這件事,因為影響了說故事的優先順序,使得倒敘解謎成為引發讀者好奇心的秘密武器。以下幾種常見舉例:
*別相信任何人的記憶拼圖
關於這類,大家可能已經知道,別相信誰的開山老祖,應該是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但更早前,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電影《記憶拼圖》(Memento)標題雖異,卻也是異曲同工,只是性別顛倒,日記換刺青。
有趣的是,這個「別相信O」的劇式,O是可以自行填空的,看是要自己/他人,或多數常見的,就是最最親愛之人。
不過目前看來,從別相信任何人、別相信自己與別相信枕邊人等等,或不以別相信為命名標題,內容卻大同小異的-
因記憶儲存失能,使得主角必須以零散破碎的外在痕跡,來按圖索驥,建構主角過往「真實」的生命經歷與人物關係。
建構的依據,可能是年代流行事物詭計或隨時遞進的科技,如刺青、日記紙條、攝影機、發票字據或他人口語記憶等。
醒來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的發現失憶後,就會開始尋夫/尋妻,還沒結婚就尋愛人,這也沒有就尋親、尋友或尋自己。
其中頻率最高的設定,大概是昏迷清醒,卻驚見自己手握兇刀血淋淋,自己親愛之人卻倒臥血泊裡,立場互換也行。
實際上,這些故事的細節物件原因等皆可替換,至於主題角色、事件經歷與下筆描寫的功力則端看個人修行。
比慘還要更慘的是,就是因為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自己變成了這副德性(?),而且還要開啟追尋,因此主角的心理上,滿是驚疑不定。
所以小說內文常以日常生活各式的創傷成癮(藥物或酒精)與病態人格情境來反覆跳針,跳針跳針跳針,別再問我記憶這樣~
由此牽一髮動全身,失憶的英雄冒險之旅簡直佈滿荊棘-眼見不能為憑、口述記憶也不能相信,更遑論自己?
於是這內外夾攻大力丸(?),身份認知混淆又敵我不分的主角,很容易就落入陷阱(有一批牛肉很便宜的),最後才知道:
可能是當初自己「沒有拿捏好O情的距離」,或「多人行」一女繞二男甚至以上的花心爛漫有關才會得病或後續。
最後再不行,原因就設定以粉紅泡泡的羅曼史花絮,作為原本生命重大創傷真實事件的逃避(這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老實說,讀這種書要有耐心。
因為主角不是創傷成癮反覆事件言行,就是一路花痴到底,真要譬喻的話,劇情起伏高低大概是直線到底,到最後才會像心電圖震盪一樣叫人吃驚。
不過對作者而言倒省力,想好結局要怎樣三度或以上逆轉、用某種創傷成癮的人物事件場景,反覆複製貼上,再針對詭計伏雷,進行細修差異就行了。
*被偷走的人生
失憶梗的另一大絕招,叫做「被偷走的人生」,或「被偷走的那些年」,被偷走的諸如此類等,一種腦海中橡皮擦的概念。
雖然主角常也是因為不明原因失憶,不過失憶原因卻不是重點,而是這些「失憶的歷程片段」如何對主角產生舉足輕重的關鍵影響或因果報應。
如果不是特殊主題,這會用於女性生命成長的軌跡,如從女孩的天真爛漫、歷經人事的堅強,最後到婚後甚至濡慕親情,母親的身份成長等。
所以劇情本有的發展順序,多愛用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再至婚姻裡,柴米油鹽事業家庭的矛盾,使得相愛容易相處難,鴛鴦最後轉怨偶的冷淡。
但說故事的順序則會以失憶的驚慌始,慢慢抽絲剝繭來解謎,說穿了,這種失憶推理,真的跟穿越重生沒兩樣。
那些被偷走的、失憶的片段,謎團真相就是主角與伴侶攜手走過最為溫暖明亮的人生風景(想祥的七千字文?)。
只不過那些失去的記憶究竟能不能重現,將在該不該珍惜的人事物裡打轉,但其實這類較為粉紅夢幻,因為很多時候,某種程度,人們只會對瑞凡講-我們回不去了~
警語:本文僅是用於推理小說的設定分析,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與藥物使用的途徑與目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aj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eam日本恐怖遊戲,主角前往朋友家發覺人都不在,接著出現一連串毛骨悚然靈異現象,才發現原來這棟建築是凶宅。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吧👍! ⭐️⭐️別忘了訂閱接收新影片通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DsD2j3K3nJkO0ZuGwsIUA?sub_c...
