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四事件」32周年,在臺灣疫情仍然嚴峻的此刻,讓我百感交集。
32年來我一直建議大陸,要真誠面對、平反「六四」這個歷史創傷,兩岸才能大幅拉近彼此距離,不會越走越遠。我知道大陸當局對我這個看法,一向不以為然,認為我不瞭解「六四」的複雜。但是,臺灣過去70多年,也經歷過「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不幸歷史。我從法務部長任內制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開始,就一直延續先前政府認錯、道歉、建紀念碑等行動,賠償數千位往生、受傷與失去自由的受難者及家屬,並恢復他們的名譽。這些措施,雖無法讓他們完全無憾,但也希望盡可能做到「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
大陸知名作家韓寒曾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一時膾炙人口,感動了許多臺灣人。在2016年兩岸關係開始惡化後,這種友善與深刻的聲音,已經聽不到了,只看到兩岸網民,相互辱罵、大打筆戰。日前臺辦和上海表達有意提供臺灣疫苗,大陸網友一片反對,甚至批評臺辦不該「資敵」,看了令人痛心。我任內兩岸人民融洽相處的景況,難道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嗎?
面對新冠疫情,兩岸人民應該重拾互信,互相幫助,不要污名化、妖魔化對方,才能對未來恢復和平發展有所助益。最近幾項民調顯示,臺灣過半民意支持兩岸恢復交流,其中陸委會的民調更指出,超過八成的民眾贊成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後,兩岸人民逐漸恢復正常交流。
現在臺灣疫情仍然艱困,我深切期待,蔡英文總統承諾的疫苗會如期如質兌現。政府有儘速提供疫苗的義務,人民有自由選擇疫苗的權利。政府說真話,做實事;人民守法令,勤防護。同心協力,才能成功防疫。
在「六四」32週年的今天,我虔誠祝禱,臺灣早日走出疫情,跟上世界復甦的腳步,同時兩岸也儘早恢復交流。只有兩岸人民交流,不再相互敵視,兩岸才有未來。
#六四
#馬英九
#mayingjeou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7的網紅李俊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朱浤源作「二二八研究報告」,將二二八事件定位為暴動,是否違背二二八事件條例§1立法目的?構成刑法§312侮辱死者的要件? (2)政府應給予受害者包含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之補償,然而政府實際作為在哪? (3)教育部編列的二二八歷史教育預算是0,請問教育部未來如何加強? (4) 過去九年內,請問於...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動返還遭獨裁政府侵占之財產】
針對威權時期政府所造成的不公不義,這幾年來我們已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政治檔案條例》,追討黨產、推動轉型正義工程、解密政治檔案。接著還有人民財產被威權政府不當沒收的問題也待處理,我已經擬定《威權統治時期不當沒收財產返還條例草案》,並完成連署,下會期開議時將提出。
轉型正義重要的精神之一是回復原有之權利,因此過去遭威權政府不當沒收的財產理當物歸原主,如德國、南非皆有相關財產返還的完整規定。
台灣過去雖有《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但僅《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有原物返還的規定,其他兩者皆以補償金代替。而《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財產返還的前提條件又設定為「無罪判決」,許多未經沒收程序的不當沒收不在得以返還範圍內,且未無詳細規定財產返還之程序及相關權利安排,相關程序幾乎難以執行。
我將在開議後提出的《威權統治時期不當沒收財產返還條例草案》,就是要彌補前述之不足,也希望促轉會儘速提出版本,早日併案審查。轉型正義的工程必須繼續前進,讓遭受獨裁政府壓迫的受難前輩與家屬們得到公義,讓人民的權利得到保障。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郝院長辭世。他歷經抗日、剿共、八二三砲戰,追隨先總統蔣公光復、保衛、建設臺灣,讓中華民國在風雨飄搖的歲月中站穩腳步。他曾擔任參謀總長、一級上將與國防部長,對國軍現代化、軍購規劃、發展國防科技、國造經國號戰機等施政,都有重要貢獻。
郝院長出將入相,於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推出六年國建計畫,整頓治安、建設五輕、規劃六輕、啟動核四,修正刑法第100條,對開放探親後兩岸關係的規劃,也極為投入;他並大力支持建立全民健保制度,為1995年實施健保,奠定堅強基礎。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的傷痛,郝院長很早就有全面平反二二八的想法,他在立法院答詢時曾表示,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當時的政府難辭其咎,是最早對二二八表示歉意的行政院長,充分展現其是非分明、勇於擔當的性格。隔年,行政院即提出「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並於繼任閣揆的連戰院長任內通過。
