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成為戰犯的他們──二戰時期的臺籍翻譯
日前美軍撤出阿富汗,不過撤離的只有美軍,過去長期協助美軍或是北約各國的在地協力者,都不在撤離名單內:包括各國使館的阿籍雇員或是協助美軍的阿籍翻譯等,他們只能受困在當地,在躲躲藏藏中,試圖逃避可能會面臨清算的命運。
說到翻譯,臺灣人也曾在二戰時期受命成為翻譯。
二戰期間,超過20萬名臺灣人被日軍徵召前往中國、東南亞各地及太平洋地區工作。戰爭結束後,各地陸續召開軍事法庭審判戰爭犯罪嫌疑人。根據日本統計,一共有21名臺籍戰犯遭到處決,而在這21人當中,或許出乎意料的有11人在戰場上的任務是通譯(通訳;つうやく)。另外10人中有5人是戰俘營監視員,3名軍伕,2人是警察,1位生意人。
在戰犯審判時,臺籍戰時通譯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擔任正式通譯工作,他們的工作職務始終都明定為通譯,主要為憲兵隊服務;另一種則是非正式通譯,他們的身分原本不是翻譯,只是因緣際會被指派出任臨時通譯。
這些具有正式通譯身分的臺灣人大多為憲兵隊服務。在佔領區的憲兵隊為了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往往會以不當的手段來面對占領區民眾。在英國的戰犯審判紀錄中,臺籍戰犯就是被指控虐待和刑求民眾;在荷蘭的紀錄中則是以「非人道手段」、「疲勞訊問平民」、「不當對待嫌犯」、「製造恐慌」等。這群正式通譯之中,固然有些人是歷經相當的培訓過程後成為通譯,但也不乏臨時接到命令而被徵召擔任通譯的。在戰爭結束以後,和當地民眾有密切且直接接觸的臺籍翻譯因為容易留下印象,很容易就被受害者指認出來。
另外一群非正式通譯,他們本來可能是擔任軍伕或是守衛,主要是因為語言能力而臨時被交付通譯任務。他們後來的確是因為擔任非正式的通譯工作遭到起訴。在1943年殺害中國戰俘案中,一共有兩名日籍士兵和七名臺籍守衛被起訴。
臺灣人之所以會參與其中是因為日本人不諳中文,於是找來通曉「中文」的臺灣人協助翻譯以及監視中國戰俘。這群中國戰俘來自四面八方,中國方言林立,臺灣人能夠掌握的不外乎閩南語或客語,究竟該如何翻譯呢?根據學者透過當事人回憶考證,臺灣人應該是將日文翻譯成閩南語,再透過福建籍的戰俘協助轉達給其他非福建籍的戰俘。
不過,完成翻譯這件事改變不了臺灣人夾在日本士兵與中國戰俘之間尷尬的命運。作為通譯的臺灣人,由於頂著華人的外貌協助日本人,因此常常連帶成為飽受日本人欺凌的中國戰俘所憎恨的對象。
臺籍翻譯在某些場合中甚至還被迫參與了戰爭犯罪。日本軍人在殺害中國戰俘時,為了能夠順利傳遞訊息,臺籍翻譯也得全程在場。曾經發生臺籍翻譯在日本士兵的威脅下,被迫槍殺了生病的中國戰俘的案例。參與殺害中國戰俘讓臺籍翻譯在戰犯審判時面臨了被起訴的命運,最後遭到處刑。這就是為什麼有11位任務是通譯的臺灣人最後因為被控戰爭犯罪而伏法。
單純的擔任通譯不會造成犯罪,只是在擔任通譯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涉入戰爭犯罪,無論是正式通譯協助憲兵隊,或是非正式通譯被日本士兵逼迫殺人。或許對一些利用翻譯身分投機的人來說是「罪有應得」,但無法否認也有被迫當翻譯、被迫殺人的人存在;對他們來說,這些經歷或許是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
順帶一提,戰犯的意思應該是「在戰爭中因犯下嚴重罪行而接受審判的人」,根據過去大多都是由戰勝國審判非戰勝國人,不過現在臺灣無論是輸球或是事情出錯時,大家往往在自己的群體中找「戰犯」,或許跟原來的意思不盡相同了。
二戰日本佔領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
二戰日本佔領區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