「事故物件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aj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翻譯] 日本怪談:我曾住在事故物件-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事故物件- 【煌尚】(好結局) 鬼屋投資大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Stigmatized Property | 事故物件| 完整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事故物件( Stigmatized Property ) 劇情攻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閒聊] 日本恐怖遊戲事故物件- steam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S0204 PTT Marvel 日本恐怖實話【事故物件番外篇】&【隔壁 ...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恐怖】《凶宅怪谈事故物件恐い間取り(2020)》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事故物件劇情 在 凶宅怪談事故物件恐い間取り- 恐怖片 - PttPlay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事故物件劇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暢銷小說定律補充】口述與記憶不可相信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前世界暢銷小說定律的補充-口述與記憶不可相信的內容。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意識不清、夢境與潛意識
其實眾所周知,所謂「口述與記憶不可相信」的前提,多來自於敘述性詭計或者是不可信任的敘述者,而箇中最為常見者,則多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意識不清」。
不管天災還是人禍,看似因緣合理或光怪陸離事故引發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事後常伴隨有失憶、解離、焦慮、強迫、創傷情境再現、歇斯底里情緒等意識迷離或與夢境、潛意識想望的投射畫面混雜並進,更由此引發身份認知的錯淆再落入敵我難分陷阱。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此類文本使用的視角敘述,有時喜以第一人稱的喃喃自語,來成就主角自我身份與世界認同混淆錯亂的「如真似幻太虛夢境」,重心主題則隨作品各異。
夢境的話,則屢屢與高科技和犯罪行徑結合,使夢境成為派系陰謀或權力鬥爭當中,殊異且可提可取的神奇物件,以及關鍵懸疑推進的軸心之術/物。
另從佛洛伊德談及的夢與欲/慾來看潛意識想望的話,有時現實與夢境將紛陳於兩線交錯的組合或彼此天衣無縫的融合,使人在無以辨明區分的混亂裡,來寓意主角內心貪嗔痴妄的各種想望或未解遺憾的實現與倒錯。
但這些「意識不清」,人們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即便那不一定等同於真實,彷彿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入戲」,常會合併失憶、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立場歧異,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參差,還有夢境與潛意識的混淆並進等,不過不管有心還是非故意,都只是一種故弄玄虛之計而已。
*失憶
電影《返校》裡的經典名句說:「妳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要推理解謎,不來個失憶,說得過去嗎?
不過失憶這劇情推進的SOP,部分公式的進行,可能會與穿越重生的概念有得拼,因為兩者皆同以記憶及身份的混淆不清,去歷經變故然後甦醒,接續再行對「真實世界」的解謎。
再者以藥物使用,如苯二氮平類化合物、嗎啡與伽瑪羥丁酸(GHB)等,也有可能各項不一定存在實際,但經小說設定研發出的科技藥品導致失憶,或具有干擾並阻斷短期記憶轉存長期記憶的特殊功能性,由此奠定小說結構的佈局設定等。
*別相信任何人的記憶拼圖
「別相信OOO」雖主源起於S. J. 華森(S.J. Watson)《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無法儲存記憶的驚心,但在說明此類佈局前,要先瞭解一下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差異。
兩者的區別在於存檔的完整性,前者可比擬為在繕打過程中遭遇意外如當機,使得文字不及存檔便消失,檔案記憶無可顯現,然而繕打這份文字的過程與內容卻確實曾經存在過。
但其實別相信任何的「任何人」,倒也真的可以填入自己、他人,親人或愛人等,因為世界推理小說重大母題之一,很大的程度就是要去面對親密關係的各種不幸、恐懼與悲劇。