我在擔任研考會主委及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時曾追隨郝院長,對其剛正、明快、積極的施政風格非常敬佩。他不僅是個好長官,也願意提攜後進,曾有意拔擢我擔任財政部長,但我衡量自身專業後,婉謝了院長的好意。
郝院長退休後勤於讀書、著述與出版,每日必寫三千字。他閱讀蔣公日記,寫下總結分析大陸變色原因,還原歷史現場,是珍貴的抗日與剿共史料,備受各界推崇。他曾多次指出,八年抗戰為國民黨領導,「是蔣委員長一人領導,沒有第二個人」,中共所呈現的抗戰史並不正確。
郝院長戎馬一生,為國奉獻,始終是中華民國堅定的支持者。他見證共產、民主陣營的對峙,見證臺灣的民主歷程,其一生精采的經歷,猶若一部捍衛中華民國的史詩,歷史必有公正評價。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朱浤源作「二二八研究報告」,將二二八事件定位為暴動,是否違背二二八事件條例§1立法目的?構成刑法§312侮辱死者的要件?
(2)政府應給予受害者包含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之補償,然而政府實際作為在哪?
(3)教育部編列的二二八歷史教育預算是0,請問教育部未來如何加強?
(4) 過去九年內,請問於二二八賠償金申報延長期限內申報之件數?二二八史料尚未完全公開,政府實應延長申請二二八補償金期限。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院今(30)日三讀修正通過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所提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法律修正案」增列第十八條之一條文及「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條文。為此,蕭美琴感謝朝野立委共同支持。蕭美琴表示,過去曾在花蓮一位農耕隊員告別式中,知道這批七、八十歲的長者,部分或因經濟、或與家人疏離,老後生活令人鼻酸。她認為政府應給予早期農技團的外交尖兵肯定與尊重,以及基本的照顧與撫卹。這群外交尖兵早期恪守外交第一線工作、奉獻一生,政府不該遺忘。
-------------------------------------------------------------------------------------------------------------------------------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增列第十八條之一法律修正案」:「規範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從事相關業務之人員,主管單位應編列預算並訂定辦法予以照顧之。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對此,蕭美琴表示,我國政府自1959年時就派遣農技團赴邦交國及非邦交國協助當地農業發展,多年來也提供許多友邦在農業方面的支持與援助,廣受各國好評,並深受當地政府信賴。但農技團成員從早期外派一直到國合會成立前並未納入外交人員正式編制,更沒有公務人員應有的相關保障,造成他們在世界各國偏遠角落的第一線貢獻心力,但多數成員回台後,不僅年事已高、妻離子散,更晚景淒涼。蕭美琴說,此法主要是授權主管機關提供給這些早期在外服務打拼的第一線外交尖兵,基本的照顧與撫卹,以表示政府對於他們奉獻一生的肯定與尊重,同時在他們回台後提供醫療及喪葬方面的微薄照顧,更能符合我國公平照顧所有為國服務人員的基本精神。
--------------------------------------------------------------------------------------------------------------------------------
此外,針對「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條文部分,蕭美琴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的歷史悲劇,被害者家屬因恐懼而未將事實告知下一代,也有因檔案流失,以及相關事證尚未經過政府整理公開,因而無法取得相關檔案事證與資料,導致後代或受難者本人無法在期限內申請賠償。此次修法主要讓賠償申請期限延長4年,讓一部分家屬有時間可以處理賠償事宜,雖已事隔多年仍應繼續撫平歷史傷痛。
-------------------------------------------------------------------------------------------------------------------------------
三讀修正通過之「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重點為,將『受難者因故未及申請賠償金』者,增設『自其知悉得申請賠償日起,再延長兩年』之規定,維護受難者之權益。此外,本法及相關基金之設立,實為賠償因「二二八事件」此一政治迫害之歷史事件而受難者之損害而來。然時傳有民眾主觀不知其家屬係屬受難者並符合申請賠償之條件;或因請領始期仍屬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因懼怕政治氛圍壓迫而被迫放棄申請賠償而逾越申請期限,徒減損政府特設賠償基金以賠償受難家屬損害之美意,等同度遭受政府之蔑視。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今(30)日三讀修正通過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所提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法律修正案」增列第十八條之一條文及「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條文。為此,蕭美琴感謝朝野立委共同支持。蕭美琴表示,過去曾在花蓮一位農耕隊員告別式中,知道這批七、八十歲的長者,部分或因經濟、或與家人疏離,老後生活令人鼻酸。她認為政府應給予早期農技團的外交尖兵肯定與尊重,以及基本的照顧與撫卹。這群外交尖兵早期恪守外交第一線工作、奉獻一生,政府不該遺忘。
-------------------------------------------------------------------------------------------------------------------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增列第十八條之一法律修正案」:「規範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從事相關業務之人員,主管單位應編列預算並訂定辦法予以照顧之。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對此,蕭美琴表示,我國政府自1959年時就派遣農技團赴邦交國及非邦交國協助當地農業發展,多年來也提供許多友邦在農業方面的支持與援助,廣受各國好評,並深受當地政府信賴。但農技團成員從早期外派一直到國合會成立前並未納入外交人員正式編制,更沒有公務人員應有的相關保障,造成他們在世界各國偏遠角落的第一線貢獻心力,但多數成員回台後,不僅年事已高、妻離子散,更晚景淒涼。蕭美琴說,此法主要是授權主管機關提供給這些早期在外服務打拼的第一線外交尖兵,基本的照顧與撫卹,以表示政府對於他們奉獻一生的肯定與尊重,同時在他們回台後提供醫療及喪葬方面的微薄照顧,更能符合我國公平照顧所有為國服務人員的基本精神。
------------------------------------------------------------------------------------------------------------------------------
此外,針對「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條文部分,蕭美琴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的歷史悲劇,被害者家屬因恐懼而未將事實告知下一代,也有因檔案流失,以及相關事證尚未經過政府整理公開,因而無法取得相關檔案事證與資料,導致後代或受難者本人無法在期限內申請賠償。此次修法主要讓賠償申請期限延長4年,讓一部分家屬有時間可以處理賠償事宜,雖已事隔多年仍應繼續撫平歷史傷痛。
---------------------------------------------------------------------------------------------------------------------
三讀修正通過之「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2條修正重點為,將『受難者因故未及申請賠償金』者,增設『自其知悉得申請賠償日起,再延長兩年』之規定,維護受難者之權益。此外,本法及相關基金之設立,實為賠償因「二二八事件」此一政治迫害之歷史事件而受難者之損害而來。然時傳有民眾主觀不知其家屬係屬受難者並符合申請賠償之條件;或因請領始期仍屬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因懼怕政治氛圍壓迫而被迫放棄申請賠償而逾越申請期限,徒減損政府特設賠償基金以賠償受難家屬損害之美意,等同度遭受政府之蔑視。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 在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青山惠先 的推薦與評價
青山惠先,是第一位被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二二八事件外國受難者,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與相關決議原本已決定對其家屬進行賠償。然而,本案卻遭內政部攔腰阻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