畢竟遭遇恐怖情人、情人變心或外遇,不管是在愛情還是婚姻,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動魄心驚的呢,但據說婚姻是場修行,愛情也是,總不免有互相傷害的時分。於是這下,愛與不愛間,都為難。
是以才會有昏迷清醒,自己手握兇刀血淋淋,而自己的親密愛人卻倒臥血泊裡,或行倒逆之親密愛人昏迷清醒,手握兇刀血淋淋,自己卻倒臥血泊裡,箇中形式可經多種情境物件變形套用,但萬變不離其宗的,卻是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不過後續,「別相信OOO」此種詭計文本的變形,雖不一定為小說命名的標題,各有歧異,但內容多奠立於記憶儲存失能的詭計,而取記憶代之的,則以破碎零散的外在痕跡-刺青、日記、攝影機、他人敘述口語、紙條或發票字據等,由此按圖索驥,來建構主角過往之前的生命步履。
而文本故事的起點,則常以尋夫/尋妻/尋覓愛人/尋友的惶恐困惑開始,爾後卻以日常生活的各式成癮及病態的人格情境反覆,來書寫對這世界的不安質疑,劇情起伏的高低大概是直線到底,直至尾端才變化為尖峰震盪的心電圖示。
不幸的是,肇因於自我創傷過後的病態成癮與記憶缺失,加上常人記憶本就有自行變造扭曲以因應生存危機的可能性,本來就不清楚能不能相信自己,還配給上不知能不能相信的外在證據,於是眼見也無以為憑,口述與記憶更不能相信。
主角只能任憑這世界搓揉圓扁,然後身份認知與敵我分判陷入瓶頸,最終才理解,可能是自己「沒有拿捏好O情的距離」,或「多人行」的一男繞二女,或一女繞二男及以上的花心爛漫有關才得病與後續;不然就是以此粉紅泡泡的羅曼史花絮,作為原本生命重大創傷真實事件的逃避。
*被偷走的人生
失憶梗的另一大絕,叫做「被偷走的人生」,或「被偷走的那些年」,被偷走的諸如此類。
此類文本故事開頭,主角常因不明的外力/內力導致失憶,但失憶的原因為何並不重要,最聚鎂光焦點的內容,是這些「被偷走的人生」或「被偷走的那幾年」的「失憶歷程片段」如何對主角人生產生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或因果關係。
若非特殊主題的應用,此類結構多用於女性生命成長軌跡的變換,如從天真爛漫女孩、初歷人事女人至濡慕親情母親的身份成長。劇情本有順序多愛用青梅竹馬至邁步婚姻後,柴米油鹽或事業發展的兩難,使得鴛鴦轉怨偶的冷淡,敘事過程則以失憶的驚慌來倒敘進行。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於是那被偷走的、失憶的片段,謎團真相就是主角與伴侶攜手走過,最為溫暖明亮的人生風景,而那失去的記憶究竟是還與不還,還有當不該珍惜的人事物等,則在解謎推進的過程當中,一切盡在不言中,淚水朦朧。
*假面男女、臉孔辨識失能、亂世家國的盲探推理
另外,歸咎於生命創傷與記憶錯亂導致的敵我混淆,還將以三種狀態出現-(1)假面男女(2)臉孔辨識失能(3)眼盲心不盲之亂世家國下,盲探的人心推理。
所謂的「假面男女」,指得是以家庭失能悲劇為主背景故事的小大人悲歌或人生悲劇的歷經遭受,使得主角自我內在和外在表徵不相一致,人生行走像是配戴面具一樣錯淆混亂,無法進行真正的好壞分判。
是以,不管是自己人生各項所處的真實,還是網路虛擬的世界時空,都不能也不敢表露真我的意願與想法,連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只能被層層的面具所裹覆偽裝。
由這樣自我深層壓抑與認知錯誤的歧異失能,引發現實各項的危機重重,主角人設多以飽受原生家庭剝削或情感傷害的工具人形象現身,會有身份替換與虛構混淆的情境產生。
臉孔辨識失能則多設計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症狀的衍生或反烏托邦式的高科技設計,向外難辨他人臉孔,致使身份混淆而存有敵我不分的隱憂。
與臉盲症(眼見不能為憑)對照的眼盲心不盲(眼不見也難為憑),則需由類似前述「別相信任何人」結構類型設計中,真實世界的各項細節,需經由各項不知可不可相信的搜查判定裡,由自我本心聽他人語與證據來辨自我位及真相之謎。
不過這種「眼盲心不盲」的特殊盲探設計,有趣的是,往往都具有人心推理的異國風情,且結局常會迴轉回愛與家的真諦,有可能是大我程度的亂世家國背景,或小我生活小品的趣味等,兼有之。
*敘述性詭計的顛覆性結尾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讀到文本最末,最是讀者卸下心防,戒心最低的時候,據研究,世界暢銷小說家的逆轉結構,整體至少會安排有三次意外翻轉,而到最末,敘述性的詭計甚至都還會搭配有顛覆性結尾的回馬槍來捅胸(周星馳表示)。
此類作品喜以篇幅短小的單本劇情,卻是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的視角迴轉,使得過程途中層層掩埋具誤導作用的敘述性詭計(如年代流行事物的鑲嵌),在最不可思議之處,最無可料想之地,顛覆全局,讀後發現自己受欺上當的驚愕感與迴旋感,逼使讀者必得再讀第二回,因為漏看一字、錯過人物一個微表情都不可以。
參考書目
本文乃整理改編自筆者拙著《小說之神就是你》(秀威資訊出版)與《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書評體的百萬種測試與生命叩問》(秀威資訊出版)二書中對成千上百書籍耙梳整理的研究內容,若有興趣,歡迎翻閱,謝謝一鞠躬~~
事故物件劇情 在 aj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team日本恐怖遊戲,主角前往朋友家發覺人都不在,接著出現一連串毛骨悚然靈異現象,才發現原來這棟建築是凶宅。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吧👍!
⭐️⭐️別忘了訂閱接收新影片通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DsD2j3K3nJkO0ZuGwsIUA?sub_confirmation=1
⭐️⭐️⭐️影片播放清單都能在這裡找到⭐️⭐️⭐️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miyu666/playlists?flow=grid&view=1
🔥🔥想看同系列影片點這裡👇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di6hQq5MMwnm-wTXp2PsTy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每個禮拜的二六會在twitch開台直播⭐️⭐️⭐️⭐️⭐️
有興趣追隨的話可以在下方找到網址連結
👉👉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想加入頻道會員請點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DsD2j3K3nJkO0ZuGwsIUA/join
#阿津 #事故物件 #StigmatizedProperty
事故物件劇情 在 事故物件- 【煌尚】(好結局) 鬼屋投資大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事故物件》(好結局)煌尚實況精華——————更多相關資訊 —————— YT副頻道(實況VOD):https://reurl.cc/ZAERZgTwitch直播 ... ... <看更多>
事故物件劇情 在 Stigmatized Property | 事故物件| 完整故事-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品都市傳說系列連載各個鬼故事10點10開始進場準備玩完稍微跟觀眾討論一下遊戲Stigmatized Property | 事故物件DC萬人同樂場: ... ... <看更多>
事故物件劇情 在 [翻譯] 日本怪談:我曾住在事故物件-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網址:https://nazolog.com/blog-entry-11431.html
原文標題:事故物件に住んでいた
是否經過原作者授權︰否。
下午打疫苗前先來翻一篇,希望副作用不會太嚴重。
為了配合中文語感會稍作修改。
有不通順、翻錯、語意不清都請指教。翻得不好請見諒。
---
以前我有住過超便宜的房子,就是凶宅啦。
房東告訴我之前的房客在這裡自殺,我對這種事情不太在意,就租下去了。
我也不覺得那間房有什麼不對勁。
只想說不過就是有人自殺而已嘛,擔心這擔心那的話根本沒完沒了。
不過後來房裡常常會出現奇怪的影子,就好像有人影站在那邊一樣。
嗯?什麼東西? 只要回過神一注意到,人影就會馬上不見。
本來想說會不會只是心理作用,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好幾次之後,
終於越來越誇張,最後已經演變成像是有人在房裡跑來跑去的感覺。
而且是小孩子在跑。
之後,我也常常感覺有小孩子站在我身邊,明明自殺的應該是大人才對。
我只當作是因為害怕而產生的錯覺、繼續裝沒事。
直到某天我在床上睡到一半,看到有小孩子探頭看著我。
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之後,我才聽住附近認識的歐巴桑說,
那間房確實有人自殺,但是在那之前還有一樁虐童致死的案件,有個小女孩去世了。
那是所謂的「疏忽」案件,爸媽沒有給她吃東西、導致她餓死。
(譯按:「疏忽Neglect」也屬於虐待的一種。)
在那之後,包含我在內總共有五名租客住過那間房,大多是馬上就搬走了。
而自殺的那位則是前前租客,大家都謠傳是被小女孩的怨氣帶走的。
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我聳聳肩繼續住下去。
雖然還是會感覺到小孩子在房裡,但是只要無視她,也沒有進一步的危害。
大約兩年後我才搬家,想說終於要跟小女孩道別了。
結果代誌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雖然離開了那裡,小女孩卻跟著我到了新的房子。
現在大多數時候,我都還是會無視她。
但要是偶爾跟她講個話,似乎能聽見她開心的笑聲。
(譯按:這到底是要說醒醒吧你沒有妹妹,還是要通報兒童誘拐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79.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631244453.A.815.html
※ 編輯: argus0606 (61.223.79.16 臺灣), 09/10/2021 11:33:04
感謝關心。
最後靠這招變成凶宅淨化大師,發大財。
那要冥婚,日本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習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